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猞猁耳朵
-
2 # 葉蟬135
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實際是不划算的。人類的長跑能力在陸生動物裡雖不是最強的,但也是相當靠前了。問題是為什麼大多數動物選擇了短距離快速奔跑逃避捕食者或獲取食物的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能量。
自然條件下,動物獲取能量是比較困難的,長距離慢跑消耗掉能量是很大的,是需要獲取更多的,更高能量的食物來補充的。植物性食物能量含量普遍偏低,雖然種子或果實的能量含量高,但自然條件下是相對稀缺的,季節性很強大的,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動物性食物能量含量也很高,但獲取它是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的,這對依靠採集和狩獵為生的原始人來說獲取這些能量是比較困難的。
食物緊張的時候,河裡魚很多,為什麼吃魚的人少,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魚肉蛋白質含量高,但相對能量含量低,這對缺乏能量的人來說是難以下嚥的,何況捕魚會消耗更多能量,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小時候麥田裡很多兔子,每到麥子收穫後是有外地人來打獵的,但當地農民並不打,因為他們不會用消耗能量最低的方式得到肉。而那個時候糧食產量低,只能勉強吃飽的。孩子們會幹,會和小夥伴一起圍住一塊麥田,輪流下去追,只有不追急了,兔子不會冒險衝出包圍圈的,追到後面,兔子就會一動不動的趴在那裡任你捉了,有時花上一天,七八個孩子可以捉4,5只兔子呢。但絕對不敢拿回家的,有時在野地裡燒來分食了,有時拿去集市換糖來吃。為什麼不敢拿回家?那是要捱揍的,跑了一天下來,吃了幾塊兔肉或幾塊糖根本不足以補充多消耗掉的能量,連搞幾天飯量會大增的,大人會認為“費飯”,增加家裡糧食負擔的。
這些事都是自己小時候做過的,有親身體會的。現在好了“油水”足了,兔子卻沒有了,每天還得跑十公里減肥了。
-
3 # 陶文上古史
當然是真的,在驚怒交加的狀況下,血液快沸騰燃燒了!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必然盈不可久,會被活活累死的,還是猝死。
故此,血氣之勇只是一時。而有謀略的合理分配體力,再加上平日的刻苦訓練。是可以“跑”死獵物的,還會越來越輕鬆。
-
4 # 來看世界呀
人類靠長跑累死獵物聽起來簡直荒唐,但是人類的確是地球上最擅長長跑的動物之一,身體構造十分適宜長途奔襲,但如果僅靠長途奔襲捕捉獵物,人類怕是難以演化出文明。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馬拉松的故事,公元前490年,波斯王核雅典的戰爭中,雅典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為了把勝利訊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里195米)傳遞訊息,雖然最後訊息順利傳到,但是斐迪庇第斯卻體力衰竭倒地而亡,這已經是營養條件遠超原始人的古代人的長跑成績了。人類的短跑不是什麼優勢,很多食草、食肉動物的短程速度都遠遠超過人類,人類的有點是體毛少而且汗腺發達,利於排出奔跑時體內產生的熱量,腳部寬腳趾有力而且下肢關節負重效能很好,足弓的結構也利於降低奔跑時地面的衝擊,但是長途奔襲並不是明智的選擇,野生動物奔跑速度超越人類,它們不需要一直奔跑,跑一段時間出了人類的視線就可以暫時休息恢復體力,被人類追的直接累死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英國曾進行過多次的人VS馬的長跑比賽,由於科學的訓練,近年來跑過馬的人多了一些,但是在之前很長時間,人並不是馬的對手,現代馬拉松運動員在跑完全程馬拉松後的狀態也並不適合再次的距離運動,體內糖原大量消耗,容易力竭,容易被其他動物干擾,最終捕獵這樣的活動是有些艱難的。誠然原始人由於捕獵的需求,奔跑能力可能強於現代人,但是他們卻有更多不利的條件,營養不均衡,短途速度慢,個人體力不足以對付體型大的獵物(追小獵物追一天,人類怕不是瘋了)。人類應該是採取了一定的策略。在BBC的紀錄片《哺乳類全傳》中,生活在非洲南部的原住民會持續15-35公里的狩獵路程去追逐羚羊等獵物,等到獵物力竭再捕捉,如果太遠對於人類也是不划算的。而且早期的人類甚至傾向於腐食,奔跑捕獵可能是慢跑追趕加上休整加上搜尋野生動物留下的足跡糞便,尾隨在野生動物後邊,然後將它們趕進某些天然的陷阱或者人造的陷阱,或者趁獵物恢復體力的時候趕到了利用武器捕獵。
如果僅僅是隻會奔跑累死獵物,人類的捕獵效率可就太低了,人類花費在捕獵上的時間將大大增加,而長時間內人類吃生食,生肉難啃,需要花很長時間吃東西,那麼人類的營養條件和思考時間少等刺激很難使大腦不斷進化,以至於難以成為地球歷史上智商最高的物種。
回覆列表
是真的 他們有的部落先讓動物受箭傷 他們的弓威力不大,(箭頭上有草藥 起麻醉作用),追蹤時硬靠直覺和經驗推斷動物逃跑的路向 40多度大熱天跑步追動物四個多小時 把動物累倒那 。人與自然裡講述過這期節目。 咱們體格不行 並不代表人家體格子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