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毛遂自薦裡面有一位毛遂?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物?
13
回覆列表
  • 1 # 果果愛分享

    居然只有一個毛遂自薦,之後再沒有聽說過任何關於他的事蹟,感覺就像詩詞當中的一些作者,靠一首詩一首詞或者某個作品,一舉成名,而後默默無聞。他自比為囊中之錐,卻只是用了一次就再也無鋒芒,充其量只是一顆流星劃過天空。

  • 2 # 苦茶庵

    戰國後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進行的十分激烈,在戰爭的過程中,秦國已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它南破楚,東敗齊,在中原稱雄一時的魏國,四面受敵,也已衰落下去。獨有趙國趁秦、齊相爭之機,國力得到發展,還比較強大。秦採用“遠交近攻”的戰略,在公元262年派兵攻韓,迫使南韓的上黨降趙。公元前260年大敗趙軍於長平,製造了活埋趙國降兵四十萬的大慘劇。

    秦軍乘勝在公元前258年圍困了趙國都城邯鄲。秦國大軍壓境,趙國危在旦夕。但是秦軍在長平的暴行,激起趙人的義憤,趙國一面頑強堅守,同時派人到各國求援,以解國都之危。 平原君趙勝,是趙惠文王的弟弟,在他家裡供養著各色各樣“門客”。趙王派他到楚國去求救,在當時“諸侯畏秦”的局勢下,他知道楚王不會痛快地同意救趙。便決定在門客中選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同去,打算先用好話去說動,若不成功,就用武力威逼楚王出兵救趙。平原君在門客中挑來選去,只選出十九人,還差一個,怎麼也選不出。平原君正在發愁的時候,門客中有個叫毛遂的人,走到面前說:“我聽說你準備帶二十個人到楚國去訂立合縱抗秦的盟約,現在還差一個,為此影響行期,形勢這樣緊迫,你就把我算上,湊個數吧。” 平原君問道:“先生到我這裡幾年了?” “三年。”毛遂答道。 平原君帶著諷刺的口吻說道:“世上凡是有才幹的人,就象鐵錐裝進布袋裡一樣,那鋒利的錐尖立刻就會露出來。你在我這裡已三年了,沒有人稱頌你,我也未聽到過你有何本領。可見先生沒有什麼才幹。先生,你還是留下吧。”毛遂對平原君說:“今天你就把我裝進布袋吧。要是早將我裝進布袋連整個錐子都已從錐柄上脫下而鑽出來了,哪會只露一點尖呢。”

    於是平原君帶著毛遂等二十人出發到楚國去。 平原君到了楚國,在楚宮廷上給楚王說明趙國的危急要求楚與趙合縱抗秦。楚王害怕秦國,不肯出兵。兩人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還是沒有結果。隨同平原君的二十個門客,在堂下等得不耐煩了,毛遂按著劍,大步跨到堂上,對平原君說:“合縱抗秦的利害,只要兩句話就決定了,你們從早上談到中午,還不能定,是什麼道理!”

    楚王見毛遂說話這樣不客氣,十分生氣地問平原君:“他是什麼人?”平原君答道:我的門客。”楚王大發脾氣,對毛遂怒聲道:“還不快下去,我與你的主人說話,你上來幹什麼?” 毛遂正是要激怒楚王,以藉機用武力逼迫他。當楚王對他呵斥時,他雙目圓睜,按著掛在腰間的寶劍,向楚王面前靠近幾步,用威逼的口氣說道:“大王,你之所以敢於這樣申斥我,是憑藉著楚國強大的軍隊。現在我與你相距不到十步遠,楚國的軍隊救不了你。大王你的性命,握在我的手裡。我的主君就在前面,你為何這樣無禮地申斥我,你把我的主君置於何種地位呢?”楚王見毛遂按著寶劍,殺氣騰騰地就站在面前,已是膽戰心驚。如此申斥客人,也是失禮,他無言對答。

    毛遂停了停,向楚王說道:“我聽說商朝的成湯,開始只有七十里大小的一塊地方,後來打下了天下。周文王原來也只有百里之地,而終使天下的諸侯向他稱臣。他們哪裡靠的是兵多地大呢,主要是能根據形勢而發揮其威力罷了。而今楚國土地有五千裡,精兵上百萬,這是稱霸天下最大的本錢。本來,以這樣強大的楚國,天下還有誰能阻擋得住你呢?然而情況又怎樣呢?白起不過是一名小小的無能之輩,他只率領幾萬軍隊與楚國交戰,頭一戰就佔領你楚國的鄢、郢,國都搬家。再一仗燒了夷陵,第三仗就將你祖先的宗廟燒光,連你祖先都受到侮辱。這百世的仇怨,趙國都感到害羞,難道大王你還不覺得恥辱嗎! 趙楚合縱抗秦,是為了楚國,並不是為趙。” 毛遂的話,擊中了楚王的要害,使他有所醒悟。於是陪著笑臉說:“是是,就象先生你講的那樣。我一定用楚國的全部力量與趙合縱抗秦。”毛遂緊緊追問道:“那麼,定下來沒有呢?”“定了。”楚王下決心說道。 毛遂於是叫拿血來。他端起盛血的銅盤,跪著舉到楚王面前說:“趙楚兩國訂立合縱抗秦的盟約,大王你先歃血,其次是我的主君,然後是我。”

    抗秦救趙符合當時楚國的利益,楚王終於同意出兵援趙。趙楚兩國訂立了抗秦的盟約。 平原君一行返回趙國後,楚王派春申君黃歇率領楚軍救趙。這時,魏國援軍也到了。趙、楚、魏三國的軍隊,內外夾攻,秦軍腹背受敵,大敗而去。秦國東進戰略,暫時受挫。 從楚國回來以後,平原君很感慨的說,我自以為知人這一次,我卻差一點失去毛先生。 毛遂在別人不瞭解他的才能的情況下,自己出來承擔到楚國請救兵的使命,後來就把這種自我推薦,勇於去做某件事的行動,叫做“毛遂自薦”。

  • 3 # 小方說歷史1990

    毛遂,戰國時期的趙華人,他是趙國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公元前257年,秦國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由於秦國軍力較強,趙國不是秦國對手,只能到鄰國楚國請求救兵,否則國家不保。趙王請平原君趙勝帶人前往談判。經分析,大家認為楚國不一定會派兵來援。因此,趙勝計劃武力脅迫楚王派兵。這樣就要求去二十人,且能文能武。平原君趙勝雖有門客三千,但要挑出能文能武者也只有十九人,另一人始終沒有找到。這時一名叫毛遂的人前來,自薦自己為第二十個人,一同前往楚國。趙勝見其面生,便問,先生來到這裡多久了,為何從未見先生在眾人面前展示才華,脫穎而出呀?毛遂答道:本人已來三年,至今未曾展示自己,是因為沒給我展示的機會。就像一把尖刀放在包襄中,那刀尖一定會刺破包襄脫穎而出,那就不單單是露出鋒芒的問題了。平原君見其說得有理,決定帶毛遂一同前往楚國。在楚國,平原君趙勝與楚王談判半晌也沒結果。毛遂便帶劍來到楚王面前,大聲說道:是否出兵是趙楚雙方合作、三言兩語就可達成協議的事,你卻談了半天也沒結果。當初,商湯借七十里地就可稱王天下,周文王僅靠百里土地就使天下諸侯稱臣。你楚王現有五千裡的土地,兵員百萬,具有稱霸天下的實力,卻被秦國多次打得一敗塗地。城池被佔,土地被割,宗廟被毀,辱沒先人,這樣的國仇你都能忍,趙國都為你感到羞愧,而你卻象沒事一樣偏安一隅,怎麼對得起你們趙國的列祖列宗。趙楚合作一事,對楚國有百利而無一害。若是趙國被秦國打敗,那麼下一個就是你楚國,楚國離滅亡的日子也不會久遠的。楚王聽罷,甚覺有理,便與平原君趙New SantaFe成協議,雙方合作,共同出兵抗秦。為此毛遂獲得“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在趙國抗秦大戰後不久,燕國趁趙國戰後元氣大傷、尚未休養生息之際前來攻趙。趙王令毛遂率領軍隊予以抵抗。毛遂急忙對趙王說:我乃一文人,前去打仗雖不怕死,但我不懂軍事,讓我帶兵必誤大事,最好另請賢能。趙王不允,毛遂只好率軍與燕軍交戰。毛遂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怎奈趙軍兵弱,毛遂不懂排兵佈陣,最終兵敗戰死。

  • 4 # 調侃歷史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挑選20名文武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一人,這時門客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平原君問:毛先生至趙國幾年,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又問:先生若為聖賢之輩,三年未曾被人稱頌,是先生無才能也。毛遂說:吾乃囊中之錐,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平原君心悅誠服,率毛遂等20人前往楚國。

    平原君與楚考烈王商議合縱之勢,毛遂等20人於朝下等候,眼見日上中天,合縱仍未成功,19人便對毛遂道:先生上。毛遂亦不答話,按劍拾階而上,昂首走上朝來。對平原君說:合縱之事只要言明厲害,三言五語便可解決,卻為何自日出談至日中仍未商定?

    毛遂毫無懼色,說道:合縱之事對楚國有百益而無一害。想那秦國久存虎狼之心,併吞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趙亡,楚亦不會長久。想當年蘇秦首倡合縱,六國結為兄弟,致秦15年不敢東進一步。今秦雖圍邯鄲年餘,20萬秦軍日夜進攻,卻未能損邯鄲毫釐。且魏國素與趙國友好,必遣救兵,若楚趙合縱成功聯合魏、韓滅秦軍於邯鄲城下,乘勢西進,則楚可報先仇,收復失地,重振楚威。如此百利而無一害之事卻猶猶豫豫,不能定奪到底為了何故?言罷,楚王立刻連連稱道:就依先生,就依先生。於是於朝堂之上歃血為盟,合縱事成。

    平原君回至邯鄲感嘆道:我一向自以為能夠識得天下賢士豪傑,不會看錯怠慢一人。可毛先生居於門下三年,竟未能識得奇才。毛先生於楚朝堂之上,唇槍舌劍,豪氣沖天,不獨促成合縱且不失趙之尊嚴,大長趙之威風,使趙重於九鼎之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而強於百萬之師。勝再不敢以能識天下之士自居了。遂待毛遂為上客。

    毛遂還是毛姓始祖。

  • 5 # 令有話講

    歷史背景:

    秦國於長平之戰大敗趙國後,趙國戰況告急。作為趙國的風雲人物,平原君趙勝決定親自帶其門客20人共赴楚國。趙勝的門客多數才華橫溢,但是這次挑來挑去只挑到了19人。

    在這個尷尬的時刻,一名叫毛遂的門客站了出來,主動向平原君推薦了自己。自己可以勝任此次任務。

    而平原君對毛遂一點印象也沒有,於是問道:你在我的門下多久了?

    毛遂:三年

    平原君:三年中我從未聽到過任何你的名氣以及別人口中談論你的才華。這就好比一把錐子在一個布袋中,它總會稍稍的小露鋒芒。(言下之意你沒有才華,還是不要去了)

    毛遂:您沒有聽說過我,是因為我這個錐子沒有在布袋中,一旦我進入布袋,我定會鋒芒畢露)

    平原君聽了毛遂的話,深深的被他的話語以及他的勇氣感動。遂帶上毛遂共赴楚國。而最終毛遂也沒有讓平原君,讓趙國失望。他再次用他的行動和勇氣征服了楚王。楚王決定出兵幫助趙國。毛遂從而也挽救了趙國的這次危機。

    所以:毛遂首先是一個有能力、有擔當、有學識的人,在沒有被發現才華的時候,韜光養晦。不斷完善自己。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當機立斷,立即推薦自己把握機會。再後一展才華。

    現實中的我們也一樣。沒有機會時學知識。機會來臨時不放過。最後大展身手。

  • 6 # 文史輕論

    毛遂這個人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才華,此人才智平平,只比常人多了一份勇氣……"我可沒有貶損他——戰國時代,毛遂不過是平原君府中一個普通門客而已,在平原君眾多門客中,唯他性格比較張揚,平原君並不待見他,每次出行辦理事情,都沒他的份,他心裡很是憋屈,總想找到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秦兵攻打趙國時,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國借救兵,隨從中沒有他的份,他軟磨硬泡要平原君帶他隨行,平原君經不過他的糾纏,只好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

    來到楚國,平原君和楚王會面後就談起了"合眾連橫"的事,要楚王和趙國聯合一起對抗強秦,解趙國之危。楚王正在猶豫不決之時,毛遂便藉機自薦……推銷自己的看法……於是跟楚王呈述利害關係,說穿了,這並不是什麼大智慧,而是勇於表現自己。

    說服楚王的時候,毛遂說辭中呈明瞭平原君想說的話,讓楚王明白,如果不"合縱"對付強秦,趙國被滅了,下一個滅亡的就是楚國,並告訴了楚王,強秦採取的是“遠交近攻”的策略——意在步步推進,逐個擊破,如此一說,楚王一聽害怕了,並當機立斷作了決斷,同意聯盟……於是楚王即刻派兵救趙。

    趙國解圍後,毛遂自然就成了名聲“哥”,也得到了趙王賞識……"說到這裡我必須申明一下,其實毛遂對楚王所說的利害關係,也正是平原君想說的,只不過平原君言詞委婉了些,沒有點痛楚王的痛處,而張揚外露的毛遂大膽地放大了利害關係,讓楚王作了出兵救趙的決斷。

    後來傳說趙國對抗燕國時,由於缺人手,名聲在外的毛遂被推薦去統軍攻打燕軍,"想想看,一個耍嘴皮子的,並沒有實打實的軍事指揮才能,又怎能領軍打仗?結果是大敗而歸。毛遂吃了敗仗,感覺自己沒臉面對世人,便自刎而死。

    人們只知道“毛遂自薦”後,突然沒了名聲,卻不看知道毛遂根本就沒有什麼突出的才智——事實證明有勇氣沒能力的人,是沒有作為的。毛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多愛夢幻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