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瞭解一個人

    吳三桂沒能成功,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

    康熙十二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經理撤藩事宜。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由於吳三桂專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廣東平南王二藩和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紛紛響應。一時之間,形勢對吳三桂非常有利。

    在他看來,自己軍隊的戰鬥力遠勝八旗,而揭起反滿的旗幟,可以爭取廣大漢族士民的支援,就指揮才能而言,年輕的康熙皇帝又決非自己的對手。他以為自己穩操勝券,但是,實際情況恰與吳三桂的願望相反。

    一是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佈置反擊的時間。

    其次,在民族矛盾最尖銳、民族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投靠清朝,對各地抗清義軍極盡鎮壓之能事,而現在,他卻又要反清復明。吳三桂的自我表演使人們看穿了他是一個見利忘義、口是心非、反覆無常的野心家。

    3. 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卻有著傑出的政治才幹。在得知吳三桂反叛的訊息後,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而後,又在京師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與此同時,康熙帝還宣佈,在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各安職業。

    4. 在軍事上,康熙皇帝也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師征討吳三桂,還分別派出得力將領分赴軍事重地。雖然在叛亂髮動之初,清軍有所失利,但是,由於在政治上是討逆平叛,經濟上是以全國制一隅,時間不長,便扭轉了軍事上的失利局面,使得正面進攻的吳軍,不能越長江一步,雙方在戰場上暫時出現了相持的局面。

  • 2 # 聚泉鋪

    吳三桂起初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舉事,有一定的群眾響應。又經過了長期的準備,且聯合了耿忠明、尚之信、王明臣等人馬,一路勢如破竹。但康熙分劃三藩,使吳三桂孤立,吳三桂卻在衡陽稱帝,企圖與清廷劃江而治,錯失了進攻的良機,稱帝暴露了他的野心,使百姓認識到他不是為了復明,永曆帝才是他殺死的。所以失掉民心和軍機,導致失敗。

  • 3 # 火器工坊

    歷史上的倒黴鬼吳三桂同志真的是一生都很傳奇,年紀輕輕就坐到了遼東總兵的位置,被皇太極打的落荒而逃。班師救駕時老上司崇禎還掛了。李自成又欺負他。一氣之下,吳三桂自稱大明孤臣,死守山海關,然而和李自成的決戰幾乎拼盡了關寧鐵騎。不得已向清軍求援,並努力保留大明的尊嚴,然而多爾袞技高一籌,一進關就說吳三桂投降了,把吳三桂給喊懵逼了,萬般無奈之下(他的軍隊都打光了),吳三桂正式投降。可按理說你如此不情願也可以再後來打南明的時候倒戈啊,然而吳三桂打南明的時候實在是……打嗨了。而且還勒死了永曆皇帝。彷彿就是昭告天下,老子是大清的人。

    後來吳三桂同志被封為平西王,之後康熙廢三番,逼反了吳三桂。1673年,吳三桂同志造反,還拉上了耿精忠、尚可喜,史稱三藩之亂。一開始,吳三桂旗開得勝,一下子轟動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他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東南還有鄭經打輔助,可以說是嚇得天下人都以為大明要復辟了。然而讀書人對老吳不屑一顧,你不能怪讀書的,你說你反清復明,那當初勒死永曆狂揍南明的時候可沒見你當自己是大明臣子啊,所以讀書人支援他的不多,而且多把他當做絕對叛將。

    雖然動靜大,但畢竟是以一隅之力對抗全國,而且還有康熙這個硬漢皇帝,康熙一看三個鬧,馬上下令恢復平南王、靖南王封號。這一下子,耿精忠和尚可喜就不鬧了,就剩下吳三桂自己了,戰局發生扭轉。吳三桂感覺自己早晚要輸,就過了把糊塗癮,改元大周稱帝了。這一下天下人都認為吳三桂狼子野心,不但反清,而且不會復明,人心頓失。慢慢的,自然也就敗了。說白了,就是吳三桂拋棄信仰之後,成了個大無賴,這怎麼能成功。

  • 4 # 清水空流

    首先要說明的是。歷史永遠都是勝利者書寫。從中國歷史上歷代的帝王的描寫上也充分的說名了這一點,換言之,如果吳三桂反清成功,成為大周開國皇帝,他的歷史評價必將和現在有著巨大的反差和不同。

    吳三桂之所以反清失敗,第一是自身的感召力太差,說白了,就是名聲太臭。先侍崇禎,再侍李自成,三侍大清。最終反叛,如此反覆無常。導致有識之士,有能力的,根本不屑與之為伍。助其成就天下。自己勒死永曆皇帝,吳三桂輔佐大清30年以後。現在居然打出復明旗號。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公元1673年吳三桂正式起兵造反,實事求是的說,吳三桂在當時是第一兵法大家,無人出其右。起兵之初、極其順利。在起兵之初。連下貴州全省、其他各地紛紛相應,形式很有利。 也許吳三桂年紀大了,缺乏進取心。再就是吳三桂實在不想再次反叛了,也知道自己名聲不好。最關鍵的一點是在戰略發生巨大錯誤,如果吳三桂立即長江也許就可以改天換地再造天下,吳三桂卻逗留觀望,企圖與康熙劃江而治。缺少進取精神,有將略無謀膽,眼界狹小器量淺薄是吳三桂最後失敗的重要原因,歷史給吳三桂的機會,他卻沒有把握住,我都為吳三桂感到遺憾。這是吳三桂第二個失敗的原因。

    第三是吳三桂的遇到了康熙,如果吳三桂遇到除康熙其他以外的其他任何清朝皇帝吳三桂都能贏。可惜啊。吳三桂遇見了千古難尋的康熙大帝。也真是時機不對,生不逢時啊。再就是關鍵時刻自己死了,徹底喪失了時機。

    第四是康熙的統戰政策不錯。知識分子和漢族官僚階層都站在康熙一邊,再就是在經濟上,軍事補給。康熙都遠遠在吳三桂以上。而且在地勢上,由南 向北打很難,有北向南打卻很容易。

    第五就是吳三桂沒有在第一時間打出大明的旗號,導致缺乏道義上的支援和法理上的感召力。

    可以說啊,我希望吳三桂得勝,因為滿清給中華的留下太多悲哀。慘痛和恥辱。但歷史恰恰不能假設和如果。

  • 5 # 泳生

    首先,吳三桂不得人心,他幫大清滅明,殺漢人,漢人對他恨之入骨。其次,康熙是為有作為的皇帝,指揮得當,會用人,敢用人。再次,要說說各自的戰鬥力,旗鼓相當,但是後勤補給清要強一些,在拉鋸戰時比的更多的是物資。再次就是雙方的凝聚力,三番各自為戰,形成不了有效的力量,爾清能統一戰線,合理的調動部隊。最後說一點,主帥的健康程度也不同,當時康熙身體力強,爾吳三桂在戰爭期間生病,最後病死,使得部隊煥然,加速了失敗。

  • 6 # 於左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澄清一個錯覺,即我們經常說“三藩”,便以為三藩是一個同盟體,或者彼此之間淵源深厚,關係密切。

    但這是非常錯誤的,三藩只有在撤藩這個具體的、單一的問題上有共同的訴求,除此之外毫無瓜葛,很難說吳三桂就是三藩的領導者。

    首先,不論是在明朝的體制內還是在清朝的體制內,吳三桂與三順王之間都沒有過交集。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遼東人,都屬於毛文龍的東江人馬,在皇太極時代先後降清,被封為三順王。到了順治六年,孔有德被封為定南王、耿仲明被封為靖南王、尚可喜被封為平南王,他們三個在清初的征戰當中,主要在華南和東南活動。

    吳三桂在明朝時是山海總兵官,資歷要比孔有德他們淺,算是後起之秀,崇禎十七年被封為平西伯。在山海關投降清軍之後,多爾袞封他為平西王。入清之後,他主要在陝西、四川、雲貴一帶活動。

    順治十六年,各地形勢基本穩定之後,順治皇帝讓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鎮守福建。此前,定南王孔有德在廣西戰死,因為沒有兒子,死後爵位自然消除。

    顯然,吳三桂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基本上沒有任何交集,吳三桂從來就不是他們的領導者。

    平南王也是三藩中最後一個反叛的,康熙十五年初,吳三桂派軍進攻廣東,把尚之信封為招討大將軍,年邁的尚可喜向朝廷乞援,尚之信率兵包圍了父親的宅第,倡議反叛。

    尚之信是三藩中最晚反叛,但很快又重新歸附朝廷。

    靖南王耿精忠駐守在福建,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三代靖南王,他自己也是和碩額駙。吳三桂反叛之後,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建跟風反叛。但兩年之後的康熙十五年十月,耿精忠在福州向和碩康親王傑書請降,轉而幫助朝廷征剿各地反叛。

    由此可見,三藩在反清的態度上差別巨大,根本不是一個統一行動的整體。

    最後說一說吳三桂這一藩。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清晨,六十二歲的吳三桂召集所屬官員,宣佈反清起事,改國號為“周”,以明年為周王元年。吳三桂自命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大家剪辮蓄髮,改換衣冠,並向貴州進軍。

    吳三桂的反清態度並不堅決,他身邊的侄子、女婿和親信們其實最不想撤藩,不想離開雲南這個獨立王國,所以百般勸說吳三桂謀反。

    吳三桂此前在肅清明末殘餘勢力時非常賣力氣,惡名昭彰,現在各地響應他的人雖然眾多,但都是跟風者,沒有堅定的同盟者。

    就吳三桂的能力來說,他是明代的武將,在明末的各位總兵官中,能力只能算是平庸,沒見他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成為清廷鷹犬之後,在對待農民軍、明軍的殘部時,方才顯示出一定的戰鬥力。

    但是,一旦他掉轉槍口,與清軍對峙時,他的真正實力也就顯現出來。他的失敗是自然的事。

  • 7 # T十丁

    人無"信"則衰。吳三桂反覆無常,早失去民心。軍威再大不得民心,沒有人民的支援,不敗待何!另外,清朝採取容漢政策,吸收漢人和漢族文化,得到多數漢人的支援。也是使其吳三桂敗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 8 # 沒氣泡的巴黎水

    其實吳三桂本來想安享晚年做個偏安一隅的順臣,但是後期清庭對三藩的做法迫使吳三桂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後路可退,如果不早點行動只能坐以待斃了,所以他反了,然而很不幸他失敗了,關於他失敗,有幾個因素:

    一.吳三桂建立周朝而不是恢復明朝,令漢族人寒心;

    二.一些漢族人對吳三桂降清並引清軍入關難以原諒,吳三桂得到的支援有限;

    三.吳三桂在拿下湖南等省份後,沒有及時渡過長江,給清廷以喘息的機會;

    四.尚之信、耿精忠、孫延齡、王輔臣時叛時降,使吳三桂的勢力範圍很不穩固;

    五.吳三桂年紀比較大了

  • 9 # 開天行道

    各位大神都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再重複沒意義。從另一個角度看吳三桂吧!61歲的老頭,在幾乎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全家反對,精英階層不支援,百姓不支援,大清正處太平盛世)開始反清,竟然攻佔了整個長江以南,持續作戰達9年之久,巔峰時期逼的康熙幾乎退位!最後由於年齡太大病逝。從這個角度看,吳三桂打仗還是不錯的。

  • 10 # 強者弗

    如果是明室宗親擁有當時吳三桂的兵力,起來反清,結果一定大不一樣,吳三桂名聲太臭,別的地方的漢人大多不願歸附於他,戰端一開,他的親兵只消不漲,又得不到別的地方的漢人的響應,兵源難以得到補充。而康熙卻能識將,敢讓讓漢人將軍統兵,極大的得到大部分漢人的擁護,此消彼長,吳三桂必敗無疑。

  • 11 # 倪說歷史

    一般的說法是吳三桂領導的三藩之亂,但我在問答上已經看到吳三桂三藩起義的說法,看樣子死忠的明粉,徹底的大漢族主義者還是有不少。我還是堅持,吳三桂的三藩反清之戰,其實是三藩之亂。

    清初的“三藩”,是指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他們原來都是明朝的將領,降清後因鎮壓明末農民軍和攻打南明有功,被封以王爵,分鎮雲南、廣東和福建。“三藩”中以吳三桂的勢力為最大。他們各自擁有重兵,自置官吏,吳三桂的財經開銷,戶部不得查核。“三藩”以“邊疆未靖”向清廷“要挾軍需”,僅順治十七年(1660)戶部所奏,三藩餉需二千餘萬兩,而當時全國一年軍餉不過一千七百餘萬兩。由此造成清朝政府財政上巨大的困難。而三藩形成為財用充實、兵甲尖利的獨立王國。三藩在當地也與各族人民處以尖銳對立的地位。

    康熙帝一直把三藩看作是心腹大患,決心加以撤除。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首請歸老遼東,要求以其子尚之信留鎮廣東。這給了清廷以撤藩之機,命其父子一同撤離回籍。七月,吳三桂、耿精忠也先後請撤藩,其實是試探清廷的態度。康熙帝認準了“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的形勢,遂決定吳、耿二藩並撤。撤藩令一下,吳三桂於十一月發動叛亂。耿、尚二藩及雲貴、四川、湖廣、閩粵等握有重兵的清軍提鎮大員紛紛起兵響應,使清廷陷於軍事上極為被動的狀態。

    但是,叛軍方面早期取得的勝利只是暫時的,其不能取得最後勝利而必然歸於失敗的原因是:首先,“三藩”叛亂是不得人心的,起來響應的多為原來降清的明朝將領,而得不到廣大民眾的同情和支援。如堅決反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就對吳三桂的起兵反清嗤之以鼻。當吳三桂進軍至湖南衡州時,曾幾次派人前往敦請,都遭到王夫之的堅決拒絕。由此顯示,“三藩”的基礎十分虛弱。

    其次,三藩”是一群驕兵悍將,各地響應者不僅不相統屬,而且首鼠兩端,叛而又降。沒有任何有號召力的政治目標,沒有整體的作戰方略。第三,康熙帝既堅決果斷,又調處有方,對吳三桂堅決打擊,對隨同叛亂的耿精忠、尚之信等人,都採取撫剿兼用,瓦解分化的策略。

    平定“三藩”之亂,符合中國多民族國家走向統一的歷史趨,清政府平叛的勝利,使中國避免了一次大分裂。吳三桂的叛亂屬分裂割據性質,與清初抗清鬥爭的性質不同。

  • 12 # 古風散人

    三藩起兵之初,勢如鼎沸,咄咄逼人,似有取代清王朝之勢。然而,幾年之後,即分崩離析,相繼敗亡。三藩失敗,我覺得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吳三桂的失誤。

    吳三桂在起兵後有兩點失誤。一是未立明後。他在反清檄文中,曾以復明號召天下,聲稱立明太子。然而,兵起之後,他即食言自帝,失去了明朝遺老及復明勢力的支援,從而失去了反清的號召力。二是進兵猶疑。初起,吳三桂以破竹之勢攻下湖南,陳兵於長江南岸,但由於對形勢的錯誤估計,等待康熙與之妥協,劃江而國,故而,既不馬上派兵北上,攻打京城,又未順江東下,奪取江南財富重地,失去了有利的進兵時機。

    其二,三藩內部矛盾重重,相互傾軋。

    如耿精忠與鄭經、吳三桂與尚之信、吳三桂與孫延齡、吳三桂部將方光琛與胡國柱、韓大任與高得捷,以及孫延齡與馬雄等,均在相互火併和傾軋中削弱了力量,並由此導致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反正歸清,孫延齡為吳三桂所殺。

    其三,經濟實力不足。

    三藩雖然佔據六省,但與清朝為敵,仍為以一隅敵天下,且江南財富重地為清朝所有。因而,三藩在反清不到一年即出現了兵餉告匱的情況,至康熙十七年(1678)以後,吳三桂的軍隊就只能靠“打糧”維持生計了。

    戰爭是雙方政治經濟實力的較量,也是智慧與謀略的較量。由上述雙方各自的實際情況及其在戰爭中的陣容與方略,也就不難理解這場戰爭的結局了。

  • 13 # 二曲人

    縱觀三藩之亂始末,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大致有四點:

    一是吳三桂政治威望不高。吳三桂者,反覆之人。初起時,為明遼東將領中青年才俊,有練兵禦寇之功。在崇禎末年,為一已之私,剃髮降清,甘願做清廷奪取天下之馬前卒,為有識之士所不齒。其駐蹕雲南,號為平西王,志得意滿;而一旦清廷撤藩,私心重來,遂倉促起兵發難。發難籍口“反清復明”,初聽有理,而實難自圓其說。如果說當初借清兵是為崇禎皇帝報仇,那麼奉清廷之命擒殺南明朝桂王父子又當何說?顯然,此舉再次證明吳三桂是一個反覆無信之人,政治威望無從談起。

    二是吳三桂起兵發難準備不足。吳三桂給清廷上書願意“撤消安插”,只不過是表個態,以為清廷一定會熱情挽留他。但清廷滿足了他的“願望”。於是大失所望,怒而起兵。他在所發檄文中說:“以故避居窮壤,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恢復”。而從事情的發展實際來看,其實是些大話。如果真如所說,豈能不對在北京做人質的兒子吳應熊有個安排?豈能不對戰時組織做詳細推演?豈能不制訂有序的進軍計劃?豈能不制訂發難起兵的經營方略?從三藩之亂的實際情況看,三藩方面是一窩蜂的戰法,無序可言。吳三桂起兵六年上,敗像已露,卻在湖南衡州建號周國,自稱皇帝。而此時他已經六十七歲了,不到半年便病故了。

    三是吳三桂在發難中曾坐失良機。康熙初年,執行抑制漢人政策,引起各級漢人官員、軍人不滿,吳三桂發難,為這些人提供了發洩的機會。1673年冬,吳三桂發難,此後一年多時間內,反清地區很快發展到雲南、貴州、四川、廣西、臺灣的全部,福建、湖南、陝西、甘肅的大部,湖北、浙江、江西的一部,戰爭涉及十一個省,清廷失去了對大部分漢族地區的控制,清廷完全處於被動地位。然而,吳三桂沒有能夠有效組織諸如耿精忠、孫延齡、鄭經等這些藩王級別及省府響應發難的巡撫、總兵等進行協同作戰,而是各自為戰,遂被清廷各自擊破。在三藩之戰中,吳三桂兵力最為強盛,而他在大好形勢下,躊躇不前,有僥倖自保藩王、偏安西南的思想。如當時以一大將做統帥,組織力量,北進襄陽,進而據中原與清廷爭鋒,可能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四是清廷採取政策比較得當。三藩之亂爆發後,清廷先是調集精銳進行阻擊,然後以大將統兵分頭進剿,後期則是重點以漢人對付漢人,打對抗戰。在整個戰事期間,始終堅持剿撫並用,對發難的搖擺分子進行了大量的爭取,取得了顯著效果。如陝甘戰事的解決,主要得力與招撫了王輔臣(王是襲殺清兵部尚書葛洛的領導者)。福建、廣西、廣東戰場的解決也是得力與招撫,就是吳三桂的得力大將韓大任,最後也被清廷招撫了。

    以上四條存在,吳三桂不能不敗。三藩之亂初起,清廷也是驚慌萬狀,曾有人勸康熙效法漢景帝誅主張撤藩者,被拒絕了。但康熙心裡應是後悔撤藩時機的把握與對吳三桂的認識的。可惜吳三桂方面,才略不逮,遂以倉促發難而起,以被剿撫湮滅而終,歷經八年,百姓離亂,民不聊生。興、亡百姓苦。

  • 14 # 我家的臭丫頭美美噠

    因為那時候的清朝江山已經很穩固了,康熙大帝是個英明的君主,文興武治,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心所向,厭倦了戰爭,吳三桂這時候反對清朝,勢必挑起戰爭,戰爭就是打錢,打人,誰的錢厚,人厚,誰就是最後的勝者,戰爭發動起來受傷的是老百姓,勞民傷財,況且老百姓已經厭倦了戰爭,好不容易得到休養生息,這時候吳三桂反對清政府,勢必不得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吳三桂沒有得到民心,反而失去了民心,必定是戰爭失敗者。歷史的失敗者!。

  • 15 # 雨夜讀史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達撤藩之令。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以“興明討虜”的旗號起兵。最初“三藩之亂”席捲大清半壁江山,吳三桂甚至飲馬長江,大有改朝換代之勢,但是八年後“三藩之亂”被徹底平定。吳三桂之所以先勝後敗,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1.沒有利用好“興明討虜”這塊招牌

    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除了雙方的實力外,人心的背向也很重要。

    當今世界頭號軍事美國每次出兵都要為自己找個漂亮的藉口,打阿富汗時打著反恐旗號,打伊拉克則是以它有生化武器為由。

    吳三桂打著“興明討虜”造反,應該說這個口號不錯。因為清朝是以殘暴的手段奪取漢人天下,清兵入關後逼迫漢人剃頭、展開揚州大屠殺、嘉定大屠殺、崑山大屠殺、廣州大屠殺等,清兵的罪行令人髮指。

    因此吳三桂的“興明討虜”的旗號,在戰爭初期起到一定迷惑作用,吸引了一批對清朝不滿的漢人。這也是吳三桂起兵之初戰果輝煌的原因之一。

    但是吳三桂並沒有真正用好這塊招牌,他沒有擁立一名明朝皇室作為名譽上的統領,而且起兵後沒有沿用大明的年號,反而在起兵幾個月後自稱周王。

    新朝末年綠林軍之所以能推翻王莽的統治,就是他們推出了劉玄這個西漢皇族的金字招牌。

    吳三桂最大的敗筆就是不但沒擁立明朝皇室,反而自己稱帝。他稱帝后所有人都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徹底涼了反清復明志士的心。

    2.軍事上過於保守

    康熙十五年(1676),反清聯盟取得巨大成果,已經佔領漢人集聚十八行省中的十一個,吳三桂飲馬長江,此時“革命”形勢一片光明,只要他採納手下“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的建議,也許他有推翻清朝的機會。

    但是此時的吳三桂居然按兵不動,他派人和康熙談條件,請求康熙放回自己的兒子吳應熊,取消撤藩。

    雄才大略的康熙拒絕了吳三桂的要求,並且斬了吳應熊。

    吳三桂大怒,此時才想起渡江。但是這期間已經白白浪費了三個月時間。康熙已經調集兵力做好防備,吳三桂之後再無機會渡江。

    吳三桂的這次延誤戰機,成為這次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對於謀反的一方,一般都是兵貴神速,戰爭拖得越久對謀反一方越不利。

    吳三桂沒有趁著起兵之初軍隊不斷獲勝,士氣高漲之時迅速渡江擴大戰果,導致局勢被扭轉,是他的第二大敗筆。

    3.帶頭大哥吳三桂未能有效協調友軍行動

    靖南王耿精忠是吳三桂最賣力的戰友,但是他的地盤被鄭經攻擊,而且清軍大軍壓境,他乾脆投降了清朝。

    平南王尚之信則是無間道,他根本沒有叛變清朝的意思,他是迫於吳三桂的壓力才加入叛軍陣營,他反清後根本沒和清軍打過仗,並且還秘密聯絡康熙,得到了康熙的默許。

    王輔臣在陝西響應吳三桂的叛亂後,吳三桂也未派兵接應,最後王輔臣勢單力孤重新投入清朝的懷抱。

    臺灣的鄭經也未能趁“三藩之亂”的良機,共同對付清軍,反而和耿精忠為了爭奪福建而大打出手,最後逼得耿精忠降清與清軍聯手將鄭經趕回臺灣。

    作為帶頭大哥的吳三桂,未能協調好友軍的行動,使各路叛軍各自為戰,最後被清軍各個擊破,也是其失策之處。

    4.康熙的招撫策略得當

    “三藩之亂”爆發後,康熙及時調整部署。清政府對付“三藩之亂”,經歷了防禦、相持、反攻階段。

    康熙根據不同時期,不斷調整和完善招撫政策,取得了巨大的策反效果。

    康熙十二年到康熙十四年是防禦階段。康熙先是宣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此舉延緩了二藩的叛亂,為朝廷贏得寶貴時間。

    這一階段康熙的主要招撫物件為孫延齡、耿精忠、王輔臣。雖然當時由於吳三桂勢頭猛,招撫沒有成功,但是給叛軍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為日後成功策反打下了基礎。

    康熙十五年到康熙十七年八月吳三桂病逝,是相持階段。

    這段時期康熙堅持武力加招撫的政策,成功招撫了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和孫延齡,使戰局朝著有利於朝廷的方向發展。

    康熙十七年八月到康熙二十年是反攻階段。此時招撫已經進入完善階段,康熙派吳三桂原屬人員進行招撫,增強了瓦解叛軍的作用。

    在朝廷武力征討和招撫的壓力下,叛軍的心理防線崩潰,大批叛軍官兵投誠。為朝廷最後平定叛亂掃清了障礙。

    5.康熙有戰略眼光搶佔要地,並且大膽任用良將

    康熙極有戰略眼光,“三藩之亂”後,他派兵迅速佔領各戰略要地。

    康熙派西安將軍瓦爾喀搶佔四川要地,又派都統覺羅珠滿帶兵赴武昌。

    由於佔領了要地,有效隔絕了三藩和王輔臣的軍隊之間的聯絡,防止戰火蔓延。

    戰爭初期,康熙任用滿族王公貴族統領八旗軍作為主力。後來發現他們戰鬥力差,於是又大膽起用漢人將領和綠營軍隊。

    康熙提拔了張勇、趙良棟、施琅、姚啟聖等大批優秀的漢人將領,最終扭轉了局勢。

    因此,“三藩之亂”開頭來勢洶洶,但是各叛軍心懷鬼胎為了各自的利益最後被康熙分化招撫,再加上吳三桂政治上的短視和軍事上的保守,“三藩之亂”最後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

  • 16 # 滄海拾遺錄

    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之後,為了籠絡為數眾多的漢族歸降軍隊和將領,滿清入關以後,不吝重爵,分封了四位漢族異姓王,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和孔有德。後來在與永曆政權作戰時,孔有德敗於晉王李定國,被迫自焚於桂林。在永曆十七年,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死於昆明以後,清朝的統治已在大陸基本穩固。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作為三藩分別駐守雲南,福建和廣東,史稱“三藩”。

    但是,在清朝統治日漸穩固之後,“三藩”在所在省份獨立性過強引發了朝廷的擔憂,削蕃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正在這個時候,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主動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於是決定允其撤藩,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經理撤藩事宜。

    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起兵反清。但是,經過八年的持續戰爭,吳三桂最終還是失敗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方面考慮:

    一是吳三桂造反意願不夠堅決,屢失良機。在起兵造反時,吳三桂已是六旬老人,已經坐擁高官厚祿,並沒有太多造反的強烈意願,起兵造反確實是無奈之舉。吳三桂在實際上仍然對康熙抱有和解的幻想。在戰爭初期,吳三桂軍隊勢如破竹,兵鋒直抵長江南岸,只要他採納“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的建議,推翻清朝並未沒有可能。但是,吳三桂沒能及時佔領南京和江淮,切斷大運河,反而消極等待北京方面的招撫,希望朝廷釋放自己的兒子吳應熊,並取消撤藩。在遭到康熙拒絕並處決了吳應熊後,吳三桂已經耽誤了寶貴的三個月時間,朝廷方面度過了最初的混亂時期,做好了較充分的準備,這就成為了戰爭的轉折點。最終吳三桂稱帝五個多月後病死於衡陽,他的孫子吳世璠又堅持了三年,終被康熙皇帝平定叛亂。

    二是反清聯盟內部不夠團結,屢出內訌。在起兵之初,吳三桂是聯合了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共同出兵。尚可喜本身就對起兵缺乏興趣,不過是敷衍了事,暗地裡與朝廷眉來眼去,後來是第一個投降朝廷。相比之下,靖南王耿精忠更為可靠,但是吳三桂沒有很好地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再加上身處臺灣的鄭經非但沒有藉機北上抗清,反而與耿精忠爭奪福建的地盤大打出手,最終耿精忠也選擇了歸降朝廷。在西北地區響應吳三桂起事的王輔臣,並沒有得到吳三桂的有力馳援,最終勢單力孤被迫重新歸降清朝。

    三是吳三桂的口碑實在太差,不但歸順於滿清的漢族官員大都不願意與其合作,就算是那些依然在大陸抵抗奉明朝正朔的明朝遺民和義軍也痛恨吳三桂追殺永曆政權的卑劣之舉,不願意參與吳三桂的起兵。導致吳三桂在錯失戰爭初期的好機會之後,在進入拉鋸戰階段後逐漸落入下風,最終失敗。

    四是清廷根據情況採取了招撫分化政策,取得了明顯效果。為了分化起兵力量,康熙十二年,康熙宣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此舉分化了“三藩”的立場,為日後招撫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後,在吳三桂去世前,成功地招撫了耿精忠、尚可喜、孫延齡和王輔臣等人,最後,在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即位後,清廷的招撫重點放在了吳三桂的部將和下屬,最終使得他們大批倒戈,吳世璠堅持不過三年,就宣告抗清失敗。

  • 17 # 瑞心楊安

    分析吳三桂造反失敗的原因,第一條可避免,第二點是戰略失誤

    明末的會後儘管已經沒有了氣力繼續抵抗滿清,但是好在山海關還有吳三桂進行重兵把守,但是誰也沒想到,就在這樣一個時刻,吳三桂領兵投降了大清,而且還方清兵進入了山海關,大明王朝徹底結束了,從這一刻開始,滿清開始入駐中原。因為吳三桂叛降,還放清兵入關,為滿清立下了大功,所以吳三桂被滿清皇帝封為了平西王,並讓其鎮守雲南和貴州兩處,此時還有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和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併成為“三藩”。

    吳三桂在雲南,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了他,在雲南的時間一長,就養成了唯我獨尊的觀點,在雲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小王國,成為了雲南的土皇帝,不但手裡有兵權,而且還掌握著雲南的財政大權,所以慢慢的清朝皇帝也開始認為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成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而事實也是如此,在1667年的時候,吳三桂想要造反,就假裝辭去平西王一職,來試探皇帝的心思,但是誰知道皇帝來了個順水推舟,當即就批准了,差點沒把吳三桂給氣死。隨後其他兩王在辭去職務的時候,都被皇帝批准了。

    這個時候,吳三桂一看如果真的撤藩,那自己就啥都不是了,那還怎麼得了,於是就開始打著反清復明的幌子開始造反,但是最終吳三桂卻失敗了,其中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就只有兩點。第一就是在吳三桂在造反的時候,企圖與清朝劃江而治,在於清軍談判的時候,給了清軍緩衝的時間,最終被清軍一舉殲滅。

    第二個原因就是,在吳三桂造反期間,放棄了反清復明的這杆可以拉攏人心的大旗,自立為帝了,導致很多人不在忠心於他,最終棄他而去。

  • 18 # 閒來聊史

    順治十七年,朝廷以賦稅不足,令吳三桂裁減兵員,吳三桂將軍隊從六萬人減至剩二萬四千人,留下的全是精銳之師。清廷於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聞訊後反清,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並聯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廣西的大將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

    據《清史稿》記載,清政府調重兵全力鎮壓叛亂,逐漸扭轉了戰局。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同年就病死於長沙,其孫吳世璠繼位,退據云南。康熙二十年昆明被圍,吳世璠自殺,吳三桂的子孫全部被徹底殺光。

    吳三桂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卻為大清朝打下了半壁江山,也敢為愛情失去江山,讓一代梟雄李自成命喪其手。諸多的悲劇與無奈造就了他的色彩鮮明、複雜多變的人生性格,作為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之一,吳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歷史舞臺上是最為關鍵的籌碼。

    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發兵起事時年事已高。

    2、實力不夠,以少數幾省之力對戰偌大的大清朝,註定敗局。

    3、號召力不夠,眾所周知大明是亡於他手,最起碼他也難辭其咎,他反而又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有人會相信嗎?

    4、當時的清政府政策更得人心。

  • 19 # 清晨如風195

    吳三桂反清的口號不夠充分,當年他腹背受敵,而且他的女人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擄走,他衝關一怒為紅顏,憤然投降於清軍。

    後來他被分了自己的潘鎮,權利很大皇帝對他很是忌憚,逐漸想削弱對方的實力,導致吳三桂很不滿,起兵造反但那是他已過60以是垂暮之年沒有壯年時的果敢和精力了。

    他喪失了民心。他打的反清復明的口號,但他曾經背叛過明放清軍入關。而且還殺了前朝朱氏一族,抗清人士都寒了心,他吳三桂起兵造反,根本沒人支援。各番鎮也是各自為政利益為先,不受吳三桂控制,清軍攻打他時,吳三桂的軍隊凝聚力不強導致失敗。

  • 20 # 見賢超齊

    的確如此,吳三桂在反清勢如破竹,後來卻戰敗了。

    究其原因有三條:

    第一,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已經年老色衰,當年把守山海關時的英勇與鬥志早已不見了,沒有充足的腦力與體力抗擊清朝中央政府。

    第三,吳三桂在集結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共同反清,雖然勢大,迅速佔領湖南、四川等地。但三藩不夠團結一致,平南王、靖南王在打了一段時間後就不想再打了,就投降了清朝,這時候吳三桂孤立了,變得窮途末路。

    第三,歷史上絕大多數是由北向南統一的,北面戰勝南面的。康熙在北面,吳三桂在南面。康熙戰敗吳三桂,具有歷史的規律性。

    因此,吳三桂在反清勢如破竹,後來卻戰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的寶媽想學個技能考個證,請大家給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