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無止境
-
2 # 靜夜思160519196
藍玉在捕魚兒海已經毀掉了北元最後的軍事力量,北元只剩下一個概念了。到了瓦剌東進佔領草原,首領也先把北元皇室屠了,只有一個黃金家族的後代因為在外面得以倖免,這時候北元可以說是徹底完蛋了。就是達延中興,也不叫“北元”了。其實早在1388年脫古斯帖木兒就取消了“大元”國號,改稱“蒙古”。
-
3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朱元璋八次北伐,其實起到了實際作用的只有第一次,第五次,第六次。
第一次明軍徹底擊敗北元邊塞勢力,並且收復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部分土地。
第五次打敗納哈出,收復遼東。第六次就是藍玉捕魚兒海大戰,基本消滅了北元朝廷,有人也認為這就是北元的滅亡。
其它幾次北伐並沒有什麼大用,第二次甚至還失敗了。
中原王朝收拾北方遊牧民族就一直是個問題。你佔不了人家的土地,你要那地沒用,你又不會放牧,又不可能逐水草而居。所以每次收拾完人家,人家往漠北一鑽,你撤兵後,他們恢復個兩三年就又能干擾你邊境。
要不你出動大軍把人家滅了,好說,你把一個部族滅了,你撤兵後不出幾年,草原上就又會興起一個部族,照樣騷擾你。
朱棣的五徵漠北就是這個問題。
第一次收拾了本雅失裡汗,收拾了阿魯臺。結果東蒙古衰敗了,瓦剌部落乘機崛起,並且對明朝邊境產生威脅。朱棣再次出兵收拾瓦喇部,把瓦剌又打回去了。
然後阿魯臺把瓦剌吞併,勢力又起來了。
於是朱棣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都是在收拾阿魯臺。把阿魯臺收拾垮了,瓦剌又死灰復燃。
所以說,朱棣五徵蒙古沒什麼用。打完這個那個起來,打完那個這個起來。
國力強盛的時候你能打一打,你國力不強盛了就是土木堡之變。
所以收拾北方遊牧民族,明朝應該學一學漢唐。
打服他們後打一方,拉一方,讓他們自相殘殺,互相內鬥,自己就沒事了。
-
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明太祖和明成祖多次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戰果,阻止了殘元企圖反撲中原的野心!但是為什麼沒有徹底消滅北元呢?
分析有以下幾點!1,明初期,明強殘元弱!但是明軍卻無法適應漠南、漠北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無法長期作戰。
2,北元逃回大漠後,釆取了流動遊擊的策略,多使用伏擊戰術與明軍對抗。因為元軍很少集中力量,也無城池攻防戰。在茫茫草原上,想要聚殲元軍全部主力不太現實,明軍只能殲滅其部份主力。而明軍撤出後,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裡元軍都會有所恢復,重新對明朝構成威脅!這也是明初兩代皇帝多次北佂的原因。
3,元軍是以騎兵為主力的。在冷兵器時代,任何一個王朝對付以騎兵為主的對手,都不太容易!擊潰騎兵不易,全殲更難。而草原是產馬之地,本身就以遊牧為生。易於建成騎兵部隊,這也是蒙古人能屢撲屢起的原因。
上面幾點便是明初末能消滅殘元(包括後來分裂的蒙古各部)的原因的原因了!
回覆列表
何謂戰果?取得的最終結果還是殲滅人數?
總的殲敵人數,朱元璋必然高於朱棣,因為朱元璋時期元軍的集結能力和北元龐大的冗官群體仍然健在,還有兩座塞外都城這樣顯著的目標可以被攻擊。
論達到的政治目標,朱棣又遠勝朱元璋時代,但是建立在朱元璋的成果之上。
首先我們要破除幾個基本的謠言:第一個謠言,朱棣五十萬人北伐五次。
信這個記載的人可以說對古代軍事知識簡直是一竅不通。根據各路大神依靠明實錄,明初明中期多種史料記載。朱棣北伐規模最大的是第一次北伐。
集結於北京地區的各處人馬統共十二萬多,再加上朱棣的直屬部隊,首次北伐的規模也難以超過15-18萬戰兵。且朱棣大量修築城寨儲水和軍糧,馬料火藥等。參與斡難河之戰的只有兩萬精銳騎兵。而參與最後飛雲山大戰的明軍,也難以超過8-9萬。
第二次北伐,人數更少,最後參與忽蘭忽失溫之戰的明軍不會超過五-六萬
第三次與第二次相仿。
第四次,被網上黑的最冤枉的一次,第四次北伐朱棣根本就沒率大軍出塞,而是散出三千斥候,分成多組,沿戈壁阿爾泰山至大興安嶺東側瘋狂搜索阿魯臺而不得。卻意外收穫幾波蒙古貴族投降南下。其中最大的一股是也先土幹,規模很大,幾乎可以說半獨立於韃靼和衛拉特之間。受降明軍只有三百斥候,投降蒙古人卻上萬,也堪稱輝煌,放在唐代早被人作詩傳送了。
第五次,真正唯一一次沒有與蒙古人作戰或降服大型部落的一次。
第二個謠言,邱福十萬明軍覆滅於漠北。
當年明月這個傢伙真是誤人子弟不淺,實際覆滅於漠北的只是邱福帶領的明軍將官和精銳先鋒,可能包含一批明朝精銳重騎兵,數量也不過是1200-2000之間。死十萬人是什麼概念?徐達當年中路軍北伐死了一萬多人,就已經足夠讓徐達餘生都沒有再北伐了。
朱棣的基本總戰果和戰後達成的政治目標如下:
戰果總計:斡難河之戰全殲本雅失裡部眾,敵方戰兵人數不詳,部眾規模不少於三萬人,本雅失裡僅七名隨從保護下逃脫。後被馬哈木所殺,送人頭給朱棣。這是明代第一個收穫的大汗人頭,朱元璋未曾做到這一點。
飛雲山大戰,敵方阿魯臺,參戰人數為韃靼軍民大部,戰丁5-7萬之間,直接陣亡者數千,名王王子及以下將領數十人。
阿魯臺像額爾古納河北退去,朱棣追擊,曲回津俘獲大批韃靼輜重牛馬漫山遍野和部分看守牧民
回程時,設伏擊敗偽裝成韃靼軍的兀良哈軍,當場擊斃數百人,趕入河中淹死者不計。
討伐衛拉特蒙古人,前哨戰一次,殺敵百十餘人,忽蘭忽失溫仰攻山脈大戰一次,敵方約三萬精銳。激戰超過一晝夜,斬首級數千,雙方各自傷亡近兩萬。
後衛拉特聯盟遭遇韃靼本部偷襲,馬哈木死亡,大汗答裡巴下落不明,疑似死於兩次作戰中任意一次。
掃蕩兀良哈根據地之戰,擊殺對方壯丁數量不明,至少在2000-3000以上,將兀良哈人元末以來經營許久的松嫩根據地搗毀,屠殺老幼婦孺無算。
受降知院失乃幹,王子也先土乾等,部眾規模千餘人至上萬人不等,致死大汗兩人。最終政治成果,名義上全蒙古三大部分,衛拉特蒙古,韃靼本部,兀良哈蒙古,基本全部接受朱棣的敕封封號,官職,其中韃靼本部授官者高達三千多人。衛拉特授官者也有千餘人。
衛拉特蒙古和韃靼本部後續仍暗中擁立黃金家族後裔兩人為新大汗,但不敢全面公開,影響範圍很小,把禿孛羅在朱棣支援下自稱大汗於蒙古中部,與太平一起成為明朝在蒙古中部的主要盟友。
以上成果,於朱棣死後,遭到明仁宗明宣宗懶政和收縮政策破壞。
但是在朱棣在世時,毫無疑問,他對草原取得的全面優勢和宗主名義優勢,大大超越了朱元璋時代。
擊敗了朱元璋未曾大規模與之交手的衛拉特聯盟並將其打散,迫使大量蒙古王公貴族接受了明朝封號與官職,並在晚年幾乎徹底消滅韃靼本部。
但以上成果離不開朱元璋奠定的基礎,二人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犯下同等錯誤,導致成果未能得到長期有效鞏固。
對戰略態勢和戰術的評價。朱元璋時代,明王朝軍隊的主力主要是以淮上勁卒為代表的強有力的長槍步兵方陣。輔佐以30%投射兵種,強弓勁弩和部分火器。
總體而言,肉搏戰是當時明軍的主要強項,而結陣時,依託拒馬和各種“戰車”類裝置,這是古往今來漢族軍隊的主要作戰方式。
在朱元璋首次北伐時,根據史料記錄顯示,明王朝總體戰備軍用馬匹數量全國不過四萬餘匹。而且從朱元璋的戰略佈局傾向上看,明朝軍隊更傾向於面向南方和西南少數民族,以及部分羌藏部落對戰時,集中使用大量騎兵軍團。
這是一種田忌賽馬的策略,而出擊大漠時,明軍反而不傾向集中使用大量騎兵。一方面是絕對數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後勤運輸困難,還有就是戰術上還不夠成熟。
因此,在當時朱元璋首次北伐的階段,明軍的騎兵只是作為一個反突擊的輔助而存在,突擊的主力依然是長槍兵肉搏軍團。
蒙古人當時的戰術,更類似於契丹人,比起前代的突厥有較大發展。他們有更多的肉搏重騎兵,更成熟的輕騎兵群狼技巧,和更大規模的側翼迂迴能力。以及拉力和穿透性更強的反曲複合弓。
那個年代的草原會戰,不是電影裡那樣人海叢集在一起之後,一波衝鋒來決戰的,那是好看,但不實用。
通常而言,雙方的大軍逐漸接近會戰地點之後,會不斷尋找有利地形結陣,形成一個動態對峙並緩慢移動軍陣。這個過程可長可短,中原王朝的步兵方陣必須保持緊密結合,步行投射兵種要注重和障礙物工兵配合,在拒馬戰車的掩護下反擊敵方騎射手的騷擾。整個過程,處於中軍的統帥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這就非常考驗中下級軍官的能力。
而蒙古軍團的王牌重騎兵通常會在他們的縱深處處於休息和半休息狀態,蒙古步兵,步行投射兵種(含火器類)則負責保護輜重,牛羊,看護多於軍馬等等。
而騎射手,是不會進行叢集衝鋒的,他們會跟著自己的指揮官或者是領主,形成看似鬆散,實則緊密的佇列。衝鋒時,會用類似大雁一樣的隊形,迴旋式反覆衝刺到他們認為敵方軍陣較為薄弱的一個點上,轉圈似的反覆抵近射擊。
如果中原王朝軍隊中的反突擊搏戰士兵受到引誘突擊出來,那麼騎射手會詐敗,勾引地方搏戰突擊手遠離本陣和障礙物之後,聚集數量優勢來圍殲敵法突擊手。又或者敵法的大型軍陣中某些薄弱點在連續不斷的抵近射擊騷擾中出現鬆動或意志不堅定,障礙物設定不合理,搏戰突擊手匱乏等情況的話。
騎射手隊伍會通知他們後方,掩蓋在不斷移動中的騎射大軍背後的王牌力量,由蒙古貴族子弟及其親衛組成的以搏戰為主的重騎兵兵團。會根據騎射手的提示選擇薄弱點突破對方軍陣。
與中原王朝的大型軍陣接觸之後,由大量騎射手掩護著兩成左右的搏戰騎兵的蒙古軍團左右翼會持續性的向中原王朝軍陣的左右翼不斷延展,所謂的拉開戰線,並嘗試繞到中原王朝軍陣後方,襲擊輜重或薄弱點。
朱元璋的首次北伐,西路軍大獲全勝,但是掃蕩進入河西走廊等地區之後,所獲得的戰果和土地充斥著大量的無人區。如河州城這樣的重鎮,馮勝他們僅僅獲得了八百戶居民。雖然七戰全勝,但收穫寥寥。
東路軍和蒙古人連番血戰,打成了消耗局面。中路軍的徐達,面對王保保,王保保當時是名義上的全大漠統帥,集中了最精銳的軍團,最多的搏戰力量。採取收縮縱深,拉長明軍補給線,集中優勢兵力以逸待勞的戰術等待徐達。戰鬥過程已經無法還原,可以想象的是,徐達兵團面臨的重兵集團決戰中,他的軍陣必然經歷了對方反覆的衝擊與消耗。
大量的預備隊和反突擊手不斷補救薄弱區域,或被誘出軍陣及障礙物外圍殲。徐達在關內賴以成名的長槍兵肉搏突擊隊,在更為平臺,可利用地形因素較少的大漠深處,會在突擊之後,迅速暴露自己的左右翼。一旦離開本陣和投射力量支援之後,他們的反突擊很容易遭到優勢蒙古通用騎兵的反圍殲。
經過反覆的消耗之後,徐達的預備隊必然損耗殆盡,如不撤退,整個大陣會面臨崩潰的危險。而王保保雖然達成了各種戰術戰略設想,集中了足夠的戰力和精銳,但明初的明軍搏戰能力出眾,中下級軍官得到了長期鍛鍊,在劣勢之中也對王保保軍團形成了大量消耗。
從而使得王保保兵團不能對撤退狀態的徐達進行全面的追殲。在首次北伐之後,明王朝和北元形成了對峙局面,蒙古人數次南下嘗試襲擊明軍塞外衛所,但均被擊敗。而朱元璋意識到王保保具有足夠的動員力和集結能力(所謂的帥才其實就是指這倆能力),明軍集結重兵集團再出塞決戰不外乎對方要麼避而不戰,朱元璋空耗錢糧,要麼對方收縮縱深,集中優勢力量內線決戰。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無必勝之把握,故而在王保保還在的時代,雙方保持對峙狀態。
在王保保去世之後,阿魯臺還未崛起掌握蒙古本部的大部分力量之前,北元短期內迅速失去了足夠的動員和集結能力。面對雄主洪武大帝,這種短期弱勢立刻就被捕獲,連續遭到重拳打擊。
講回永樂大帝的情況。朱棣的技戰術水平毫無疑問是超越了徐達的,在靖難大戰之中,朱棣展現出的突擊騎兵迂迴背擊戰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領教了中央軍集團在盛庸平安吳傑等將才的指揮配合下,強大的步兵堅固結陣配合猛烈火力壓制和反突擊肉搏手的全盛時期中原王朝軍隊的打擊之後。
朱棣對自己的軍陣較朱元璋時代進行了更多技戰術改革。韃靼本部的太師阿魯臺,衛拉特聯盟的太師馬哈木,從軍事能力上看,都是不弱於王保保的能人。面對朱棣兵團,他們全都一致決定採取類似於王保保對付徐達的戰術方案。當年明月認為本雅失裡和阿魯臺都在逃命是錯誤的,逃命的只有本雅失裡,阿魯臺的選擇是沿著額爾古納河河谷地撤退,並尋找具有緩坡制高點性質的決戰地點。
這一點在後來的馬哈木忽蘭忽失溫決戰之中也都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選擇用少量前哨戰和騷擾力量,引誘朱棣的大軍不斷深入,拉長補給線,消耗體能和士氣。然後在一個合適的地點,他們會佔據大緩坡山麓的上風處,集中力量與朱棣決戰。其中最經典的決戰,當屬忽蘭忽失溫之戰,地點大概在今烏蘭巴托紅山嘴一帶。馬哈木用小規模前哨戰吸引朱棣主力精銳約五萬餘人持續深入蒙古腹地。衛拉特聯盟三萬多精銳騎兵在山麓上設立兩重陣地,進可攻退可守,以逸待勞,佔盡天時地利。
馬哈木已經做到了一個名將為戰爭準備應該做到的一切,卻被長途跋涉三個月,未經修整的朱棣兵團直接發動仰攻反突擊,並連夜作戰被朱棣連拔兩道制高點,不得不倉皇逃過土喇河以西。
朱棣表現出的決心,戰術準備,軍事技巧,每一樣都高於徐達!以至於在踏入同樣的陷阱中時,拿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所以,在朱元璋早期如果朱棣已經是獨當一面的統帥的話,他很可能會直接選擇和王保保戰略決戰於蒙古腹地。
當然這樣比較不是很公平,因為朱棣後於徐達,可以吸收其經驗教訓,而且明王朝的國力和軍備日漸增長,比洪武早期更雄厚。
大量的女真族,蒙古族和藏族騎兵(明初其實就有三千藏族鐵甲騎兵的員額定額在南京禁軍聽操了,主要來自青海康區)加入明軍序列,使得朱棣不用再主要依靠長槍肉搏隊去反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