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戔73174181
-
2 # 山水一散人
如果關羽不死,我感覺能統一三國。
因為關羽不死,荊州不光不丟,反而劉關張不死。劉備也不會用舉國之兵伐吳,也不會有火燒七百里,蜀國有兩州之地,而且是最興隆的兩個州。曹操根本沒法與其抗衡!統一那是遲早的事!一切都在於,劉備太沖動,關羽太狂,孟達太嘚瑟,諸葛太謹慎,後主太愚鈍,所以不能統一
總結一句話,任你機關算盡,也擋不住這茫茫天數
-
3 # 曉木曰兮歷史系
先說說荊州這地方當時在蜀國(漢)到底是個什麼地位。第一,荊州在地圖上感覺好像很大,但人口並不多,尤其荊州久經戰亂,人口遷移必定嚴重。三國志沒有明確記載,但估算不會超過50萬(蜀漢滅亡後人口統計10萬戶 90幾萬人其中包括荊州集團跟東州集團的後裔,所以不要以為當時荊州多牛掰,人員眾多,不現實。有點水產品都是事實。),所以荊州戰略地位遠大於後期發展地位。第二,關羽出兵前已經跟吳國分割了荊州,無論從人口,兵力,還是經濟都達不到一個”州“的水準。充其量也就是第二個漢中。但對於最弱的蜀漢來說,一塊不完整的荊州也是一塊肥肉。第三,荊州從地理位置來說,確實達到了諸葛在隆中擬定的戰略標準。但並不意味達到標準就一定會成功。諸葛隆中對很重要的配合兩線出兵北伐的一點是天下有變,諸葛幾次北伐都是找魏國主子掛的時候出擊也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關羽北伐的時候老曹家並沒有什麼內亂,前線將領一心一意阻擊你。然後討論討論重點,關羽不死會不會蜀漢統一三國。不確定題主的意思是關羽在襄樊戰役失敗後退回荊州守住了荊州,還是襄樊戰役成功,吳國也就沒有采取行動的情況下守住荊州。但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哪種情況下也無所謂。第一,關羽發起的襄樊戰役最後的結果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荊州被偷襲。在襄樊戰役的過程中,關羽早已中了陸遜的韜光養晦。基本不存在關羽因為兵力不足導致襄樊失敗的原因。第二,還是回到上面所說荊州已經不具備一個州的水準,在襄樊戰役初期關羽節節大勝的情況下最後還是因為兵力不足導致失敗。這裡至少還是說明了荊州的戰略地位確實利於出兵,諸葛北伐屢次因為糧草問題半途而廢,荊州出兵貌似並沒有這種困惑,畢竟水路好運輸。第三,關羽有沒有戰略戰術失誤,關羽軍事才能如何?從戰略戰術來分析應該是沒有的。為什麼這麼說,從戰略上來說,伐魏,關羽只能這麼打出去(總不能讓關羽入川從秦川殺出去吧,更不能借到吳國去打合肥吧,雖然本人想到關羽PK張遼還有點小激動,但不現實)。再說說戰術,雖然水淹七軍沒演義裡那麼邪乎,但也確實是關羽利用了在荊州多年的地理氣候的瞭解好好的給於禁(真正意義上的三姓家奴)好好上了一課。緊接著徐晃的援軍一來也是打算切斷關羽的補給線,也並沒有得逞。總得來說除了老窩被端了(這裡關羽的用人確實有待商榷)但軍事能力基本沒有重大失誤。第四,有人一定會質疑,當時樊城的城牆都快被泡爛了,再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破城,問題是裡面有曹仁,外面有徐晃,曹操都還沒親征。你拿下樊城你守得住?就好像孫權問呂蒙,打荊州還是打徐州,呂蒙很明確告訴孫權,徐州可以拿下,但守不住。道理用在襄樊戰場是一樣的。關羽即便拿下樊城也是極限了,最後還不一定守得住。如果還有後勁也不會被徐晃一戰擊潰。最後結合一下三國後期的發展形式,諸葛每次北伐,魏國以逸待勞。諸葛無功而返。想像一下,如果蜀漢兩路北伐,魏國跟你剛正面?並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三國後期魏國沒事是總去打吳國的,對待蜀漢的戰略思想是就以逸待勞。耗到你沒糧自己就走了。關羽的軍事能力沒有什麼疑問,再蜀漢政權裡更是一頂一的,從來是分兵作戰關羽都是不二人選。但魏華人才濟濟,曹仁就不比關羽差。當然也會也會有人質疑三國那三大戰役不都是以少勝多,關羽,諸葛,張飛,馬超,魏延也有這個軍事能力。不要忘了以少勝多的戰例基本都不是城戰。一個冷兵器年代,一心就是守城,諸葛當年北伐,一個小小的陳倉,2000守軍就讓諸葛無可奈何。魏國當時人口經濟實力雄厚,如果鐵了心了就跟你玩疲勞戰,蜀漢基本是沒有什麼機會。最後的歷史面貌可能不會改變,但某些細節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果針對莫個人的失與得就能改變歷史的話,就從蜀漢政權來說,我比較認同幾樓以上知友的想法,如果龐統或法正還在,至少夷陵戰役應該是很有機會的。但無非最後得歷史走向可能也就是吳國比蜀漢先滅亡而已。天下大事早以註定,不是你我在此BB就可改變啊。
-
4 # 南朝居士
關羽只是一個將軍而已,不是神,他跟民國時期的那些將軍,並沒有本質區別,你敢說民國的哪個將軍死了,就不能抗戰勝利了?
一個軍政集團的成敗,不是一個武將能決定的,他只能決定一場戰役,或者戰爭的勝負,而一場戰爭,通常不能直接決定一個政權的垮臺。
就像神化韓信一樣,你覺得韓信如果開始就戰死了,或者不救援劉邦,你敢說項羽就能得天下?但實際呢,劉邦跟項羽相持幾年,項羽始終沒有越過劉邦守的滎陽成皋一線,也沒有佔過劉邦便宜。韓信作用真的那麼大嗎?
韓信尚且不能決定一個軍政集團的成敗,何況關羽?
《三國演義》過於神化蜀漢政權的人物,特別是諸葛亮和關羽,幾乎成了神,實際看看三國曆史,關羽的戰績真的跟他的民聲相符嗎?顯然是不行的,《三國演義》不過是演義小說罷了跟《隋唐演義》和《封神演義》一樣,都是小說。
神化一個人的結果就是一些你這樣的問題就出來了,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柴榮不死,定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岳飛不死,定能北伐成功,收復失地”。
對於這些,我只能說,慶幸他們死的早,晚死幾年神話就破滅了。
-
5 # 初心如舊
如果關羽沒有死蜀漢能統一三國嗎?
這一問題問的太簡單,又沒有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很難做一個完滿答覆。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至少可能有三種結果 :一是荊州丟了關羽被俘,孫權沒有殺;二是荊州丟了,關羽戰敗,但逃出生天回到蜀國或者蜀國控制區;三是曹操孫權聯合攻取荊州失敗,荊州保住了,關羽軍隊雖有折損,但關羽本人無恙。以下分別這三種情況做答。第一種情況: 作為蜀國劉備諸葛亮很被動,關羽如果死了,人死不能復生,劉備盛怒之下,還可以不管不顧,出師伐吳,先不說後果如何,起碼做出伐吳決定是行的通的。但關羽被俘就有點麻煩,孫權必然用關羽作為條件,不論是戰是和,劉備諸葛亮都不好下決心。而且這還要考慮關羽本人的意向,如果關羽本人寧死不降,而孫權也耐心地關押著關羽,劉備諸葛亮若動兵討伐,不論能否擊敗東吳,救出關羽,旁觀的人包括蜀華人的輿論就很難平息,這不是拿關羽性命開玩笑嗎?所以,這種情況下,蜀國即使軍力強大但是有勁不好使, 別說統一三國,內部的事都不太容易處理好。第二種和第三種: 關羽逃回蜀國或者荊州守衛成功關羽立了功。
這兩種情況下跟後來歷史上實際發生的差不太多,有多種可能: 一是劉備有可能氣憤之下,發動伐吳戰爭,雙方真幹起來,勝敗取決於雙方最高將領的軍事才能;二是孫權認慫,雙方達成一定妥協,息兵罷戰。因為這種情況孫權手裡沒有多少牌可打,最大可能就是退還奪取的幾個郡。但這樣的話,前後就得好幾年折騰,劉備年齡也逐漸老了,進取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也可能產生鈍化,估計在劉備有生之年肯定難以實現。劉備死後的事與歷史實際不同的就是蜀國國土面積稍大了一些,關羽張飛可能沒死,但這兩位年齡都已經偏大。諸葛亮如果出兵北伐,可以從荊州和漢中同時進擊。優勢明顯一些,但有了前面東吳偷襲事件,荊州既難獨立對付東吳,出兵北伐也很難給力,反而需要益州方面抽掉兵力支援荊州,形成不大不小拖累。再加上前面的矛盾,蜀國與東吳難免心存芥蒂,聯盟需長時間磨合平復。總之,即使荊州沒有丟失,蜀國要想統一三國難度很大,基本沒有可能。
-
6 # 置身黑白的精彩
答案是:不能,除非他沒有大意失荊州,尚有可能。(所以,他叫關羽或者廖化,影響都不大,荊州才是核心關鍵點)
關羽個人分析:
關羽,號稱五虎上將之首,然而歷史上劉備並未分封,僅是《三國演義》為了藝術效果而做。所以他並非武功蓋世,只是深得劉備信任喜歡,並有一定的軍事能力。
水淹七軍的橋段實為虛構,但關羽的確為荊州的奪取立下了功勞
只是,關羽太過驕傲,駐守荊州之時,並未對東吳群雄有足夠的認知度,因而被呂蒙陸遜設計擒拿,並失去了全部荊州底盤。
至此,評關羽個人,的確非小說中之傳神,僅是一名大將而已,並不具備帥才。
三國時局分析:
當時關羽失荊州時,劉備併為完全奪取西川,而依據其與諸葛亮的打算,是奪取西川是為後盾和補給線,荊州作為東方橋頭堡,用以北取曹操,東滅孫權。
所以,荊州的整體戰略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而且荊州人口眾多,地域富饒,是經濟發達區。西川雖然大但容納人口基數有限,並不能有效的提供後續力量,僅可以作為後勤之地。
故而,失去荊州,劉備底盤縮減至四川各郡
在沒有大量的經濟,人口支援之下, 必然會在20年後兵力縮減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荊州一失,漢中必然無法鞏固,那麼北上和東伐的難度也將空前增大
結局分析:
失去了荊州的劉備,惱羞成怒意欲伐吳,也算是孤注一擲
結果我們知道,夷陵之戰,西蜀精兵強將毀於一旦
之後的二十年間,諸葛亮力圖東聯孫權,北伐曹魏
奈何時機不存,兵力不續,後人稱之為天意。
實則不然,是關羽失去荊州而導致的連鎖反應所致
蜀漢不成功便成仁,
假想:
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西川,諸葛亮揮師漢中,完成三足鼎立之勢
借劉備漢室皇叔之名,北伐曹操,北方定當動亂且有志士來投
滅曹操後,再伐東吳。
雖然東吳不缺精兵將強,但其底盤為長江以南
當時經濟中心並不在南方,所以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有限,於三國之中處於弱勢地位
所以伐吳成本和難度都相對較小。
結論便是:如若關羽不死,荊州不失,蜀漢統一三國算是指日可待
-
7 # 史有餘故
感謝邀請。三國問題一直是歷史愛好者都要談論的話題。從《三國演義》上來說,一直都是捧蜀漢,貶魏國,東吳直接靠邊站。因此無論是側重點,還是美化人物都是在蜀漢這邊的。尤其是老版的《三國演義》運用大篇幅的文字來描寫蜀漢集團的各個人物。那麼問題出現了,關羽沒有死,蜀漢真的能統一三國?
猥員長認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且不說蜀漢實力本身就和魏國有差距,要知道歷史的程序是不會因為一人一城的得失而改變的。我們首先來說說蜀漢政權,劉備千辛萬苦,或利用皇族身份,或投靠眾人,他的起家本身就是靠救濟過日子的。我們不排除五虎上將的實力,也不懷疑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但是蜀漢的滅亡不是關羽一人身死而可以改變的。
首先著名的夷陵之戰讓好不容易混起來的劉備遭受重大打擊,無論是經濟還是兵員還是謀士武將損失殆盡。關羽大意失荊州,重點不在關羽的生死,而在荊州城。得荊州,北伐道路寬闊無阻,失荊州則北伐道路閉塞。可以這麼說,關羽的死讓蜀漢損失了一員大將,但是荊州的丟失則讓蜀漢失去了根基,失去了兵員人才和北伐最好的啟示據點。說關羽不如說荊州。
如果強行把關羽的死和蜀漢沒有統一三國聯絡在一起,比較牽強的理解可能就是因為關羽被東吳逼死了,劉備大怒,打破三國均衡態勢,伐東吳而損失數十萬精銳。然而我們能看到的是,劉備伐東吳除了張飛和關羽的死都和東吳有關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就是意欲重奪荊州,畢竟荊州對於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如果這個問題改成如果荊州沒有丟,蜀漢真的能統一三國嘛?這個是有可能性的,也是可以探討的。但是如果是說關羽的死讓蜀漢未能統一三國,那麼就有些託大了。
回覆列表
蜀漢不管關羽死不死 就是諸葛亮再厲害也不可能統一 吹牛皮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 曹操想攻劉表他們 還會出現蜀漢嗎 傻B的節奏 曹操是漢臣 攻的是反賊 蜀地是漢室劉氏的邊疆大使 只有劉備攻了自家兄弟 哪個才是反賊 ……一目瞭然的東西 爭論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