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京楊員外
-
2 # 大朝great
人文學科的出處考據之風古已有之,對於歷史性傳記性的文章,應該重視出處考據,因為事實如何確實影響結論,論據的真實性影響論點。而對於本就構思想像的文學作品,就不必去進行出處考據。近年來有人硬去考據孫悟空、豬八戒、花木蘭、梁山伯、祝英臺,甚至考據潘金蓮、西門慶等人的出處,都是大可不必約,也是毫無意義的。
-
3 # 待曉兒
人文學科是花費精力去進行“出處考據”,還是根據字面含義去分析推導,其實並不矛盾,前者是建立在後者的基礎之上的。
“出處考據”有什麼用呢?其實在研究的過程中,對出處進行考據的影響要比對事件的分析更有用。
舉個例子:馬未都先生和北大教授的一次辯難馬未都先生在國內的收藏領域裡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堪稱大家,其看待問題的很多角度都對華人產生過深遠影響。
大概五六年前吧,他在一檔綜藝節目的現場,和北大歷史系教授趙冬梅出現過一次辯駁,在之後更是單獨出過一則影片來講解這件事情。
而二人圍繞的問題就是“司馬光砸缸”這一故事的真實性。
在現場,馬未都表示,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所以說,對於歷史的研究,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明確這個故事到底教給人什麼道理,而不是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換句話說,馬老師的意思就是,做學問也好,興趣愛好也好,能對人產生實際作用的道理要比一個是否“真實”的答案更重要,對人的影響更大。
其實這個觀點雖然比較有道理,但在看待學術考據的時候有些偏頗,將對歷史的研究和探求真相等同起來,自然也是遭到了趙冬梅老師的反駁。
於是,二者就“司馬光砸缸”這一家喻戶曉的故事,展開了一場不同角度的精彩辯證。
馬未都問趙冬梅,“司馬缸砸缸”這一故事的真假。
趙冬梅現場說,這一故事最早的記載大概在《墨莊漫錄》當中。《墨莊漫錄》是北宋人編纂的一部書,被收在了《四庫全書》子部之中那個,很多典籍都曾對其進行引用,可見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而這個故事在《宋史》當中同樣有記錄: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根據現有很多的史籍資料來考據的話,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真實發生的。
注意,趙冬梅老師作為一個研究歷史的學者,所採用的角度還是在“考據”之上,透過典籍記載以及故事流變、流傳的細節,來判斷歷史記錄的真實程度。
然而,馬未都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尖銳的觀點。
他說,在宋代能淹人的大缸還燒不出來,依據是在如今的文物體系中找不到這麼大的宋代缸。
馬未都是從文物的角度來探求歷史,對“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真實性進行了一個反證。角度其實是在晚晴民國時期出現的“二重證據法”,即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相互印證。
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有出土過宋代的“大缸”,就能證明這個故事是編造的嗎?
這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對這個故事進行考據。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老師對這一問題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資料的詳實程度要比現場論證更為充足。除了給出已經出土的實物證據、壁畫資訊等等之外,有一點值得注意。
楊靜榮老師表示,馬未都曾經在影片中提到的,司馬光砸的可能是“甕”而不是“缸”的說法,其實不能成立。
甕和缸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甕”是收口的,它最粗的部分是肚子;而“缸”是開口的,最粗的地方在最頂端的開口處。
那麼,《宋史》當中也說是“一兒登甕”,難道說“砸缸”還不是有問題嗎?
在這裡,楊靜榮老師透過文獻記錄以及實物器型來考證,在宋及宋以前燒製的“甕”和“缸”其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在很多時候都是通用的。
也就是說,當時存在“甕”也可以叫做“缸”,“缸”也可以稱為“甕”的現象,這種情況在清朝依然存在,比如故宮用來儲水的銅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甕”,但依然被稱為“缸”。
那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不論是“缸”還是“甕”,其實都不算錯,畢竟歷史記載是有時代性的,我們要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裡來看這句話。
說一個更形象一點的事情,民國時期的作品當中經常有“地”、“的”、“底”等混淆的現象,比如寫“我的心”,經常被寫作“我底心”等等。
今天並不把這種現象列為語法錯誤,就是因為當時的白話文環境就是這樣,尚不成熟。
所以說,如果單聽從馬未都先生在“器物學”方面的論據,那麼可以肯定的就是,司馬光砸的是“甕”而不是“缸”,所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以訛傳訛。
但如果從考據學角度出發,知道了當時“甕”和“缸”在史籍等作品中的記載是通用的,就知道“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真假並不能用“甕”與“缸”的區別來評判。
再舉個例子:更為細緻的考據往往會得出不一樣的真相上面一個例子,我們講了“考據學”可以用來證明一件事的真實性,我們再說一個用文獻的“考據”來證明故事的虛假性。
還用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
這個故事,大概就是講,孟姜女在長城邊哭自己因為修建長城而死去的丈夫,其心至誠,於是長城崩塌,其丈夫的屍首才得以被發現。
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呢?那就是,秦朝徵調民夫修建長城,導致百姓流離,家庭破碎,用來批判秦國暴政,反對封建時代的官府對百姓的壓迫。
如果單從字面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就只有這一點了,這也就是馬未都先生所倡導的借鑑“歷史殘存的道理”。
但是,這個故事的含義早就被人所熟知了,那可不可以對其進行進一步地考據,來發掘更多的有益於人生的道理呢?
那麼,就需要將這個故事的道理進行提煉,孟姜女的故事出現於何時?在傳播過程中有什麼流變?這些都需要對這個故事的歷史記載進行“考據”。
找到的以批判“秦暴政”為旨歸的最早記載,就是唐朝貫休的一首詩《杞梁妻》: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這是能見到的第一次將“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放在了秦代的背景之下。
從此出發,可以發現,後世很多的戲曲、傳奇當中,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的名字:
杞良、範杞良、範希郎、範喜郎、萬喜良但是,因為訛誤、方言等原因,這些名字的發音都和“杞梁”接近,所以認定,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杞梁妻。
然後再對有關“杞梁妻”的故事進行文獻的追溯,既然是批判秦無道,那麼就把眼光放在漢至唐這一階段,那時故事都是如何講述的,與後世有多少不同。
於是,就找到了關於這個故事的兩種說法。
曹植的《黃初六年令》記載:
杞妻哭梁,山為之崩。從此可以看出,並沒有秦朝背景,哭崩的是“山”而不是“城”。
那麼,“崩城”的情節又是出自何處呢?
這就找到了西漢劉向的《說苑》:
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從這裡可以看出:
第一,杞梁妻哭崩的是城
第二,杞梁是戰死的,和修長城無關
這樣就得出了結論,至少在漢代,“崩山”還是“崩城”沒有定論,但肯定不是“崩長城”,所以說,孟姜女的故事至少在這個時候和“秦無道”的主題無關。
順著這個線索,可以再向上追溯,“杞梁妻”的故事到底出自何處?在當時表現的是什麼內涵?
《孟子》中對這一事情有記載: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在孟子的講述中,齊華人杞梁的妻子是一個非常擅於“哭”的人,以至於很多人都對其進行效仿。
也就是說,杞梁妻的哭並不是很悲慘以至於打動上天,而是她自身哭的方式很有美感,之前就聲名遠播。
孟子用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們會效仿他們認為“美”的行為。
《禮記》當中對這一事件同樣有描述:
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這個“哭之哀”大概就是後來“崩城”、“崩山”、“崩長城”的依據了,和古代諸如“餘音繞樑”、“響遏行雲”等等誇張用法一樣,只是表示哭的程度。
而《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當中對這一事件的記載更為詳細:
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這個記載就更有趣了,是說杞梁妻不願意在荒野祭奠自己的丈夫,於是齊侯就去了她的家中,按照禮節對杞梁進行弔唁。
《左傳》透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講“禮制”。
從這些文獻記載就能看出,杞梁等人生活的年代和秦始皇還差得很遠,自然沒有“秦長城”可以崩毀,甚至連“哭”的情節都還沒有產生。
透過對文獻記載的考據,可以發現,這個故事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本意已經被掩蓋掉了。用來批判“秦無道”的說法,實際上是後人對其有意地扭曲與編造。
那麼,我們就可以據此來研究,這個故事出現流變的背後,是否有著對時事的影射?某些書籍的記載是否可信?以及這個故事是否帶來了新的時代描述等等。
你看,除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帶來的道理之外,透過對文獻的考據又發現了很多新的值得學習的道理。
所以說,考據最根本的目的不是為了判斷事件的真偽正誤,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更多的值得借鑑的道理,以及更多的歷史細節。
這就好比,我們發現了用水可以洗菜、淘米,現在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洗菜水、淘米水衝馬桶、澆花等等,不也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嗎?
回覆列表
考據學
考據學是一個學科,只要應用於歷史,古代書籍,古代資料的整理和糾錯。
為什麼有考據學宋朝程朱理學是最輝煌的時候,程頤和程顥告訴弟子,做歷史學問不用來闡明儒家思想是玩物喪志。之後在程朱理學影響下,把很多歷史歪曲了,不注重歷史的客觀性。很多歷史,估計都被認為改變,成了形而上,想當然的東西。
考據學的出現就是為了阻止這樣的問題出現,為了把歷史,古籍,資料保持原樣的傳下去。考據學裡有句話叫無據不信,就是怕有些東西胡編亂造,傳下去了貽誤後代。
舉個例子前幾天我在悟空問答上回答了個問題,有人問“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為什麼是形容混日子,他認為應該是盡職盡責的表現。這句俗語來源於《西遊記》第十六回,孫悟空被迫跟著唐僧取經,心裡不高興,唐僧進廟拜佛,孫悟空搗亂撞鐘,裝的是忽大忽小,亂七八糟,唐僧拜完佛他還撞,和尚問他你為什麼一直撞鐘不停,孫悟空回答“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就話根據小說情景,就是混日子。但是隻靠字面意思你就能推斷出兩種意思,互相矛盾的意思。所以那個題主就是因為不知道典故出處,導致對語言瞭解的失真。所以人文學科要有考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