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墨悠然
-
2 # 春華秋實1341548
臘月打春明年春短,正月打春明年春長,這是硬道理。至於臘月打春明年無倒寒不太確切。問題是數九已盡後,天氣變暖,倒春寒發生頻率相對的減弱或減少,但不排除沒有冷空氣來襲。而正月打春如(明年)春天延長,寒九不盡,正月相對又冷又長。難免冷空氣來襲,所謂的倒春寒容易光顧。
明年農曆初四打春,相對來說明年的春長。寒九天會干擾一個正月,冷的時間越長,倒春寒影響的頻率越多。
-
3 # 樹德漢碩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問準不準,是很難確定的,中國地大,氣候多樣化,往往北準南不準,南準北不靈,東準西不準,西準東不靈,高山與平原也不同,城市與鄉村也有差異,海邊江邊湖邊與內陸高山又有很大差異。2020年的立春從陰曆看是在正月十一日酉時,是在正月不是臘月,是有點延後,不是在臘月屬提前。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在春季,特別在春季中後期還遭遇寒冷天氣,下霜雪,就叫倒春寒。遭遇倒春寒對農業生產是很不利的,倒寒越嚴重,影響及損失就越大。
中國使用的節氣歷,是依據陽曆即太陽的執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節氣交接日從陽曆看相對固定,只有前後一天之差,是不存在多天甚至不同月差的。而中國使用的陰曆,是以月亮執行變化規律而制定的,反映的是月相變化,朔望盈虧的特點。陰陽曆是兩種不同計算的歷法,中國將陰陽曆合用,叫為農曆。陽曆年日數不是365天就是366天,而陰曆年日數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所以有約十一天之差,為補足年日差,陰曆就要設定閏月,陰曆閏月一年就有13個月384天了。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時長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因而,從陰曆看節氣日期就會有較大變化,閏月年前後是大有不同的,會出現三種情況:節氣提前到正常到延後。如立春是正月的節,在正月初一到初八這段時間立春屬正常,在臘月裡(多是下旬)交就是提前,正月初八後交可算是延後了。這是因為陰陽曆年日差有十多天,陰曆設閏月補足造成的。2O19己亥年,立春就在上一年的臘月裡,且還是遇上最後的除夕。準與不準,時已過,都可驗證了。此話言外之意是:立春在正月間,就會有倒春寒。現在人感覺是暖冬,就相信明春會有倒春寒了。我生在嶺南兩廣地,是北迴歸線之南,嚴重的倒春寒是沒有的,北邊就難說了。立春在陰曆延後之後就要有閏月了,2020庚子年是閏四月,閏月年一年有兩春,正月一次,臘日一次,到臘月廿二亥時就交辛丑年立春了,即2021辛丑年的立春是在臘月裡。2O22壬寅年立春是正月初四寅時,屬正常了。
-
4 # ZBLiu
立春在二月四日,很穩定的。因為節氣是根據陽曆定的。所以,拿著曆本預報天氣,純屬瞎說。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至3月初)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所以,“倒春寒”指的是春分過後當地氣溫明顯低於前期。現在連氣象臺也不做兩個月以後的氣象預報。拿著皇曆唬人,根本不必理睬。
-
5 # 魯西林二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
“倒春寒”是農民最害怕在春季發生的天氣現象了,其一旦發生對農作物的危害可不少。而在民間也有一些預測有無倒春寒的農諺,這一句就是。這是在閩南地區流傳的俗語,其意思是說立春如果是在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第二年春天就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這也是老祖宗長期觀察的結果,在今天依然還是很適用的。老農說了,這句農諺準確性還是挺高的,而2020年的立春就是在大正月十二,看來明年春天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倒春寒”,中國是一個季風性氣候的國家,一般初春的時候氣溫開始回升,也是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但是在這個時候往往會出現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南方的情況,北方南下的冷空氣與南方的暖溼空氣相遇,就會形成成持續性低溫降雨天氣,使得氣溫也有了很大程度地降低,這就是人們說的“倒春寒”。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這句俗語,也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俗語、諺語都是古時候人們透過對生活和勞作的觀察,發現自然的規律而產生的,在當時科學尚不發達的時候,用來指導生產和生活,是經過時間驗證的,並且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知識,不斷接受新的驗證,從而不斷完善,成為指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因此也有人說諺語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但是到了現在,很多人就可能會有疑問這些老俗語是不是還適用現在的氣候條件了,我們覺得確實會有所不同,尤其是近些年溫室效應的影響,使得冬天不再像以前一樣寒冷,很多北方地區的降雪也開始減少。
而且科技的發展,使得農業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不再那麼依靠天氣,所以農民們不用太過於擔心。
但是俗語的本質其實就是對人和自然的各種關係的思考,雖然可能和現在的天氣有一些出入,但是還有著一定的科學價值。
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諺語的時候,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現實生活去感受諺語的魅力,這樣才能體現出諺語的價值。
也就是說,“立春在臘月,明春無倒春寒”準不準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2020年的立春是在2月4號,農曆的正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