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互信聯盟正能量

    人生無常,人的身體肯定會經歷生死病死這個不可避免的過程,靈魂其實就是記憶,每個人一生中的起心動念、行為造作都會被記憶下來,人死亡後,這個記憶還會存在下來,這個也是佛教中所說的神識,很多人也把它稱為靈魂。

  • 2 # 牧童

    你這個問題太高深了,回答不了,生活只需要自己慢慢體驗,自己才能悟出自己的人生道理,別人悟出來的未必適合自己,那只是別人的言語,你的生活需要你自己去經歷,去磨練。你這個問題如果讓我直接回答,我覺得有靈魂,而且這個魂就是求生的慾望。真諦,我覺得就是人這輩子要對得起自己來的世上,死的時候不後悔,沒遺憾就足以。

  • 3 # mlwt

    這個提問相當好,這兩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俗話說“萬物有靈”,整個宇宙是有靈性的,靈性無處不在,每個個體受靈性影響而各行其事,甚至一個小小的光子當它受到檢測時它就從光波變成光子。那麼不難推匯出人生的真諦就是透過修行增強正氣提升靈性最終迴歸宇宙大真如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得道成佛了

  • 4 # 神幻象

    靈魂的存在一直都在爭議,所以信仰建立在人的體驗上,很多瀕死體驗的個案都聲稱自己死亡的瞬間能看到來自天上的白光,也有稱看到過世的親人,曾經有過瀕死體驗的個案活過來對世界的另一種看法,就是他們對生死的改觀,用心積極和珍惜體會剩餘的人生,對自己,親人,甚至是朋友,更多對他們表現出愛,相信這就是人生的真諦,活著,體驗,和愛是靈魂至高的覺悟。

  • 5 # 造就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有的是因為事故,有的是因為疾病)死了,然後被救活過來,或自己活過來。他們中一部分有所謂的“瀕死體驗”。

    他們本來完全沒有生命體徵了,沒有心電圖、腦電圖,整個“演算法”已經停止了——這臺計算機整個兒給關掉了——但是活過來以後,他卻說,我看到了一個黑色的隧道,沿著它到了一個光亮的地方,遇到了神,也許回顧了一生等等。除非你有這種體驗,很可能會半信半疑。

    有個荷蘭醫生叫Lommel,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他想,能不能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種現象呢?沒人支援這種研究,因為完全是旁門左道,他就自己花錢研究了整整將近十年時間,他把10所荷蘭醫院裡面所有因心臟病猝死(又被救活)的病人都蒐集在一起,進行跟蹤式研究,平均長達八年的時間。

    他得到的資料鐵證如山,大約有18%的病人在完全沒有心電圖、腦電圖,沒有任何生命體徵的情況下,居然就有瀕死體驗。

    這個資料如此有震撼力,以至於被登在權威的《柳葉刀》雜誌上。這一科學證據說明,我們還有很大一個世界完全沒有發現。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人的大腦和意識之間的關係。

    大腦就像樂器,而意識就像音樂,樂器可以彈奏音樂。

    如果把樂器給改了——給一個人吃藥或對其大腦皮層進行電刺激——可能確實會改變意識。但是樂器不等於音樂,如果你只知道研究樂器而不理解有聲音、旋律這些東西,你永遠也不可能理解什麼是音樂。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研究大腦,不理解意識,你也永遠不可能理解人的獨特性。

    有很多我們還沒看見、還不理解的東西正在發生。

    那麼有沒有什麼證據,來說明意識確實存在,而且有特別的性質呢?

    先讓我們理解什麼叫普通的物質,思考一下意識是不是一種普通的物質。

    普通的物質很簡單,各位坐的椅子、這個地板、各位的身體都是普通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

    現代物理已經知道,基本粒子有兩種狀態,在沒有被觀察的時候,它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或者叫機率波。

    為什麼叫機率波呢?因為它代表著在空間裡這個粒子出現的機率,是一個數學的波。用一般人能理解的大白話講,它就是一堆可能性。

    另外一種狀態是所謂的粒子態。粒子是什麼東西呢?硬邦邦的,這個椅子是粒子,這個地板也是粒子,它像微型的子彈一樣,是確實的、確定的。

    任何基本粒子都有這兩種狀態,它是怎樣從波轉換成粒子的呢?這轉換的過程在物理上叫做塌縮(collapse),它是被“觀察”所導致的。

    那麼,是什麼在觀察呢?

    觀察必然會有一個主體,諾依曼(計算機和博弈論之父)和維格納(諾貝爾獎得主)的回答是:是意識在觀察,意識是唯一的觀察者。

    一個攝像機或照相機能觀察嗎?

    它們本身也是基本粒子組成的,也是一堆可能性,一堆可能性沒有辦法觀察另外一堆可能性,把另外一堆可能性變成粒子,只有人的意識有這種特殊的能力。

    “觀察導致塌縮”已經在近八十年裡在量子物理中成為常識,但是許多人不理解它的哲學含義。

    就拿月亮做例子好了。月亮是基本粒子組成的,在沒有被觀察的時候,它就是一堆可能性;當大家在觀察它的時候,它才變成我們眼睛裡面所看到的月亮。

    所以意識是不同於物質的存在,是因為你的觀察導致了你所看到的世界,所以觀察者和世界之間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

    我想打個比方來進一步說明。設想有個人出生的時候是聽不見、看不見的,科學家給她做了一副神奇的眼鏡,這眼鏡能夠感受到聲波,當有聲波的時候,就有電脈衝刺激她的大腦皮層,她就會看見各種景象。

    她到了一個音樂會,大提琴的舒緩讓她看到綿延的山巒,而小提琴的輕盈讓她看到飛舞的蝴蝶,她就以為山巒和蝴蝶是現實。

    實際上,那個音樂會在她沒去之前全部都是一些聲波,並不存在山巒和蝴蝶,她所看到的現實是因為她去了、觀察了,才在她的大腦裡面產生了山巒和蝴蝶的景象。

    我們每個人就像這個又瞎又聾的人,我們對現實的理解就像她的神奇眼鏡看到的景色一樣。

    但是問題還沒完。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是因為他的觀察所導致的,但是有時候我們會觀察得不一樣啊。

    我下面想講一些例子說明我們的現實之間確實有非常微小的差距。

    大約5~10%的人是色盲,其中有些在看紅色的時候,看到的是普通人的黃色。色盲這種病自人類開始有就已經有了,現代人類有20多萬年的歷史,僅僅最近的三百年,人類才發現色盲這種現象。

    這三百年佔整個人類歷史的大約0.1%,我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顏色,你可以想像聲音、氣味等很多很多其他感覺在人與人之間有著隱含的不同。

    我們以為共享著一個現實,但是可能我們的現實是有區別的。

    但還是會有人說,這花在有的人眼裡是紅的,有的人眼裡是黃的,但花還是同一朵花對不對,我們還是在共享這同一朵花。

    假如是同一朵花,我們大家去測量它的位置,它應該精精準準的在同一個地方,但是現代物理恰恰發現,如果大家一起測這個花的位置,得出的結果會不一樣,這叫“測不準原理”。

    任何物質,花也好,基本粒子也好,它的位置和速度都是不可能同時被確定的。

    不光花是這樣,別的東西也是一樣。假如有一顆子彈從空中飛過,我們去測它的位置和速度,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套結果,那我們怎麼能夠肯定這是同一顆子彈、同一個現實呢?

    相對論也說明我們每一個人所處的時空有微小的差別。愛因斯坦早就說過,在不同的速度參照系裡面,時間過的速度不一樣快。

    我們來的時候,有的人是走路來的,有的人是乘車來的,速度都不一樣,離開的時候也不一樣,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有極其微小的差別。

    有人會說,我們大家都坐在這兒,應該是共享著一個時空吧,那也不見得。坐得比較高的人離地心比較遠,在那兒的重力場就比低處稍稍小一點點,低處的時間會過得稍微慢一點,高處會快一些。

    一場演講聽下來,上邊的人會老得稍微快一點。不光速度會影響時間,而且重力場也會影響時間。

    你的時間不等於,我的時間。

    你的世界不等於,我的世界。

    物理已經證明,並沒有一個不依賴於觀察者的第三方世界,並不存在一個不依賴於觀察者的所謂的現實。

    我們在一起,覺得是共享著一個現實,我相信是這些有著微小差別的各自的世界,因為某種原因在同步化。

    我們以為我們和世界之間是分離的、對立的,世界是世界,我是我,我是一個匆匆過客,我走了世界還在那兒,實際上不是這樣。

    世界之所以在我們周圍,我們之所以能感知它,是因為我們在這兒;我們不在這兒了,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也就跟著沒有了,所以我們和我們的世界之間有一種互補、互依的關係,我把這種關係叫做“我·世界”。

    回到開頭,我們每個人所生活的迷宮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無比神奇的迷宮,我們看見的部分確實像是固定的,但是那些沒看到的部分只是一種可能性。當我們走進沒有看見的通道的時候,這無數的可能性才變成現實。

    我們並不共享著同一個迷宮,我們也沒有在找一個共同的出口,我們在一邊探索、一邊創造、一邊體驗這個迷宮。

    這是一個一邊探索、一邊創造、一邊體驗的過程。這就是生活。

  • 6 # 真實純潔

    靈魂不是非得透過死亡來證明,活著的時候就可以證明,例如生命為何會具有見聞覺知作用,而思維意識情感,以及喜怒哀樂,等等人類所產生的無數的作用,都是靈魂存在最好的證明。汝當下為何可以提出問題呢?吾亦為何可以回答問題呢?這就是兩個靈魂之間在交流。若沒有靈魂的存在,身體就變成了屍體。而屍體是不會交流的。

  • 7 # 韓福東

    美國神經病學專家奧利弗·薩克斯在《幻覺:誰在捉弄我們的大腦?》一書中,對瀕死體驗有過探討。他曾聽一個遭雷擊的外科醫生講述過瀕死體驗:看見人們圍攏在他的屍體旁,一個女人趴在其身上做心臟復甦術,有藍色的白光和極大的安寧和被呵護的感覺,彷彿進入天堂的快感……然後他又活了過來。

    更多的瀕死體驗者,會有進入黑色隧道並追逐亮光的感覺,他們或者閃回一生的經歷,或者見到一些親朋好友。瀕死體驗常伴隨相當愉悅和寧靜的快感,令人“復活”後深深留戀。

    很多人拿瀕死體驗來證明宗教神蹟、來世或靈魂的獨立性。這可能更多是一種一廂情願。肯塔基大學的凱文·納爾遜的研究表明,瀕死體驗中的“黑色隧道”和視網膜血流減少有關,黑暗中的亮光則與神經元的興奮流對應。雖然我們對大腦的認識還在初級階段,但現有的研究似乎已可說明,和其他幻覺相同,瀕死體驗也是器質發生變化後所導致的意識現象。

    瀕死體驗是出體幻覺的一種。薩克斯認為,癲癇、偏頭疼、對皮質層電流刺激引起的大腦特殊區域興奮,都可能導致出體體驗。它們也可能出現在服藥、自我催眠、大腦缺血、心臟停搏、心律不齊、失血過多和休克的時候。

    也許引發出體幻覺的人體器質變化和其他幻覺有差異,但本質上,它和精神分裂症的幻覺一樣,都和神蹟或靈魂不滅等沒有任何關係。吸毒也能產生幻覺,那同樣是因為毒品引發了人體器質的改變。憑藉個人經驗,將無法以常識來解釋的現象歸於宗教啟示,是過於偷懶和無知的行為。沒有科學精神,談人生的真諦都是誕罔不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不少人天真的相信外星人不會為了地球而向人類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