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屠爾佳哈知玉齋

    薛寶釵嫁給賈寶玉那是高狗的流毒,那是不可能的,薛家絕不會把攀附富貴的唯一指望薛寶釵嫁給已經衰敗的賈家!

    【知玉齋】大觀園諸芳流散

    諸芳流散,就是死的死,流散的流散,開到荼蘼花事了,大觀園的諸芳流散,一定跟怡紅院和麝月有關係。有可能是麝月離開大觀園,襲人死亡。

    因為襲人流產的時候就吐血了,王熙鳳也是因同樣的原因,病重無法管理榮國府,而襲人的病症比王熙鳳還嚴重。王熙鳳是累的,加上小產,所以,賈璉才判斷王熙鳳必死無疑。而怡紅院的事情也不少,麝月和晴雯都不在了,襲人能不累嗎!賈寶玉在這個時候出一點點問題,襲人和黛玉都會急火攻心,病情加重。而她們是同一天生日,會不會一天死去?而這個時候,元春,賈母應該都不在了,賈寶玉一下子變的一無所有,他這個情種,只能殉情自殺。

    尤二姐尤三姐自殺,他魔障了一陣子,晴雯死了,他臥床一個月,說黛玉走,他馬上瘋。

    最愛他的賈母死了和這兩個他最愛的人死了,他不自殺也活不成了。所以,賈寶玉根本沒機會出家。

    在黛玉和襲人死亡之前,秦可卿死了,尤二姐死了,尤三姐死了,迎春死了,香菱死了,晴雯死了,元春死了,賈母死了。襲人和林黛玉死了之後,賈寶玉和王熙鳳都病死了,王夫人畏罪跳井自殺。薛蟠酒後殺了夏金桂,夏家報復連薛寶 釵一塊弄死。讓薛姨媽跟夏家奶奶一樣變成孤家寡人。李紈改嫁,妙玉還俗嫁人。史湘雲婚姻美滿,結局悽慘,跟李清照一樣。我早就分析過,邢岫煙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個人性格,她嫁入薛家好不了。香菱和迎春何如?

    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賈府因為王夫人收受甄府罪證而獲罪,史家和王家受到牽連,都完了。落得個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

  • 2 # 使用者7664974600760

    寶釵是個心機婊,其實寶玉並不喜歡寶釵,命裡註定他倆婚後不會幸福,因為寶玉愛的是黛玉,所以寶玉和寶釵不會幸福。

  • 3 # 老美詩書齋

    薛是個實用主義者,封建社會閨閣淑女的典範,在她看來,象寶玉這樣的世家子弟自然無可避免地要走仕途經濟的路,所以在寶玉很不耐煩不願見賈雪村時,她勸寶玉也該見些做官的人,談些仕途經濟,寶玉當即就惱給她個下不了臺。寶釵此人,無論才貌,自不在黛玉之下,然而她比不上黛玉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她完全沒有自己的真性情,她心裡也喜歡寶玉,可是礙於禮教不敢有絲毫表示。照書中她自己的話講,她很講主子身份,跟奴才丫頭不會親熱玩鬧得主僕不分。而寶玉最討厭的就是學那些無聊的走入仕途所需要的八股文章,其實寶玉並不是不好學,不過他喜歡學的不是那些用來當仕途的敲門磚的東西。他喜歡看的是莊子這樣的雜學,甚至西廂這樣的禁書,在他看來,女兒是最美的,最不該有世俗之氣的,他把那些鑽營之人稱為祿蠧,而寶釵卻屢屢勸他交往祿蠧,賈寶玉嚮往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交往的馮紫英、柳湘蓮這樣的人,他也並沒有要脫離社會,畢竟在書裡他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對人生以及今後的前途並沒有完整的想象,他不過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想當個乾淨些的人罷了,而薛寶釵卻是個完全為世俗要求浸化的人,就連史湘雲也勸他,而只有林妹妹才是同道中人。

  • 4 # 小窩裡的妖精

    談不上反目吧,只是理念不合,關係不是很親密罷了,這是重點,因思想境界不在一個頻道,所以永遠對不是路。

    但是在新婚期那會,關係還是可以的,畢竟寶玉在成親前,對多次對薛寶釵的美貌表示欣賞,對她的脾氣秉性也是敬重的,並不敢隨意冒犯。以例為證:賈寶玉探病薛寶釵時,在賈寶玉眼裡看到的薛寶釵的樣子,是那樣的歲月靜好的美感,其實還行欣賞薛寶釵的,畢竟美好的事物誰都喜歡。再次就是關於寶釵戴的紅麝串時,又從寶玉眼中看到關於薛寶釵的美,竟然能看呆了去,足以證明薛寶釵美貌可以打動賈寶玉。

    婚後,蜜月期還是有的,剛開始,畢竟薛寶釵還對婚姻抱有希望,會柔情蜜意,總能讓賈寶玉這個極喜歡和女孩說話的人粘上來的。例如,賈寶玉午睡,睜眼沒見到薛寶釵,就問半天沒見著你,去哪了。早晨與寶釵同時起看著薛寶釵梳妝不錯眼的。多次讓鳳姐打趣他們夫妻的甜蜜氣息。

    當然這蜜月期是短暫的,真正心靈上的溝通總是沒有,甚至完全背道而馳,就會相看兩厭,賈寶玉甚是無奈,甚至會不想面對薛寶釵,而薛寶釵完全看不是賈寶玉的所作所為,因此必定會關係疏遠。以至於賈寶玉為擺脫對他來說以無可留戀的枷鎖,毅然出家放棄一切,只為追求心靈上的愉悅與滿足。

    可見真正的天長地久靠外貌是無法實現的,只有真正心靈契合的伴侶才算是神仙眷侶。

  • 5 # 俏月36836289

    首先肯定回答不是夫妻反目,寶玉最終和寶釵成婚,這就是第五回裡《終身誤》曲詞裡唱的“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意思就是成婚後,最初寶釵對寶玉應該還是非常敬重的,她深知寶玉心中忘不了黛玉,所以這時候還並沒有表現的太強勢,寶玉也並沒有太冷落寶釵,夫妻之間是“舉案齊眉”,彼此互相敬重。謝謝邀請

  • 6 # 書燈幽見

    寶釵與寶玉最終的反目是必然的結果。

    寶玉厭惡官場,稱積極進取功名利祿的人為“祿蠹”,寶釵的理想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兩個人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衝突。

    再來,當然是因為黛玉。

    寶玉永遠都不可能忘記黛玉,也永遠不可能有一個人能取代黛玉在寶玉心中的位置。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玉的內心深處,始終純真,幼稚,他不希望長大。黛玉的任性,痴情滿足了寶玉不想長大的渴望。潛意識裡,他們都永遠是初見時的模樣。

    而其他人卻都默默長大了。這一點上寶黛二人有共同的寂寞和失落。

    例如寶釵,湘雲,探春等等都知道要為家計而操勞了。黛玉不是不知經濟,但正如她自己說的:

    “我每常心裡閒了,替你們算一下,出的多,進的少,必致後手不接...”

    這段話裡的意思幾乎可以看出,以賈府經濟上的困境,以及幾乎沒有任何反轉餘地的管理形式,再加上寶玉的不熱衷功名利祿的個性,聰明如黛玉一定看得出,果真嫁與寶玉,日後必致後手不接。

    但儘管如此,她也還是堅定地選定了寶玉。哪怕跟著他,受苦受窮也毫不在乎。

    她說自己心裡“閒”了,說明她心裡平時忙什麼?不管忙什麼,反正不是經濟功名利祿就對了。

    只要不是這些鑽營之道的東西,寶玉就不反感。

    而女孩子不在乎一個男人窮,甚至都不在意他沒本事,以後跟著他可能會受窮,但她就圖他這個人。不管在哪個年代,這個女孩子都沒法讓男人不愛她。

    更何況黛玉才貌雙全,性情風流靈巧,多愁善感,身世飄零,這本身就是惹人憐愛的個性和人生際遇,莫說是多情的寶玉,就是任何一個男人遇見都會激起保護她,憐惜她的慾望。

    而寶玉偏偏是最多情的一個人,遇見黛玉這樣極品的女子,也可以說是“在劫難逃”了。

    黛玉對寶玉的愛,既停留在兒時的純真,又成熟於超越了世俗的功利,驅入了精神領域高度的超凡脫俗,成功的合二為一。

    這樣的愛情過於完美 完美到幾乎只存在於書本之上。

    而寶釵呢?在寶玉面前,在眾人面前,都保持著大家閨秀的風範,親切友好,但是這親切友的後面,總隔著一堵牆。

    王夫人叫她和李紈,探春管一次家。探春除弊興利,一番改革之後,好不容易一年省出來幾百兩銀子。她倒好,先是拽了一段文章。說道是:

    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世俗去了”

    然後,又拿著探春興出來的利,全賞給了婆子們。拿著賈府的錢,她自己做人情,為以後做寶二奶奶鋪路。

    這一章回裡面,寶釵的虛偽和八面玲瓏展露無疑。但是一個人的優點,也往往是她最致命的缺點。

    寶釵這樣愛面子,虛偽的個性,是她性格上最大的桎梏。這種個性會被面子壓死,不可能扭轉賈府的困境。所以,“上青雲”之夢也註定就是個夢而已。

    再來聊聊她對寶玉的情感:

    她喜歡寶玉有幾分?誠然,寶玉的身份,寶玉的家世,寶玉的容貌,她都喜歡。

    至於寶玉的愛好,以及寶玉的精神追求,她則是完全不認同。

    她對寶玉的愛充滿了太多的功利色彩,不難想象真正進入婚姻之後,二人必定勢如水火,冷如冰炭。

    詩言: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空”字寫盡了寶玉婚後,巨大的失落。“雪”是指寶釵冷若冰霜的性情。

    寶玉是一個肯與戲子們來往的人,為戲子捱打不後悔。甚至打死也情願。是個情感異常熱烈的人。

    寶釵是怎麼對下人的?

    文字三十二回:

    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寶釵怎麼安慰王夫人,而評價金釧呢?

    ...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總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

    雖是安慰王夫人之詞,卻也窺見她心中森然的等級觀念。

    寶玉把任何人都當人,他同情所有人,但是寶釵眼裡,下人如同貓和狗,被主人打一頓出一下氣,不應該心懷怨恨。

    當然,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評判要求寶釵有跟寶玉一樣高的覺悟,繼而因此而全盤的否定她的人品。

    畢竟那個朝代禁錮了她的思想見識,她的見識其實也符合當時大多數貴族的觀念。

    人與人,生來就不平等。

    但是,不幸的是,她愛上並且嫁給了寶玉,更要命的是寶玉的靈魂裡,還住進一個和他無比接近的黛玉的靈魂。

    所以他們的婚姻註定貌合神離,完全沒有和諧的可能。

    (圖源皆自網路,侵刪)

  • 7 # 棲鴻看紅樓

    如果不是百二十回本續書中“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林黛玉焚稿斷痴情”這樣戲劇化的對比性情節,黛玉應該在寶玉婚前香消玉殞。也就是說,寶釵不可能作為黛玉的替代品嫁給寶玉,更不會是陰謀競爭的無恥獲勝者。

    相反,在黛玉逝後,寶釵是寶玉最合適的婚配物件。她的美麗寶玉一向欣賞著,多年相處也算融洽(不談愛情),更不用說她對寶黛愛情一向知情,算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了。

    如果賈家不衰敗,鳳姐繼續強勢管家,寶玉與寶釵可以做一對詩朋畫侶、富貴閒人。寶玉儘可以一邊欣賞寶姐姐“雪白的一段酥臂”,一邊在心裡懷念林妹妹的知己。就像藕官說的:“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僅僅是為了林妹妹靈魂的“安”,寶玉也不會拒絕正常的娶妻。

    寶釵固然是希望寶玉“上進”、讀“正經書”的。不過賈母早就預言過,“寶玉將來也是個不聽妻妾勸的”。寶釵對他的影響力,能比賈政的板子更大嗎?賈政差點把寶玉打死,寶玉還不是照舊?他不聽你的,寶釵能如何?身處那個時代,不能主動要求離婚吧?

    但是隨著家族敗落、“大廈傾”、獲罪抄家之類的大變故,情況就不一樣了。鳳姐肯定是獲罪,然後被休,賈璉也勢必受到連累(鳳姐干涉司法,是用賈璉的名義)。就此家破人亡,大概也沒那麼慘。像寶玉這樣不管事的,即使被羈押一段時間,還是會獲釋。

    獲釋之後的日子,才更難過。因為家產被抄,經濟上陷入困頓。寶釵與寶玉,不僅要獨自支撐他們的小家,更負有主持家族的責任,再沒有別人可以分擔。到這時,寶釵就不得不勸寶玉、哄寶玉、騙寶玉、逼寶玉“上進”,比如求取功名了。

    也就是到了這時,兩個人的的三觀不合問題,才真正到了衝突激烈、無法調和的地步。“銀樣鑞槍頭”的寶玉,也有他不肯讓步的底線,就是人生道路的選擇,絕不肯入“祿蠹”、“國賊祿鬼”的行列。

    在寶玉,這是我的底線,絕不容突破。在寶釵,家事敗壞至此,你身為男子,居然不肯擔負責任。雙方都不能退讓。到忍無可忍之時,寶玉就“懸崖撒手”、一走了之,寶釵就不得不繼續忍受貧困、孤獨的生活。

  • 8 # 蓼風荷月

    賈寶玉跟薛寶釵結合後,夫妻反目是必然的!首先,賈寶玉愛的是林黛玉!這對錶兄妹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著厚實的感情基礎。其次,林黛玉丶賈寶玉有著夙世的因緣關係。在太虛幻境時,林黛玉是絳珠仙草,賈寶玉是神瑛侍者,每日裡用甘露澆灌她。林黛玉曾說道,若下凡為人,則用一生的眼淚還他!再者,賈寶玉憎恨世俗,喜歡無拘無束。林黛玉雖弱不經風,但天生麗質,秀外慧中,不為世俗所束縛,故兩人走得很近,也是天生一對!而薛寶釵,雖美貌超群,但城府極深!她是官宦千金,心目中追求的是升官發財,嘴上唸叨的是經濟學問,這是賈寶玉所厭惡的!並且薛是表姐,每日裡道貌岸然,賈寶玉對她除了尊敬,沒有一絲愛情。最讓賈寶玉不能容忍的是,以賈母為首,王煦鳳做幫兇,用李代桃僵的毒計讓二人結合,騙過賈寶玉。一邊是笙簫管笛入洞房,一邊是悽風苦雨孤魂泣!賈寶玉悉知真像後,心如死灰,心中更加討厭薛寶釵,從此註定了這場婚姻的破滅!

  • 9 # 笨笨豬的窩

    寶釵和寶玉的結合,黛玉的香消玉殞,註定了他們的結合不會幸福。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寶玉和黛玉從小一塊在祖母跟前長大,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黛玉更是老太君嫡親女兒的遺孤,他們的關係相比較與其他人更是親厚。

    自小一塊長大,在家中長輩的言談舉止當中,在姐妹的打趣當中。寶玉早已經認為在長大成人之後,他要迎娶進門的是自己的表妹林黛玉,而不是寶釵。雖然他和寶釵有金玉良緣之說,但是在寶玉的眼中,也只是將寶釵當作姐姐。

    2.寶玉和寶釵的三觀不合。

    寶釵自小經歷了家道中落,哥哥惹是生非,她和母親不得不自小寄人籬下。雖說她與黛玉一樣,都是寄人籬下。但是他們又是不同的,黛玉有自己的親祖母庇護,又有親舅舅在堂主事。而寶釵與賈家唯一的聯絡,就是他的母親與寶玉的母親是親姐妹。

    所以在寶釵的眼中,似乎只有讀書科舉,入朝為官才是唯一的正途。對於不愛讀書,不求上進,渴望自由的寶玉,她不厭其煩地勸解。

    而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文人風骨。林黛玉深受其父親的影響,渴望的無憂無慮,灑脫不羈的生活。在這一點上,她與寶玉是契合的。

    3.寶玉真正恨上寶釵的可能就是結婚的時候。為了騙取瘋癲的寶玉結婚,在黛玉病重之際,他們讓黛玉的貼身丫鬟雪雁扶著寶釵行禮。

    最終,黛玉在婚禮的鼓樂聲中吐血而死。而寶玉和寶釵也在一眾人等的籌劃之中,結為夫妻。

  • 10 # 君箋雅侃紅樓

    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維持不久,賈寶玉離家出走,留下薛寶釵一人守寡,有人認為這代表夫妻二人反目,其實寶玉寶釵從來沒有夫妻反目,也沒有互相厭棄。相反卻夫妻和美,齊眉舉案。雖然賈寶玉覺得薛寶釵替代不了林黛玉,未免美中不足。但不足的前提是美,證明夫妻感情不錯。這點【終身誤】寫得清楚。關於二人為什麼分道揚鑣,具體有三個原因,卻都與夫妻感情無關。

    【一】

    (劉姥姥說)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緻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白綾裙子──”剛說到這裡,忽聽外面人吵嚷起來,又說:“不相干的,別唬著老太太。”賈母等聽了,忙問怎麼了,丫鬟回說:“南院馬棚裡走了水,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

    三十九回,劉姥姥講述雪下抽柴故事,隨後賈家就起火了。雪下抽柴本就代表薛寶釵。而當時她穿的什麼“紅襖白裙”古人絕不會這麼穿,只能代表她經歷了紅白喜事。推斷寶釵嫁給賈寶玉,為了給病重的賈母沖喜,不想賈母當天去世,喜事變喪事,隨後不久賈家“起火”被抄家。

    賈寶玉先經歷林黛玉被賜婚離開賈家後去世,再經歷賈母去世,賈家被抄家,父母被治罪,家破人亡一無所有,身心受到絕對打擊,這種情況下哀莫大於心死,出事是遲早的。

    【二】

    賈家抄家後,支撐賈寶玉精神的就剩薛寶釵。“雪下抽柴”是雙關,即代表薛寶釵來到賈家的目的,也代表“金玉”婚後,賈寶玉抄家,薛寶釵負擔起夫妻二人的生活。

    甄士隱的家破人亡對賈寶玉有很重要的影射作用。甄士隱與妻子封氏投靠老丈人家,被老丈人各種嫌棄拐騙,全靠妻子和丫頭做女紅支撐。薛寶釵同樣也是如此,判詞說她“可嘆停機德”,並非單獨指出她具備這樣的品德。而是她在賈家抄家後,確實靠女紅紡織維繫她與賈寶玉生活。

    賈家抄家後賈寶玉一文不名,又不會賺錢,唯有薛寶釵能負擔起家庭用度。賈寶玉也就像甄士隱一樣自怨自艾。可惜,他這樣子不但幫不了薛寶釵,還會被薛家嫌棄。薛姨媽本就不是大方的人,平時常嘮叨香菱等不會省儉。夏金桂更是眼睛不揉啥子,怎麼可能放任賈寶玉在薛家吃白飯。薛蟠一個渾人,被攛掇幾句話,真的可能像三十四回那樣拿著棒子要打死賈寶玉。寶玉寶釵夫婦二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遭遇了人生最難的時候,薛寶釵無可奈何之下“停機德”,最後一次勸說賈寶玉拿起書本振作起來。

    【三】

    第二十八回,賈寶玉與馮紫英蔣玉菡薛蟠等每個人說過一個酒令,每個酒令並非只說一個人。根據古人酒桌文化,這種酒令難點是要照顧到每一位在座的主要客人。所以,除了馮紫英和雲兒因為影射史湘雲嫁給馮紫英,酒令單獨唱和外,賈寶玉和蔣玉菡薛蟠的酒令分別都提到了除雲兒以外的幾個人的姻緣。屬於賈寶玉和薛寶釵的是:

    “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

    “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

    “女兒悲,嫁個男人是烏龜”

    第一句講的是薛寶釵被逼無奈“停機德”規勸賈寶玉振作起來,能夠科舉仕途,不再被人瞧不起。家庭也需要他男人一點。不想賈寶玉遭逢鉅變,自己無能養家,又不想科舉仕途,萬念俱灰離家出走。

    第二句講的是寶玉離家出走後人生境況就像“掉在池子裡”,不排除也像甄士隱那樣有“下世(死)”的狀態,此時癩頭和尚像當初點化甄士隱的跛足道人一般出現,賈寶玉被他點化(被癩頭黿吞了去),一去不復返。

    第三句講的是賈寶玉被癩頭和尚度化後,出家為僧(變成個大王八,王八和烏龜是和尚戲稱)後,尋到林黛玉的墳前,替林黛玉守墓一生(馱一輩子碑)。

    薛寶釵在人生難以為繼的時候規勸丈夫振作起來,並不算錯。賈寶玉也需要振作才能活下去。可惜,寶釵高估了賈寶玉的神經承受力,賈寶玉不堪人生鉅變,離家出走遁世而去,與薛寶釵的勸說並無多大關係,也不是夫妻反目。更多是他心關難過。最後薛寶釵的餘生,就像四十回賈母看到的蘅蕪苑雪洞一般的房間,一個人幾本書,苦守餘生!寶釵是真的可憐!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 11 # 細說心語

    其實寶玉和寶釵最終也沒有反目成仇,依然舉案齊眉,只不過寶玉的心裡有些“意難平”,還牽掛著林黛玉。

    我們從《紅樓夢》曲子〔第二支終身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玉和寶釵的性格都是溫和的,又有教養,就算不是惺惺相惜,恩恩愛愛,也絕到不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畢竟他們倆不是薛蟠和夏金桂,也不是王熙鳳和賈璉,那兩對確實有點反目成仇的意思。

    黛玉死了,寶玉和寶釵成婚,到底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寶玉被騙,反正根據書中的提示,他們後來確實結婚了。

    至於後來的寶玉出家和蘭桂齊芳都是後四十回的內容,和曹雪芹的意願是否一致,我們真不太清楚啊。

    但是這兩個人頂多是面和心不和,不會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以寶釵的為人來講,裝也要裝的琴瑟和鳴。

  • 12 # 憑欄翠袖

    寶玉寶釵婚後為何會反目。我想這是由多個綜合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寶玉愛的是黛玉,不是寶釵。

    判詞說,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寶玉心裡想著他最愛的林妹妹,與寶姐姐的婚姻不是他的理想,是計劃外的,他難以接受。一個“終”字,說明,自婚姻開始到婚姻結束,他都沒有忘記黛玉,黛玉的影子永遠橫亙在他們夫妻之間,那麼他又怎麼可能移情於寶釵呢?

    一個“空”字,說明寶玉與寶釵之間始終保持著名義夫妻的關係,並無夫妻之實。寶釵有一句詩謎“琴邊衾裡總無緣”,說明他們倆永遠都沒有肌膚之親。一對從心靈到肉體都隔閡的男女,他們的婚姻怎麼會長久呢?

    然而,以寶玉對女孩的體貼,他倒也不至於因此反目。還要有其他因素。

    另一個因素是寶釵與寶玉的想法截然不同。

    四大家族日漸衰落,作為有望繼承家族事業的寶玉理所當然承擔起重振家聲的道路,也就是科舉仕途之路。寶釵對這一點看得很透,自然會以此來要求勸說寶玉。然而寶玉的底線就是“別勸我讀書仕途”。只要不提這個,他可以跟你百般好,但只要提這個,他最愛的美少女也立刻成為死對頭。寶玉之所以最愛黛玉,是因為黛玉是姐妹中唯一一個不曾勸他讀書取仕的人。寶釵的想法與他們相反,所以寶玉在思想上是與寶釵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僅僅如此,寶玉頂多是迴避和疏遠,還不至於反目。要反目還要具備第三個條件。

    第三個因素是寶釵誨人不倦。

    寶釵喜歡用她認為正確的道理去教導別人,不管別人愛聽不愛聽,她先把她認為該說的話說出來才罷。婚前她也勸過寶玉,為此也碰過釘子,但是婚前好辦,反正寶玉只是表弟,勸了不聽就適可而止了,可是作為丈夫這樣,寶釵就不能容忍了,必須苦口婆心地勸。而寶玉作為她的丈夫每天朝夕相處無可逃避,眼前這個女人既不能用肉體吸引他又沒有精神共鳴,還要天天說他不愛聽的話,他自然忍無可忍。

    當初襲人勸寶玉是半哄半勸,且有肉體吸引,而寶釵是一味死勸。寶玉怎麼能接受呢?反目也就是必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懷疑我出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