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草竹道人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計時主要看手錶,而古代人的計時工具,可以說比我們現代人還要豐富。由於世界各國的古代社會的計時方式都不盡相同,這裡,我僅以中國古代的計時方式來加以說明。

    一、中國古人在計時方法上的總述

    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後來隨著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等。這裡說的“時辰”,特指的是時段。

    二、計時法中關於“時”的概念

    “時”指的是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而時辰的起點是午夜。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

    比如說白居易的《琵琶行》有這樣的描述:“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這裡的“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三、計時法中關於“刻”的概念

    在中國古代,使用的是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這種計時方法的精準度是比較模糊的,但是卻延續了幾千年之久。

    透過這種方法所測量的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在古代“午時三刻”,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四、計時法中關於“更”的概念

    這個就要追溯到秦漢時期,歷史記載在漢代皇宮中的值班人員劃分為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五:計時法中關於“點”的概念

    另外,在古代社會,還會使用到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 以其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這在如《西遊記》第九回中,就有類似的記載:“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

    所以,綜上所述,在古代,民間慣用的計時方法有很多種,而沒有流傳下來的計時方法則會更多,所以時間的概念,在古代,是相對模糊的概念,因為對於不同地區不同文化間,對於時間和計時方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 2 # 小鳥遊戲娛樂

    古代計時的工具,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 都是利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

    計時方法(記時方法)是因應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來的。記時方法包括日期規劃和時間規劃。日期規劃,就是編制行事曆明確日期;時間規劃,就是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是編制行事曆的基石;同時編織行事曆的方式,同樣反作用於時間的規劃。本詞條主要討論時間規劃。

    歷史上,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這裡說的“時辰”,指的是時段。

    在歷史程序中,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製造了各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計時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見圖)、機械計時器等。

    圭表

    圭表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透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中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中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公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臺,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一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臺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醜、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鐘表。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鐘錶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鍾、油燈鍾、蠟燭鍾等。

    考察古人的時間觀念,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觀查:一是古人對時間科學劃分後製定的計時制;二是古人把時間、計時儀器和國家法制、政權興衰相聯絡。

    中國古代制定、沿用自成體系的計時法。百刻計時法最古老,使用的時間也最長。大約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紀),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等於14.4分)。漢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剋制外,還應用以太陽方位計時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時,太陽方位計時衍生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剋制與十二時辰計時法並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紀),西方機械鐘錶傳入後,中國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但十二時辰仍沿用,每個時辰兩小時。為和二十四小時計時法相一致,中國古老的百剋制演變為九十六剋制,一個時辰內分為八刻、一小時內分為四刻,這樣一晝夜就為九十六刻,與世界通用的計時法相一致。

    此外,中國古代還使用獨特的夜間計時方法,這就是“更”。“更”是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時間長短依夜的長短而定。

  • 3 # 酷酷先鋒

    中國古代在創制天文儀器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性地設計和製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計時工具

    圭表

    圭表

    圭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此外,透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很早以前,人們發現房屋、樹木等物在太Sunny照射下會投出影子,這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知道時辰。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製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製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不僅瞭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表影則最長。於是,古人就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氣和一年的長度。譬如,連續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這兩次最長值相隔的天數,就是一年的時間長度,難怪中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於365天多的數值。

    在現存的河南登封觀星臺上,40尺的高臺和128尺長的量天尺也是一個巨大的圭表。

    日晷

    日晷

    日晷又稱“日規”,是中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Sunny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漏刻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不僅古代中國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都使用過。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它透過漏壺的浮箭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於是專門製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一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相當於現代鐘錶上顯示時刻的鐘面,用一個竹片或木塊託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託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漏刻的計時方法可分為兩類:洩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系統,只借助水的運動。後來古人發現漏壺內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於是在漏壺上再加一隻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的水均勻地流人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銅壺漏刻是公元1745年製造的,最上面漏壺的水從雕刻精緻的龍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壺,箭壺蓋上有個銅人彷彿報著箭桿,箭桿上刻有96格,每格為15分鐘,人們根據銅人手握箭桿處的標誌來報告時間

  • 4 # 銀匠活動策劃師

    古代計時工具:

    古代計時方式有很多,一般以雞鳴為多,例如聞雞起舞,雞鳴一般都是在辰時,古人習慣了雞鳴起床的習慣。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

    ▶︎更夫打更的時間:一更天到了,二更天到了,四更天到了等等,用於整點時刻的一種提醒。

    ▶︎一盞茶的時間:用於雙方談判的場合,給你一盞茶的功夫好好想一想。

    ▶︎時間沙漏⏳:用於考場計時的時候較多。

    ▶︎一枝香的時間:常用於比武,考試等場合,例如給你們一枝香的時間,誰先完成某某專案就算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民辦教師真的是學歷和教學水平都很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