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思地理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們中華大地上非常重要的一條地理分界線,由於該線南北兩側顯著的自然差異,我們通常把秦嶺淮河一線當做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1月0℃等溫線大致經過該線;800mm等降水量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紅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溼潤區與半溼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與亞熱帶季風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界線;水田與旱地分界線;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界線。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直接不同的人文特色:

    農業發展:北方地區降水量少,所以大部分地區屬於旱地,也就是東北地區一些水分條件好的地方可以種植水稻;南北方熱量條件不同,所以可生長的水果也不同,南方生長需熱量較高的香蕉、柑橘、甘蔗等而北方生長蘋果、梨等;而且由於熱量條件的差異,南北方農作物的熟制也不同,東北一年一熟,海南一年三熟。

    飲食:北方多面食(東北一些地方大米較多),南方多大米。比如說山西和陝西各種各樣的麵食讓人眼花繚亂,但南方地區則多用稻米或糯米制成的食物;南方多用小碗盛飯菜,北方(尤其東北)菜量大到你懷疑人生。

    建築:南方聚落分散且多沿河分佈,房屋牆體薄,屋頂坡度較陡,主要適應高溫多雨的氣候;而北方聚落多成片聚集分佈,牆體較厚(東北地區有的的牆體厚一米),主要為了適應嚴寒的冬季。

    交通:北方地區降水少,河流有結冰期,所以水運不發達;南方多降水,河湖密佈,水運發達,比如長江航運就非常發達。

    穿衣上:這主要體現在冬季,由於北方地區冬季寒冷(0℃以下),所以需要穿很厚的棉襖和羽絨服,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寒冬臘月室外溫度可達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真的是裡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啥也看不出來,在那種環境下,所以人都會拋棄風度而選擇溫度!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在中國的文化地域上,通常以秦嶺—淮河一線並稱,稱為中國南北分界線。

    長城南北是中國的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分界線,很巧合的是,這與年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線十分吻合,農耕民族已經擴張到適宜農耕的邊緣極限了。可我們沿著中國的山川地理往南走,中國還有一條年等降雨量800毫米的一條線,這就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一線的中國南北分割槽)

    在中國的文化地圖上,秦嶺淮河一線確實猶如一個長城一般,將中國南北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地域。

    對於山川形勢與文化的關係,秦嶺多少會讓人們產生一些聯想。畢竟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交通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的障礙。秦嶺作為一個綿延幾千公里的山脈,阻礙了南北人們的溝通交流。僅限的幾個山間古道,都成為了軍事關隘。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秦嶺都是作為地域割據的屏障。幾千年發展下來,以秦嶺為分界線,反映到交通日益發達、便捷的今天,秦嶺以南的西南官話與中原官話涇渭分明,民眾習俗也是各不相同。

    (秦嶺:中原官話與西南官話)

    可是,淮河流域卻是與華北平原一樣,一馬平川,他卻如何也形成了與秦嶺一樣的文化區隔地理要素呢?

    這一片區域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人文特色,與南北皆有不同,甚至於當地人們的區域認知也迥異於中國其他地區。這地方的人們對於方圓數十里的鄉村城鎮認為是十里八鄉的同類,除此之外,都是可以侵奪的外人。以此為分界,他們稱北方“北侉子”,稱南方“南蠻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先從一個小事情說起。

    1862年4月8日,上海的第十六鋪碼頭人山人海,幾乎整個上海的達官顯貴都來到了碼頭。整個碼頭張燈結綵,人們翹首以盼,等待著幾艘掛著英國旗幟的火輪船靠岸。

    當時李秀成大軍經略江浙,30多萬大軍分12路逼近上海。杭州、蘇州都已經被太平軍奪佔了,很多大地主、大商人都跑到了上海來避難。如果上海又要被太平軍奪去,他們就沒有立錐之地了。所以他們拼湊了七十萬兩白銀,與翰林大學士李鴻章商議,請他帶兵來保衛上海城廂。此刻,他們正敲鑼打鼓,站在碼頭上,迎接他們的保護神。

    可是,當人們看到下船的那些士兵時,卻不由得失望起來。這些人哪像王者之師的樣子呢?只見他們衣衫襤褸、骯髒不堪、行伍不整、邋里邋遢,由於長時間呆在船上,還渾身散發著一股酸臭味。這樣一幫叫花子軍隊,他們能保衛上海嗎?

    (淮軍初到上海)

    這支軍隊就是淮軍,在晚清歷史上聲名顯赫。李鴻章就是依靠淮軍發家,成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可為什麼這隻軍隊的初次亮相,竟然是這樣粗鄙不堪呢?這就不得不說到江淮地區的經濟現狀了。在古代,有一句“好男不當兵”的古話,如果生活能夠過得去,誰又願意在亂世當兵吃糧呢?這都是因為淮河流域的長期的經濟條件困頓所致。

    江淮流域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商朝時期就有大軍征伐的記載,這裡還出土了周朝時代的穀粒。在中國歷史的上半段,這裡一直都是物產豐富的地區,有一句話說“走千過萬,比不上淮河兩岸”。

    可是,隨著黃河上游水土流失加重,黃河的含泥量越來越高,不斷淤積的河床,使得黃河的河道越來越不穩定。淮河的支流與黃河距離太近,在黃河的一次改道中,終於“奪淮入海”。

    黃河侵奪淮河的入海口,看似沒什麼,可是時間久了,就出現了問題。因為黃河的含泥量高,淮河也慢慢淤積了,原本河道無法使用。黃河倒是瀟灑,掉頭北上,留下了淮河在那裡,形成了排洩洪水不暢的“黃泛區”。

    (黃河歷史上經常改道)

    江淮地區,多數都屬於“黃泛區”。

    由於排水不暢,人們只能用地下水來灌溉。時間久了,水裡的礦物質使得土地鹽鹼化,土地物產減低。這裡不再是富饒的地區了,成為貧困地區。

    這還沒完。由於黃泛區都是水網密佈,原來的道路系統也被摧毀了,商業因此也逐漸衰落下來。所以,這片地區,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經濟衰落下去。

    物資貧乏的現狀,使得人們的生存格外不易,人們為了爭奪不多的生存資源,爭勇鬥狠,民風變得極為彪悍。為了更好的參與鬥爭,這裡的生活方式逐漸封建化、蠻族化,成為中國最好的兵源地之一。捻軍、淮軍,都是以這片地區的青壯為主體組建的軍隊。往前數,還有朱元璋時的淮西軍,都是數一數二的精銳。

    生活方式封建化的特點,使得人們的地域認同很窄,只認十里八鄉是同類。所以,不管是北方的勢力還是南方的勢力,甚至是外國勢力,在這裡都不好使。北方來了,趕北方;南方來了,趕南方;洋人來了,打洋人。桀驁不馴的地區人文特特徵,與這片地區的經濟基礎相關度很高。

    (當地民風彪悍異常)

    所以,這片地區被稱為中國文化的阻隔器。北方文化南下,南方文化北上,都在這裡被擋住了。因此,淮河流域就以廣闊平坦的地形,與秦嶺一道,成為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分界線。

    在地理意義上,主要是軍事地理。中國自從完成北方的河南、河北地區的整合後,就要對南部用兵。南方政權想要獲得自保,必然以天塹長江為主要陣地,淮河流域就成為了屏衛長江沿線各城鎮的戰略緩衝地。所以,歷史上,有很多次決定歷史走向的大戰都是在江淮大地打的。一旦打贏了,就南北統一;一旦打輸了,就要南北分治。

    1000多年發展下來,這條線成為中國的軍事地理、人文地理很有特點的分界線。新中國成立後,也意識到如果淮河水利不修,這裡的經濟狀況就不會得到改善。經濟狀況得不到改善,民風風俗也得不到改善。這個地方依然是不融於任何一個地域文化的特殊存在,成為文明的阻隔器。

    (新中國的淮河水利工程:利在千秋)

    所以,新中國在淮河地區興建了大量的水利設施,淮河治理已經初見規模成效。這裡的物產開始逐漸豐富,只是千年以來形成的民俗習慣還需要時日去移風易俗。

  • 3 # 等等的等

    從自然地理來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界。中國零度等溫線是以此劃分。傳統上北邊的河流有冰凍期封航,南邊的則沒有。並且分界線兩邊的物種有較明顯的不同。 從人文地理看,長江是南北分界線,歷史造成的。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一熟、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南稻北麥”、“南甘北甜”、“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鄂、豫、皖、蘇等省,是中國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河流水文特徵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秦嶺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土壤型別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黃壤)。 秦嶺淮河以南多貧瘠的紅壤。

    【自然植被型別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溫帶落葉闊葉林; 秦嶺淮河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農業生產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耕作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秦嶺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

  • 4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一項偉大軍事工程,長城的建設始於西周時期,在2000年的時間內,幾乎個個朝代都加以了修整和新建。長城不僅僅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一個複雜的防禦體系,長城的作用就是來限制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行動,所以長城是中國“農耕”民族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防禦工事。長城這種防禦工事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十分有用,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根本沒有用,因為他們是逐水草而居的。

    在地理上,我們也基本上可以把長城看成是農業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的分界線。另外一條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這條界線之所以和長城相提並論,應該是由於在中國地理中的重要地位。“秦嶺淮河”一線可以說是中國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線,秦嶺淮河大致呈東西走向,大約位於北緯32°至33°左右,是中國東部季風區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自然地理分界線,實際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並不是一條清晰的界線,和長城有所不同。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包括,冬季0℃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以北是暖溫帶;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以南是溼潤區以北是半溼潤區;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秦嶺淮河以南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北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無結冰期且徑流量大,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且徑流量小,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幾乎自然地理的各個要素都有所不同。秦嶺

    由於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地理差異,使得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比如在農業生產中,北方地區由於降水偏少,農業用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為小麥;南方地區由於降水較多,農業用地以“水田”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為水稻。再比如在交通方面,中國北方地區河流數量較少且流量小,古代交通以陸地交通為主;南方地區河流數量多且流量大,古代交通以水運為主,所以中國古代有“南船北馬”的說法。淮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越南正在積極革斯,妄圖向美國靠攏,實現全面西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