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付凱91458867

      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

  • 2 # 河東來

    “先難而後獲”反映的原始意思是解釋道家貴族的“仁”的精神及內涵(類似於西方的紳士風度),需要儒家平民學生很好予以感受,從而達到心悅誠服的效果。

    這個按現在通俗的概念來理解,實質就是“耍朋友”、“談戀愛”、“體現愛心”的基本技巧。

    怎麼體現出“仁”(對他人的愛心)?

    那就是吃虧在眼前,獲利在日後,也就是“先難(自己)而後獲(收益)”,可以形象的比喻為“從奴隸(任勞任怨)到將軍(為所欲為)”。

    這就是居於“道”(領導、人王、酋長、帝王)的地位的人如何透過“仁”來獲得“民心”,那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但要實現上位對於下位的“仁”,必須“有那樣的指甲才去剝那樣的蒜”,宋襄公為了體現他對楚國的“仁”,要實現“先難而後獲”的風度,結果導致戰役的大敗,造成貽笑大方的後果。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必須提防“假仁”(虛假愛心)行為的存在。

    秦國欲取蜀國,就以贈予五隻“金牛”為代價,誘惑蜀國修好棧道,以利於迎接“金牛”入川,就是以“仁”為幌子,“吃苦在前(鑄造金牛),享受在後(西進入蜀)”。

    道家貴族“先難而後獲”的思想在民間通俗的說法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的理解應該是“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那麼就喪失了“為道”(擔任領導)的資格。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道家被打入國家管理的冷宮,走入民間形成了道教,儒家平民學說成為國家管理體系的新貴,道家“先難而後獲”的精神就由儒家予以了傳承,宋代儒家范仲淹將其總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千古名句,傳頌至今。

  • 3 # 明貞

    老子尚斷聖棄智,對仁義也頗有微詞!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無之應,則攘臀而扔之!而孔子提倡智慧仁義,為什麼?顯然孔子尚在我即轂中,而老子已覺醒本命初衷!看一下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孔子並沒有通徹命運造化之脈絡,蘇格拉底在最後的辯護中說:世人養馬是為了騎,而馴馬師是用愛使馬進化!人情世故之本源已扭曲,控制奴役是生存法則,所以孔子之兢兢業業,仁義智慧只能是為專制統治作嫁衣!當然,這非孔子之過!

  • 4 # 易瘋子

    需要知道“”先難而後獲”這句話的源頭,就會很好的理解孔子傳播的真正教育思想。

    這句話源頭在《易經》系詞下傳裡是“先難而後易” 字面很好理解,做什麼事都是從難開始堅持下去就會變的簡單,用孔子的話就是最後簡單了之後就有所收穫(入世)

    做“仁”者真的很難,孔子一生心懷天下從始至終推崇忠孝仁義禮智信,他的夢想就是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夠行周公之禮,可事與願違,但最後後人也封他聖人的稱號。如果當時不堅守信念半途而廢,那豈不是沒有了現在的成就。

    對於現在的教育啟迪,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不要半途而廢,怕困難就不知難而上。

    難”過去了就變“簡單”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現在有多少孩子長大以後想走捷徑當網紅,當明星。值得我們深思!

  • 5 # 詩狼別號打油王

    這句話裡藏著人生大智慧,所謂“大道至簡”人們不可不察。

    【原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問孔子什麼是知。孔子說:“為百姓的利益服務。恭敬鬼神並遠離他們,可以稱為知了。”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先做難做的事情,把個人利益放在後面,可以稱為仁了。”

    知和愚是相對的,它們都是透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如果沒有行為,就很難判斷知與愚。這裡孔子也是直接地從行為上來說,就是人該怎麼作為才叫做知。

    要以人為本,為人服務,做對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恭敬鬼神並遠離他們,就是知。

    仁。孔子說:先難而後獲。先做難事,什麼是難事,克服自私心為人服務最難;克服自己縱慾的心最難;克服自己狂妄的心最難;只有克服了這些愚蠢的心態,並身體力行。這就是所謂的先難。後獲,把個人利益放在後面,甚至不去想,只是悶頭地懷著仁心做利人的事情,那自然就會獲得,這種獲得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豐收,是真獲。

    雖然孔子對“知”和“仁”的回答不同,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就是本著愛心做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事情。對後世乃至現實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6 # 千秋百合

    兒時,父親經常推崇的一本書就是《論語》,還高高掛起一句話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時候懵懵懂懂的,對這句話半信半疑,總是覺得父親是個老腐朽,心想一部2000多年前的老古董,裡面一定不乏陳詞濫調、條條框框,簡直是浪費時間,根本不符合現代人生活的節拍。長大後再次品讀《論語》,由衷的感嘆,父親的基調和格局真的很大。自己的心境和思路豁然開闊,裡面的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有做人的原則與智慧,有人生規劃,有生理想與抱負…豐富了眼界,開闊了知識。

    人生都會經歷迷茫、困惑或跌入谷底,面對過算計、誹謗、陷害、威脅,我曾感到行行路未還,平地起波瀾、電閃雷鳴、荊棘蛇蠍,他們曾髒了我的眼,毒蝕了我純潔的心靈。淚溼青衫,總是無語問蒼天,白天為什麼染成了夜的漆黑,明媚的花無端被折。浮浮燥燥的社會,落寞了世界,枯萎了真情。我曾徹徹底底的對人生、生活感到絕望,也曾大病了一場。拿起論語重新細細品來,他沉寂了我的世界,慰藉了我的心靈。慶幸的是,因為學習,才會懂得,因為懂得,才會釋然,那些膾炙人口的語言也曾明媚了我的生活,裝點了枯燥的人生。悠悠塵世,學會風輕雲淡,望雲捲雲舒, 帶著那份沉著、穩定以更加積極成熟的心態努力前行。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論語》應該是一部華人人人必讀的書。

    這裡面是大有玄機的。首先,論語是日用常行的學問,而不是高深的書齋學問。兩千多年來,《論語》是華人的生存法則,影響著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事無鉅細。

    其次,《論語》講的是人生的哲學,而非人生零散的、皮毛的感悟。作為一個現代人,比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德行、智慧和視野。

    論語整本書包含了無窮的智慧。從小處說,論語教我們如何自我成長、自我完善,怎樣和別人和諧相處,身體力行的做一個君子並向聖賢靠近;往大了說,論語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怎樣去“領導”一個家庭,一個企業,甚至是一個國家。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一輩子用心去品味,並指引我們一生行動的人生寶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讀《論語》,都會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有人喜歡“學而時習之”一章;有人喜歡“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有人喜歡“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也有人喜歡“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這種特別的喜歡,或者說特別的熱愛,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萍水相逢,瞬時產生心靈共鳴,也有的是想乘風破浪,在學術上有所成就,更有的是問渠那得清如許,方知智慧書中來。我讀《論語》,給我觸動最深,讓我最愛的8個字是:

    先事後得 先難後獲

    這兩句話是孔子在回答弟子樊遲的問題時所言。

    經常為孔子駕車的樊遲,天賦不算是很高,甚至可以說比較魯鈍。但他願意思考,願意追問。孔子在回答他的問題時,儘可能淺顯一點,直白一些。

    一次,樊遲問孔子“崇德”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孔子回答說:“先事後得,非崇德與?”他告訴樊遲,“先要付出勞動,然後有所收穫,這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

    另外一次,樊遲問孔子“仁”的問題,即如何成為有仁德的人,孔子回答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意思是“仁德的人先要經歷困難,然後不斷實踐,才能有所收穫,這就可以稱之為仁德了。”

    《論語》中“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告訴我們先付出艱辛的勞動,然後收穫,這是孔子要人不要急功近利。功利心過重,便會患得患失,凡事只有兢兢業業、光明磊落,大道行之,自有梅花香自苦寒來。這8個字雖然簡簡單單,但是用情至極、用意至深,越來越為後人傳誦和喜愛,這種肺腑良言,來自於生活的實踐,來自於生活的感悟。

    讀《論語》才會明白,吾生有涯,其知無涯。在一日三省吾身中發奮努力。本是一汪清泉,當塵埃遮望了眼,這句話就像清風吹散了過去的雲煙。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朝來寒雨晚來風,平地雲煙,仰天長嘆,天下誰人才識君。這麼多年來,各種磕磕碰碰,人情是非,摧殘了明媚鮮豔的我。細思開來,每一次的碰壁,每一次劫後重生,歷練了精神,瘋長了志氣。任爾東西南北,我自巋然不動。生活的酸甜苦辣,成就了人生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也正因為如此,我對“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這8個字有了更為深入的體會和理解,因此特別愛上了這8個字。

    孔子把“仁”作為人的最高標準,但在學生問什麼是“仁”時,他很少正面回答,要麼就是“未知也”,要麼就是“焉得仁”,讓人覺得好像“仁”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

    但孔子有另外兩句話給予了我們希望和方法:

    一句是“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離我們很遠嗎?當我想要成為有仁德的人,(開始努力做起來的時候),仁德就來到我身邊了。

    另外一句是“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夠就眼下的事情選擇具體的事例,一步步踏踏實實做起來,也就是實踐仁德的方法了。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好,“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也好,其實都在說同一件事,講同一個道理。那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從現在開始做起來。實際上也就是“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的意思。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回答弟子的提問時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人須在事上磨”,我想也正是孔子所說的“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勤奮讀書的故事,他天賦不高,不知背了多少遍書,還是背不會,也不睡覺,氣的屋裡的小偷跳出來,給他背誦了一遍,還怒氣衝衝地說:“這種水平還讀什麼書?但是我們後人都記住了曾先生,毛主席評價他說:“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賊雖然天資聰穎,但他缺少刻苦努力,懶惰成性,所以一事無成。曾先生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那是水滴石穿的精神,滴滴飽含著辛酸和堅韌。這其中也有“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的意思。

    佛家所謂“功不唐捐”,沒有白白浪費的功夫,沒有白白的付出,每一種努力和付出之後必然會有回報,只不過這回報不一定是立刻就能看得到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不也是在告訴我們“先事後得”和“先難後獲”的道理嗎?

    老百姓最通俗的話,“櫻桃好吃樹難栽,不灑心血花不開。”不會有什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行路難,難於上青天,但路在何方,路又在腳下。

  • 7 # 西部林飛

    好一個“先難而後獲“之義。因是獨特對知和仁的解釋註解,真實全面內容應整體分折,才合標準。

    仁者仁義 內心 中心 仁愛也。

    為什麼要先難?太偏面。

    為什麼不能從易開始。難易是對立矛盾兩性。中心含難與易〈陰陽〉。

  • 8 # 四野的

    從大量的人們生活事業辯證法的角度看,“先難而後獲”也不是絕對的,尤其是理想的“獲”就更多是得不到的,尤其是那些從身體缺陷到智商低下以及其它條件終生不得改善的“難”如何“獲”?一定是難“獲”的。這句“先難而後獲”的話,讓絕大部分人經歷苦難一無所獲的時,會產生仇富心理;會產生嫉妒成功者的心態;會產生為什麼他“難”而可“獲”,我“難”而無“獲”的仇視社會的思想。

    所以,孔夫子講的“先難而後獲”這類東西,聽聽也就算了,安慰一下心理就好了,如果硬要說能對教育啟發什麼就是:教育要意識到教導“辯證法”的正確運用知識。

  • 9 # 匯侃

    孔子提出仁者應能″先難而後獲",就是說:有仁德之心的人,不避艱難險急,功成身退甘居人後。這也是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做在人先,樂在人後。以天下為己任,遇險不避,知難

    而進,功成身退,不爭功奪利,不求虛名顯達,甘居人後,謙和達觀。

    孔子對″仁"的解釋有很多,答案也各不相同,樊遲曾多次向孔子問仁,得到的答案一次一個樣。如:仁者愛人。仁者: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當司馬牛問仁時,孔子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訒。當仲弓問仁時,孔子回答是:仁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從這可看出孔子因材施教,方法相當靈活,答問多是因人而異,多半是據提問人的自身不足,而施之於貼切的教育。如司馬牛性躁多言,孔子就答其問是:仁者其言也訒。提醒他語言要謹慎。

  • 10 # 慧光2787

    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也。"這句話出於論語雍也篇,樊遲向老師孔子請教知與仁的問題,孔子給樊遲所作的講解。

    在這裡,孔子把"先難而後獲"作為仁,說明"不經難而後獲"就是不仁,"不經難而後獲"是一種機詐行為,為孔子所不齒。

    "不經難而後獲",已經被事實證明,用於政治,成為政客;用於金融,成為詐騙;用於生產,成為造假;用於市場,成為投機。用以教育,培育不出頂尖人才。

    "先難而後獲",對現代教育有什麼啟迪?我以一個門外漢的身分,談點管窺之見。

    知難不難。教師對教育要知難,不能盲目樂觀,知難才能面對難,不怕難,攻克難,而成不難。

    發大心。發心很重要,佛教把發心稱為願力,發心越大,願力越大,願力不可思議,有願必成。從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培養一流學生的大心,把這個心發出來,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僅僅是為了得個穩定工作,有較好待遇,這樣做教育,是做不好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發了心,還要能保持,常保持不容易。比如,修道的人多,證道的人少,為什麼?可以說,修道人在發心修道之初,都是不錯的,都有今生此身必了道之志,勇猛精進。慢慢的就懈怠下來,成為一個老油子。這與發心不真不切有關,發心真切,才能保持初心,善始善終,成就功德。

    獲與不獲不動心。發了心,不畏難,勤耕耘,無論收穫與否,都不動心。收穫,不是說沒有培養出好學生,耕耘了必有其果,是說沒有得到相應的榮譽與待遇,應不計較,不理會,不被它牽著走,擾亂心志。有這等境界,必有大獲。

  • 11 # 生命真諦指南針

    欲想取之,先予付之。人若不付出,而只期昐索取,是愚昧不理智的想法。用心做好當下,種下福德智慧業因,就是你明天的豐收成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念付出的快樂,不念豐收的喜悅。秋至寒涼、樂極生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為的是什麼?是知識還是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