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指尖東子
-
2 # 聽海軒海景公寓酒店
栽培雙孢菇時,培養料的配製有一定的區別,按糞肥使用的數量可分三種類型:採用較多糞肥的糞草料;不用糞肥的合成料;只用少量糞肥的半合成料。糞草料的使用在逐漸減少,這是因為糞源在不斷減少。
使用糞草料時,草料內有較多有益微生物,因此培養料發酵質量較好,營養成分比較豐富,長出的蘑菇品質好。 合成料是指培養料完全採用含氮化肥或餅肥代替糞肥。這種培養料的成分比較穩定,碳氮比容易掌握,且原材料無糞臭,汙染源少,增產潛力大,有利於科學栽培和規模化生產。
合成料具有一定的疏鬆透氣性,因此堆制時要適當踩實,所建堆料的料堆要比糞草料加寬加高,以促進堆溫上升,但氮肥用量不能過大,以防止草料鹼性過強,遊離氨積累過多,抑制蘑菇菌絲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目前栽培雙孢菇,培養料大多采用半合成料,即培養料中含有少量畜禽糞肥或使用部分人糞尿,預溼後堆制發酵成培養料。
這種培養料氮素一般不是很充足,因此需要適量補充含氮化肥和餅肥。半合成料應用廣泛主要是因為這樣有助於培養料的正常發酵,提高蘑菇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糞肥不足的矛盾。 使用玉米秸稈作為營養原料,配製時每畝地需乾的秸稈8000千克、菜油餅粉200千克、尿素20千克、石膏粉150千克、牛糞6000千克、過磷酸鈣130千克、5%的石灰水、鹽1%、蘑菇秸稈腐熟水劑500毫升。
配製時,可先將牛糞過篩,同時將秸稈粉碎,然後澆水浸透,含水70%左右。 堆制前,可提前2-3天進行預溼,這樣更有利於養料發酵。
雙孢菇,菌絲銀白色,圓正,不易開傘,它味道鮮美,口感爽脆。科學掌握雙孢菇的培育方法,包括在培育過程中菌種的準備、培養料堆制與發酵、菇房及床架建造、菇房消毒與播種等各個環節的操作方法,都會直接影響到雙孢菇的產量與質量。因此,要保證雙孢菇生產獲得成功並得到高產,必須按各個生產環節的要求進行嚴格操作管理。菌種準備
栽培時要選擇質量高的菌種。菌種質量包括菌種本身的生產性狀,菌種純度及菌種儲存時間的長短等。合格的雙孢菇菌種是:純度高、無病蟲雜菌、生活力強、生長旺盛、菌齡較短、菌絲潔白,培養料成棕或咖啡色,菌種瓶上部無線條狀菌絲,下部無黃色積水,開啟蓋子有明顯的雙孢菇香味,滿足這些條件才算是合格的雙孢菇菌種。
培養料堆制與發酵培養料是雙孢菇生長的物質基礎。培養料的質量直接影響雙孢菇的產量和質量,它的質量與原料好壞、碳氮營養條件、材料的配合比例、堆制發酵的技術有關。雙孢菇培養料必須先經過適當的堆制,並透過堆肥內各種微生物的活動,將糞草中的纖維素及蛋白質等不能被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質,分解轉化成可利用的物質後,才能種出菇來。
培養料的種類
(1)有機糞肥:可用作雙孢菇栽培的有機糞肥有騾馬糞,牛糞、羊糞、豬脊、兔糞,禽糞及人糞尿。以騾馬氮為好、牛糞次之。騾馬糞結構松、纖維素多、水分含量少,發熱量高,堆制後堆溫容易升高。馬糞的質量與所食飼料有關,吃青飼料多的馬糞質量較差,吃乾草多及精飼料多的馬糞質量好。羊糞含水量少,有機質及礦物質營養比牛馬糞多,發熱力介於牛、馬糞之間。禽糞營養豐富,但有蟲,使用時嬰先經過發酵,使用量為總糞肥的20-30%為宜。
(2)秸稈:雙孢菇培養料中除氮肥外,還需要加入大量秸稈。因為秸稈中含有大量纖維,是碳素營養的主要來源,且質地疏鬆,保水透氣性好,營養適中。可利用的秸稈有稻草、麥秸、玉米稈、穀草、豆秸、紅薯及花生莖葉等。不同秸稈其性狀不同,使用方法及效果也不一樣。稻草的吸水保溼及保溫力強,發酵腐熟較快。燕麥、大麥秸莖節比較柔軟,易於發酵,比小麥秸更好。小麥稈所含養分與稻草接近,但吸水、保溼、保溫及疏鬆透氣性不如稻草,發酵較難。
(3)其他有機肥:
【血粉】:含氮量14%左右,磷0.5-1.5%、鉀0.7%左右,屬速效性肥料,加入1-2%效果很好。
【骨粉】:含磷量高,還含有較多的氮素和大量的鈣,加入1-2%可提高堆肥質量。
【餅粉】:豆餅、棉子餅、菜子餅、花生餅、芝麻餅、蓖麻餅及胡麻子餅等均是很好的有機氮肥,並含有豐富的磷鉀肥及其他礦質元素,是一種營養齊全的優質培養料。
【尿素】:速效性有機肥料,含氮量為40-46%。加入1-2%,可明顯改變碳氮比值,增產效果顯著。
(4)化肥:在堆肥中加入適量化肥,如磷、鉀、鈣、硫等元素,對改善礦物質營養培養料物理性狀,提高產量作用很大。常用:過磷酸鈣(磷肥):含有16-18%的可溶性磷酸鈣,用量1-2%,既能補充磷、鈣元素又能調節pH值。石膏粉、碳酸鈣或石灰粉:加入量1-2%,用來調節培養料的pH值、水分、通氣狀況,防止培養料發粘。硫酸銨:含氮量為21%,加入1-2 %,以提高培養料的氮素含量。
培養料的碳氮營養
堆肥發酵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堆肥中微生物活動的強弱,是堆肥發酵成敗的關鍵。微生物的正常活動,除了要有適宜的溼度、溫度、空氣以及酸鹼條件外,培養料中的碳素和氮素含量即碳氮比例(C:N)對微生物活動的影響也很大。
(1)堆肥的碳氮比例:堆肥的C:N,以33-34:1為宜,發酵後培養料中的C:N以17-18:1為宜。因此在配製培養料時,不可任意新增氮素。氮素過多,不但會使氮素白白損失,而且過多的氮素還會以遊離氮的形式積累在培養料中,嚴重影響菌絲的生長。
菇房及床架建造理想的菇房應具備下列條件:保溫防熱效能好,備有防熱和加溫裝置;保溼效能好;沒有通風排氣裝置,門窗及氣窗設定合理,便於空氣對流;能防止風雨的侵襲,避免Sunny直射,設有擋風及避光裝置。
菇房的利用
(1)窯洞式菇房:利用窯洞栽培薯菇,其有利條件是保溫保溼好,加溫省力省工,水分管理方便。缺點是通風條件較差。因此,要注意調節好空氣,增開窗戶,延長通風換氣的時間或次數。
(2)溫室式菇房:有些溫室後面有一間寬2米,高2米的平頂磚房,後牆開有上窗,靠近溫室的牆,上半部有活動玻璃窗,與溫室相通。利用這種場地栽培雙孢菇,經濟效果較好,可充分利用溫室的溫溼度條件,不必另行加溫保溼,管理省工方便,通風透氣也較好。栽培時床架可放在中間,床寬1.0米 (兩面操作),可設床架三層。
(3)用空房倉庫或舊車間做菇房:利用現有房子改造菇房,省工省料。改建時要考慮溫溼度及通氣換氣條件。改建後要有加溫裝置,最好能用蒸氣加溫,也可用地下火道(或火牆)加溫,煙簡、火道要嚴格密封,防止漏煙。通氣條件較差的房子,要增開窗戶,每個窗戶的面積可小些(一般為40X40釐米)。
窗戶數量應多些(一般每隔3-5米要有一個),最好要有上、下窗,並應兩面對開,這樣便於空氣交換,對保溫效能差的房子,可在房頂下面加一層(略有弧度)塑膠布(每隔3-5m開一個小面孔)。
地溝式菇房的建造
地溝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它兼具地上室及地下室菇房的優點,保溫、保溼以及通風透氣條件都較好,管理方便,省工,經濟效果很好。近年來已在中國許多地方推廣應用。地溝構造簡單,場地選用靈活,可在庭院、房前屋後以及大田中建造。但要選在地下水位較低(一般應在2m以下),土質粘重,背風開闊。
離水源和堆肥場較近,利於排水,周圍環境清潔的地方。走向以坐北朝南稍偏東為好。溝長以不超過20m為好,寬以2.5-3m為宜,高以2.3m左右(可設床架三層)。建造地溝時,向下深挖0.9-1m,挖出的土分於兩邊作土牆(高1.3-1.4m),土牆應打實(內側砌一層磚更堅固)。頂可蓋成泥頂,也可在其上加蓋工形塑膠棚,並加蓋草簾。
要設有通氣窗,在地溝兩側每隔3m左右設一相對的地窗(由地面向上沿土牆開啟),大小為40X40cm,在塑膠棚頂部每隔3m開一個圓形小孔。兩端挖成下坡形(不宜挖成臺階形),以利通氣。平時用塑膠薄膜蓋嚴,需要通氣或進人時開啟。
床架設定
一般採用層疊式床架。地溝及窯洞的床架一般設三層,普通房子一般設四層。床架所用材料以用竹杆為好(不易長雜菌,經久耐用,成本低) ,若用木架時,應刷5%的濃石灰水(能刷防鏽漆或瀝青更佳)。架寬一般以0.8-0.9m為宜(視地形寬度而異),兩床架之間留0.7-0.9m寬的走道。床架層間距離以0. 5-0.6m為宜,最下一層離地面30m為好。
菇房消毒雙孢菇栽培,目前均採用後發酵新技術,後發酵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消毒及殺蟲作用。因此採用後發酵的菇房一般只需進行一次菇房消毒,即在進料前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及消毒進料前的菇房消毒,一般是在培養料最後一次翻堆後進行。菇房的清理及床架的架設,必須在消毒前搞好。
重茬菇房,收拾後要及時將所能拆除的床面全部拆除,移至室外進行徹底清洗、晾曬。對牆壁也要徹底清洗,並噴灑石灰水消毒。然後每㎡用硫磺15g、滴滴畏5ml.混合點燃燒淨;也可用甲醛10ml加高錳酸鉚5g燻蒸,密閉門窗24小時後,開窗排氣,至無刺激感時即可進料。
播種完成後發酵的培養料,先用水調至適度,將料翻拌鋪平,揀去糞塊雜物,料溫為28℃左右,菇房及培養料中無氨臭味時即可播種。
播種的穴行距及播量
雙孢菇採用穴播或條播法。穴播的穴距一般為6-7cm、條播的行距一般8-10cm,深均為3-4cm。菌種用量為每m25瓶(罐頭瓶菌種)。穴播時每穴的菌種大部分埋在料內,少部分留在料面上,播種後要使菌種和料緊密結合,播種完要將床面拍平。條播時先用手開溝,後將4瓶菌種撒人並用料將溝蓋平。
剩餘的一瓶菌種,均勻撒在料面上,用木板拍平並適當拍緊,使料與菌種緊密結合在一起。菌種要隨挖隨用,挖出的菌種不能存放過夜,同一間菇房要當天種完。挖菌種的用具、存放菌種的容器及手均應預先消毒。
發菌管理
播種後2-3天內,菇房的工作以保溫保溼為主,關閉門窗,防止菌種塊及料面乾燥。如發生雜菌生長,可適當開窗通風。此時的菇房溫度以24-26℃為宜,空氣溼度以70%左右為好。一般播種後2-3天內,菌絲就能恢復正常。這時要全面檢查一次菌絲恢復情況,方法是用燈光照亮料面。
仔細觀察,如菌種塊外露部分或是撒在料面上的菌種已有白色短絨樣菌絲長出,說明菌絲已恢復生長。正常情況下,菌絲恢復後的3-4天內,即可長入培養料。此時菇房要適當通風,降低溼度,使料稍幹些,促進菌絲向料內生長,還可抑制雜菌生長。檢查菌絲是否吃料時,可挖開幾個播種穴(或溝)。
仔細觀察菌絲是否已長到培養料上,當培養料上出現白色絨毛狀菌絲時,說明菌絲已在料內定植。如果菌絲恢復後5-7天,不向料內生長,說明還未吃料。菌絲不吃料,可能與下列原因有關:菇房或料內有氨臭味,料中游離氨太多。培養料腐熟不好或發酵過度。前者造成料過溼,不能進行好氣發酶,營養條件不好,菌絲不能生長。後者是由於培養料過碎,通氣條件差。培養料太乾或是菇房保溼差,料面水分蒸發太快,培養料太乾,菌絲因缺水而不能生長。
總結:想要提高雙孢菇的整體產量,培育的方法很重要,根據雙孢菇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培育。只有在雙孢菇培育前掌握其技巧,熟悉雙孢菇生長過程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有助於提高雙孢菇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