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冒頓單于,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一些漢字的讀音?
21
回覆列表
  • 1 # 胡論1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語言在演變。文字是書面語言,當然會隨著語言的演變而變化。舉例來說,1970年代,我們家鄉,河南省博愛縣,當時年齡在六十多歲的老人說“製造”的讀音為“zhi51 cao51”,現代人受普通話影響,基本上沒有人這樣說了。其實,現在的四川方言裡的發音仍然“zhi51 cao51”。再比如:廣東話“心”的發音為“sam”,北方人很難聽懂。原因就在於,北方人的發音演變了,而廣東話沒有演變或者演變的結果異於北方話罷了。

  • 2 # 一老沈一

    必須承認,漢字的發音確實有變化,這種變化還不小。

    一種是聲調的變化。古時,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據說,“屋、濁、薛、截、職、德”這些字,都讀為“入”聲。現在,還是四個語調。不過,“入”聲沒了,變成了“陰平、陽平、上、去”。前面舉例的那些字,分別讀成了陰平和陽平。“入”聲是個什麼調調,除了專業學者,很少有人說得清了。

    另一種是讀音的變化。唐代大詩人李白有首名詩——《夢遊天姥吟留別》。你要把“姥”讀成和“姥姥”一樣的音,“懂行”的人就會笑話你——這裡應該讀“姆”的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籠統地說,就是因為中國的地域太大了;漢語以及表達漢語的漢字使用的時間太長了——一方面是空間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時間的原因。

    (管仲)

    從空間來說。

    早在兩千六七百年前,以管仲為代表的稷下學派,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件事。《管子》中說:“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像其山川原壤,淺深廣狹而生。”五百年後西漢的《淮南子》也說:“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這都是講地域特點對語音的影響。海濱湖沼地帶,音多清淺。山地平原地區,音多重濁。北方冷涼,寒氣襲人,就多了閉口捲舌之音。中國歷史上,基本始終存在著南北兩大方言音系。

    從時間來說。

    孔子時期,以“中原”的“夏”音為標準音。所以《論語》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雅言”就是“夏音”。一百多年後的荀子,還有“居夏語夏”的說法。這個時候,《尚書》、《禮記》裡的感嘆詞,是“都”、“俞”、“籲”、“噫”、“嘻”等合口音。再過百來年,到了司馬遷的《史記》,裡面的感嘆詞已經變成了“唉”這樣的開口音了。

    大學問家錢玄同,把古今字音的變化劃分為六個時期。

    第一,公元前11-前3世紀。當時尚無韻書,學者們根據當時的韻文和《說文解字》來考據其音韻之概況。

    第二,公元前2-2世紀。此時韻書仍未作,只能於漢人韻文及古書注中考證之。

    第三,公元3-6世紀。此時韻文極為發達,反切及韻書初作。可惜《聲類》、《韻集》佚失,僅從《經典釋文》中可見反切之一斑。

    第四,公元7-13世紀。此時韻書全盛。《切韻》、《唐韻》,還有宋代重修的《廣韻》、《集韻》,此階段字音不難考見。

    第五,公元14-19世紀。此期以北音為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皆以北音注音。

    第六,公元20世紀初至今。仍以北音為主,有了舊和新的漢語拼音。

    (錢玄同)

    以上六個階段,亦可合為三期。第一與第二為“古音”階段。第三與第四為“今音”階段。第五與第六為“國音”階段。

    這是因時間而形成的漢字發音的變化。

    明代著名音韻學家陳第說:“一郡之內,聲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語有遞轉,系乎時者也。”“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勢所必至”有哪些“勢”呢?

    “勢”是趨勢,是時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第一,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造成語音字音變化。

    春秋時期及之前,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後的雅言即夏音,是“標準音”。當時的“採風”,雖廣及十三國,但所用之韻,無大出入。

    秦漢時期,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長安,即產生了揚雄所謂的“通語”、“凡語”等秦漢的普通話。至此是古音階段。

    魏晉南北朝的顏之推,是著名大學者。他在《顏氏家訓》中說:“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推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是說以帝王首都為中心,參考了南京和洛陽南北的標準,形成了“今音”階段的標準音。這個階段包括唐宋。

    後來的“國音”階段亦有自己以北音為主的標準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遷徙,造成語音字音變化。

    遷徙,是人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包括被動遷徙和主動遷徙。如戰亂、災荒造成民族和族群的大規模遷徙。尋求更適合生存發展地域的願望,也形成遷徙。這些遷徙,都造成語音字音的變化。陳第說:“說者謂自五胡亂華,驅中原之人入於江左,而河淮南北,間雜夷言;聲音之變,或自此始。”山東人闖關東,也為東北帶去了大量山東音。

    第三,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發展,造成語音字音變化。

    語言文字,會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和發展,產生自身的變化和發展。語言會越來越生動新穎,字詞會越來越豐富生動。因此,漢字的發音有所變化是必然的——原來是“那樣”,現在就可能是“這樣”。在語言學裡,這種變動的現象是正常的,被稱作“約定俗成”。前些年,港臺明星的“國語”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後來又形成了迴歸,好像現在港臺藝人講普通話的反而多了,儘管不標準。這種模仿、融合、出新,都會形成字音的變化。

  • 3 # 大哉傳媒

    藉助錢玄同先生,把古今字音的變化劃分為六個時期,為依據進行大致分析。

    第一,公元前11-前3世紀。當時尚無韻書,學者們根據當時的韻文和《說文解字》來考據其音韻之概況。

    遠古時期漢字發音和文字,各部落都不同。在史料記載中,黃帝曾命倉頡造字,應該史上是最早的統一文字和發音。其次,是在夏商周三代都曾統一過文字和發音。特別是周朝在《禮記-春官》中明確記載,大學為王公諸侯子弟設立的學堂,必須掌握官方語言和地方語言。周朝後官方語言如現代普通話和地方語言共存,故在秦統一六國後,即進行了統一文字。

    第二,公元前2-2世紀。此時韻書仍未作,只能於漢人韻文及古書注中考證之。

    漢時,存周制雖統一文字但還是官方和地方並行。沒有明確韻書記載,主要是孔子編輯《詩經》、官方的《樂府歌集》等形成文章的幾大規制即:風、雅、頌;形成詩詞歌賦的縐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最早關於文字形、音、韻、義的系統的標註。

    第三,公元3-6世紀。此時韻文極為發達,反切及韻書初作。可惜《聲類》、《韻集》佚失,僅從《經典釋文》中可見反切之一斑。

    漢時,賦的格式盛行出現一批文人如司馬相如《鳳求凰》以及曹操《短歌行》曹植《洛神賦》等等,韻律的要求開始格式化。

    第四,公元7-13世紀。此時韻書全盛。《切韻》、《唐韻》,還有宋代重修的《廣韻》、《集韻》,此階段字音不難考見。

    唐詩鼎盛,初期沒有明確的格律,相對較為寬鬆,中後期詩的格律化形成明確的音韻表,此後音韻在民間普遍化,主要用於寫格律詩。這應是漢字發音的一個標準化時期,但多引用中古音,即周朝和漢朝的音韻為主流。現在民間中漢族大多地方方言都留存中古音,而少數民族語言多為上古言。

    第五,公元14-19世紀。此期以北音為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皆以北音注音。

    明朝後北音為注音,在於以朱元璋故鄉鳳陽為主,安徽鳳陽在南北交融帶,相對發言偏北方,而南方漢族,多在晉後南遷,人口最大增長期在宋明。故北音一直是漢字發音的主音。

    第六,公元20世紀初至今。仍以北音為主,有了舊和新的漢語拼音。

    現代漢語主要是1956年,進行的語言標準化時確定北京方言為普通化標準發音。其中,明清二代以北京為都城,有廣泛的語言受眾基礎,特別是建國初期,東三省是中國重工業和軍工業基地,在語言上東三省和北京方言極為相近,清滿族留在東三省的母語系和山東大批移民到東三省的結合。

    在此,舊和新漢語發言主要區別是北京方言和東三省發言更注重舌音和鼻音,發言更為豐滿。而中古音更注重口腔音和腹音,發言較為混沌。

    根本原因在於“一朝天子一朝音”。其次,是文化創作周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的推動。

  • 4 # Haziongshieng

    借用明代音韻學家陳第的話開頭: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如此遼闊的地域內有眾多的方言、語言不算怪事,歐洲那不算多大的地域還有那麼多的語言呢。

    古代中國也是如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語言差異就已經顯而易見了,然而偏偏老天給了我們中華民族一個獨特的表意文字——漢字,各個諸侯國之間雖然語音有異,然而都使用長相差不多的漢字。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偌大的中國突然由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管轄了,這勢必要求要有統一的語言文字,然而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書同文,卻沒怎麼聽到言同音的說法,事實上,言同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事實上實現,這是後話了。

    秦漢之後,所謂的上古漢語時期結束。魏晉時期,隨著漢語的發展以及佛教經典翻譯的需要,人們開始系統研究早已經在自己口中說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漢語了。這一時期漢語步入中古漢語時期,專門的音韻學著作——韻書出現。也就是這一時期,人們第一次發現自己說的話是有聲調的,並總結出“平上去入”四聲。同時這時人們也發現,先秦時期的詩經中有許多地方出現了不押韻的情況,人們不得其解,有的便用所謂“叶音”解釋,實際上這就是語音變化的結果,不過要等到之後很久才有人提出這個想法。

    隋代,一本重要的音韻學著作《切韻》誕生,這部作品很好地體現了許多官方韻書的特點——不切實際。《切韻》記錄的語音體系是沒有人說的,是南北雜糅的,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音韻學家“臆造”出來的。這樣的韻書對於讀書人來說是有用的,可以用來規範詩詞用韻等,但是它實際沒有完整記錄某一種口音,打個比方就是有的字是廣東話,有的字河南話,音韻學憑此製造了一個竟於完備的音韻體系。類似的極端還有明代的《洪武正韻》,這個是老朱為了恢復漢人傳統命人復古搞出來的玩意,同樣沒能推行,今人看來,由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記錄的真實明代口音如《西字奇蹟》等和《洪武正韻》根本就是兩個東西。

    比較切合實際的,比如宋代調整《切韻》後的《廣韻》,元代的《中原音韻》。其中《中原音韻》毫不避諱地記錄了北方漢語入聲消失的情況,平聲分陰陽,形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個今天官話依舊的情形。實際上北方入聲消失的情況在唐朝末期就開始出現了,唐末由僧人帶入日本的“新漢音”就有很多字區別於先前的漢音出現了入聲消失的情況,然而在官方的韻書中卻一直沒有體現。

    官方音韻學作品固執的堅守沒能保住漢語的發音,大眾的口語猶如冰下流水一般仍舊不斷奔流。究其原因,首先語音的變化如陳第所言是“勢所必至”,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每種語言都有古今變化,古代教育不能普及,缺乏語音固定和推廣的方法,加上不同語言,不同方言相互的影響是所有語言的共同原因;地大言多,使用表意文字,多次民族融合,兼收幷蓄的中華文化是我們獨有的原因,也是語音變化的催化劑。不過隨著教育的普及,資訊交流的便利,普通話的推廣實現了古人難以想象的“言同音”,這也算是漢語發展的一件大事。

  • 5 # 鳴九先生

    這正是漢字幾千年來,一直在持續使用,即一直處於活文字狀態的本質原因,也正是漢字的偉大之處,其字形不粘著於音,音變字不變,可貫通古今,呈現出超強的穩定性,文字的穩定性是文字的內在要求,而拼音文字則音變而字變,同時因語音是極易變化的,這樣,拼音文字就極易變成死文字了~

  • 6 # 抱撲若拙

    漢語發音變化夠小了,與其他語言比算不變的。這與漢字有很大關係。

    比如,詩經、唐詩、宋詞這些當時歌,你現在讀起來依然都合轍押韻。而個之間的跨度有近3000年。具西方研究的情況看,幾百年的歌詞發音就有很大變化。中國單字變音但語言節奏卻要跟著漢字走,語言研究者卻基於西方研究把重點放在音素上,對斷句和語式結構納入語法結構,所以看中文變化大。但從發音節奏和韻律看中文三千年後詩經、唐詩、宋詞如沒有知識補充很難區分朝代的,這就很說明問題。另外,以說文解字和粵語對比看,中文古音也變化極小,更大的分別倒是地域音素;但比較西方語言,一個縣的南北,不同階級就發音差異看,中文發音夠穩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三年幼樹怎樣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