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ei了個mei

    在婚內出軌這樣題材氾濫的今天,南韓導演李胤基能推陳出新,把電影《男與女》拍出另一番意境出來,著實讓人讚歎,當然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和歐美文藝片相比也絲毫不遜色。影片故事發生在漫天雪地的異國芬蘭,這樣的靜謐單調的令人窒息的場景很好的渲染襯托了男女主角各自壓抑痛苦的生活。女主一人在異國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兒子,男主也照看同樣患病的妻子和女兒。停車場裡,一句“你有打火機嗎?”,兩具孤獨疲憊的軀體就這樣產生了交集,遵循著同性相吸的特點,她看到他眼裡冒出的火光,他聞到她身上獨特的氣息,於是兩人情不自禁的在樹林小屋裡發生了關係,盡情的宣洩著自己。分別時,男主帶有留戀的詢問女主的姓名,女主笑了笑,頭也不回的下車離去,無疑她堅決的背影表明了她的態度,一次以足夠,生活還要繼續,但其實人大多時候太高估自己的抑制力了。這樣決絕乾脆的性格,在後來這場遊戲裡,卻最終讓她一人孤寂的走到了終點。人其實都是貪得無厭的。不久之後二人居然在國內相遇了,誘惑擺在面前,況且已經體驗過了其中的美妙滋味,肯定都禁不住再次抓住。這場遊戲裡,開始的時候都是男主主動去找女主,故意製造見面的機會,就這樣女主的理智被意癮一點點蠶食了,遊戲的最後她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男主,沒有他活不下去了,她想逃離那個禁錮的家庭,甚至對那個不體貼瞭解自己的丈夫沒有一絲的羞愧,還鎮定有力的說出了那句話“是的,我在外面有人了”,於是她義無反顧的離開了那個家,奔向男主,一如既往的決絕而又幹脆。面對女主這樣奮不顧身且大膽的舉動,男主退縮了,害怕了,亦或是在這場愛情幻覺的遊戲裡,他驚醒了,他發現自己其實是自私卑微的,他沒有這樣的勇氣,當然他也沒有這樣的能力給她幸福,不敢推門而入,只好一人在房門外傷心痛哭,而此時女主正在屋裡坐立不安,急切的盼著他回來。決絕的女主當然不肯死心,於是追著男主到了國外,故事的場景又切換到了開始的地方,下著大雪的芬蘭,女主遠遠的跟蹤著男主,偷窺到男主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畫面,最終女主徹底死心了,她知道他不會為了她拋棄他的家庭,就如同當初他不知道她能為他拋棄她的家庭一樣。當男主發現了將要坐計程車離去的女主時,男主震驚了,他沒想到女主會為了追尋他也來到了國外,他瘋了似的跑出去了,他想急切的去追上女主,可是當他轉身去開車的時候,卻碰上了屋裡女兒那無辜的眼神,整個人立馬清醒了,身體好似被一根繩子牢牢的捆住了,定在原地,他想挪也挪不動了。全片兩個爆點在影片的最後,一是女主坐在出租車裡接到前夫和兒子的電話,此情此景,對於她來說,原先奮力想要逃離的人事物現在看來是多麼的可愛與讓人懷念,掛了電話,她哭了,一人坐在出租車裡嚎啕大哭,這眼淚,是悔恨自己,是痛恨亦是深愛男主,還是心疼兒子等,只有我們觀眾自己去體會了。男主開著車,載著一家人,就這樣看似不經心的路過了在車裡慟哭的女主,男主好想停下來,可是他知道,他不能,強裝鎮定,可悲傷與落寞的眼睛裡,眼淚在卻不停地打轉,只能強忍著不讓它流出來。這也是全片另一個爆點。男主愛女主嗎?愛,但是沒有女主純粹,因為他比女主更明白和懂得人這一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無論當初如何選擇,生活最後也就那樣,行屍走肉,在無形中架起的牢籠裡,自己只能被禁錮著,如果你越想逃離,最後你受到的傷害就越大。生活就像影片最後那條筆直的公路,雖然中間多次想要拐入旁邊的岔路抑或停下來,但最終你都得重新拐入這條唯一的道路路,並不停地開下去。後悔和遺憾在生活裡是最沒有意義的兩樣東西,我們要懂得自己手中的選擇,堅定的超前走吧,縱使一地雞毛,也無怨無悔。

  • 2 # 娛樂圈旁觀者

    愛到盡頭是孤獨。男人總是易動情,但最後義無反顧的一方往往是女人。

    也許這就是男和女的差別吧,天性使然,理解了也就原諒了。

    電影最後的鏡頭回到最開始的地方,赫爾辛基的漫天大雪。安靜又幹淨,就像他說得那樣。我們都是自由的,互不虧欠。電影很美。全度妍舉手投足間都是戲。孔侑的眼神讓我心疼。最後女主終於爆發地哭出來。我也跟著拼命地掉眼淚。很痛快。在凌晨2點的夜裡,整個人都變得清醒。還有配樂也很打動人。

    每一個,每一個音符都像敲在我心上一樣。之後手機一切換到那首旋律,就有搭上下一班去芬蘭的航班的衝動。然後坐在一望無際的冰天雪地裡,崩潰地大哭一場。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怎麼會那麼難過。

    補充一下:插曲網易上暫時沒找到,qq音樂裡面有,直接輸男和女就能找到,兩首都很好聽。

  • 3 # 使用者5877725972

    非常值得看,把男女對待感情表達的特別深刻,男女主角各自有不太健康的孩子!自閉,抑鬱!開始男主對女主各種撩,耐不住寂寞的女主,動情!開始回到生活中,女主曾試圖不再繼續跟男主的偷情!男主發信息,打電話!求見面!撩的女主舍夫棄子,放棄一切!然後,男主出於責任,放棄了!這就是現實中的出軌!男人只想要個激情!然後理智的迴歸!女人會奮不顧身,飛蛾撲火!還好,最終,女主老公最後打來電話,呼喚女人回家!生活中,這真是不太可能!女主是回不去的!

  • 4 # 阿由

    我只能說看完這部電影深深被孔侑的演技折服了。電影最後地點芬蘭餐館的時候,男主在餐館裡看見外面女主,跑出去摸出車鑰匙想追去的時候,轉身看見自己的女兒;開車回去的路上看見女主的車停在路邊,眼神一直注視著車的反觀鏡,在他老婆對他說謝謝的時候他的眼神,歉意、愧疚、不捨,看起好心疼。只能說他們在錯的時間上遇見了對的人。如果你期待美好的結局就不要看了。

  • 5 # 李李之李李

    值得看,外遇的不像外遇,導演處理的很美,沒有那些尷尬的場面,更多是感情的糾葛,對夫妻間的呈現以及外遇的氛圍也有恰到好處的呈現,女主丈夫的冷漠,男主妻子的驕縱,令兩個珍惜自己和自己情感的人,深知對方苦楚而相戀,情感內斂畫面又美,很值得一看,不過如果是為女主可惜感嘆什麼男人自私的就不要看了,因為既看不到女主的勇敢又看不到男主的隱忍,既不能感同身受,又何必勉為其難

  • 6 # 安靜崽

    有人說這部片不管怎樣,講述男女之間不倫的禁忌就不會好看,就美不起來;有人說,這樣的情感模式下,無論如何受傷的都一定會是女人,這樣的觀影評價是因為看到女主失去理性不顧一切衝出家門,等來的卻是停留在門口的放棄?是因為結尾女主在寒冷中看到孔侑與家人在溫暖的餐廳裡享受日常,似乎忘了一切的笑臉?是因為女主在出租車裡接了家人的電話而泣不成聲?一個完整的家,一副笑臉,和鏡頭那端獨自一人失落後悔的眼淚?是不是那一幕還能解讀為女主是在幡然醒悟——終於明白原來要守護的其實是那個想要拋下的家?這些就是兩情之間的不公平?我看不是,兩個人誰都沒有彼此傷害對方!

    影片開始兩人初見的時候,女主問,芬蘭乾淨而安逸,是不是很不錯?孔侑有句不左不右的回答"都是人過的日子,沒有什麼不一樣",就是這句話拉開了這段感情可以偶遇然後可以發展下去的序幕,因為孔侑的生活之於他,更多的是孤獨,疲憊和無奈的揹負,所以,影片前半段,一直是孔侑在主動接近女主,主動表示那份不受控制的愛意,直到女主坐火車到釜山出差,孔侑追隨而來坐在她身邊,這是戀愛中的浪漫橋段,可他是一身疲憊的樣子,浪漫和苦澀交織在一起,我以為女主會留他相伴,可全度妍說,你走吧,孔侑獨自走開鏡頭裡是他的背影,然後有了男主和朋友的那段對話,他說從小就感覺自己存不存在都不重要,可他卻不知道,這次他的不被需要的背影,已經開始讓為生活所累的女主淪陷,影片中有這樣一處鋪墊,女主夫妻之間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有一次討論,丈夫給她的評語是:那是你的虛榮心,而女主更想得到的是丈夫的理解,就是夫妻之間已然非常平淡甚至沒有順暢溝通的相處,讓女主的心開始一點點傾向男主變成可能

    兩個人其實一直都在努力掙扎,不讓自己的內心有負罪感,正是女主發覺自己開始有些不能自拔,才主動提出要分手,"在感情最好的時候分手吧,趁還不是很痛苦之前",直到女主得知孩子不見了,孔侑陪她四處找尋,找到了喃喃低語想去海邊的孩子,大雨中男人毫不猶豫的帶她們去了海邊,相依在一起,這段感情變成了不想回頭的冒險,變成了全度妍索性坦白,不顧一切衝出家門,男主在門口停住推開門的手,不是他的懦弱,不是他沒有女人那般付出真心,正是他的好,正是他苦苦掙扎過程中下的決心,讓他在門口停了下來,鏡頭往回倒,男主在家裡,妻子對他說,""自己很愛很愛他,希望男主能像男人愛女人一樣愛她,而不是像監護人"我想那時候男主的心開始放慢腳步了,而當他的女兒,那個小小的身子,靠在他的肩頭,他緊緊摟著這個需要保護,他也願意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小小的孩子,讓他的心真正停下了腳步,他明白,自己還得是那個為了家人而存在的男人

    回到這篇文字開頭提到的那一幕,暖和的餐館裡,孔侑發現了窗戶外面的全度妍,他也不顧一切的衝出去,想開車去追,一剎那,看到了那個小小人的眼神,正看著他的眼神,就在那時,他放鬆了緊握的車鑰匙,放棄了壓在心底的一直都有的愛

    《男與女》其實是部悲劇,悲的原因是愛情的發生是無法預料的,而讓一段愛情割捨痛不欲生的理由在世俗的世界裡卻有太多,無辜的孩子,無過錯的伴侶,旁人的眼光,世俗的道德批判都讓出軌成為眾矢之的。

  • 7 # 阿秀81996059

    孩子是他們在一起的原因,一對本身很有能力的人,但家裡有病孩的折磨,所受的壓力和隱忍是常人無法體會的,女主一開始就被兒子打了一巴掌,但她什麼都不能做,因為兒子自閉。所以他們會在一瞬的放鬆中接受對方,因為他們真的活的太累了。

  • 8 # 大牌情報局

    早有耳聞李潤基的電影細膩出色,女性向來是他擅長的切入點,這次也不意外地由影后全度妍精準演繹。《男與女》作為一部外遇電影是寫實的,情慾流動雖為宣傳上的賣點,但電影終究要回歸個人層面來理解,才會更有代入感。

    故事講述了:祥敏有個自閉症的兒子,為了送他參加特殊營隊,她孤身一人來到芬蘭。赫爾辛基冰天雪地,一望無垠的白,令她覺得份外形單影隻。奇弘是名建築師,外派到芬蘭,家裡也有不少困難,女兒飽受憂鬱症所苦,正在接受治療,妻子的精神也不穩定。某天,兩人剛好因為孩子參加同一個營隊,回到赫爾辛基的路上便結伴而行。從起初的一片沉默,漸漸感到莫名地放鬆,甚至開始敞開心房。突然來襲的暴風雪,將兩人困在湖畔小屋中,竟一時意亂情迷,不可自拔。隔天,兩人道別後各自迴歸原本的平靜生活。不過某日,兩人在首爾再度巧遇,本該留在心中的那段異國情緣,再度席捲而來,開始動搖他們各自平淡無奇的已婚生活。

    若僅以劇情發展來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外遇過程,一男一女因緣際會在異地相遇、互舔傷口進而依戀,最後面對家庭關係的考驗與情感歸依的拉扯,各自做出決定。雖然片名是《A Man and A Woman》,但若單純以性別來解釋兩人的選擇,卻又太過淺白且刻板。我想,導演拍新片不應該只是想複述舊時代的兩性概念,相反地,應會試圖在平凡無奇中挖掘更深刻的緣由或創新表述才對。

    兩位主角從頭到尾都非常疲倦,為了各自患得自閉症與憂鬱症的兒女。經過奇妙的邂逅之後,一個家庭的附屬品,因為遇到了“男人”而成為“女人”;一個家庭的“保護者”,由於碰上了“女人”而成為“男人”。祥敏與奇弘經由對方的存在,一時有了回到選擇(婚姻)前的機會,也要回了原始的自己。

    《男與女》或多或少提醒著我們,男女在家庭角色上的比重決定了困境的不同,它也同時揭示了即使兩性角色的親職功能有差,我們仍有相同的原始慾望、也同樣會為人生意外必須承擔難以忍受的折磨,即便我們大部分時候都做得很好、也慎選每一步,甚至看起來多麼成功。人也可以因為擁有而感到寂寞、在寂寞面前如此地相似,而不論是離開抑或留下,寂寞也仍可能如影隨形,就像我們最後看到的男女主角。孑然一身的祥敏在計程車上聽著電話那頭兒子的歌聲,體認到了這點,在家人身邊的奇弘亦然。這大概就是人生的樣貌吧。

  • 9 # 冰冰的小城堡

    在下著鵝毛大雪的芬蘭,一對同樣陪孩子來異國唸書的尚敏(全度妍飾)和基洪(孔侑飾)相遇了。他們被安排一同前往北校區,暴雪導致交通癱瘓致使二人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裡迷路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互相依靠的兩人找到一間林中小屋,希望藉助裡面的保暖設定暫且度過這場暴風雪。林中小屋裡,蕭瑟的暴風雪同同為在異鄉的苦悶使得二人邁出了禁忌的那一步…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剋制又現實,兩人深知彼此都有家庭和責任,就此分開互不打擾就是最好的解決。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兩人在回國以後就回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裡。然而有一天,基洪再次遇到了讓自己心心念念記掛的尚敏。這一次,兩人還可以做到那麼瀟灑不累及彼此的家庭嗎?

    不知是不是為了迎合潮流,這幾年以“出軌”、“不倫”為主題的影視劇非常多。其中不乏非常優秀的作品,比如《晝顏》、《背叛》《不愉快的果實》、《第二處女》、《陷入愛情》和《下雨時你的溫柔》等等。在這些影視作品中,最讓我感到心疼的就是這部《男與女》。

    出軌自然是不對的,尤其是沒有和現任講清楚斷乾淨的情況下。南韓導演李胤基一如既往的使用了細膩的鏡頭語言,將本片的兩個角色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得觀眾代入感非常強烈。我們能感覺到基洪是愛著尚敏,只是還沒有到可以讓他拋棄家庭、事業和責任的地步。相比較之下,尚敏卻做的更加決絕。她坦率地告訴丈夫一切希望可以得到對方的諒解,並放棄了孩子的撫養權。從這點來說,女主雖然看起來任性卻有我們欣賞的坦蕩。

    電影的最後一幕,無論看多少遍都會讓我淚目。

    電影的場景再次回到北歐(可能是荷蘭),還是一樣漫天大雪。尚敏走進一家餐廳意外看到了基洪和家人正在用餐,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讓尚敏意識到自己不應該介入這個家庭。幾經掙扎之下,她逃也是是跑出了餐廳。靠近落地窗用餐的基洪注意到外面尚敏,意識到也許她就在自己身邊。基洪拿起車鑰匙追到店門之外,卻在想要開車去追尚敏的時候止住了腳步。阻攔下他的不是別的,正是對妻子對孩子尚存的責任感。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卻是留給觀眾無盡的想象和反思。在我看來,《男與女》完美證明了坊間流傳的一句話:“男人出軌最終還是會迴歸家庭,而女人出軌卻是會背棄現有家庭的。”

    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婚內出軌必然是不對的結果也八成不會太好。片中的基洪也許不久以後會遇到下一個“尚敏”,也許依然會展開一段充滿激情的戀愛。只是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淡化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雞飛狗跳,不推薦大家生活中仿效這類影片噢:D

  • 10 # 蘇爾的世界

    影片中女主的孩子患有自閉症,男主的孩子是憂鬱症,在送孩子去芬蘭的訓練營時,兩人相識。相似的經歷讓兩人的心慢慢靠近,最終沉溺於愛戀而無法自拔。

    回到國內,男主抑制不住對女主的思念,透過僅有的一點資訊找到了女主。發現女主原來是一個服裝設計公司的負責人,精明能幹。

    他們開始像戀人般偷偷約會、互訴衷腸。

    男主是一名很有才華的建築師,女兒患有憂鬱症,妻子性格多疑、缺乏安全感,而女主夫妻之間非常平淡甚至沒有順暢的溝通。

    女主兒子不斷突發的狀況以及丈夫的不理解,使得女主義無反顧地決定離開家庭投入男主的懷抱。

    而此時男主的妻子因為多疑再次自殺,被救後對男主說希望他能像男人愛女人一樣愛她,而不是像監護人。而當他的女兒,那個小小的身子靠在他的肩頭,他緊緊摟著這個需要保護,他也願意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小小的孩子,他明白,自己還得是那個為了家人而存在的男人。

    他沒有赴女主之約,而是帶著妻子和女兒遠走芬蘭。

    暖和的餐館裡,男主發現了窗戶外面的女主,他不顧一切地衝出去,想開車去追。一剎那,他看到了那個小小人正看著他的眼神,就在那時,他放鬆了緊握的車鑰匙,放棄了壓在心底的一直都有的愛。

    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廊橋遺夢》,那個時候並不能理解女主人公欲走還留的糾結。

    永遠都能記得影片結尾那個大雨滂沱的早晨,女主和丈夫購物回家,車行至路口等待紅綠燈。女主坐在車裡看見了街對面自己心愛的人,她激動地將手放在門把手上,只要輕輕一推就可以和那個愛的人遠走天涯。

    可是綠燈亮起,她始終沒能開啟車門。這個早晨就如同無數個購物回來的清晨一樣,卻在她心理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真正明白愛情不是人生全部的時候,我已邁入中年。

    亦舒筆下的喜寶說要麼有很多很多的愛,要麼有很多很多的錢。初讀此話,竊笑不已。心想要錢何用,錢又不能買來愛。年少輕狂,視愛如命。

    跌跌撞撞一路走來,才明白現實比電視劇的劇情還要狗血。

    責任、義務、利益、得失……佔據了人生大部分的空間,愛反而成了奢侈品。

    如果你不明白這一切,空來談愛就會顯得很難很難。

    當你明白愛情是獵奇,而婚姻是求同的時候,當愛情從聖壇上走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來談一談愛。

  • 11 # SUGArC

    年齡的增長,角色的轉變,不是外界的壓力有多大,而是自己也不能無視的責任……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將就,然而哪那麼多剛剛好--在對的時間能遇見對的人。完完全全演出了矛盾的心態,以及男人的真實寫照,女人剛開始都是猶豫,男人是各種主動,當然不能說全是技巧,有些確實是想念的真實反應,但女人一旦邁出這一步一定是不會回頭了,而男人大部分說剎車就剎車了,看起來很無情,因為各種理由。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太真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人在歷史上有過什麼文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