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京劉老頭

    空調的能效是指額定製冷量和額定功耗的比值,一級能效最省電,二,三級相對費一點電,可購機的價格貴了好幾百塊錢,算經濟賬賣一級能效的並不合算,省下的電費有可能抵不上購買空調時的開銷,不考慮綜合成本單從節能的角度看可以購買一級能效的空調。

    製冷功率是根據房間面積來決定的,15平米以下1匹的,15~20平米1.5匹,大於20平米的客廳應該使用櫃機。

  • 2 # 溫紅兵6

    製冷量2300為小一匹機,簡稱23,輸入功率750w表示壓縮機工作時的最大功率為760瓦,代表壓縮機工作一小時耗電0.76度電。2500為一匹機。2600為大一匹機。3200為小1.5匹機。3500為1.5匹機。5000,5100,5200為二匹機。7100/7200為三匹機。kc為窗式KF為分體式,KFR為分體冷暖,帶有字母D的為輔助電加熱。帶有L字母的為立式櫃機。變頻的標誌為BP。

    每個品牌的各種型號都會有一級能效產品。直接會標出能效標識。

  • 3 # 田師傅的家電經

    空調的引數是指整機型號、室內機型號、室外機型號、製冷量、制熱量、額定電壓、頻率、製冷輸入功率、制熱輸入功率、製冷/制熱輸入電流、電輔熱輸入功率、最大輸入功率、最大輸入電流、製冷季節能源消耗功率、制熱季節能源消耗功率、全年能源消耗功率、製冷劑名稱及注入量、噪聲(室內、室外)、迴圈風量、防觸電保護類別、質量(室內、室外)、排氣側最高工作壓力、吸氣側最高工作壓力、高/低壓側最大允許壓力等各項指標的數值,瞭解完這些如能透過促銷員再知道空調系統所用材質(如什麼材質的外殼、面板、空調管、什麼樣的膨脹閥、毛細管、壓縮機)更能明白消費了。

    空調的引數標籤一般在空調機的右側面上,也有一些在空調室內機的向下的側面上。

    在空調的引數標籤上,有些地方讓人感覺說明書說不明白的地方,其中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格力和奧克斯有“額定輸入″定語,而美的沒有定語,其實一樣,為方便計以下統稱制冷功率)

    製冷功率通俗的說就是空調製冷時的耗電量。定頻的很直觀,就是字面意思,大家一看就明白,毋庸多言。現在的主流空調都是變頻的,方方面面的解讀有點繞,所以我的配圖和答案主要圍繞變頻空調引數解讀。我認為:能真正表現製冷功率的數值是括號裡的標註的一從低到高的範圍數值,而不是括號前的固定的數值因為空調是變頻的,所認數值是一個從小到大的範圍數值。它是指這臺空調在工能力範圍內降溫不多時的耗電量(最小數值)和降溫最多時的耗電量(最大數值),耗電量和降溫多少成正比。片面的只解讀最小值或最大值都與現實中中的空調不符。

    空調的另一重要引數叫製冷量,它體現該空調調節空氣的最小和最大的工作能力,它與耗電量是相輔相承的。所以變頻空調的製冷最也是一個該空調最少能製造出的最低製冷量到它自已能製造出的最多製冷量的範圍。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解讀變頻空調這兩項引數時,只要介紹變頻製冷量就說最大值,只要介紹變頻耗電量就說最小值或中間值,這是不公平的誤讀。就如定頻空調說自已不耗電一樣(溫度達到設定值時確實耗電小到正常工作時的十分之一)讓人誤會說話不靠譜。因為大家都知道不耗電時肯定沒製造冷,能量什麼時候不守恆了?大家應該正確理解制冷功率和製冷量這兩個引數是不確定的,它因人而異,你設定溫度為最低時,在沒達到最低設定溫度前,製冷功率、製冷量都會達到最大值,按俗話這時空調最費電,但最涼快。

    空調製冷量與耗電量的比值叫能效比,它透過專項標籤“中國能效標識"展現。

    空調面板正面顯著位置上的藍色標籤——中國能效標識左上角的1、2、3就是能效等級。該標識上還依次標註了生產者名稱、規格型號、全年能源消耗效率、額定製冷量、額定製熱量、製冷季節耗電量、制熱季節耗電量。我對該標籤上的製冷季節耗電量和制熱季節耗電量的單位和數值存疑多年,望各位達人教我。

    變頻空調比定頻空調省電已成共識,為什麼定頻空調每小時耗電量才幾百瓦到數千瓦,而省電的變頻空調卻是每小時耗電幾百千瓦?是不是誤會了。

    一級能效不僅格力有,奧克斯、美的都有。一臺空調的能效等級,不僅在面板正面上的中國能效標識有明顯大阿拉伯數字標註,空調規格型號的字尾A幾或B幾也代表該空調是幾級能效。

    夏天快到了,當我們看到眾多品牌都提供了一級變頻空調時,不免心中充滿了欣慰:好空調中國造。中國,我為你自豪

    從空調的引數變化,可以看出,社會在進步,空調行業格力、美的、奧克斯等群雄爭霸,從定頻到變頻,從3級到一級,實現了跨躍式騰飛發展,隨著疫情解除,必定衝出亞洲,造福也界。

  • 4 # 磚家級叫獸

    有幸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糾正一下,現在一級能效的空調很多品牌都有,升至可以說所有的空調都有一級能效的空調!

    第二,中國即將執行最新的空調能效標準,至於能效等級,最早的是分為五個等級,現有的標準是三個等級,一級最節能,三級是最低准入門檻,低於三級的等於不符合國家標準,不準上市銷售!當然,這個等級有可能是虛標的。比如去年618前家電行業鬧得沸沸揚揚的格力實名舉報奧克斯能效造假事件,官方最終是和稀泥,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果,但是我們都清楚,奧克斯能效造假絕對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了。不然格力這個行為對奧克斯品牌形象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影響,奧克斯如果是被格力誣陷的,奧克斯絕對會控告格力誹謗並要求格力賠償損失。而結果很明顯,奧克斯沉默了。所以,一張能效貼也不能說明太大問題。

    第三,空調引數。 空調在銷售過程中大都是以匹數稱呼,比如1p,1.5p,2p,3p……。那麼匹數跟製冷量有什麼關係呢?通常2500w製冷量為1p,這裡2500w不是空調的功率,而是這臺空調單位時間內製冷功率的大小。所以2p的製冷量是5000w。這裡要格外說一下,有一種計算方法是以2324w製冷量為1p,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2300w製冷量的空調我們也成為1p,1.5p空調的製冷量是3200w,3p空調的製冷量一般是7200w。當然也有2600w製冷量(大1q)和3500製冷量(正1.5p)。

    第四,我們怎樣選擇跟我們房間面積匹配的空調。單純製冷用的話,1p空調標準適用面積是17平方米以下,但實際使用當中,當地環境溫度,房間的結構,樓層,房間保溫效果,窗戶大小,房屋使用功能等都是我們選擇空調需要參考的因素。正常家用的話,1p空調可以在30平米以下使用,1.5p可以在50平米以下使用,2在70平米以下沒問題,3p在100平米以下沒問題。當然,如果是商用,比如火鍋店,燒烤店,對應的p數就需要增加。通常家用計算方法是實用面積乘80w,得出的結果就是需要的製冷量,比如30平米×80w=2400,1p空調就差不多。

    這裡我們再講一下制熱,如果有制熱需求,那麼空調p數與實用面積的常數就是1500左右。為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很多人都忽略的問題,就是冷氣重,會下沉在房間的底部,熱空氣輕,會聚積在屋頂,而空調的效果是以我們的體感為主,所以,製冷相對效果更好,也更省電!

    最後,講一下空調價格的差距主要在哪裡。我們常常會問,同樣是1p一級能效的空調,為什麼不同品牌,甚至同一品牌的空調不同型號都會有很大的差價呢?這個因素就比較多了,我這裡用一個主要的方面做一個說明,圖片是空調外機蒸發器,我們可以看到,蒸發器結構有u型,有L型,u型有2層,3層,L型有1層,2層,假2層,3層。u型面積要比L層大,同樣結構,3層的面積又是1層的三倍。這個蒸發器就相當於我們北方地區供暖使用的暖氣片,當然是面積越大越好。所以,同樣結構的,層數多的自然比層數少的貴。同樣層數,u型的比L型的好。以上講的是結構。蒸發器的材質也是影響空調質量個成本的因素。最好的材料是銅管加親水鋁箔,有的品牌會用鋁管代替銅管,當然,大部分會呵呵鋁管表面鍍銅,就像現在一些電線一樣,表面看起來時銅絲,而實際是鋁絲。這幾年市面甚至出現鐵管材質的,這個我也是在抖音看到的,某空調維修師傅發現蒸發器製冷劑流通管竟然可以吸上磁鐵。另外,同樣是銅管,管的直徑,管壁的厚度都是影響空調成本的因素。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句話不假。對於空調,我還是推薦格力,格力線下款要優於線上款。原因很簡單,劣幣驅逐良幣,為了競爭,企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5 # 80後的老男人門

    首先不是隻有格力有一級能效。再就是主要看以下引數:

    一、買空調最主要的就是看品牌,選對了品牌會減少很多後顧之憂,知名品牌的空調品質有保證,售後體系也比較完善。

    二、製冷量是購買空調時必須要考慮的引數之一,製冷量過大效果好但是購機價格高,製冷量過小購機成本低了但是效果就可能差很多。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所以20平米左右的客廳或主臥可以選擇35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而其他10平米左右的臥室可以選擇2000W左右製冷量的空調,具體情況使用者可以根據房屋的面積來計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空調。

    三、空調能效比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執行過程中轉換成的製冷(熱)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製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空調能效比越高就越省電。

    四、變頻空調在使用舒適度、節能性、執行噪音等方面佔優勢,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變頻空調是現在的主流空調產品。

    五、一般的空調都是冷暖兩用的,型號標註是KFR、KFRD,如果冬天有專門的採暖裝置,不需要用空調取暖的,可以買單冷機,型號標註中沒有R,價格便宜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曾經吞併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領土,卻為什麼沒有吞併下加利福尼亞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