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門傻樂很高冷
-
2 # 小向娛樂
吃了diss驚雷的瓜後,先是感嘆網民的“風趣”,後是嘆息現在大眾對音樂的審美,或者是,大眾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音樂?
喊麥,社會搖,現代“文藝復興”的一種方式
多被大家群嘲,看笑話,圖一樂呵
喊麥是音樂嗎??答案當然不是,哪些出名的喊麥的人,有幾個真正意義上寫過歌曲,編過曲子,學過樂理??
這一次的吃瓜,讓我深刻理解到了華語樂壇“樂盲”“自以為是者”的眾多,原來在他們眼裡喊麥是一種音樂,甚至被評為好的音樂,我曾經以為只是看耍猴,沒想到真有猴子把自己當人的。
對於專業歌手對驚雷的批評,網民認為是一種無腦的批判。
東北話的嘻哈音樂野狼disco被貶為喊麥,與喊麥相提並論。
雖然京劇嚴格的來說不屬於音樂,但他是否是中國的國粹?中國的文化?網民對此的評價大概是認為喊麥是中國的文化吧 (掏刀)
一個連歌手都不算的個網紅吧,居然飄飄然地說,音樂不分高低,驚雷比楊坤的每一首歌都火。
明明是挺有趣的吃瓜,實在是越想越氣,我想楊坤也不希望因為這個事話題被吵了起來,甚至一個咖都沒有的網路喊麥人士跑到楊坤超話下面,我可以理解為挑釁蹭熱度。
以及音樂不分高低,竟被網民拿出去當成一個“真理”
看來驚雷可以和的音樂媲美了…
又讓我想起來了,讓杰倫唱學貓叫一樣
太不尊重歌手和音樂了
可能未來多少年裡榜單的音樂是不是隻有裁縫和口水歌了??
我不是專業學習音樂的人,我只是愛聽歌,如果讓我對音樂評價我一句專業詞語也說不出來,但自我認為,我對音樂的審美起碼不在低俗及以下
-
3 # 大明爆料
一開始我覺得楊坤有點刻薄了。
然後我聽了那首《驚雷》……
不可否認,這個作品,應該叫什麼呢?總之我不認為它的屬性是音樂。喊麥?或者是二人轉更貼切一些?請原諒我的直白,如果這也叫音樂,或叫歌,或者稱之為藝術,著實驚得我一身雞皮疙瘩。
這也讓我想起了,前男友,渣!渣的為所欲為,無法無天,拉出去槍斃10分鐘都不解恨的渣,對不起,一不小心真情流露,跑題了.....
我不是專業學習音樂的人,我只是愛聽歌,如果讓我對音樂評價我一句專業詞語也寫不出來,但自我認為,我對音樂的審美起碼不在低俗及以下,雖然文化是多元的,但同時也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垃圾就是垃圾,它不會因為傳唱度高而變得高尚。
作為一個實力音樂人,楊坤的態度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應該要斬釘截鐵表明立場,如果這種形式的表演也稱之為音樂藝術品,那麼將來的中國還有音樂可言嗎......
-
4 # 萬悅談娛樂
最近楊坤進軍抖音直播可是賺足了流量,就在羅永浩二次直播帶貨同一天同一時間段,楊坤開啟直播模式,線上演唱會,並且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
總的來講,楊坤憑藉著這麼多年實力唱功積攢了不少人氣,也可以算得上是為數不多的長青歌手之一,特別是他那幾首很經典的歌曲《那一天》《Wrangler》《空城》等等,也慢慢的植入了一代人的記憶之中。
但是,在前天抖音直播期間,楊坤又語出驚人了,在網友齊心要求下讓楊坤現場演唱網路喊麥說唱神曲《驚雷》,楊坤當場就不樂意了,耿直的迴應了網友:《驚雷》是個什麼玩意,唱它的人腦子有問題,瞬間把矛頭指向了眾多網紅,惹眾多網友熱議,尤其是原唱網紅MC六道是直接受害者,於是MC六道第一時間出來反駁楊坤,說他唱的《驚雷》最起碼現在比楊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他這麼一說卻讓眾多網友一邊倒的支援楊坤,事情由此變得撲朔迷離。
按道理說,當下是網紅時代,唱什麼歌怎麼唱是人家的自由,再加上確實最近《驚雷》讓很多網路紅人相繼傳唱,我認為如果不按音樂專業角度來說,那就是一首大眾口味的說唱,當今網路盛行,說唱喊麥比比皆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很正常,但是出於文明禮儀來講,作為公共人物楊坤不該用如此刻薄粗俗的語言來攻擊這首歌,並且還順便連帶上這麼多翻唱過它的網紅,這樣只會讓大眾對一位專業歌手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說反感,如果是要節目效果那就沒說的了,如果是主觀上個人說法,我只能說這步棋是步險棋。
至於MC六道,趁著風頭出來反罵,逞一時之快,那就更是不經大腦考慮的行為,首先從音樂地位上來講,你MC六道你連歌手都不算,你何出此狂言?再者從音樂專業角度來看,楊坤雖然語言犀利,但是確實屬實,《驚雷》充其量屬於網路繞口令,節奏什麼都不是太嚴謹,如果MC六道不發聲,這件事情可能會讓他成為受害者,眾所周知,人們是從骨子裡同情受害者的,不變應萬變不可謂是上策,古語有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年輕人低調點沒有什麼不好,積累些經驗和沉澱,為以後的星途也好演藝之路也罷,積攢足夠的人生閱歷!
總而言之,這件事雙方各負其責,到頭來,楊坤永遠還是楊坤,因為他本身就是樂壇中的大佬,刮點小風他可能更涼爽,但是六道最終結局如何,是六道輪迴呢,還是六道興旺呢,就看它的造化了!
-
5 # 音魔人
尋常刷抖音時,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首喊麥:“驚雷這通天修為......”。部分說唱圈的Rapper們甚至都相繼模仿過。
今天,知名音樂人楊坤在直播中公開DISS風靡全網的《驚雷》這首歌曲,言稱“驚雷這歌我聽了一下,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雷啊!我就好奇怪啊,這誰唱的,什麼東西!太難聽了。一聲驚雷把我劈醒了,太噁心了,什麼玩意,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要律動沒律動。噁心,太噁心了。俗氣,完了還有版本跟著唱,這(腦子)沒事吧?太難聽!太難聽!這完全沒任何技術含量,沒有任何編曲,啥也沒有!”
《驚雷》原作者MC六道站出來迴應稱:“楊坤老師你好,我是《驚雷》原唱MC六道,你說《驚雷》不叫歌,你說很難聽、俗氣、噁心,是什馬東西?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大家唱不同的版本,你說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在這裡我想說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存在即合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是在驚雷裡感受到快樂,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你看《驚雷》現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說明這歌很上頭大家喜歡。”
原本我以為這個言論會是一邊倒的DISS驚雷的。但萬萬沒想到居然大把人都支援驚雷的。而這位原唱MC六道所謂的存在即合理,給人快樂的音樂便是好音樂。首先,我們要搞懂音樂究竟是什麼?音樂應該具有的元素有很多,楊坤老師所言稱的旋律是一部分、節奏、和聲、速度、力度、語氣等等,皆是音樂元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喊麥充其量佔一個節奏的部分;
而另外一部分,這位哥們言稱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想說的是怎麼可以沒有高低之分,指的是音樂中的通俗民族美聲樂器之類這些沒有高低貴賤,歌曲當然有,如果你仔細去聽喊麥型別作品的時候,喊麥就是透過一個膚淺的認知來為大家呈現出的產物。你說作品火便是王道,這得歸咎於現在的畸形審美和市場環境,怎麼能印證出是你這種形式的優良感呢?
很多喜歡喊麥的人動不動就喜歡拿存在即合理掩耳盜鈴,事實上,從喊麥的出現到說唱的盛行,其實無不是一種審美畸形的表現,我看到部分網友們評論說驚雷類比於秦牛正威的reader,這波我還是挺秦牛正威,不管牛姐的reader如何平。但至少說唱的旋律和節奏還在,至少歌詞我們是能夠有一定的感同身受的吧,而《驚雷》的出現,全靠歌詞裡的玄幻和牛逼渲染,讓人不知所云的歌詞加持下,讓喊麥的人有一種唯吾獨尊的飄飄然的感受。所以當我們嘲諷的牛姐的READER說唱之時,那些十幾二十歲的精神小夥沉溺其中,現實中的不如意,伴隨著喊麥,嘴裡嘟囔著:“殺神弒魔修成佛,劍出刀鞘血滂沱”。剎那間,彷彿自己真的化身九天殺神,血染戰袍。
所以當我們身處這樣的音樂市場環境之時,更多的是應該去引導聽眾去能夠提高音樂素養,而不是一味的讓這樣的作品去充斥在我們的音樂生活中。
作為音樂人,如果你想認真的做音樂,你的目標一定是向上發展,而不是向下相容。即使一首歌火,它也未必是一首優秀的作品,只能說明國內聽眾的音樂審美還不行。所以我當然支援楊坤老師,起碼楊坤老師做過不少優秀的音樂。而驚雷的作者用收聽量作為反擊的理由,顯然是一種反智的行為。
最後再說一句,音樂分不分高低貴賤不去深究,但首先,它得是音樂!
-
6 # 啵啵小劇場
『理性分析“帶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嗎?對不起音樂真的有高低貴賤!』
近日隨著楊坤diss《驚雷》熱度不斷上升,《驚雷》原唱mc六道也回懟楊坤錶示,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帶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
1️⃣《驚雷》並不算一種音樂,頂多算是娛樂。
《驚雷》本質上屬於喊麥,是“說”而不是“唱”,更像是中國傳統快板或者二人轉的一種分支,它沒有曲調,只是追求歌詞上的押韻而已。和音樂作品真沾不上邊。
2️⃣能帶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嗎?
帶給人快樂的東西太多了,前有楊超越的走調“青春多寶貴,沒機會去浪費”,後有“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但我想不會有人認為這是好音樂吧?大眾仍然是把它看成是一種娛樂而已。
3️⃣對不起音樂真的是有高低貴賤的。
周杰倫、林俊杰、華晨宇等各路優秀音樂人在自己作品上付出的資金、精力、時間都是不可估量的。你要說《驚雷》和他們的作品不分上下,就好比將網文小說和四大名著比,將快餐和國宴佳餚比,那優秀音樂人今後也不會有熱情投入到創作優秀的作品當中。如果有一天孩子們真的把《驚雷》當做“好音樂”,那華語樂壇該有多麼悲哀。
-
7 # 天青色等什麼
用手機看 挺楊坤 驚雷登不上大雅之堂,
因為我不想看到有一天
連韓紅都被逼的唱《一人我飲酒醉》
張學友唱《十年戎馬心孤單》
真要到那一天
華語音樂可就真完了
回覆列表
跟鄭鈞說的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80、90後是幸運的一代人,因為我們經歷過華語樂壇以周王陶林為代表的鼎盛時代;我們的青春也有朴樹,許巍的音樂。我們聽著羅大佑,李宗盛們的音樂和故事;我們也聽著崔健,鄭鈞,魔巖三傑,黑豹,唐朝等等優秀的搖滾歌手/樂隊的音樂和故事;
我們80、90後也是不幸的一代人,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好的,卻又趕上了最壞的時代!(如果沒經歷過好時代,就算這個時代再壞我們也不會覺得有多不好。)
那什麼是壞時代呢?
網路開始普及的時候,以《老鼠愛大米》為代表的網路歌曲病毒式的蔓延到大街小巷。再後來網路進一步發展,聽歌變得更簡單,連卡帶,CD都不需要買了,整個市場變得病態,音樂人門檻進一步降低,音樂質量也變得良莠不齊。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經過“審美教育”的,所以一部分人(基數是你想象不到的大)就覺得“洗腦”等於好聽。
再後來,快手的喊麥、抖音歌曲的出現,流量明星搶佔市場,都給本就“行將就木”的華語樂壇灌下一杯毒酒。
而各大平臺都唯利是圖,被“資本控制”,沒有人願意引導聽眾,“年輕一代”中的很多人,還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審美,就被這些“shi”一樣的東西強行灌進耳朵。
就像李宗盛說的這段話:“這些消費者、愛聽音樂的人,你喂他豬食,它就變成豬。你只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這樣子。”
可憐、可悲、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