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都亮娛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自認為是善良之人,或是自然流漏或是藏在心裡,在許多事上患得患失的,但最後還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自已不受損失為準則。這不能怨自已,也不怪別人,是這社會風氣造成的。

  • 2 # 體壇小龍蝦

    紅顏易老,芳華難留!每個人的青春都會揹負著時代的烙印,而每一個時代也都有Sunny照不到的地方!

    我們究竟為什麼而窩心呢,我想大概有兩點!第一,劉峰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與命運糾纏,最終弄得一身落魄,我們是在為他的命運與遭遇感到惋惜!第二,我覺得我們是在感慨我們自己,感慨我們的青春在哪,感慨我們的青春是什麼樣子,感慨我們為什麼比劉峰也強不到哪去?

    我們的青春都去哪了,他們早已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 3 # 蕭陶

    題主說的是真心話。看完之後,我也覺得心裡不舒坦,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窩心。為啥?因為好人沒得到好報。

    昨天,有一網友認為這是嚴歌苓和馮小剛故意醜化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並舉出一例加以背書,說一位叫做丁曉兵的戰士在那場戰爭中失去了右臂,但他後來成為了將軍。這樣的說法看似有道理,其實不值得一駁。丁曉兵能成為將軍,並不代表所有參加過那場戰爭的人都能成為將軍,更不能否認有像劉峰這樣的人的存在。事實上,比劉峰更慘的人也大有人在。只是你沒看到,沒接觸到而已。再說,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即便有原型,也一定不會就是原型。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許多宗教也宣揚“好人有好報”的思想,強調因果報應,勸人去做個好人。可在我看來,好人有好報更多的是一種理想,因為這世上好人沒有好報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電影《芳華》對於劉峰的結局其實已經做了相當多的改編,小說裡劉峰的後半生就更悲催。他賣過盜版書,被賣淫女拋棄過,最後還得了不治之症。如果按小說的情節拍,馮導估計得被罵死。不過,反過來說大家都還是善良之人,渴望好人能有好報。

    題主也是善良之人。如果看完不覺得窩心的話,不是經歷過太多變得麻木了,就是不再相信因果報應。換句話說,他們已經變得不夠善良了。但善良人容易被人欺負,容易被騙。從這個角度說,他們比我們更成熟,更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

    是做善良的你,還是做不那麼善良的他,就得由每個人自己決定。不說別人,就說我吧。即使看完《芳華》覺得窩火,可我還是決定要繼續做善良之人,還是相信好人有好報。

  • 4 # 弢杗

    已經多年沒有因為一部電影而深刻影響自已的情緒了,主要因為家父是部隊文藝宣傳隊的,不過那是解放前後。客觀講,電影《芳華》只是用某部隊文工團及團員的命運較真實地反映了七、八十年代的人的思想意識,以及世界觀、人生觀,這隻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有切身體會!就電影本身來說,故事情節簡單,那個時代,那些事情處處皆是;演員表演到位,功底紮實,本色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再有就是攝影、配樂水平一流。美中不足的是,剪輯得支離破碎,看起來就象是老式留聲機經常跳片!但,這能怪編、導、演、職員嗎?你懂的!

  • 5 # 中國海外

    這部片子能體現的是國家沒有安置好越戰老兵,還有女主角在草地上的獨舞非常有意涵,主題音樂也不錯,其他可以說一無是處,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眾電影,充滿負面負能量,好人沒好報,真的不好看,也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意思,就剩下炒作了。和幾十年前拍高山下的花環差距太大了

  • 6 # 旅人與貓

    昨天帶著老媽去看了她心心念唸的“芳華”,隨著女主一句“抱抱我”,韓紅的片尾曲娓娓而來,影院裡沒有人離開座位,我知道一首“絨花”裡實在是蘊藏了太多人的芳華。而我,卻在心裡萬幸沒有生在那個年代。

    人人都誇他是個活雷鋒,當他向暗戀物件求愛時,對方眼神裡那種“驚悚、鄙視、噁心和幻滅”讓我對劉峰這個好人充滿了心疼。其實,他是被看不起的。

    每個人都愛劉峰,可惜卻沒人喜歡他。難道在那個年代,好人就不配有青春嗎?

    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關於著名的“上帝不會獎勵好孩子”心裡才得到釋然。即使好人是孤獨的,我們依然要堅持善良,成為一個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報。孟子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人這一生最大的底氣和福氣。

    因為,善良是武器:它是唯一能對抗邪惡的武器。

    更因為,善良是人性:聰明也許是天賦,但善良是“人之初”那與生俱來的人性。

    還是堅持做個善良的人吧,即使你從未被全世界善待過。

  • 7 # 搞笑吹蛹猿

    【懂,是有份量的,是需要有明白的!】

    面對酒後傷肝傷胃的受傷者,沉默已久之後去看望他們,是要回顧再現他們拼酒的威猛呢?還是要表達灌酒的歉意和對受傷身心的尊重與惦記?

    只有想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真正看懂把戰爭節制到6分鐘的《芳華》!

    除此,別無他途。

    當下爭論起起落落,都繞著“美化還是醜化”“真實還是虛假”“嚴謹還是凌亂”“歌頌還是批判”……我說,那些廢話都重複以往文藝批評的死套路死詞語,偏偏極少人感受到電影所飽含的愧疚和久違的尊重! 這是一部“愧疚與尊重”的電影,而不是“戰爭片”或者“青春片”。

    【老兵們,別看錯這個電影了,這個電影不是要表現你們打仗,而是表達時代忘不了你們!……願親人,早日養好傷……】

    這個散文式的電影《芳華》,表現戰爭的時長只有6分鐘,甚至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敵人;而表現一個小舞蹈,卻足足用滿3分鐘完整演繹,裡面有親人! 舞蹈的時長抵過半場戰爭的時長,不合常理,這明確告訴觀眾: 這不是表現打的劇,而是表達想的劇!不幸患病的英模何小萍,在觀看隊友演出《沂蒙頌》時,隨著舞蹈音樂的演繹推進,何小萍在像夢遊初醒一樣,在原歌詞為“願親人,早日養好傷……”的音節中,慢慢復甦記憶,她於是走到禮堂外的草地,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一個特寫從銀幕向觀眾席深深鞠躬……這段戲沒有任何一句臺詞,卻是《芳華》最重要的表達! “願親人,早日養好傷”——深熟於幾代人內心的這句歌詞,把沉默幾十年的愧疚傾洩而出,問候幾十年傷夠心的老兵,鞠躬逝去的芳華和生命……這是馮小剛的馮氏用意!其誠其善,老兵們在看電影時不一定看懂聽懂。以電影給老兵道聲尊重。時隔三十多年,深藏在心而默默已久的一聲“……盼親人,早日養好傷……”橫空而出,是緬懷和問候的噴薄,是愧疚的痛哭,是時代的鞠躬!

  • 8 # 秋爽齋主

    我的《芳華》觀後感:全劇結構主線不清晰似一盤散沙,情節平鋪直敘、散亂跳躍,沒有引起觀眾同情或者憤怒的高潮情節和懸念,劇情不扣人心絃。

    電影的主題在哪裡呢?我沒有看出來,似乎是想單純地揭示人性的弱點,本人不想高調地說“以文載道”,但文學作品總是應該給人以向上的力量,對吧?劇中男主一味地做雷鋒似的好人,觀眾有沒有審美疲勞?好人沒好報現實中太多,但在影視中宣揚似乎不妥!我不喜歡消極悲觀的輿論導向。

    還有,男女主角似乎關係不太大,有點像兩條平行的軌道,而開場時的旁白可是讓觀眾認為他們兩人應該有劇烈的故事發生的,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應該是圍繞他們展開的,但結果卻令人屢失望。

    電影中表現的人物太多,小萍沒有讓人記住的閃光點,配角穗子幾乎搶完了女主小萍的戲。

  • 9 # 走過滄桑1962

    昨天看戰鬥英雄史光柱,看芳華的評論,感覺到很真,他做為那場戰爭的英雄,雙目失明,父親死了,母親瘋了,他還要撫養只有6歲的弟弟,其中的艱辛誰能體會!他現在成立一個基金會,在幫助那場戰爭中的困難戰友。他還說道有個70多歲的老媽媽,積攢一輩子的錢,只為去麻栗坡看看戰死的兒子,在有生之年祭奠一下兒子,心酸不!我們說的再多,我想也沒有戰爭的親歷者來的節實,來的刻骨銘心。

    那些戰士大部分是我們的同齡人,我的一個好朋友,就是老山11.5防禦作戰的倖存者,他可以說是死裡逃生,當時的他已經被送到犧牲戰士的遺體裡了,多虧一個盡職的軍醫,發現他還有一點呼吸,把他成功救下,現在他肚子上還留下一塊很大的傷疤。他現在的思維和想法,我就感覺到和我們不同。很豁達,很豪爽,對什麼都能看的開,也不計較什麼,喜歡喝酒,拿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已經死過一回的人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那!

  • 10 # TEC未來眼

    不窩心,每種經歷都是一次人生體驗,都是你獨一無二的存在意義。

    觸動我的,不光是一代人的熱血青春,還有歷經劫難後埋藏在心底的那份真情。穿越時空的深邃,觸控內心的柔軟,追憶似水的年華,《芳華》情懷滿滿,就像一張褪色卻不捨得扔的老照片。女主人何小萍公命運多舛,天賦出眾卻處處遭人歧視排擠,舞蹈成了她的唯一的精神寄託:月光中,何小萍穿著病號服在草坪上深情地獨舞,小草是她的觀眾,默默地傾聽著此刻的芳華。戰士劉峰,處處照顧何小萍和其他戰友,甚至把上大學的機會讓給別人,即使腰受傷不能跳舞了,依然在文工團盡心盡力為周圍的人做事。這麼好的一個戰士,卻被愛情所捉弄,他深愛的女孩林丁丁居然揭發他,讓他無法抬起頭來。

    在去前線的那天,只有何小萍為他送別,芳華換來的友情,殘缺又凝重。戰場上的慘烈自不必說,復原後殘疾的劉峰靠賣書餬口,芳華逝去,留下一抹斜陽。十年以後,兩人邂逅之時,何小萍一句壓抑了太久的“你能抱抱我嗎”頓時讓人潸然淚下~有多少事值得回味,又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被生活洗禮後的二人相遇之時,青春被雨打風吹去,唯有芳華連起咫尺天涯。文工團裡女兵的風采,是那個年代難得一見的軍中風景,她們對藝術的追求,對愛情的渴望,對命運的迷茫正是我們這些溫室裡的花朵值得反思的東西。

  • 11 # 大米有文化

    電影已經上映這麼久了,關於《芳華》的話題有點氾濫了,這也是好事,一部電影要想在票房上火爆就必須激發起大眾討論的熱情,從這一點上來看《芳華》做到了。從電影文字本身大家討論的夠多了,各種解讀,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你說了也不會讓你透過。今天我們說說最近一些有關這部電影的新形勢。

    1、其他電影沒有撼動《芳華》的地位。《芳華》上映10天,票房過8億。成為了第一輪賀歲檔當之無愧的冠軍,《奇門遁甲》成了炮灰。第二波是陳凱歌導演為首的魔幻歷史題材的/《妖貓傳》,外加成龍大哥的《機器之血》和鄧超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妖貓傳》口碑兩極分化,目前正在兩撥人正在打架。《機器之血》和《心理罪》基本跟不上趟了。這三部大片都沒有撼動馮小剛的《芳華》,目前已久佔據上風,下週拿下10億。成為了馮小剛票房最好的電影,馮導自從97年以來當了大半輩子票房冠軍,這是他執導的第一部上10億票房的電影。

    2、國外也可能大賣,目前《芳華》的口碑正在國外發酵,一方面是這部電影尺度較大,有很多現實主義的意義,老外喜歡現實主義題材的中國電影。同時也獲得了幾個大獎,在國外容易獲得關注。二是中國在國外的移民主流精英群體很多都是經歷過《芳華》“那個時代”的60後,甚至都是當過兵或者在文工團幹過的。嚴歌苓的小說在海外群體有眾多讀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看好《芳華》在國外的票房表現。

  • 12 # 該1名字已存在

    這個電影不同人看,就有不同的感觸和關注點,很多商業片看完就忘了,可這部電影可供討論的點太多了!從窩心角度,我覺得小萍瘋了是最窩心的,出身不好,生下來尊嚴就一直被踐踏!努力去抵抗卻越抵抗越受傷!可這一切過去了突然獲獎了!平反了!本來是好事,卻瘋了!現實中老媽近八十,六十年代捱餓年代,是她年輕時候在一個國營廠裡食堂上班,親眼看到一個骨瘦如材剛上班工人餓了不知道多少天,見到饅頭沒命吃,硬生生撐死了!這和小萍瘋了是一種情況,現在年輕人很難理解。那個年代的階級等級狀況是現代人很難理解的。好比美國南北戰爭前,黑人從出生,就註定是奴隸和下等人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生物菌肥各有哪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