回覆列表
  • 1 # 運動沒有量

    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5-2020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09-2019年,中國傳媒產業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根據統計,2012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7664.2億元,突破了7500億元大關,而且增長幅度保持在12.34%的較高水平。2013年,中國傳媒業總產值為8902.40億元,同比增長16.16%。

    從傳媒產業各行業的市場結構看,2012年,網際網路業務(網路加移動增值)規模達到傳媒產業總體市場的41.7%,與2011年的41.8%相比變化甚微,保持了與傳統媒體二分天下之勢。傳統媒體中,電視市場不但保持最大的市場份額,且較上年的18.7%增長了近4個百分點,廣播、期刊、音像、電影等媒體的市場份額變化不大,報紙的市場份額從12.37%下降為9.8%,成為2012年最大的輸家。

    中國的傳媒行業結構是由不同傳媒形態構成的,主要包括報紙、圖書、期刊、廣播、電視、電影、音像、網際網路、移動媒體、廣告等十大行業。除圖書、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廣告等傳統傳媒形式外,以科技創新和應用為特徵的網際網路行業中不斷湧現出包括微博、物聯網在內的新興傳媒形式,這些傳媒形式的現實狀態可以透過下表中的主要資料進行描述。

    從近年來傳媒產業形態表現也可以看出,報紙、期刊、圖書、音像等產業無論產品種類、企業數量都沒有明顯變化,產業基礎發展緩慢,缺乏活力。相應地,電影院數量、銀幕數量連年增加直接反映了電影產業的持續增長;網民數和手機使用者規模的快速增長也是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前瞻分析認為,未來中國傳媒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具體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傳媒業或陷入馬太效應,強者愈強:由於國家政策支援具備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包括已上市的比較強勢的文化企業進行併購重組,社會資本可以和傳媒資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時政類報刊已完成轉企改制的任務,中國傳媒業未來的發展將有更好的遵循市場化原則運作的環境;

    二、“三屏合一”、“報網屏”互動的趨勢:網路媒體和移動媒體的發展勢頭強勁,使傳統媒體受到嚴峻挑戰;

    三、贏利模式成為衡量傳媒業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傳媒業轉企改制完成後,將會接受市場的考驗,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投資和運營;

    四、從單一經營向多元化發展:2013年1月,梅花網釋出的《梅花網中國報刊廣告投放年度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報刊廣告市場規模整體跌幅為12.6%,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這既有新媒體的因素,也有經濟形勢的影響,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給傳統媒體敲響了警鐘:單靠廣告難以維持媒體的發展。

    1、新聞敏感24小時

    關鍵詞:隨時想想——這事能做什麼題

    2、餡餅專砸勤快的人

    西方人講:“自助者天助”,華人道:“功夫不負有心人”,法晚人說:“只要跑動了,一定有收穫”。

    勤跑動有兩層含義:一是在接獲選題後在各事發現場間有目的跑動;二是在沒有明確選題時,在新聞高發區“掃街”,尋找挖掘新聞。

    3、不要放過每個細節

    比如,去年冬天,在海淀萬泉河發生一起婦女落河的事件,路人們紛紛下河施救。記者趕到現場後,發現其中有一名見義勇為者穿著軍褲和病號服,十分特殊。經過採訪,發現他是一名在附近309醫院治病的軍人,出來散步時發現此事,冒著加重病情的危險,跳入冰河。這個細節的加入,使一個普通突發事件多了一層人性的深度。

    4、學會逆向解析現象

    很多現象,從正面看平淡無奇,但反過來向源頭一追蹤,卻能發現重大選題。

    比如,海淀一帶年前開始拆遷,這本是一則再正常不過的市政改造新聞。但記者深入追根溯源的採訪後發現,拆遷後,該地段很可能是賣給了宜家,這事就大了。宜家要從馬甸搬進中關村,將影響城北地區商業格局的變化,也使中關村沒有生活消費區的情況發生改變。

    5、多交朋友發展線人

    多個朋友多條路,在負責的口內、社群或領域廣交朋友,將會給你帶來用之不竭的訊息源泉。

    6、擴充知識勤于思考

    7、嘗試尋找第二落點

    不要因為人家已經報過了,就輕言放棄。因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訊息,很可能是被對方編輯誤處理的寶藏,透過你的分析和判斷,沒準就能找到精彩的第二落點。

    8、不要輕言這事報過

    9、動態事件一追到底

    我們常常忽略身邊的一類新聞資源——我們曾經報道過的新聞人物或事件現在怎樣了。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則常規報道,現在已發展成為重大的事件。因此無論編輯還是接著,都應當在留存報道資料的前提下,經常回顧一下,看那些似乎陳舊的選題,在今天能否生成一個新的主打。

    10、切忌扎堆相互串題

    在一個新聞釋出會場,或一個突發事件的現場,你經常會遇到外報的同行。大家可能是以前的同事,或哥們兒;在一起採訪也確能給不願意透露訊息的當事人以壓力。但這時你要注意了,別隻顧著哥們間配合的熱熱鬧鬧,等大家的稿子第二天見了報,大吃一驚的可能正是你。

    因為人家對現場細節的挖掘、事件深度的思考很可能都遠勝於你,而你所寫的人家都有。別相互串題,再熟的哥們兒在這時也存在競爭,開動腦筋,設計優於他們的獨家問題,才是大家在集團採訪時應注意的。

    (一)“八要”

    1、採訪要用“眼耳手嘴”

    2、錄音筆、採訪本要配合使用

    不要過分依賴錄音機/筆,要知道回來整理錄音資料的時間,可能比採訪本身還多。錄音裝置應與採訪本一起使用,錄音裝置記錄關鍵的話語、資料、觀點,採訪本記錄被訪者的表述邏輯和其表情;同時,在採訪本上,還應當記錄被採訪人的關鍵語段在錄音筆上的時段與位置。

    3、提問要提封閉問題

    4、要想生動舉例提問

    讓文章生動起來的訣竅是多向被訪者提這樣的問題——“比如……”;“您能舉個例子嗎?……”;“這是不是像……”;將對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同時也能更有效的利用時間。

    5、前者答案要接著用

    要學會將複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提問,不要期望被訪者會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問題。掌握滾動式採訪的技巧,第一個被訪者所談到的內容,要成為你對下一個被訪者的提問,滾動式採訪將使你成為一個受到別人尊敬的採訪者。

    6、手裡要有業者名單

    (二)八不要

    1、採訪不要全靠電話

    電話採訪目前被大量運用,但此種採訪方式也有斃病,電話採訪無法實現視覺參與,不能確定被訪者的確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時必須慎重。電話反打是確定被訪者身份的方法;透過電話讓被訪者描述現場細節是獲得現場感的途徑。

    記住“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這句北青報的格言;一定不要把它變成“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的電話”。

    2、獨家提問不要冒頭

    當然,如果在會上當眾提問是你唯一的選擇,你就應當勇敢的舉手。

    3、不要拿“找不著人”當理由

    4、專家面前不要裝

    在專家面前不要裝行家,虛心是贏得專家尊敬的唯一途徑。

    5、不要直接上網扒稿

    6、重要會議不要早退

    7、採訪安全不要忽視

    8、留證不要盲目而為

    有效證據包括當事核心人物的採訪錄音、錄象,關鍵場面的圖片資料,負責調查事件的主管部門的採訪記錄等。

    三、撰寫稿件的“十八項注意”

    1、先定標題再寫正文

    2、訊息多用固定結構

    結構:標題+導語+第一新聞事實+背景補充+第二新聞事實+事件後續事實。

    導語應提煉最有效細節,以打動讀者往下看;時間、地點、人物等新聞要素(5w)要寫全。訊息應具有細節的動感,具有事實的簡潔、清晰,資訊的全面。必要時,可在文後單獨連結相關事件。

    切忌拿時間做文章的主軸,記流水帳般“娓娓道來”。

    3、多用動詞少用形容

    寫作時多使用動詞,少使用形容詞。文章應多用動賓片語,少用偏正片語。多用祈使句,少用敘述性語句,使文章生動起來。諸如“因為……所以……”、“而且”、“雖然”等間詞也要少用,以免影響稿件的緊湊與節奏。

    4、勤著掰段別超3句

    每個自然段,字數不得超過150字,兩至三個句號。給讀者閱讀喘息的機會。篇幅如果超過1000字,每300到400字要有一個小標題。

    5、嚴控篇幅當舍則舍

    《法晚報》是一份四開小版幅的報紙,無廣告時的整版刊文量不到4000字,每版刊發條數在8~10條左右,加之圖片所佔版位,每條訊息的上限鎖定400字。

    資訊的篩選對於訊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篩選的關鍵是在寫作之前,起好標題,標題是篩選資訊的最好尺度。切不可想到哪,寫到哪,最後把編輯和讀者帶d..了算。

    6、細節取勝但別沉溺

    訊息以精彩的細節取勝,但不追求細節的擴充套件。增強訊息的資訊量是好的,但一定要有提領意識,不要把現場和細節簡單堆砌了事。

    7、用事說話少發議論

    8、稱謂別忘尊重人權

    9、訊息出處要寫準確

    真實性原則是新聞的第一要務。採到了哪個人或單位,一定要出處清晰,寫全姓名;誰說了什麼,一定要直接引語,並留足證據。這也是預防日後糾紛/衝突的重要手段。當然,在一些採訪中,線人不願暴露,或當事人尚未成年者,可單獨考慮。

    10、用好直接間接引語

    是否使用直接引語不僅關乎訊息內容的準確,而且關係到日後會不會惹官司。

    切忌為了方便,把被訪者沒表達的意思,用直接引語的方式編造出來。間接引語也要講求準確。

    11、文章署名要規範

    12、稿件體歷心中有數

    新聞版上的稿件分為:訊息、通訊、特寫、綜述、言論。

    13、專業術語多加註解

    不少領域,特別是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如財經、科技、通訊、法律、醫藥等,記者在撰寫此類稿件時,經常需引用專業術語,這就需要勤加註解。畢竟讀者不同於熟悉業務的記者,一個在業內經常使用的專業名詞,卻很可能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如“高開低走”、“3g手機”、“isdn”、“固體燃料”、“舉證倒置”等。

    14、數字要準不可連用

    稿件中使用數字要準確,應與原始資料反覆核對。對於在文中列舉的以數字排序的並列內容,最後要再數一遍,不要出現“前面說是八大方面,後面實際只有七項”的烏龍情況。

    15、多用全稱少用簡稱

    根據新聞的準確性原則,稿件中第一次出現的government部門、公司,以及當事人的頭銜、姓名,要使用全稱。此後再次出現,可以使用簡稱。

    16、準確運用“的、地、得”

    稿件中“的、地、得”的混用,經常給校對憑添工作量。要嚴格依照字典上的規範,區別它們間的不同使用環境,準確運用。

    的:用在定語後面或用在謂語動詞後面

    地:表示它前邊的詞或片語是狀語

    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可能

    17、標點符號要寫明

    18、行文規避幾大忌語

  • 2 # 董書林

    [一]傳媒掙錢並不重要,不是什麼事情都用錢解決的問題。

    [二]最主要是體驗人生價值,對社會發出正能量。

    [三]對於人生想想法,發揮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居重要意義。

  • 3 # 初心線上

    1、新聞類傳媒

    職業方向:可以進入各大中小型報紙和新聞出版社工作,也可以從事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工作。此外,還可以在廣告、公關、出版等領域工作。

    2、營銷廣告類傳媒

    職業方向:既可以在政府部門也可以在私人企業從事工作,其從事的工作內容包括消費者營銷、銷售、品牌經理、廣告設計、廣告執行、營銷諮詢等。

    3、大眾傳媒類

    職業方向:可以成為一個專業的公關人員,在企業、政府、社群、教育機構、酒店、醫療福利機構、文化交流組織等行業找到理想的工作。

    4、媒體釋出類

    職業方向:將具備專業的創造才能和技能,未來的職業包括攝影、編輯、數碼編輯、音效處理、互動遊戲設計、光碟媒體制作、網路設計等。

    5、創作表演類

    職業方向:將具備專業的創造才能和技能,未來的職業包括創造性導演、藝術導演、導演、指令碼寫作、攝影、編輯等。

    傳媒行業賺錢嗎

    各行各業都有人能夠輕鬆賺錢,也有許多人在煎熬當中度過,在自媒體行業也是如此,餘佰諾在2015年底才開始投入自媒體,當時相關的行業內也有成千上萬個自媒體,然而真正從自媒體中賺取收入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有人利用自媒體成功在一年內收入超過300萬,同一張圖有些人看到的是超過80%的自媒體月收入不足萬元,有人看到的則是將近4%的自媒體月入10萬以上,更有佼佼者成功月入百萬,對新生代的創業者來說,自媒體的創業門檻可以說是最低的,自媒體機會的大門一直敞開著,端看你有沒有投入心思經營而已!

    做自媒體還有賺錢的機會嗎

    根據新榜近期公佈的資料,超過80%的自媒體月收入不足萬元,70%左右的收入不足5000元,約有50%的自媒體人日均工作超過了8小時,許多自媒體似乎活在水生火熱之中,那麼2018年踏入自媒體還有機會嗎?

    將來的自媒體發展一定是市場細分,甚至出發點不同每個領域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也許你的內容很好,但一定會有人不喜歡你或對你沒感覺,因此不要想試圖討好所有人,也不用譁眾取寵,服務好自己的粉絲才是最重要的,自媒體說白話點就是粉絲經濟,只有信任你的粉絲才會為你買單,要培養粉絲的信任,就是言行如一併堅持自己的風格。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逐漸成熟,想在眾多的自媒體中脫穎而出,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戰略定位,唯有清楚了自己的定位,你的內容才不會輕易跑偏,粉絲也清楚知道為什麼要關注你、能夠在你這獲取什麼內容,這樣才有點開內容的動力,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有多少小情侶因為彩禮而談崩的?這應該怎麼處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