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墨香教育
-
2 # 蔡明榮6
我在教線上沒間斷工作了27年,歷任少先隊輔導員、教導主任、校長等職,歷教畢業班語文、數學、體育、音樂。中師函授獲證、普通話獲證、教師資格證、2003被黨的政策清退,不合格怎麼讓我“誤人子弟”27年?
-
3 # 危險不要靠近
這是誰說的?我也提一個問題,請問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畢業的高中生能和現在的什麼學歷相同?現在的老師不論是哪一科的人手一份全解,沒有教案可以拿起來就講,而七、八十年代哪個老師不備課又有哪個老師不寫教案?學歷再高沒有敬業精神那也教不好學生。七、八十年代教師每學期得家訪三、四次,而且對差生利用晚間的時間進行補課。現在的老師能做到嗎?科學發達了自習課學生自習老師打電腦、淘寶、打遊戲,這是學生和家長都看見的,難道這樣的老師他她學歷再高又怎樣?原民辦教師大都是高中畢業人人都有一顆赤誠的心、個個都有責任的擔當。以前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放心,而現在三年級往上的學生都補課,這又說明了什麼?家裡有孩子讀書的想想我說的是瞎話嗎?但有可能別的地區沒有,只是我們這邊有。如說的不對請大家指教!
-
4 # 養和種德
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完全對。我已是一位因生活拮据離崗幾年的代課教師,在教壇耕耘二十五年多。有些代課,民辦教師是學校的骨幹教師,從知織,上課的語言表述,組織能力,管理和業務水平都是一流的,例如在一個初級中學多年帶畢業班,能說明水平低嗎?個人有一觀點,提出供大家評論。有些人因社會分工不同,當了教師,甚至是公辦教師,其不適合幹這行,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做上了這行。
-
5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實在不敢想象會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民辦教師學歷的確不是很高,但是教學卻不一定不行。
當年村小几乎都是民辦老師,如果沒有民辦老師,農村都教育該如何發展還不得而知。
今天坐一個同事的車,她還在給我們講她小時候的老師就是一個民辦代課老師,當時只讀了小學四年級,不過也教得挺好。後來這位民辦老師也轉正了。
當時那些民辦老師他們都大多比較能吃苦耐勞,有著極強的敬業精神。
我們學校有一位女老師,就是由民辦老師轉成的正式老師。現在50多歲了,馬上就要到退休了,但是依然兢兢業業,認真備課,批改作業,儘管不是班主任,每天中午都守著孩子們學習、睡午覺。連與她搭檔的班主任都說這樣的老師真好。
結束語:如果沒有當時的民辦老師,農村很多孩子都會成為下一個文盲。千萬不要將學歷和教學效果混為一談,這二者絕不是成正比例的關係。“教學相長”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何況他們大多要進行正規培訓,有的會考取中師文憑,還會去進修。教學效果不是學歷高低能夠決定的,更主要的是取決於一個人的敬業精神和教學態度。
-
6 # 提神
中國的教育史上,在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民辦教師,就真的是“不堪一擊”——學歷和教學水平都很低嗎?也確實對真實的民辦教師缺乏瞭解了。也正如最近看到,有村醫給衛健委主任寫信留言:“鄉村醫生希望得到和民辦教師一樣的養老待遇”,如出一轍。
民辦教師“深藏不露”的“學歷”追溯民辦教師的歷史應該是建國後到2003年12月31日(我縣原民辦教師認證的年限範圍——小編注),在這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中國教師隊另一支中堅力量——民辦教師,都不是一般的“文化人”,都是“和公辦的一樣,都是人民的教師”。其學歷也已經超出了有些人對他們的認知。
還是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1984年以前小學及村學(教學點)的民辦教師,首要條件是家庭出身好,即“貧下中農”,主要條件是“文化人”,“文革”以前都要完小畢業,“文革”後至少是初中畢業。在那缺吃少穿、子女眾多的年代,能供出“先生”的,也不是“普通”的人家。那要全家節衣縮食,“讀書者”吃糠咽菜,徒步行走多少年才“熬”出來的。要知道,偌大的村子,也是屈指可數的。他們畢業了,回到農村,就是“人才”,生產隊會計、出納也非他們莫屬。有“機會”的還推薦上了大中專院校。當然,他們中也不乏“老三屆”。
到了84年,民辦教師隊伍“大換血”,專從高考落榜生中招錄。不知道也覺得民辦教師隊伍也就是文化層次低的人。18年我做為SF的主筆者,竟然看到我縣的民辦教師真實的學歷,留有資料的326名,其中,民教班畢業的36人、縣中師班45人、電大班32人、政府委培生21、自費大專業33人、高中學歷75名,初中畢業的89人,其餘為小學畢業(也只有五年及以上教齡)。
學歷是指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培訓的學習經歷。從廣義上講,任何一段學習經歷都可以成為學習者的“學歷”。一個人具有什麼有學歷,是指一個人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一段學會經歷,並經教育行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文憑發放權力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頒發學歷證書為憑證。廣大民辦教師在等待“界定的政策年限”開“口子”的日子,又有多少人透過函授、自學等途徑取得了國家承認的大中專文憑?只是並沒有派上用場,文憑壓了箱底,很多對此有異議的不知道罷了。
農村“領軍人物”、“技術型”人才,農村文盲的基本消失是民辦教師教學水平的見證就是再高學歷者都是畢業後實習,在實習中學習。安排工作了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而民辦教師受任於農村教育條件相對落後,學齡兒童“膨脹”的年代。一進校門便學習、摸索、探討、提高,數十年學而不輟、教而不息,已經總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有的還撰寫教學論文發表於教學的刊物。
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實施階段,民辦教師在動員學齡兒童入學、農村掃盲教育中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夜以繼日、孜孜不倦的工作,才是農村輟學生全部入學,農村文盲在民辦教師擔任教員的掃盲班識字、算術,才是現代新型農民都成了文化人。
如今,民辦教師的學生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不少從事於國家政府、企事業單位“為民服務”,更多的成為各條戰線的領頭人,或骨幹。沒有民辦教師高超的教學水平,怎麼會教出如此“優秀”的學生?
結語:
懷疑民辦教師選錯了職業,也千萬別懷疑他們的學歷和教學水平!不然,即便是如今,我都走下了講臺,村裡的老人還叫我“先生”,那時候教出來的學生都是領導或老闆,還叫我等老師。足見那個時候的民辦教師多麼受人尊重。
-
7 # 教育黃金眼
原民辦教師絕大多數確實學歷不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教學水平都很低。
民辦教師是時代的產物,他們雖然學歷低,但他也有自己的優勢,也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民辦教師大多都出現在農村小學裡,基本上都是初中畢業(少數人是高中畢業)。五六十年代農村師資匱乏,許多知識分子響應黨的號召成為了民辦教師。他們拿著公辦教師1/5的公資,卻幹著和公辦教師一樣的工作,他們補充了農村教育師資嚴重不足的問題,起到了公辦教師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小學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知識,更需要的是愛心。這些民辦教師不計報酬,紮根山區,幾十年如一日。從“1+1”,從“a、o、e”開始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培養了一代代的人才。而現在那些大學生雖然學歷高,但在農村待不了幾年就都調走了,真正能發展農村教育的有幾人?民辦教師民然學歷低,但他們大多都寫得一手好字,更能利用惡劣的環境教書育人。
我見過許多民辦教師的字都寫的很好,比現在那些大學生不知要強多少倍。他們一個人既要教語文,又要教數學,還兼代音樂、美術、體育等課。沒有教具,他們自制教具;沒有經費,他們帶領學生勤功儉學。總之,民辦教師是人才缺乏年代的產物,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沒有廣博的知識,但他們有一奉獻教育的心。當時人們的文化層次都很低,我們不能按現在的要求去苛求他們。
如今他們都已是耄耋老人,願他們都能安度晚年!
-
8 # 踏雪尋冰兒
我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原民辦教師。一看這題目,我心裡就產生種無明的酸楚。其實原民辦教師大多都產生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都是剛剛走出學校門參加過高考的高中畢業生,在那個年代每個村子也就能考上幾個高中生,我們這叫這些人為"大學漏子",我也是其中一員。
高中剛畢業,正趕上教育體制改革,鄉村嚴重缺乏教師,在市教委和鄉中心校組織考試後,我們走上了教師崗位,成為一名民辦教師,甚至和我們以前的老師成了同事。
每個民辦教師在那個年代都成為了教學前線的主力軍。相比那些公辦教師,學歷和教學水平都高出一截,因為公辦教師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時正趕上中國教育的特殊時期,他們的學歷都很低。
並且我們自從當上民辦教師以後,就不停地進修、進修再進修。文憑也一直再長,從高中到中師再到大專。
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我們也完成了自已的歷史史命。在二十世紀未,我們退出了教育的歷史舞臺。
但原民辦教師為教育事業的奉獻是有目共睹的,為中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
並不是我們的學歷低,水平不高,而是我們完成了那個時期的任務。
民辦教師是歷史的產物,也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亡。社會在發展,各領域的需求也在發展。
-
9 # 習保卿
在70、80年代民辦教師都農村優秀的人材,我們農村人不是傻子給自己的孩子找老師是很認真的,當時民辦教師是村裡說了算,如果不好乾不了幾天就會被辭了,當時的農村就沒有什麼工辦教師有也是右派平反的老教師和接班的小娃娃,民辦教師是主力軍,校長、教導主任都是民辦。我認為按當時的社會文化水平來說都是優秀的,現在他們老了當年他們把一個個孩子送出了大山,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岡位有軍人,有醫生,有科技人員,應該遵重他們,不應該對他們說三道四,讓他們有個幸福的晚年!
回覆列表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認為原民辦教師學歷低,一般是初中畢業生,或高中畢業生,教學水平能高嗎?
其實,這種看法,是不瞭解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不知道當時的社會文化程度,沒有用歷史的眼光客觀看待,顯然是錯誤的。
我們知道,在五、六十年代,由於國家經濟發展比較困難,文盲、半文盲比較普遍的,他們那個年代,能去上學,拿到初中高中畢業證就很好的了,因此,他們的學歷是不高,但是,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看,他們就是高學歷的人了。
他們雖然學歷低,但是,他們走上了教育教學崗位,就天天學習,鑽研教材教法,相互聽課學習,開會學習,觀摩學習,互幫互助學習,所以,他們的教學水平進步很快,應該說是很快就適應了這個工作。
後來,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們中的大多數還參加進修學習,函授學習,不少人取得了學歷證書。
由於當時學校公辦教師少之又少,勞動量最大的就是這些民辦教師,課時量大,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認真,他們的教學成績往往都在鄉里鎮裡的教學名列前茅,所以說,他們的教學水平並不低,教學成績優秀的往往都是這些民辦教師教出來的。
正如國家有關部門檔案指出的那樣,他們為中國農村教育和農村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