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什麼邏輯? 4月中旬以來,為吸引存款,我市多家商業銀行上調了大額存單利率,中小銀行甚至直接上調存款利率。分析人士認為,大額存單的爭奪,可側面反映銀行攬儲壓力加大。
3
回覆列表
  • 1 # 獨孤求財先森

    按照高投入高回報的基本認知,確實應該是大額存單的利率比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高才對。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出現了普通定存利率比大額存單利率高這樣違反常理的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如題中分析人士的意見,側面反映了銀行攬儲壓力加大。

    大額存單是央行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而推行的一種可轉讓存款產品。按照相關監管規定,並不是所有的銀行都能發行大額存單,首批發行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9家銀行,均為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核心成員。目前有所擴大,但仍只有100多家銀行。這些銀行基本都是行業中資本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社會公信力較強的銀行,其吸儲能力遠較一般中小型銀行為高,用不著靠高利率吸儲;而另一方面因為其要服務於大型工商企業,其存貸款利差較低,因而能提供的高利率空間有限。

    而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農商行,其前身源於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作為地方銀行,渠道有限,客戶量也有限,資本實力較小,社會公信力也遠不如那些大中型銀行,客觀方面要求其提供較高利率吸儲,同時相當一部分銀行並沒有大額存單的發行權限;主觀方面則是中小銀行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其存貸款利差較高,有提供較高利率的能力。也就是說,雖然中小銀行的品牌公信力不如大中型銀行,但其利差反而較大中型銀行為大。

    所以,就出現了中小銀行的普通定存利率反而比大中型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更高這樣看似反常的現象,實際上這些就是因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新跡象,這對於促進銀行業的競爭是有好處的,也是有利於投資者的。

  • 2 # 洛邑財經

    我是銀行人,不立而立。

    你說的這個情況確實有,但是不是在同一家銀行。比如說前一段說的,四川天府銀行的普通電器都能達到5.4%,而在招商銀行的大額存單,100萬起存的才能夠達到4.1%。但是在同一家銀行情況下,大額存單的利率肯定比普通定期要高。

    我們先來看一下威海藍海銀行的普通定期利率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驚人的5.5%,可以說比一般的貨幣基金結構性存款都要高,比搶都搶不到的國債還要高。

    再來看一下大額存單

    10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利率才達到4.1%,相比之下,這個邏輯就讓人難以理解,但正是因為各家銀行自主定價的政策造成的,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以後,這也是允許的。

    大額存單同一家銀行的情況下,一般都比普通的定期存款要高出很多,現行的大額存單政策都是在同檔次定期基準利率上上浮50%到55%。

    同樣以招商銀行為例,我們看一下他們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

    可以看出,大額存單的利率對比普通定期會稍高一點點,但是優勢很微弱。

    結論:題目中所說的情況是因為對比了不同銀行的大額存單和普通定期。在同一家企業銀行的情況下,大額存單一定是比定期存單要高的,但是大額存單的這個產品目前看來比較雞肋,優勢很微弱,但是我們對比產品的話要拿等期限的產品對比,不要拿三年期限的大額存單和五年的定期比利率。

  • 3 # 理財迦

    朋友們好!目前銀行業放開自律。向利率市場化前進了一大步,也緩解了銀行的攬儲壓力。但很多朋友有個疑問:為什麼,同樣是銀行有一些中小型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高達5.42?而一些大型銀行的大額存單,目前才給到4.11%呢?同是銀行,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大的差別?

    下面就具體給朋友們分析一下,為什麼不同的銀行,同樣的存款,利息相差,如此巨大?

    首先,目前市場上資金緊張,銀行的攬儲壓力巨大!特別是來自同行的競爭,也就是銀行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白熱化!因此,一些經營規模較小的地方性銀行信用社,為了吸引客戶,拿出了殺手鐧,高息!這在以前是不被允許的,但目前銀行業自律,已經放鬆!因此這些中小銀行,可以放手一搏!所以,一些中小型銀行給出1五年定期5.22%到5.79%利率!而大型國有銀行攬儲壓力小於,中小型銀行,因此只給出了五年大額4.099%的利息!以上是形成二者差別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二,經營成本不同。大型全國性金融機構,網點遍佈縣級,甚至鄉級行政區,一方面客戶眾多,另一方面成本高昂,維持費用居高不下!因此,也就出現了越大型的銀行,營業費用越高,利息越低!而小型的銀行,由於經營靈活,成本較低,回報給,存款人的利息較高也就不足為奇。

    第三,不同銀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因此,營銷策略也不同!大型國有銀行,經過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經營,目前基本進入成熟期!經營擴張的動力不足,空間狹小!分給儲戶的利息低一些,也是順理成章!而中小型地方銀行以及信用社,正處在擴張期或正在像銀行方向改制!面對廣闊的金融市場,躊躇滿志!因而為了吸引資金,攻佔市場,更願意以高息方式快速的吸引客戶,開發市場!因此,這些銀行給出的利息,高於大型銀行的大額存單,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不同銀行的客戶群不同!大型國有銀行往往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如大型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等等!而地方性的中小銀行,信用社,資金來源主要基層的普通個體儲戶為主!因而他們在經營的理念和方針上,與大型銀行有所不同!面對個體儲戶,高息!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吸收資金手段!因此一些地方性的小銀行或信用社提供的定期存款5.39的高息,高於大型銀行4.09%的大額存單也是形成,同樣品種儲蓄利息不同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也可以看到由於,利息的放開,以及市場資金面的,實際情況,不同的型別,不同規模,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銀行,會做出不同的市場營銷方案,給出同樣的產品,給出不同的利息,有高有有的也是適應了市場,競爭的要求!是不同銀行依照,自身的情況,而作做出的選擇!是正常的,是良性的!

    根據筆者收集到的最新高利資訊,部分中小銀行及信用社,已經給出了五年定好5.399~5.792%的高息!中小型銀行也是國家批准的,正規金融銀行!因此在其中存款,得高息,只要是正規的存款儲蓄手續,都是安全的。

  • 4 # 奇葩財經說

    目前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但題主所說的情況是發生在不同的銀行,比如說國有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低於地方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但在同一家銀行機構來說,大額存單利率還是要高於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近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浮趨勢明顯

    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上就利率市場化問題作出重要講話。其首先肯定了目前中國在利率市場化方面所做出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其次也提出了加快利率市場化程序的步伐。

    從4月14號開始,建行、中行、農行、招行相繼推出了高利率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從20萬到100萬不等。如上圖所示,招行100萬起的大額存單利率相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50%,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達到了4.13%。當然,地方銀行的大額存單會更高,新發行大額存單利率最低的也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55%,也就是說其三年大額存單利率最低也是4.263%,而且大部分地方銀行的利率都能達到4.263%以上,高的甚至能達到5.5%。

    極個別銀行存款利率達到5.4%以上

    如上圖所示,不管是國有銀行、全國股份制銀行、地方銀行還是農信社,其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並不算太高,哪怕是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過4.0%的也是極少數的存在,所以大家不能根據有些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比較高,就以此斷定所有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都高。

    如上圖所示,這是威海藍海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達到了5.5%,是我所知的存款利率中最高的。

    如上圖所示,這是某地農商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其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正好是5.4%,確實很高,但是我們不能就此斷定其他農商銀行的存款利率都能達到這個利率水平,最起碼我所在的五線城市農商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4.2625%。

    綜上所述,大額存單利率上浮是全國性的,具有普遍性,主要得益於利率市場化程序逐漸加快;而個別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達到5.4%以上,主要是因為該銀行攬存壓力較大導致的,不具有普遍性。

  • 5 # 財經文化評論

    實際上,每次遇到這一類的問題,我的第一反映是不可能,甚至認為不是結構性存款,就是理財產品。

    因為,央行基準利率3年期2.75%,沒有5年期的基準利率;如果按照大部分銀行3年期和5年期利率一致的情況推斷,那麼,如果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5.4%,那麼利率上浮比例接近達到了100%。雖然說已經有訊息說,存款利率上限放開,但是利率上浮到如此程度還是讓人難以置信。

    而從對各大銀行查詢的情況看:

    各大銀行存款利率(已於2015年10月24日起執行)

    銀行/基準利率活期(年利率%)三個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人民銀行0.35 1.1 1.3 1.5 2.1 2.75 -

    工商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農業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建設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中國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交通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招商銀行0.35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浦發銀行0.3 1.5 1.752 2.4 2.8 2.8

    興業銀行0.3 1.5 1.752 2.75 3.2 3.2

    中信銀行0.3 1.5 1.752 2.433

    平安銀行0.3 1.5 1.752 2.5 2.8 2.8

    華夏銀行0.3 1.5 1.752 2.4 3.1 3.2

    廣發銀行0.3 1.5 1.752 2.4 3.1 3.2

    各大銀行的利率水平最高的是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2%,上浮比例為16.36%。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五大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基準利率。

    我也上網查詢了一下:

    招商銀行整存整取3年5年存款經都是2.75%,大額存單3年5年都是3.85%。

    但是如果說確實有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比較高的話,可能是地方商業銀行。因此,查詢了一些地方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

    哈爾濱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3.95%,5年存款利率為4.5%

    桂林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1%,5年存款利率為4.5%

    廣西北部灣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5%,5年存款利率為5.225%

    廣西北部灣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接近了5.4%的水平,說明這一現象確實存在。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大家知道,資金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價格代表的是需求,一般而言,存款利率高的說明資金緊張的程度。

    大銀行由於規模大、經營的區域是全國性的,因此存款資金的組織相對容易,即使區域性出現資金和存款緊張的情況,迴旋的餘地也大,所以,資金的緊張程度就沒有那麼嚴重。

    而小銀行由於存款規模較小,很多隻有幾百億甚至100億以下,而且經營的區域只是在省內甚至地市以內,所以一旦出現資金緊張時程度會很嚴重,而且迴旋的餘地也不大,所以只能打價格戰。

    但是,由於存款利率過高導致資金的成本過高,會嚴重地影響銀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如果貸款利率難以上浮到一定程度,存款的高利率是不可能持續的。

  • 6 # 財富公元

    普通定期到5.4%是存在的,我所知的普通定期存款能到5.5%。但是為什麼銀行大額存單利率4.1%,還不如普通定期?聽小創給大家一一道來。

    4月份以來,各大銀行都推出了高利率的大額存單產品,中農建三家銀行大額存單最高上浮45%,但是門檻卻是起存金額30萬,20萬仍然上浮40%。招商銀行雖然最高上浮50%,起存金額卻是100萬。各家農商行城商行大額存單卻能上浮50%,最高能上浮到55%。

    首先看門檻。

    能存大額存單的,面向群體肯定不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而且對於大型銀行來說,即使到了上浮這麼高,依然比不過中小型銀行普通存款的利率。也就出現了普通定期存款能到5.4%,而大額存單也就才4.1%的情況。

    吸儲攬儲競爭力。

    大型銀行可能不需要將利率提的太高,就可以有客戶主動上門辦理存款業務。而中小銀行,本身給大眾的認可度不如大型銀行,所以透過提高存款利率來吸儲攬存成為他們首選的方式。

    我再給大家看一下我看到的最高的存款利率:

    五年,才能達到5.5%,說高也挺高,但是靈活性太差了。

  • 7 # 上官振銳喲

    有朋友問:四月中旬以來,為吸引積蓄,多家銀行上調了鉅額儲存單子利率,不過一點中小銀行直接上調了存款利率,有的地區商業銀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達到達5.4%,而眾多銀行鉅額儲存單子的利率才4.1%。這是啥子思維規律?

    其實,每每碰到這一類的問題,我的第1反應是怎麼可能,甚至於覺得不是結構性積蓄,就是管理財務產品。

    由於,央行基準利率3年期2.75%,沒有5年期的基準利率;假如依照大多銀行3年期和5年期利率完全一樣的事情狀況推斷,那麼,假如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5.4%,利率上浮比例靠近達到100%。固然已經有訊息兒說,存款利率最大限度放開,不過利率上浮到這麼程度仍然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而再看看各大銀行的情況:各大銀行信貸利率(已於2015年十月二十四號起執行)

    銀行/基準利率活期(年息率%)三個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人民銀行0.35 1.1 1.3 1.5 2.1 2.75 -

    工商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農業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建設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中國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交通銀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招商銀行0.35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浦發銀行0.3 1.5 1.752 2.4 2.8 2.8

    興業銀行0.3 1.5 1.752 2.75 3.2 3.2

    中信銀行0.3 1.5 1.752 2.433

    平安銀行0.3 1.5 1.752 2.5 2.8 2.8

    華夏銀行0.3 1.5 1.752 2.4 3.1 3.2

    廣發銀行0.3 1.5 1.752 2.4 3.1 3.2

    各大銀行的利率水準最高的是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5年期定期積蓄利率為3.2%,上浮比例為16.36%。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五大銀行的5年期定期積蓄利率就是基準利率。

    我也上網查問了一下子:

    招商銀行整存整取3年5年存款利率都是2.75%,鉅額儲存單子3年5年都是3.85%。

    不過假如說的確有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比較高的話,有可能是地方商業銀行。因為這個,查問了一點地方商業銀行的利率水準:

    哈爾濱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3.95%,5年積蓄利率為4.5%

    桂林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1%,5年積蓄利率為4.5%

    廣西北部灣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5%,5年積蓄利率為5.225%

    廣西北部灣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靠近了5.4%的水準,解釋明白這一現象的確存在。這解釋明白了啥子問題呢?

    大家曉得,資金利率是資金的價錢,價錢代表的是需要,普通而言,存款利率高的解釋明白資金焦慮的程度。

    大銀行因為太大了、打理的地區範圍是全國性的,因為這個存款資金的團體相對容易,縱然部分顯露出來資金和積蓄焦慮的事情狀況,迴旋的餘地也大,所以,資金的焦慮程度就沒有那樣子嚴重。

    而小銀行因為存款規模較小,眾多隻有幾百億甚至於100億以下,並且打理的地區範圍只是在省內甚至於地市以內,所以一朝顯露出來資金焦慮時程度會很嚴重,並且迴旋的餘地也半大,所以只能殺價錢戰。

    不過,因為存款利率過高造成資金的成本過高,會嚴要地影響銀行的贏利水準,因為這個,假如貸款利率難於上浮到一定程度,存款的高利率是沒可能連續不斷的。

  • 8 # 逸然決然

    大額存單利息上浮可以側面反映銀行攬儲壓力是對的。但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到5.4%,大額存單利率是4.1%這種情況在同一家銀行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也不是完全不會發生,比如攬儲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城商行或農商行因為攬儲能力弱,會盡可能提高存款利率,在提高大額存單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提高普通存款利率是不得已的選擇,3年或5年定期存款達到5.4%是有可能的。

    與此同時,國有大銀行攬儲能力強,利率也就不會給那麼高,大額存單利率也不會那麼高,3年定期大額存單利率達到4.1%也是合理的範圍,一些攬儲能力差一些的銀行,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達到這樣規模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央行對存款都有標準利率,但各家銀行在執行的時候也會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有所調整,甚至同一家銀行的不同支行利息都會有差異,比如工商銀行北京的銀行和某四線城市的工商銀行同期利息很可能就不一樣。

    利息不同可以很直觀的反映出銀行攬儲壓力,利率給的越高說明該銀行攬儲壓力更大。

    國內也有過因為銀行高息攬儲導致銀行經營不下去的先例,所以也不是利息越高越好,在安全的基礎上選擇利息儘可能高的銀行很重要。

  • 9 # 足鈀

    同一家銀行的同樣期限的定期存款率不會比大額存單利率高,定期存款的起購金額沒有要求,而大額存單起購點至少20萬。根據投資收益有資金量和風險決定,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風險基本上屬於無風險,20萬起點資金議價能力顯然強於無起點資金需求的。

    不同銀行之間的定期存款與大額存單利率比較會出現你說的情況,比如農商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高於四大行的大額存單,這是完全可能得。

    不同銀行之間,不僅定期存款利率和大額存單利率差異,總體利率都會出現差別,我們透過招商和民生銀行2017年財務報表很容易發現這種差別,如圖所示,招商銀行定期活期利率都比民生銀行低。

    我們都知道銀行攬到的存款是銀行盈利的基本條件,沒有足夠存款,銀行無法盈利更別說發展。銀行經營模式決定,有的銀行側重同業、有的是零售,有的是區域銀行,有的全國性銀行。像招商銀行側重零售,攬到更低的成本存款,因此攬儲存壓力就小,因此利率普遍不高。

    而民生銀行的融資成本普遍比招商銀行高,這由它攬儲壓力所致,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攬到更多存款。

    地方性商業銀行 VS 全國性銀行

    最近藍海銀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高達5.5%,像招商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才4.18%,這正如題主所說現象。

    像藍海銀行這種區域銀行地方小銀行,在這之前,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更多攬到本地存款,想攬到全國大中城市存款難度太大,而招商銀行是全國性銀行,攬到低息存款容易得多,這導致像藍海這種地方區域性透過高息攬儲,有了存款才有資格發展。

    綜上所述,同一家銀行,同樣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必小於大額存單利率,不同銀行之間,某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低於另外一家定期存款利率也是正常現象,這是利率市場化的結果。

  • 10 # 鑫財經

    如果我沒猜錯,你一定是把不同銀行、不同存期的存款進行比較,這樣有時候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如果是同一銀行的話,是不可能出現的。

    利率市場化

    所謂利率市場化,簡單來說就是央行制定一個基準利率,各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經營狀況自行決定上浮比例,所以各個銀行利率不同是很正常的。

    而隨著近期利率上限的放開,利率市場化導致的利率差異化體現的更加明顯,以大額存單為例,四大行一般上浮40%左右,股份制銀行上浮50%左右,城商行上浮55%甚至60%,更有甚者在五年期這一不設基準利率的存期,部分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出現5.0%、5.5%、5.8%這樣不可思議的利率。

    存款利率比較的原則

    通常來說同一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要比普通存款要高,起存金額高的利率要比起存金額低的要高,存期長的利率要比存期短的要高,但是不同銀行之間就不存在這一原則,不能差異化比較。

    這就好比你用貨幣基金跟定期存款做比較,貨幣基金收益率4.0%,一年期定期存款最高不過2.4%,五年期可能達到5.0%,你說拿每日結息的“一天期”貨幣基金跟誰比合適呢?

    綜上所述,利率市場化的今天,不同銀行不同產品不同存期的利率相差很大,這才造成題目所說的現象。

  • 11 # 熊貓投資

    首先,你的結論就是錯誤的:(1)在同一家銀行,相同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肯定高於普通定期,這個是無可置疑的,全國通用;(2)沒有哪家銀行隨便的普通定期都能達到5.4%,5.4%的利率只有在中小銀行的五年期裡才存在,而且並不普及。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作為一般性存款,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少部分銀行上浮50%,甚至55%,而定期存款大部分上浮在30%以內。

    為什麼大額存單的利率會比同期的定期存款高呢?因為大額二字,大額存單的起點,部分銀行為20萬元,更多的是30萬元,起存點不僅高於定期存款,還遠遠高於銀行理財產品,而在銀行對於大額存款肯定給予的利率更優,甚至當你存款達到一定的量級,比如餘額寶這類,可以直接與銀行談判利率了。

    故而我在開頭說了:在同一家銀行,相同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肯定高於普通定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要高於大額存單,只有在不同銀行方可實現。

    5.4%,從何而來?

    中國目前執行的是存貸款基準率與貨幣市場利率雙軌制,各個銀行可以在央行給出的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上浮。

    存款是銀行最重要的資源,沒有存款直接限制了銀行的日常經營和盈利能力。銀行主營的就是貨幣,透過息差來賺取利潤。因此,哪家銀行的存款少,哪家銀行對存款的需求更迫切,哪家銀行給的存款利率就高。

    目前中國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高達4000多家,很顯然的國有大行及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因為其網點廣泛(吸收渠道多)、實力強悍(財政及企業的對公存款多),因此對存款的稀罕性較低,故而給出的利率也較低,在這些銀行裡,即使是大額存單,最高也僅上浮50%,即4.125%左右,也就是你題目中所說的4.1%,在這些銀行裡你看不到5%以上的存款利率。

    而中小銀行呢?無論品牌知名度、網點佈局、綜合實力等等均弱於大銀行,其對存款的需求度遠遠高於大銀行,但同等條件下,人們預設的選擇都是大銀行,就好比同樣10萬元如果可以買保時捷和大眾,我想應該沒人會選擇大眾。因此小銀行只有給出高於大銀行的存款利率,方有競爭力可言。

    但是給出高利率並不是無限的高,因為小銀行也要盈利,特別是中小銀行對息差的依賴度遠高於大銀行,因此我才會在開頭說5.4%的利率只有在中小銀行的五年期裡才存在,但並不普及。若任何期限的存款都給予5.4%的利率,中小銀行早就全倒閉了。

    看看下圖,列舉的18家中小銀行,5年期的利率都沒有超過5.4%的,這就驗證了我所說的這個利率並不普及。

    這個利率是否存在?存在的!山東省威海市的藍海銀行5年期的普通定期利率就高達5.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二寸結婚照時,男女應該怎樣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