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虎皮柚子
-
2 # 使用者9265811022741
我個人認為,家裡既然有青春期的小孩,這個期間家長要學會避開鋒芒,我們既然知道他們正處於青春期,就要學會給他們時間去過渡,有時他們自己都會自我矛盾,一言不合就爆發了,這時家長要是過多的嘮叨或者干涉,那肯定就會雞飛狗跳了。所以家長要學會適當的閉嘴,不要過多的打探孩子的事情,留點時間讓他們自己適應,但不是說家長就什麼也不管,要迂迴的管,比方說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最近的動態,適當的允許孩子的朋友來家玩,從孩子們交談的內容你也可以間接知道他們最近的活動內容,等等方法都能瞭解孩子,沒有大的錯誤就不要過多幹涉,並且要以朋友的態度靠近他們,這樣就能避免很多衝突。
-
3 # 格超梅上
1.要很好的溝通,首先要清楚這一時期孩子的一般特點。
①自我意識在這一時期出現質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對於“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說,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基本是服從成人意見的,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則完全不同了。他們對自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熱衷於思考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點......顯得十分“自戀”,同時又經常誇大自己的缺陷,因為自己不夠“完美”而沮喪。
②獨立性增強。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
2.“家裡每天吵吵鬧鬧”,孩子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要很好的與孩子溝通,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①學會傾聽。哪怕孩子說的是錯的,家長不要急於下結論,聽聽孩子說什麼,這既表示對孩子的尊重,也給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不要急早的下結論。
②學會給孩子一個自證錯誤的機會。有些結論,經不起時間的見證,如果孩子意識到錯誤,要積極引導,萬不可冷嘲熱諷,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不利於溝通。
④家長儘量放低姿態,自己有了錯誤要勇於承認,給孩子做好榜樣。更不要因為一個問題和孩子爭論不休,非要爭一個高下為止。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⑤如果實在無法和孩子溝通,可以把孩子晾上幾天,家長也不要太著急,然後再和他講道理。這個晾的過程,也給了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時間,然後講道理,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希望幫到你!
-
4 # 飛魚9E2g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一般來講,“青春期”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而絕大多數人對“青春期”的定義就是“叛逆”。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講,“青春期”絕不僅僅意味著“叛逆”,它還包括更多的“自由”和“挑戰”。
一方面,青春期是孩子“獨立意識”發展的結果。他們開始向成年人世界宣告,“我們長大了”“你們再也不能把我們當作孩子了”,這些語言的背後,實際上是向成年人要求“自由”和“平等”。
長久以來,孩子們已經深受父母管制的痛苦,所以,他們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和父母“同等的權利和地位”,而青春期就是最佳時期。在這種“獨立意識”的支配下,一些孩子開始進行“越界行為”的試探。這些“越界行為”就是被人們稱為“叛逆”的那些行為。
另一方面,青春期對孩子來說還意味著更多的“挑戰”。無論是在心理方面還是在生理方面,青春期的孩子都會發生“顯著變化”。孩子們在“獨立意識”的支配下,做出更多的“越界行為”,於是會產生出更多的興趣和激動,當然,相應地,也會產生出更多的自卑和煩惱。
能夠戰勝青春期挑戰的孩子,對某一類事物特別感興趣,他會花很長時間來專注於一件事情,表現出一種極大的自信;而未能戰勝青春期挑戰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順利迎接挑戰,則會產生輕微的自卑感,於是他便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希望以此來減輕或者掩蓋自己的自卑之心。同時,也是希望在其他方面能夠找到一些優越感。
瞭解了這些知識,對於青春期“吵吵鬧鬧”“招呼不止”的情況,就比較好處理了。建議:
第一,面對“吵吵鬧鬧”的孩子,家長們乾脆放下手機,認真陪同孩子,以聊天的方式干預孩子行為。孩子們之所以無視家長的招呼或告誡,那是因為他們並未真正將父母的聲音聽進耳裡,他們只顧玩自己的遊戲,就像大人只顧玩自己的手機一樣。
第二,尊重孩子的興趣:多給予認同和支援,少進行打壓。正如上文分析,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嘗試一些“越界行為”,從“越界行為”中來尋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或者乾脆說,從“越界行為”中來找到自我,找到自信!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更多的是希望家長給予關注和支援,而不是批評與否定。
第三,帶領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與“角色意識”。只有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透過扮演自己的角色,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夠真正找到自我,找到自信!也只有在“團隊合作”中,孩子們才真正開始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角色,以及其他人的意見。
第四,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行為,警惕孩子產生“多動症”。“多動症”的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坐不住,自控能力差,沒有耐心等。青春期的孩子也會產生“多動症”,家長要仔細觀察,也可以自己做一些檢測,如果真有“多動症”嫌疑,建議到專門的心理醫生處進行診斷和治療。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
5 # 和你一起讀
家長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建議您看一下 《正面管教》,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如何對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雖然現在我的孩子才幾歲大,不過我看了這書還是挺好的。不管是家裡有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或者是幾年後即將步入青春期,都建議大家好好看看這本書裡面的內容比較生動形象,貼切我們的生活。書中列舉了很多相關的案例,通熟易懂,更容易接受。平時多關注一些這方面的,和孩子好好溝通。
關於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問題,書中講了很多道理。讓我印象最深,也是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是,家長一定要尊重你的孩子,他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思想的,有個性的人。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要保持平等的關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只有讓孩子感覺良好,她才願意聽你的的,你們才能好好溝通下去,溝通的結果也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
6 # 聆聽花開的靜靜
曾經一個阿姨告訴我一個方法,當你準備碎碎念模式時,不防試試先在心中默唸一百遍"不生氣",然後自己就會平靜下來,這樣對自己,對孩子,對家庭和睦都有幫助。
-
7 # 思蘭聊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這個話題前兩天也和朋友交流過,今天就這個問題再和朋友們交流一下。我個人認為青春期就是矛盾期。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表現比較普遍:
1,自我獨立性的提高和不得不依賴父母之間矛盾。
隨著孩子身高和生理的逐漸變化,他們不喜歡家長過多的參與自己的事情,他們極其渴望獨立,但由於自身的閱歷不足,社會經驗欠缺,所以很多時候還得依賴父母,但是大多時候家長不會支援自己的想法。一次次得不到家長的支援,他們就更不願意和大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家長的想法他們根本聽不進去。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矛盾會逐漸升級。吵吵鬧鬧的就很正常了。
我覺得孩子有的一些想法,不是太離譜,我們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試試,他們只有碰壁了,才知道家長說的是正確的,他們下一次也會用心聽取父母的意見。也會慢慢建立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我覺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對孩子的 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2,自制力和易衝動之間的矛盾
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後,他們的自制力大大增強,認為自己快成人了,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能維護好和同學們之間的關係。其實客觀上他們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時會魯莽衝動行事。事後又非常痛苦自責。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行為,家長先不要指責孩子,儘量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再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孩子一起下棋是個不錯的選擇。下棋時首先能鍛鍊孩子坐得住,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自信心,下棋要善於把握時機,時機不成熟時要沉得住氣。這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制力,也是很好的一種親子類遊戲。
其實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能做的就是傾聽,尊重和理解。平時靜下心來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他們想法,儘量少嘮叨。要相信孩子。只要孩子和家長之間沒有了隔閡,我想其他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
8 # 快樂庭院
家有青春期孩子,家裡每天吵吵鬧鬧很正常。
1,從態度上和心理上完全無條件地接納、無條件地愛他們。
中國有句古話“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這是做為家長一定要避免的心理。現實中有的家長在氣急之下會產生這種心理“你怎麼不去死呀!”這種態度和心理下的言行傳導給孩子的是一種極度的負面情緒,如果孩子比較敏感、內向、還不自信,接受這樣的資訊容易導致極端的情緒化行為,後果不堪設想。
2,在原則上好不猶豫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妥協,非原則的事情上給他們自由的空間、時間和做事情的自由度。
比如孩子告訴家長自己要和朋友外出。
那麼我的要求告訴我和誰、(出發)時間、去哪裡,在幾點之前一定要回家。當然做的事情也一定是合情理法的。
我這麼要求,是因為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
再比如,不能做自己不佔理的事情,如果是自己違反了規定受到責罰,是要自己承擔的,當然你是我的孩子,我肯定堅定地和你一起來承擔。
3,承認他的與眾不同,欣賞他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盡相同,對於自己的孩子,懂得欣賞他的與眾不同,就是尊重他的個性。不過這不意味著他的意見和做法都是完美的。
曾有人說過:我堅決支援你的發言權,這無關於你所說內容的對或錯。青春期的孩子不可能對家長言聽計從,他開始重新認知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他有了自己新的認知,他需要從他人、從自己最親近的人那裡的得到認可和讚賞,以此增加他的自信。
4,針對一些具體的事情,能好好說話說通的就不要指責批評,需要批評時也決不能姑息,但是批評也是有愛的,讓他知道為什麼批評。
我希望孩子能從生活中分擔一些責任,所以我就主張他分擔一點家務,有時刷碗、有時打掃衛生,這樣的事情,我會詢問他有沒有太多的作業要做,如果沒有,問他選擇做哪一件家務?告訴他我需要他分擔一項。這樣的要求一般都會接受的。
遇到考試,成績很低我不會批評或者責備,但是如果我感覺到他在考試過程中耍小聰明,沒有認真對待,必定會批評的。換句話說,會不會是能力的問題,這需要努力,做不做認真與否是態度問題,絕不能姑息。
總之,和青春期孩子相處,需要家長更多的智慧和愛,他們很容易情緒化,所以家庭中的吵吵鬧鬧也是很正常的,在這種吵吵鬧鬧中家長把握住了原則,和孩子一起經營出值得信賴的親子關係,那麼吵吵鬧鬧也可能就是一曲多姿多彩的交響樂。
回覆列表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浪漫青春是人一生最懷念的時光,但是青春少年對家長的反應和爭鋒相對也常常讓人迷惑,每天吵吵鬧鬧也是讓家長心力交瘁,到底該怎樣和青春期孩子溝通呢?最近我看了本《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裡面關於這一塊有非常棒的內容,推薦給你。
《讚揚與責備》作者特麗·阿普特(Terri Apter)是心理學家,劍橋大學納姆學院的資深導師, 她在家庭動力學、同一性和人際關係方面的研究深獲國際同行的認可。1. 青春期的狂風驟雨真的無解嗎?特麗·阿普特在過去的30年裡做了多項關於父母與青春期子女的研究,記錄並研究過許許多多次爭吵,發現常見的衝突點是追究誰是正確的,誰對對方表示不尊重,少男少女和家長們互認對方強詞奪理、莫名其妙,家庭評判制度是衝突的核心。很多家長認為青少年的激烈情緒是激素引起的,但其實關鍵的因素是他們的大腦。
最新醫學影像技術告訴我們,青春期大腦在飛速地發育,作為智慧動力器,它的能力不遜於成人大腦,然而,它的社交大腦(關於如何接受並回應他人)還遠遠不夠成熟,比起成人大腦,它要更努力才能處理社交資訊。
在青春期,心智直觀(我們對他人的意圖、感情和評判做出的推論)會更傾向於激動和負面的詮釋。這就是家長不安或憂慮的臉部表情,會被青少年解讀為憤怒或反對的原因,所以少男少女們會誤解多種來自家長的感情:焦慮、懷疑、恐懼、不安等。
不僅如此,青春期的大腦就好像一片未修剪的灌木叢,神經連線濃密且堵塞,直到24歲,大腦的線路才會剔除多餘的連線,讓其高效運轉,特別是前額葉皮質這一部分。前額葉皮質負責人體的衝動控制,長遠計劃及情緒調節,青春期的時候,它就像一張過熱的電路板,如當青少年的前額葉皮質需要向杏仁核傳遞一條重要、且能讓自己保持鎮定的資訊——“沒關係,你並沒真的身陷險境”時,它的速度總是太慢,所以青少年總會過快地跳起來防禦任何被他們視為責備的行為。讀到這裡,家長朋友們或許能多理解一點自己的青春期孩子了。我們在家庭中學會的讚揚與責備經驗,能幫助我們未來在更廣闊的社交世界中暢遊。相伴成長中,家長看到孩子的缺點,希望幫助他們改正,然而少男少女們也希望他們是好孩子,給予他們讚揚,並享受在相互讚揚的狀態中蓬勃生長的愛。或許其中的困難之處在於如何把責備正面化,讓它僅僅只針對一件特定的當時的行為,而不是整個人格特質,這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
2. 三明治責備法那麼我們如何把責備正面化?對於施與方而言可以有技巧地進行責備;對於受方而言,可以轉變對責備的態度。
這裡分享一下我剛在《讚揚與責備》書中學到的方法:三明治責備法。這種方法的步驟如下:首先先讚揚;然後開始傳遞負面評價;最後為了減輕負面評價的衝擊力,把注意力引導到未來。
作者在書中用職場案例進行詳細說明:你工作努力,團結同事,上個星期還幫艾米做PPT。(第一層意思) 你給客戶做的報告還不夠好,客戶不滿意,但你沒有仔細聽取他們的意見,只忙著重複你最初的想法。(第二層意思)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訓,你應該利用團隊合作的長處,在為客戶作報告之前先給其他人展示一遍,我們會找個能幫你提供客戶深層資訊的人,好讓你準備得更充分。(第三層意思)三明治責備法的原理是:讚揚是隨處可見並且極為有用的資源,批評不應當是責備,它應該是有建設性和著眼於未來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未來能讓批評保持正面性,因為它打造了一個日後贏得讚揚的方式。這種方法不僅僅適用於職場,也非常適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它有助於保護孩子的自尊,維護家庭和諧。
3. 轉換視角,轉變對責備的態度特麗·阿普特在深入研究不同人際關係(親子、朋友、伴侶、同事)中的責備後,發現雖然人們都明白要有效地處理負面評價,但可惜的是,自我防衛仍會不斷跳出來惹是生非。當受到別人責備時,保持開明的心態非常難,就如同讓手停留在火苗上炙烤一樣。
可是沒有人能生活在完全沒有責備的地方,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處理責備,轉變對責備的態度。或許可以嘗試轉化視角,把一條負面的責備(比如“都是你的錯”)轉變成一件正面的事(“以後這樣做,我就能避免你的責備和我的內疚了”)。細翻《讚揚和責備:劍橋大學的溝通課》,發現它其實是一本探討社會心理的科學讀物,如青春期叛逆的問題,心理學家透過科學研究,用理論和案例告訴我們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它們背後的機制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