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夢想的二寶麻麻麗麗

    是的,我家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先生對孩子是以鼓勵為主,我覺得我們這種方式配合的比較好。

  • 2 # 佐之

    嚴母慈父?嚴父慈母?

    這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兩種型別,在其背後有規律可尋。

    什麼規律?數學規律。

    因為家庭教育屬於家庭生活的子集,而各元素肯定要繼承在父集中的賦值。

    所以,家庭裡,媽媽強勢則...,爸爸強勢則...你懂的

  • 3 # 米豆軒寶

    現在應該是嚴母慈父比較多 .

    第一種情況 父親在外工作聚少離多 在短暫陪伴期間要啥給啥 溺愛孩子

    第二種情況 孩子對母親的依賴程度比較深 也導致母親管的比較多 相對更嚴厲。爸爸只是偶爾管管

    有教育學家指出對於家庭教育 嚴母慈父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男性在目前社會得到的資源更多 更利於給孩子樹立榜樣 女性思維縝密 善於洞察孩子的狀態更適合深入的管理孩子。虎媽貓爸合適當下社會。

  • 4 # 青宇解說

    首先,我是一名6歲寶寶的父親,孩子3歲前都是母親帶的比較的多,一般情況下都是"嚴母慈父""的狀態,父親因為帶孩子少,所以難免因為帶孩子少,在有空餘的時間想去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長,所以扮演慈父的角色;同時,孩子太小成長時父親也不能過於嚴厲,個人擔心寶寶成長中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強,影響孩子的交際膽識,父親(男士)處事的風格與女士截然不同的,自然也會影響孩子的勇敢成長;

    其次,到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家庭教育的角色發生了對調成為了"嚴父慈母",因為讀幼兒園了,上班和孩子上學的地方也只相隔1000米左右,每天都是我接送,無論是在早起早睡,孩子處事交流我都要求幹練迅速不拖拉!同時孩子的年齡與心理承受力提高,我個人父親也嚴厲管教起了孩子,但父親角色當了2年後,我和孩子他媽商量還是要做""嚴母慈父"的角色比較好,因為我做"嚴父"的角色的2年時間裡孩子越來越膽小怕事,問孩子一點什麼事孩子都一愣一愣的,親子情感也沒有以前好了,後來轉換成"嚴母慈父"後,家庭教育有效提升,溝通互動提升,孩子也愈加勇敢自信起來,所以我個人推薦家庭教育"嚴母慈父"的角色扮演比較好!最後,也需要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父母角色的分配!

    文章分享: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但楊洪認為,即便在過去,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歷史上只留下“孟母三遷”或“岳母刺字”這樣的故事,並未留下父親教育的經典,現在也是如此,家長會往往成為“媽媽聚會”,很少看到父親出席。

    國內一項調查表明,八成家長認為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家庭的責任,但有六成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超過15%,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只有一成。

    “大多數父親對孩子或不聞不問、或態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櫃’,這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有關,‘女主內’就是‘相 夫教子’,男人則在外打拼幹事業,認為教育孩子是婆婆媽媽的事情,並非大男人所為,因此父親以忙、事情多為藉口,將教育孩子的陣地拱手相讓,由母親全盤接 收。”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若隱若現”、母親付出很多,效果真的理想嗎?子女教育的不均衡,會導致嚴重後果。“它破壞了正常的家庭 結構和關係。有些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關係慢慢變淡,就是因為母親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管孩子’成為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使夫妻關係逐漸趨 於平淡,家中出現一個很厲害的‘第三者’,這種情形使得家庭的等腰三角形遭到破壞,對家庭結構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旦父親放棄了教育的陣地,母親就會用高度的熱情去填補,這是一種錯位與顛倒,甚至出現“嚴母慈父”的格局,這同樣是不恰當的,會使 孩子的發展偏離正常的軌道、心靈扭曲。“單身母親覺得孩子缺少父愛,容易對孩子過多地投入或者補償,但這是一種過度的關注,如果母親的注意力總是放在單親 家庭的不足之處,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應看到單親家庭也會帶給孩子一些好處,如孩子更容易樹立責任感、更自立、更懂得關心別人,這是雙親家庭沒有的條件。 所以,任何事都是一分為二的,要發現它的優勢,把危機變成一種‘成長的機遇’,而不是隻看到‘缺陷和不足’。”

      為何母親不可以取代父親?從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心理,進行分析:“父親和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是不同的。男性總體上比女性粗心,他們更多地提供孩子成長的‘主幹’,母親的細心則提供了枝葉與養分,只有粗細結合,孩子這棵‘樹苗’才會長得主幹挺拔同時枝繁葉茂。”

    再如,父親膽大,有利於維護孩子的探求欲與好奇心;母親相對膽小,所以顯得安全。“這是一對矛盾,但都是需要的。過多的安全使我們不能冒險,也 就缺少創造,所以母親的過度補償會讓孩子出現問題。”另外,男性活動範圍大、內容多,可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外部環境;女性活動範圍小,更傾向於觀察細節,會 培養孩子觀察的能力、體驗更加深刻。

    家庭教育應“宜粗不宜細”,分清“主幹與分支”,不可本末倒置,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父親不要放權,母親也不 應爭權。但在單親或者分居的狀況下,孩子會缺乏父親的教育,這時該怎麼辦?楊洪認為,此時母親千萬不要去亂填補,寧缺毋濫,而且孩子對男性的學習,並非一 定要來自父親,這種狀況下的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因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借鑑或者替代父親的榜樣,可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男性親屬,逐漸學習,社會更是一個廣 闊天地,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

  • 5 # 朔州土豆爸育兒故事會

    相比於男性,女性的安全感更缺乏,需要更多的控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對孩子的控制會更多一些,也更“嚴”一些。

  • 6 # KK老師

    題主說的沒錯,中國當代家庭嚴母慈父的佔比率比較高。為什麼會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什麼影響?能怎麼避免?我拋磚迎玉來談一下。

    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這部連續劇雖然是在2014年播出的,但其中折射出的中國家庭教育的觀念缺值得我們深思。在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裡,為了“有效管教”,父母會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而媽媽往往會是唱紅臉的哪一個。

    因此在家庭中媽媽的角色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平時除了照顧孩子、管孩子,還要做老師,還要做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在孩子心裡,往往會覺得媽媽是非常嚴格、比較“兇”的人,一般不會指望媽媽會怎麼變化,也就是對媽媽沒有太大的幻想。而爸爸偶爾會出現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中,有時候承擔的是天使的角色,讓孩子對爸爸有很大的期待。有時候,媽媽整天忙忙碌碌,不被理解,也會因此覺得很寂寞。

    對於孩子來說,也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比如說會讓孩子習慣於趨利避害、不明是非,甚至缺乏安全感。

    秘笈一:鼓勵爸爸多表現

    有些家庭裡,媽媽負責燒飯,廚房就是媽媽的天地,只有媽媽知道東西放在那裡,媽媽有時候會覺得爸爸進了廚房會有些礙手礙腳,就索性自己都做了。這樣,慢慢的爸爸就不再參與這個事情。除了做飯,還有洗衣服、整理衣櫃等等。我們要適時的放手讓爸爸參與和發揮進來。就算爸爸做的效率慢,效果不好,我們也要學會鼓勵他們。

    秘笈二:給自己放假

    我們很多媽媽都是職場女性,有時候也會出差,在外出的兩三天時間裡,媽媽回想,爸爸帶孩子的時候,孩子是不是覺得在天堂了?

    其實,媽媽們不必傷心,第一天絕對是天堂,大家都非常快樂。到了第二天,孩子就會想媽媽了,因為家裡開始亂了,爸爸找不到孩子或者生活需要的物品,媽媽會覺得媽媽的重要性,會從另外一個角度對媽媽有所期待。

    所以,即使媽媽不出差,偶爾單獨或者朋友出去遊玩兩三天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也可以給爸爸表現得機會,理解自己平時帶孩子的辛苦。

    秘笈三:透過示弱展現彈性,“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我聽到很多媽媽對我說,在家裡爸爸總是當好人,而不討好的角色確實媽媽的。比如說,媽媽總會說不許看電視、不許出去玩、趕緊做作業,而爸爸呢,帶著孩子去買禮物,去遊樂場,孩子自然會覺得爸爸好,媽媽兇。媽媽心裡就會很不平衡:“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卻總是得不到很好的反饋?”

    其實,透過“示弱”可以讓孩子成為最好的助手。有些爸爸媽媽進入了中年,這時候會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角色發生了變化,自己的父母親開始變成了小孩,開始依賴自己了。其實,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能力的提升,成為家庭的支柱,成為父母可以信賴的物件。同樣,當我們在孩子面前適當的“示弱”,孩子反而會堅強起來,反過來照顧我們。俗語裡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

    做媽媽真的很不容易,做一個健康、堅強的好媽媽更不容易。我們要學會給爸爸適當的鼓勵和表現機會,也適度安排自己的假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也要學會“示弱”,讓孩子多多的表現。

  • 7 # 米蘭君說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朋友都有同感,也就是如今我們的家庭教育就存在這樣的現象,正如題主所言“比較多”。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最先衝孩子發火的是媽媽,爸爸大多是睜一眼閉一隻眼,有時還和孩子站在一條線上,共同反駁媽媽的斥責。這就給孩子造成了一種印象,媽媽太厲害,爸爸好說活。

    我們不否認爸爸有時候的沉默和“不作為”對孩子,對有些事情有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一味地縱容孩子不加約束,孩子就會為所欲為,最會的結果就會適得其反。我們經常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時候看起來爸爸不言語,但是隻要他臉一黑,勝過媽媽的“河東獅吼”。但是現狀是爸爸在孩子犯錯誤之後,不僅不黑臉,還充當“老好人”,任孩子和媽媽“戰爭”不加呵斥,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大。

    2.就父母親的教育方式來說,媽媽一般比較細心一點,不願意放任孩子,面面俱到,什麼都不放心,有時本應該是孩子做的事情,也替孩子做了。但是爸爸呢,相對來說就比較粗放一點,只關注大方向,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就不會放在心上,有時還會有意識的“放縱”孩子。我們不是說父母親誰對誰錯,而是說,如果媽媽能夠稍微放一放,對孩子不要關注太多,爸爸呢,在教育孩子方面,稍稍關注一下細節,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一定會朝著你們所預設的方向成長。

    3.但是現實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的爸爸們或許是工作有點忙,壓力有點大,往往把教育孩子的事兒完全交給了媽媽,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逃離”出來,他自認為他的主要責任就是忙外邊,家裡的事兒就是媽媽的。但是他們疏忽了媽媽也有工作呀,爸爸累了,可以逃離,但是媽媽呢?不管多忙多累,孩子的吃喝拉撒始終是第一位的,當然,對孩子也就格外嚴格一定。懂事的孩子呢,會理解媽媽的一番苦心,會更加努力,最終實現自己和媽媽的願望。不懂事的呢?把媽媽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當成對自己的“壓迫”“反目成仇”,對媽媽“懷恨在心”,有時還會釀成悲劇。這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由於爸爸的缺席而造成的後果。

    所以說,在家庭教育中,不是爸爸有多慈愛,媽媽有多嚴格,而是因為爸爸缺席了孩子的教育。媽媽,由於女性天然的母愛和對孩子的關心,為了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健康成長,不惜充當“虎媽”的角色,寧可讓孩子“恨”自己,也要讓他們成材。我們也希望那些缺席的爸爸能及時發現,給予孩子父親的關愛和教育。希望那些孩子即將需要你們關注和引導的爸爸們,不要把責任拋給孩子的媽媽一個人,你一定要參與到其中,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樣,不僅是對孩子的負責,同時也是你生命中的重要歷程。

  • 8 # 卓越家風家教

    社會在進步,教育方式也要進步啊!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嚴母慈父”,這個怎麼嚴,另一個怎麼慈啊!建議你來看看這幾個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小型冷水魚用什麼過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