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嶺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從這一點慈禧好像沒多大責任。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慈禧的生平:她1852年入宮咸豐帝賜號蘭貴人,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她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體制,由於管理得當,在當時形成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光緒繼位,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 1908年亡。

    現在我們來談一下,鴉片戰爭以後,整個華夏5千年的歷史形勢大變,由一個天朝上國,逐步演變成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學歷落差之大,對民眾之震撼前所未有,而且與西方的差距短時間還無法彌補,這就造成了華人上至官員下至民眾從極度的膨脹轉為極度的自卑,崇洋媚外由此開始,改革以不可避免,但是咸豐帝好像並不在乎,甚至極度愚昧,1840年以後沒有奮起直追,反而繼續苟延殘喘,這就導致了差距進一步加大,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將他逼向死亡的牆角,所以他才是清朝滅亡最大的罪人。

    反觀慈禧,發動政變後開展洋務運動,平定太平天國,可以說挽大廈於將傾,為什麼世人都說她造成亡國哪,那是因為甲午戰爭、庚子賠款,種種這些都需要她來承擔,所以她就被定格在亡國的名冊上。

    可以說為什麼會這樣那,結合當時的形勢,我想慈禧已經看到了滅國以不可避免,因為不管是被外敵滅,還是被國內的新興資產階級革命所滅,滅亡已不可避免,為什麼不苟延殘喘,為什麼不多磨幾年,作為最高統治者她肯定對帝國的前途做過預測,然而這於國於民都是有害的,這是她的私心,這是民族的不幸。

  • 2 # 亦有所思

    沒有慈禧,大清朝早亡了!

    她不是一個明君,但絕對不是一個昏庸之輩。從她扼殺百日維新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

    昨天在回答一個關於屈原投江的問題時,曾經說過“如果你是秦王,會任由楚國在屈原的帶領下變法麼?”

    不會!

    但是說一句誅心的話,如果我是八國聯軍,一定會支援“百日維新”,因為這個改革方案完全是紙上談兵,毫無執行力度可言。如果這個變法執行,大清一定會發生內亂,然後八國聯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毀掉中國。

    天真的方案,天真的想法,天真的文人。

    慈禧最大的功勞就是延遲的清政府滅亡的時間,當時的中國哪怕再落後,也是一個名義上的主權國家。如果沒有慈禧,三國時代,五代十國,群雄逐鹿會提前數十年發生。從前的外敵無非是北方遊牧民族,無非是騎射作戰模式。殺來殺去,不過是落後的農耕技術PK更落後的遊牧生態。半斤八兩,平分秋色罷了。

    然而在清朝末年,我們的外敵不再是刀劍,而是洋槍大炮,而是鉅艦鴉片。軍事實力的不對等導致所有的外交都脆薄如紙,所有的主權都是自我安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內亂,或者各自為政,軍閥混戰,對社會民生的衝擊會更大。中國會更加衰落,而八國聯軍會各自扶持一個政府,利用中國的資源坐山觀虎鬥,大玩內耗,大肆輸出武器,輸入白銀。

    晚清的中興名臣,隨便拿出一個放在盛世中,都是蓋世奇才,然而都不過是無力迴天。

    大清王朝的滅亡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和所有朝代滅亡的原因基本相同,儒家體系的政治框架之內,沒有強國這個內容。更沒有發展生產力,科技創新之類的策略。

    在儒家體系之內,科技是需要摒棄的東西。中國歷史上所有促進生產力的發明都和儒家無關,哪怕發明者是官員,也只是在業餘時間的興趣和愛好而已。

    死守著農業,扼制著商業,鄙夷著工業,這在明朝就已經紮下了根。

    從論語以來,強國之策,都是仁政,都是明君。

    一個倡導和平的中庸國家在原地踏步

    一個主張發展和創新的歐美國家在不斷掠奪。

    一進一退

    換了誰當皇帝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敵人不會給你強大的機會和時間。

  • 3 # 你好龍灣

    我認為慈禧太后應該對大清王朝的滅亡負主要的責任,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公元1861年清咸豐帝病逝,咸豐帝唯一的兒子載淳繼位,即為同治帝。咸豐帝臨終前設計了一個八顧命大臣共同輔政,而最終決斷權在兩宮皇太后手中,互相制約的權力格局。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為了獨掌朝廷大權,聯手咸豐帝的皇后慈安太后、咸豐帝的六弟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果斷的清除了咸豐帝留下的肅順、載垣、端華等顧命八大臣,開始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歷史。

    二,自公元1861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開始,至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止,大清朝朝政大權始終掌握在慈禧手中,她是大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雖然說大清朝自乾隆朝的末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但是急劇的衰落、腐朽,以及遭帝國主義列強欺凌、刮分,是在慈禧太后統治時期最為嚴重。在她統治時期清朝與各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多個屈辱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出去大片的領土,賠了數億倆白銀。

    三,慈禧太后雖然貴為大清朝的執政者,但是遠稱不上是一個政治家,只懂得玩權謀、擺佈人,對軍國大事屢屢錯判、誤判、延判。特別是由於慈禧太后的奢侈、享受、虛榮,挪用海軍建設經費去修建頤和園,造成北洋水師裝備建設滯後,最終導致中日“甲午海戰”中大清朝慘敗於日本,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再有,慈禧太后完全沒有國際交往常識,慫恿義和團與各帝國主義列強同時交戰,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又是以割地賠款最終了事。

    四,慈禧太后是封建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在她執政時期,歐美國家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己蓬勃發展,我們的東鄰日本也剛剛開啟“明治維新”運動,經過短短三十幾年的發展,日本已擠身於世界強國的行列。而那個時期的清朝雖然也在緩慢的開啟國門,也有李鴻章、張之洞等大力推行“洋務運動”,但是在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保守勢力掣肘下,清朝對外開放程度遠不如日本。尤其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發起的變法維新運動,被慈禧太后所扼殺,光緒帝被囚禁,新興的資產階級勢力遭到沉重打擊。

    以上僅舉幾例,說明慈禧太后執掌朝政的48年,是大清朝國力急劇衰敗,朝政腐朽沒落,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而朝廷屢屢割地賠款屈辱求和的時代。而慈禧太后作為封建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一再貽誤對外開放的時機和步伐,阻撓變法維新運動,無情地扼殺了已露出曙光的西方君主立憲制度和新生的資本主義萌芽。最終也導致了大清王朝的滅亡,為此,慈禧太后應該負主要責任。

  • 4 # 南山劉向雄

    晚清時期,1861年,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但此時列強紛入、民智初開、國勢衰落,除了廢除王權或君主立憲,最終實行共和別無他途,即使是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重生也無法與歷史去趨勢對抗,何況一慈禧。

    試想,一個君主要自己廢除自己,改天換日地結束一個朝代,怎麼面對列祖列宗?這勇氣誰有?即使是最接近與世界妥協的“百日維新”,也在慈禧太后的一念之間被扼殺了。

    但晚清時期,“求變”仍然是主流,特別是“洋務運動”的興起,在“欲強先富”思想主導下,洋務派繼續經營軍事工業的同時,也把投資重點轉移到興建民用工業方面。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

    “洋務運動”,沒有慈禧太后的首肯是不可能進行的,我們也確實看到洋務運動去得得巨大成就,特別是北洋海軍的建立,是洋務運動軍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清王朝終於有了足以抵禦魂外敵入侵的軍力,可是隨著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僅僅憑藉軍事還不足以救國。

    因而,十幾年後,辛亥革命一呼百應,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轟然倒地,有槍桿子,沒有制度保證仍然是落後的。這場敗局,不是以一己之力能扭轉的,除非“百日維新”成功,還有可能保全著清王室的存在——但也不會長久。

  • 5 # 礦野牧歌

    答題之前,我認真閱讀了前面的回答,吃驚的是這位老佛爺竟然還有許多擁躉者呢!就我所得到的認知水平來看,她不過是一位腐朽沒落的統治階級的代名詞罷了。

    我的回答是,她的統治加速了清朝的滅之,但若說讓慈禧對大清的滅亡負主要責任,恐怕有點高抬她了。

    對於慈禧的執政,我在這裡不想多說什麼,我這裡想從另一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拙見。

    自明清開始閉關鎖國政策後,同時期的西方社會便開始了資本主義萌芽,他們發展經濟,奪取政權,尋求陸路(海路)對外擴張,瘋狂進行殖民掠奪……而隨工業化程序的推進,雙方的實力此消彼漲,差距變得越來越大。

    落後就要捱打。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清政府緊鎖的大門,從此,中國被追進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開始走向衰落。因此,清政府的滅亡是遲早的事。

    從另一方面看,人類社會是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向前進的,科學取代愚昧,進步取代落後,腐朽的封建社會走向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將無法阻擋。

    要進步,就要變革。否則,就會退到保守僵化的老路上。縱觀前史,歷朝歷莫不如此,這是大勢所趨。

    現在看來,國家富強,社會和諧,百姓安康,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一家之言,還望不吝賜教!

  • 6 # 道阻情長

    一個女人不應為大清的滅亡負責,從嘉慶起,就註定了大清的衰落。乾隆皇帝閉關鎖國,我們還可以理解,畢竟當時和外華人的貿易,中國總是賺錢,白花花的銀子如“飛流直下三千尺”,跑進大清的國庫!這次第,怎一個爽字了得!

    但是沒想到,法國鬧了大革命,把國王推上了斷頭臺,乾隆老爺子聽說後,媽呀,這還了得,趕緊把國門關了,生意可以不做,皇位是不能動搖。

    其實清朝尊孔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就是為了鉗制百姓思想,好江山永固。

    【嘉慶】

    乾隆帝太不幸了,看好的兒子一個個去世,最後沒得辦法,讓中庸的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繼位。

    嘉慶繼位後,抄了和珅,也想有一番作為,但是他沒有大刀闊斧改革之魄力和遠見,當西方已經在熱火朝天搞工業革命時,嘉慶還在守著乾隆爺的宗旨——閉關鎖國。

    沒辦法,清朝國運江河日下,到慈禧這波人手裡就只剩下一個爛攤子。

    【慈禧】

    晚清皇帝命不長,如果同治皇帝多活十幾年,多生幾個孩子,那後來也不會出現慈禧和光緒不和,畢竟不是親生孩子,慈禧還是有所顧忌,再加上李蓮英的挑撥,慈禧更加不信任光緒。但是同治沒有孩子,這得怪慈禧,管的太寬,不讓兒子和她不喜歡的皇后親近,同治鬱鬱寡歡……

    自己的兒子即位,到了一定時間,慈禧自然會放權,畢竟清朝有嚴格規定,後宮不得干政,但是沒辦法,咸豐帝三十歲駕崩,也沒得別的皇子。

    慈禧和同治的改革是有成效的,但是清朝晚期國家機器已經不能靈活運轉了,思想腐朽落後表現在整個國家層面和民眾身上。

    不破不立,腐朽之後才會有新生!雖然這一過程會生靈塗炭。

  • 7 # 甲丙君

    哈哈,負啥責任啊?

    老佛爺在位幾十年,沒有她壓著,你覺得曾國藩,李鴻章們不會造反?

    想想為啥曹操死後,司馬家就開始得勢了,丞相在位,他敢嗎?

    如果沒有慈禧,我敢說沒有光緒,宣統,直接完了!

    當初剿滅太平天國,老曾實力最強,坐擁幾十萬,要啥有啥,為啥不反?

    還不是老佛爺人心所向!

  • 8 # 行則將至L

    首先慈禧太后是一個女人,她晚年把控朝政,長期作為帝國統治者,成功鎮壓了農民起義,積極改革,她統治期間,有力的維持了統治,而且提拔了好多有名的大臣,但是對外戰爭卻多有失利。其實在清朝末年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換誰來都沒用,清朝那情況根本變不了法,戰爭失利的原因是一個農業國是不可能打得過工業國的,把清王朝的覆滅全部追責與慈禧是不公平的。我一直覺得慈禧是一個很不錯的封建王朝統治者,鎮壓農民起義,維持統治,任用賢臣,積極改革,清末的庚子新政,四大名臣都是慈禧提拔上來的。整個國家分崩離析,慈禧還是把朝廷的架子搭了起來,這就很不容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國和越南你最想去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