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南平哥

    確實如此,因為一整天都在圍著一個小孩在轉,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小孩身上,的確感到很乏力,很想出去釋放一下,放鬆自己。

  • 2 # 阿彩生活錄

    我是一個爸爸,帶孩子真的是門大學問!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

    因為我們普遍的家裡的地方小玩具少,孩子活動的空間小

    我建議你帶著兩個孩子每天出去玩一會兒。不一定了花錢的地方去玩。在小區的空間做一下,指指點點看看有趣的事兒看看小動物回家就忙吃飯。一定要讓生活有一定的規律。

    在一個要讓小孩高興。不要哭哭鬧鬧,慢慢熬過,這一段吧,否則你也容易得焦慮症。心急火療,對自己對孩子都沒有好處。養孩子就要付出代價,我相信你會把心態調整好。要想到誰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 3 # 農村二哥佬

    不會啊!你小孩是多大了?今年假期特別長,我也是在家帶小孩,我兒子今年都三歲多一點點,我覺得的話也挺好的,畢竟生了就要帶,不帶的話幹嘛?我一般去到哪裡,都會帶我兒子一起,除非說去工作就把它放在家裡面,跟小孩在一起還可以回憶自己的童年,畢竟時間過了就沒有回頭路了,以前自己不懂,不懂珍惜自己的童年,現在就好好珍惜兒子的童年,跟小孩在一起,每天回憶起來感覺都是不一樣,畢竟小孩子的話,肯定會有那些哭鬧啊,嬌氣啊,嬌氣啊,這些的,但是作為長輩的話,肯定要理解啊!平時帶她瞎逛啊,找玩具跟他玩啊,跟他一起聊聊天,說說話啊!反正我覺得我兒子挺好帶的,雖然說有時候也容易發脾氣,但忍忍就過去了嘛,有時候大人認為不好的,可能就是兒童認為是最好的,哈哈,畢竟每個人的樂趣不同嘛,生了就要帶,心情不好的話,就換個角度換一下環境,調整一下就行了,好了,謝謝大家,

  • 4 # 曉璐愛生活

    這個我比較有發言權,首先我是一個15個月寶寶的媽媽,我孩子還小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什麼東西都想研究研究。家裡的抽屜裡面東西被她翻的滿地都是,看到一片的狼藉,我總忍不住要吼他,雖然我知道她聽不懂對她也不好,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要吼他。其次我想這可能跟我剛生完孩子,身體上的激素變化有關係吧,導致情緒的不穩定,心情變化也比較大,沒有什麼耐心。最後我想說的是寶媽大部分在家帶孩子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不上班也沒有獨立的經濟權,多少都會有點遺憾,在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

  • 5 # 冷漠4708

    在疫情這段時間能在家裡陪陪孩子,我個人覺得挺滿足,應為平時也忙,也沒時間陪他,雖然有時候他讓你抓狂生氣,但是我們得把自己想象成孩子,才能和他跟好的一起玩耍,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他哭你吼就能解決問題嗎?多理解孩子的需求,多換位思考。希望我說的能幫到你,謝謝!

  • 6 # sam的爸爸

    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做飯,而飯後洗碗卻感到頭疼。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做飯是創造性工作,不光可以吃到美味合口的飯菜,還可以得到別人的讚美。而洗碗就不一樣了,就算你洗的又快又幹淨,也不是什麼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更沒有人誇獎你洗的鍋碗瓢盆乾淨潔白。

    看孩子這件事就和洗碗一樣,是重複性工作。我相信開始照顧寶寶都是有新鮮感的,而日復一日的換紙尿褲、餵奶、哄睡,以及無時無刻的看護就變成了同樣的重複性工作。

    長時間聚精會神盯住孩子,避免陷入危險的環境。高度注意力集中生怕一不留神孩子就受傷。這種雖然感覺沒幹什麼,可是精神卻一刻也不能放鬆的事情確實會讓人精神崩潰。

    而且產後的激素分泌落差,會讓個別產婦難以承受。這種激素分泌的變化會使人產生悲觀敏感的情緒,也正是這個原因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主要因素。但我覺得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我是個寶爸,也會有被“逼瘋”和崩潰的心裡體驗。

    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經過這麼乏味又單調的付出後,卻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沒有經歷過看娃經驗的人都理所應當的覺得這是件輕鬆的不值得抱怨的事。而且在自己的孩子當然自己帶這種沒有漏洞的邏輯面前,所有的抱怨變成了無病呻吟。

    種種這些感覺只要經歷過的都能體會,也特別理解。但是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們要改變,畢竟帶孩子路還長,不能提前倒下。那如何改變呢?我是從轉變觀念開始的,首先孩子是自己的,我們對他的付出也必然得到回報只是時間很長,耐心等待就好。

    等到有一天他學會了說話,第一個叫的是你,你就覺得所有的抑鬱都會煙消雲散。他依賴的是你,信任的是你,有深厚感情的也是你。在正確的管教下,他充滿愛心、他聰明伶俐、他溫暖仁厚,這些都得益於你的培養,到那個時候所有的煩躁崩潰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消失。

    把被動變為主動,主動的學習、體驗如何帶孩子。把這個過程變成樂趣,樂在其中才能不出現膩煩的情緒。被帶孩子折磨崩潰的,都是獨立又喜歡新鮮感的人,他們喜歡挑戰,嚮往自由,習慣灑脫,但對於帶孩子這件事,又何嘗不是一件充滿新鮮感又有挑戰的事情呢?

  • 7 # 小主婦麗麗

    大家好我是麗麗!關於帶孩子,感覺已經被逼瘋了這件事每位自己帶寶寶的媽媽們都是感同身受的!總結:寶媽們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 8 # 五月依依育兒

    1:每天有規律的作息,即使在家,也不要讓孩子亂了作息,睡得晚起得晚,那樣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3:其實孩子都是淘氣好動的,父母可以換個角度,這個時間孩子在家,其實也是很好的親子交流的時光,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這麼好的陪伴變成了怒吼,以後作為父母也許就會後悔自己的做法了。

    每天規律的作息、規律的狀態,孩子也會很願意去做、這樣每天就不會那麼多的崩潰了,反而會很享受這段親子時光!

  • 9 # 啃書的老鼠

    特殊時期孩子和大人都不好過吧。我們每天提前給孩子安排好休息,學習時間。大人除了做好家務外,也可以陪孩子聽聽音樂,做親子互動遊戲,陪孩子讀繪本。

  • 10 # 開心就好昕夕媽咪

    我現在是在帶二寶,生大寶的時候沒怎麼帶孩子,所以我現在開始用心地學習育兒,也正因為這樣,我開始體會到了當媽媽的樂趣。我覺得當媽媽是一種幸福,我很樂意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快樂。

    我家大寶現在11歲,上五年級,二寶三歲多一點點,還沒上幼兒園。我現在是全職媽媽,每天只要就帶二寶和做家務,我自己也發現我生了二寶以後脾氣變得沒那麼暴躁了。從二寶差不多會做開始,我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孩子吃東西搞得亂七八糟的場景,朋友們的留言都會說:“你不生氣嗎?這樣你都能忍受?挺佩服你的”我為什麼要生氣呢?這是孩子在練習她的技能的階段,孩子肌體功能還沒發育好,動作不夠精準,這是很正常的。我們需要接受孩子的這個成長過程,哪個人生下來就啥都會還做得特別好的呢?有人會說那你就喂孩子吃呀,就不會那麼髒了。可是孩子也希望自己成長,那我們為什麼不給他們機會而是剝奪了這個寶貴的機會呢?

    再說到孩子到處爬、到處跑、到處翻,有些家長也會很生氣,嫌孩子不聽勸。可是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呀,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想要搞清楚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孩子們在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的過程,我們要不要給他們這個機會呢?答案是肯定的,必須的。只管讓他們專心地研究探索,不要老是去打擾、阻止他們,還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我說了不生氣不發火的好處,那我現在說說老是對孩子生氣、發火的壞處。想要孩子性格好、情緒好,首先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否則孩子也是暴脾氣。經常發火對自己也不好,我相信各位愛發脾氣的家長都是深有體會的,就是你們說的要瘋掉的感覺。

    我們要是瞭解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和特點就不會有這樣的體驗了,就會覺得帶孩子很幸福了。各位父母加油做個幸福的父母吧。

  • 11 # 微笑面對生活8931

    同感,吼完又後悔了,每天都在跟自己說這樣是不對的,不對的,但就是忍不住呀,沒辦法,盡力不要去吼孩子吧,這樣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我們也要去學會怎樣做一個好父母,畢竟孩子跟父母呆的時間最長。

  • 12 # 伊俙姐妹

    這是一個媽媽必經的過程,我會多看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書和影片,每次寶寶做錯事都會習慣性百度下,儘量平和去處理。也是在摸索中。

  • 13 # 幫人如幫已

    疫情還沒結束,孩子上學一再推遲,很多家長已經崩潰,但是有些父母還是一如既往的安排好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但是作為父母不能懈怠,因為你偷過的每一個懶,都會成為日後最深的遺憾,所以父母們都應該正確看待現階段的學習和調整,再苦再難都會過去的,共勉。

  • 14 # 吃麵條的青蛙

    其實,這是所有親手帶孩子的媽媽們的常態!只是因為媽媽累和缺少關愛!!

    基本吼完孩子會很內疚,但是總忍不住。我可以分享一個我的小方法:夠孩子之前想想孩子在肚子裡我們那時的祈盼!然後立馬嘴裡小聲說:我要愛孩子,不能只愛聽話的孩子。

    很有效,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去管教孩子。

    他要拍照,拍完不到1秒鐘,,,,

  • 15 # 侯善騰貸款保險諮詢

    對於“在家裡帶孩子,吼孩子一天”的回答:個人感悟和觀點,僅供參考,可以看到最後,我跟孩子的關係還是可以的。

  • 16 # 80上上生活

    被孩子教育逼瘋的家長不在少數,一些父母,經常藉助發怒來發揮作用,而不是用行動來發揮作用。那會讓你精疲力竭並且絲毫不奏效!試圖用叫喊來控制孩子,就像僅靠按喇叭來駕駛汽車一樣無效。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例子,在漫長、緊張、如旋風般的一天之後,這種情況有可能在成千上萬個家庭中的任何一家發生。

    媽媽是依靠大喊大叫的威脅來控制孩子的,所以她必須一直保持半激怒狀態。她與她的孩子之間的關係被損壞了,她永遠也別指望能得到孩子的立即服從,因為她達到令人可信的憤怒程度至少需要5分鐘。用行動去獲得期望的行為該有多好啊。當父母平靜地要求孩子服從但孩子卻置之不理時,媽媽或爸爸應該有一些辦法讓孩子要合一些讀者可能認為對孩子故意地、有預謀地使用輕微痛苦的辦法,是做了一件殘酷、沒有愛的事。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它看起來像純粹野蠻的事。假設要在喜歡對孩子發脾氣、尖叫、愛威脅的母親與一個對孩子不服從進行合理的、有節制的反應的媽媽之間做出選擇,人們當然欣賞後者。因為這避免了兩代人之間的衝突,一個比較安靜的家庭對孩子更適宜。

    另一方面,當孩子發現在他聽到的上百次的話語背後並沒有威脅的時候,他就不再聽這些話了。他唯一會做出反應的就是那些已經到達情緒頂點的資訊,這意味著要一遍遍地大喊大叫。孩子被引到了對立的方向,使得媽媽的神經以及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張。但是這些口頭申斥最重要的缺陷就是它們的使用者最後不得不尋求體罰。這樣,父母就不是平靜並理智地實施規勸,而是失去自控和沮喪,野蠻地痛打對抗的孩子。已經發生的戰爭是沒有理由的。如果父母持一種很有把握的平靜態度的話,事情完全可能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結束。

    媽媽輕柔地、幾乎是高興地說:孩子,你知道在你不聽我的話時會發生什麼事嗎?但是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可以跟你一起玩遊戲。當計時器響起的時候,讓我知道你的決定是什麼。”然後孩子就會做出那樣的選擇,並且他服從媽媽命令後的好處也就很清楚了。她不需要大喊大叫、她不需要威脅、她不需要變得心煩意亂,她擁有支配權。當然,如果必要,母親要證明兩三次她會使用疼痛或其他的懲罰方式。在以後的幾個月中,利利偶爾會看一看她是否仍控制著局面。這個問題很容易處理。

    肩膀上肌肉可以非常有效地導致輕微痛苦。在那些數不清的大人和孩子發生面對面衝突的場合之中,都可使用這個方法。

    千萬不要低估一個孩子對他正在破壞規則的意識程度。大多數孩子對否認大人權威的事進行了相當的分析,他們事先考慮行為並且權衡了可能發生的後果。如果賭注太大了,他們會採取更安全的方式。這個問題已經在成千上萬的家庭中得到了證實,在那些家庭中一個小孩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媽媽抱怨道:“瑞瑞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點兒不理會我的話。”瑞瑞並不傻,他知道媽媽比爸爸更安全。

  • 17 # 花開月圓2

    非常抱歉的告訴你,這還沒有到你瘋的時候。小孩,生病,去醫院,你試一下,你想吼的慾望,會像憋shi一樣,憋回去,難受,香菇。即使瘋了,也得假裝像正常一樣,不然,孩子看到了,會和你一樣瘋,最後,兩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大人對孩子不理解造成的,還是過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