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向青山
-
2 # 曹老師xixi
諸葛亮是阻礙三國一統,但不是歷史罪人。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漢朝滅亡,禪讓曹魏,曹魏一統是歷史趨勢,也是歷史必然,社會穩定,才能國泰民安,而一個諸葛亮的出現,讓中國的統一,至少晚了半個世紀。
但是要知道,當時的正統,是天下第二個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第一個興盛的大一統王朝——劉氏大漢,漢武帝獨尊儒術,金戈鐵馬,使得這個歷經400年的王朝,在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曹氏篡權,在當時看來就是竊國,人人得而誅之。
諸葛亮”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觀點並沒有錯,何談是歷史罪人?反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讓我敬佩!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對歷史,英雄就要黑,反派就要洗的奇葩觀點,自認為客觀個性,就要不走尋常路,以為觀點獨特,實際上無憑無據,一葉障目,吹毛求疵,譁眾取寵而已
-
3 # 歷史步行街
筆者認為,諸葛亮遠談不上“罪人”二字,更談不上阻礙統一。
說諸葛亮阻礙統一,無非就是他提出了“隆中對”,並在赤壁之戰攔住了曹操,後來一步步創立蜀漢,最終實現天下三分。但這不能算是阻礙統一的證據,原因有二:
主觀上,大家為了統一,各有立場歷史不是文學小說,沒有預先設定的主角,也沒有誰就應該統一天下。諸葛亮的政治立場是匡扶漢室,他必然會選擇漢室宗親的劉備進行輔佐,對抗其他諸侯。同樣的道理,曹操和孫權也必然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希望由自己一方來實現統一。
客觀上,諸葛亮個人無法阻礙統一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主導了戰役,擊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但在真實歷史上,擊敗曹操南下的主力是東吳一方,諸葛亮更多的是起到外交作用。
而在蜀漢主政時期,諸葛亮發動的六次北伐,其最終目標也是為了統一,而不是刻意製造割據分裂。這是由蜀漢政權的性質決定的,沒有諸葛亮,也會有其他人。
總結來說,諸葛亮主觀上既沒有刻意分裂國家的意願,客觀上也沒有阻礙統一的能力和事實。國家沒有迅速統一的根本原因,是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誰也沒有絕對的實力消滅另外兩方。這並不是諸葛亮個人可以改變的,更不能把“罪人”這個鍋扣在他頭上。 -
4 # 歷史老先生
這種觀點顯然就是譁眾取寵的說法,一些專家說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言論,無非就是為了顛覆幾千年來的傳統思維,來為自己吸引流量而已。諸葛亮年紀輕輕就有王霸之才,能夠潛心研究天下大事為劉備提出了隆中對的戰略決策,預言了以後天下會三分。
但是天下三分並不是諸葛亮自己的意願,而是因為東漢末年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各路豪強相互攻伐,最終出現了三股力量,而他則選擇了劉備,為了匡復漢室而戰。
諸葛亮的個人的理想抱負是為了恢復漢朝的江山,結束三國分裂的局面。而且三分天下的局勢也比這軍閥混戰好很多,至少三個國家的統治者都懂得愛惜民力。老百姓的日子要比天下混戰的時候過得好。
蜀漢的百姓也懷念諸葛亮的人格,為他建廟祭祀,可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正因為他能夠愛民如子,才有百姓對他的真心真情的感念。諸葛亮是有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但是他的雄心壯志並不是架空天子自己稱王稱霸,而是要興復漢室。這和實現個人野心有著本質的區別,談不上是歷史的罪人。
總結諸葛亮的一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他對百姓愛民如子,對少數民族能夠恩威並施。用自己的才華撐起了整個蜀漢帝國,這種精神早已經流芳百世,為後世的所有仁人志士所仰慕,而且他的品德也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品德之中,諸葛亮已經成為了人們眼中智慧的象徵。如果一些人認為他是所謂的歷史的罪人。那只是劍走偏鋒,以現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而這種胡亂評價只不過是讓人發笑而已。
-
5 # 拿破崙92975540
題主說的啥話啊一諸葛亮不是真真正妨礙統一三國的人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因為就當是來說三國各方誰也沒有能力統一各方
-
6 # 載酒
簡單來說,諸葛亮是蜀國建立不可或缺的人物,從這個角度看他確實阻止了三國的統一,但是阻止三國統一,也不一定是罪人啊。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確實是歷史趨勢,但是阻礙這個歷史趨勢也不是罪人啊。
更大膽的說,二戰還是阻止了納粹統一世界呢,那豈不是都是罪人了?
-
7 # 剪陽森林
很有意思,不禁讓我想起一個初中同學,愛逃課可是成績老是數一數二,妨礙班整體級紀律讓老師愛恨交加。諸葛亮考驗劉老闆三顧茅廬,其實他再考慮跟他會不會餓肚子,給他的平臺能不能施展拳腳。其實確實跟錯了老闆,不然也不會年老還出徵,最後還是死在忠誠的框架上,如果劉老闆聽他接劉表叔兵權和如果他代替敗家子阿斗呢?完全不用背阻礙的鍋。
-
8 # 帝國烽火
當然不是。
這裡就直說一個論點:歷史是由人推動前行,歷史的結局並非是註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現在看三國歸晉,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就將為蜀漢事業奮鬥終生的諸葛亮看成是歷史的倒退,是阻攔統一三國的罪人。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呢?我想大多數人說蜀漢實力弱小,而曹魏擁有大底盤、人才、實力都遠遠超過蜀漢,所以諸葛亮以小博大就是阻礙三國一統。
那麼實力小的就一定打不贏實力強大的集團嗎?縱觀中國歷史,楚漢相爭、楚強漢弱,最後劉邦的天下,建立漢朝前後達400年。元朝末年,陳友諒與朱元璋相爭,陳友諒軍隊是朱元璋的數倍,但是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征討張士誠,北伐逐元,建立大明王朝兩百多年。
若是實力弱小就應該舉國投降,那麼劉邦就應該像項羽投降、朱元璋就應該像陳友諒投降,這樣也不會有大漢和大明。故而我們不能因為實力弱小,就否定諸葛亮統一天下的決心,實際上諸葛亮不僅不是阻礙三國統一的罪人,相反他的內心是一直想統一三國,只不過時運不濟,實力不足而已。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真正能活下來的人都是心中擁有“天下”的人,曹操、劉邦、孫權都是這樣的人,而那些心中沒有“天下”的人,如袁術、劉表、劉璋等等,他們都想割據一方,稱王稱霸,所以他們最終不過是過眼煙雲。
對於心存“天下”的人,只要他們在為“天下”一統努力,他們就是歷史的推動者,即使他們分屬各方,只要他們心中有一個“天下”,那麼他們就將歷史向前推動。
回覆列表
漢亡之後,有兩個政權自認正統:
其一是曹魏,其皇位源自漢獻帝的禪讓;
其二是蜀漢,劉備自認漢族皇室,在東漢亡後繼承了漢朝法統,以恢復漢室為己任。
在蜀漢一方看來,曹魏是當然的篡位者,也是阻礙天下一統的罪人,諸葛亮北伐就是以“討伐漢賊、興復漢室”為目的的。
在曹魏一方看來,漢朝氣數已盡,天道輪迴已歸曹氏,劉備和諸葛亮是逆天而行,此二人才是阻礙天下一統的罪人。
歷史的結局我們都知道,曹魏和蜀漢都沒有笑到最後,最終統一天下的是源自曹魏的司馬氏。
那麼,這是否就說明劉備父子和諸葛亮就是阻礙了統一呢?顯然不能,我們不能倒果為因,諸葛亮和曹丕都想一統天下,只不過均未成功而已。
王朗: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點頭)
諸葛亮:(羽扇遙指)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還記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嗎?如果我們單看王朗所說的話,是不是感覺也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假如我們再站在興復漢室的角度,那麼諸葛亮的北伐無疑更具有正義性。
只不過,諸葛亮是失敗者,他在大漢覆亡之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般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正是如此,諸葛亮在後世成為了忠臣良相的完美化身,受到萬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