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明人
-
2 # 一縷守候
朱允炆因為強硬削藩,導致朱棣反叛,最終被朱棣打敗,失去皇帝的寶座。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畢竟開始朱允炆的實力是強於朱棣的,所以我們就需要從朱允炆身上找原因了。
從客觀上來說,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為了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大肆屠殺有能力的開國功臣,朝廷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棟樑之才,也沒有了智囊團。朝堂上便顯得外強中乾。
朝堂上多為文人,這些文官沒有領軍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在調兵遣將方面十分欠妥。當面對形式多變的戰爭局勢,不能及時給出正確的建議和意見,不能客觀分析戰爭情況。因為不能知己知彼,這就成為行軍打仗的一大敗筆。
主觀上,朱允炆繼位時,根基尚淺,且處理朝政不夠穩妥。雖然削藩能夠加強中央集權,但是急功近利萬萬不可的,朱允炆就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擒賊先擒王”,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可是,朱允炆在削藩事宜上,卻順序顛倒,沒有從實力最強的朱棣下手。這就錯失了先機,為朱棣後來的崛起給予了充分的時間與準備。
而且朱允炆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做事優柔寡斷。既想削藩,又不願意揹負殺叔的罵名,所以在靖難之役上,下了一道聖旨,大意是不要傷害朱棣,這便成為朱棣的免死金牌,使他幾次順利逃脫。
綜上,朱允炆不是一個好的統治者,他做事心慈手軟,沒有統治者該有的狠辣;他的軍事智囊團欠缺,敵我實力分析不透徹,處事不穩;他輕鬆登基稱帝,沒有政治手腕,也不懂人心,更不善於抓住時機。這些都成為他失敗的原因。
最終,皇位被奪走,自己也在大火中失蹤。
-
3 # 大天談歷史
其實朱允炆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理性主義和操之過急。
回到他失敗的核心削藩問題,如果我們都不知道後面的結局,站在朱允炆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相信沒一個人會認為這場削藩運動會失敗。
那為什麼失敗的會是朱允炆而不是朱棣呢?
首先,朱允炆違背了朱元璋建立的藩王體系和宗法制度,朱元璋當初設藩王的初衷,是保證邊疆的軍事安全。
而自從朱允炆盲目削藩和手段過於殘忍,寒了所有老朱家的心,其實完全可以用溫和的手段回收權利讓這些叔叔們頤享天年,歷代君王削藩時都求的是穩紮穩打,大部分都是僅僅削除武裝力量就行,但朱允炆卻把叔叔們一擼到底,如把周王岷王廢為庶人,關押代王,軟禁齊王,逼死湘王,這幾乎都是在要了這群叔叔們的老命,不反只有死路一條。
削藩通俗點理解就是宗族問題,如果朱允炆不是寒了諸王的心,想必朱棣造反一開始就會有一堆叔叔幫著朱允炆打服朱棣。
另外,就是操之過急,朱允炆不同於他的父親朱標,完全沒有自己的政治班底和勢力,初等皇位應該是穩定權利,逐漸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年輕氣盛的朱允炆在剛上位幾個月就動手削藩,處理力度過大,令其他藩王膽戰心驚,同時在目標選擇上也給了燕王朱棣謀逆的準備時間。
最為致命的是戰略上的輕敵。本來叔侄兩人實力差距巨大,不管是法統上還是軍事實力都是天差地別。如果一開始穩紮穩打,最終不管怎樣一定能耗死朱棣,畢竟對於造反一方來說,時間拖得越久失敗的機率越大。
但是從整個靖難之役來看,朱允炆就像一個賭徒一樣,每次大敗之後,立即投入更大的軍事力量,總想著一舉蕩平叛亂,最終導致一敗再敗。
最後再來看看朱允炆的智囊團,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都是誤國的書呆子,最終空談誤國。
-
4 # 漩渦鳴人yy
朱允炆他的削藩說實話有一些前言不搭後語的感覺!這不是一個病句,怎麼講呢?朱允炆削藩感覺就是在按照機制,或者說別人給了他一條手諭,讓她去削藩,結果他按照這個命令去執行,執行的很徹底,但是卻規規矩矩的像機械一樣,很容易被人鑽了漏子!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站在朱允炆的角度上來講,朱允炆削藩難度最大的是誰?肯定就是北方的燕王和寧往!沒說的燕王本身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戰功卓著,軍事能力強,而且掌管著北平地區的邊關軍隊,在此情況之下寧王還掌握著朵顏3衛!大明王朝最精銳的一支部隊,這兩個人離得相當的緊,如果要削藩不把這兩個人首先擺平了你削藩,等於沒削!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朱允炆是率先動手的,可他動手的物件居然是其他的人而不是率先對燕王朱棣下手!
我們可以仔細去想一下!你這麼做無非就是告訴燕王朱棣,我要削藩了我削藩,我想削的是誰呢?肯定會弄到你的頭上!不僅如此,朱允炆還率先動手派人去抓燕王朱棣!
這上面記載,朱允炆派過去的人去抓燕王朱棣的時候,燕王朱棣手裡捧著西瓜,然後靠著火爐,身上披著熊襖!在那裡吃著西瓜,很多人都以為燕王朱棣瘋了,結果燕王朱棣一摔西瓜把那派過去抓他,那倆人一起給抓了,接著告訴皇帝說我要清君側,然後立刻起兵謀反,不僅如此,他還搞到了寧王手中的朵顏3衛!
朱允炆做的這些事情看起來就很奇葩,顯然朱允炆認為燕王朱棣不會模仿,而且會乖乖的聽她的命令跑到京城那裡,然後接受她的審判!可是問題就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你沒有處理前面的幾個藩王可能處理的手段,燕王朱棣心裡面還得嘀咕一下,說我造反可能有去無回,而如果我投降說不定還能撈一個好處,結果朱允炆活活把最後一條路給堵死了,燕王朱棣退無可退,我投降我造訪我一樣都是死,那還不如轟轟烈烈的去死!這就導致了中語文之前所做的手段,最後導致即便燕王朱棣自己不想謀反,最後也是被逼的被謀反,而且朱允炆在明知朵顏3衛有可能被朱棣利用的情況之下,還是沒有選擇率先處理燕王和寧王這兩個組合!
這是什麼?在旁人看來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傻!Two,完全不知道這個政治手段該怎麼玩兒,包括在這之後出現的各種各樣軍事上面,還是政治上面的那種類似於懦弱,或者我們換一個其他不好聽的詞叫做弱*!很難想象朱允炆能夠下定決心去選擇缺乏!即便是手底下的大臣可能一而在再而三的勸告朱允炆說這些藩王必將謀反,但是說實話一方面植物語文字身性格就比較懦弱,另一個方面朱允炆處理這些事情的手段看起來毛毛躁躁了,而且他不是像那種會聽自己手底下臣子的意見,去對自己的叔叔下手的那種人!
所以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薛帆本身就是朱元璋給朱允炆下的命令,而且這一系列的執行手段也都是朱元璋給朱允炆下達的計劃!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允炆雖然執行削藩,可做的時候卻毛毛躁躁的,雖然有章法,但是都是胡作非為!甚至於有些荒唐,這是因為這套規則是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制定下的,而此時朱元璋活著燕王朱棣即便借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謀反,所以朱元璋下一道命令,朱棣就會乖乖的從北京盛跑到南京去領證,可是朱允炆卻沒有這樣的手段,也沒有這樣的魄力!所以最後我們得說的就是,朱允炆為什麼會因為削藩而身敗名裂?一方面他自己能力不夠,另一個方面我們不得不說,朱元璋最後活活坑了一下自己的親孫子!
-
5 # 番番歷薯
朱允炆何止身敗名裂,連人都灰飛煙滅,生死不明,後消失在歷史長河裡,至今是謎。這一切都“歸功”於他的一系列神操作。
削藩沒有錯,敗的是過激。不僅過激了,手段還很酷(蠢)。具體的執行可謂一塌糊塗。
剛剛即位的短短1年內變更祖制,大刀闊斧,連廢四王,還把湘王逼的自焚了。就連燕王送三子為質和裝瘋後削藩也未有絲毫緩和,殺的殺,流放的流放,逼死的逼死,磨刀霍霍把爺爺給自己的權力集團得罪光,朱元璋到死都想不到苦心佈下的江山被他全盤推翻,好好的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爛。
抬高文臣,貶抑武將勳。以至多數武臣對這場皇族內鬥冷眼旁觀。在朝中重用方孝儒和黃子澄之輩的庸臣,靖難時又任命李景隆這個廢材庸才為主帥,朝中數十萬精兵銳將全被他敗光。
以殺伐之事為兒戲。“勿使朕有殺叔之名”的幼稚迂腐給燕王加了道護身符,在靖難戰場上,常出現荒誕神奇的一幕:
燕王數危矣,諸將奉帝詔,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獨以一騎殿後,迫者不敢追。兩兵交戰,“迫者不敢追”,簡直是可笑至極。當燕王以十餘騎視察敵營被大軍圍困時,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倉卒相顧愕眙,不敢發一矢。敵方連靠近都不敢靠近,唯恐傷到敗軍主將,無數忠於朝廷之將士無辜慘死,可想而知此時朝廷將士的悲傷沮喪。燕王能多次這樣死裡逃生,全拜他所賜。
總結:削藩過急,用人不當,武官離心,軍事不察,人心不穩,懦弱無能,幼稚迂腐,身敗名裂必然矣。
-
6 # 提筆寫史
朱允炆最後之所以會身敗名裂,還是他削藩太狠近乎於殺藩,做得太絕,逼得燕王朱棣奮起一搏。雖然朱允炆上位,藩王有所不滿,但並沒有謀反的意思,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甚至在大白看來,後來發動靖難之役的朱棣在朱允炆削藩之前都不一定有謀反之心。
朱棣有謀反之心嗎?或許朱棣原本有謀反的想法,但朱元璋在臨死之前給他下了一個套,一方面讓他擁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地位,在自己的領地有權有勢,還可以封蔭子孫;另一方給他留下來攻打蒙古的任務,如果朱棣可以成功,將會名垂青史,在史書上的地位絕對不低於明惠宗朱允炆。
對於朱棣而言,他沒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和罵名去謀反,不如安心在自己的領土做個藩王,還可以攻打蒙古,讓自己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允炆欺騙了朱元璋,朱棣不得不反與其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背叛了朱元璋,不如朱允炆欺騙了朱元璋。朱允炆在朱元璋生前,承諾自己對藩王的態度為“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可朱元璋屍骨未寒,朱允炆就違背了自己的諾言。當他感覺“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覺得自己的皇位可能會到威脅的時候,沒有“以德懷之,以禮制之”,直接對自己的叔叔們痛下殺手。
朱允炆在繼位後的一年內,先挑了五個軟柿子——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代王朱桂,將這五位藩王貶為庶人或者囚禁起來,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得自焚而死。在解決這五個軟柿子後,朱允炆開始動燕王朱棣這個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人。
朱允炆近乎殺藩的削藩行為,如同將一把利刃架在朱棣脖子上,所以朱棣沒有辦法,只能奮起一搏,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並憑藉自己卓越的領軍能力,直逼南京城下,劍指皇宮大院。最終,朱棣稱帝,而朱允炆下落不明。
回覆列表
明太祖分封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藩屏皇室。諸王之中,以北方諸王勢力較強,又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
為防止朝中奸臣不軌,明太祖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意為“平定國難”)。同時為防止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許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 。
1398年明太祖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宗(亦稱建文帝、明惠帝)。明惠宗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
在削藩順序上,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時戶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請改燕王封地於南昌 ;但黃子澄反對,認為燕王有功無過,為了爭取輿論支援,應該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惠帝支援黃子澄,遂先後廢除五位親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呵成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於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 (今雲南巍山)。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兩個月後,削岷王,廢為庶人,徙漳州 。
而後,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最後迂迴南下,佔領京師,是為靖難之變。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號永樂。明惠宗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