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覃湘湘的vlog

    真的是技術含量高!

    手機晶片目前還是不如外國的,手機晶片行業製造兩大巨頭,臺灣的臺積電,南韓的三星,兩家的晶片製成技術很先進,目前已經到了14nm,而中國產的,例如中芯國際的技術,目前最新的也就只有28nm,幾乎差了一整代,技術是急不來的,只有靠一點一點的研發,晶片領域新的過個半年幾乎就變成了過時的東西,所有的晶片生產商除了成本考慮,幾乎都會採用最為先進的技術,所以老的納米制程幾乎沒有人使用,沒人用就沒有收入來源,沒收入就無法支撐其研發,就更加無法追趕技術先進的廠商,所以就只會落後,中國現在的這幾家晶片廠,幾乎都是政府燒錢燒起來的,沒辦法和真正領先的相比,現在華人看好華為!

  • 2 # 太公在浙

    先告訴你結論:研發處理器難度大。

    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先說作業系統,開發一款作業系統需要追根溯源,iOS系統的底層是UNIX核心的二次開發,而安卓的底層是基於LINUX核心的二次開發,二者都是站在此前的技術積累基礎上延伸出的兩大分支。UNIX與LINUX核心都已經非常成熟,如果想重新開發核心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費用。如果希望開發一套作業系統,使用開源的LINUX核心通常是最好的選擇。

    即使選擇了成熟的LINUX作為最底層核心,開發一款作業系統也依舊是一項龐大且複雜的工程。作業系統的開發一大難點就是核心,在LINUX的基礎上,核心也有諸多模組需要開發,不僅需要處理演算法,也要考慮到軟體的架構設計、可擴充套件性等。此外,作業系統還需要一整套知識體系框架、程式設計介面、程式語言等基礎設施,以區別於安卓和iOS系統獲得智慧財產權保護。

    開發一款新的作業系統,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的投入,還需要研發者深厚的技術積累與不斷最佳化升級,因此作業系統的開發是一項週期很長的工作。因此,大部分手機制造商的作業系統,都是基於安卓系統進行的最佳化、修改,在效能和體驗上取得一些改進,但並沒有觸及安卓系統的核心。

    今年4月,華為曾在P30手機中國發佈會上公佈了“方舟編譯器”。所謂編譯器,就是將平常開發用的高階語言翻譯成機器能夠識別的另一種語言,可以被認為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一座交流橋樑。業內普遍認為,方舟編譯器意味著華為已經開始涉及安卓系統底層的最佳化,但這一成果距離構建自身的作業系統還有一段距離。

     

    再說處理器

    說起手機大家都不陌生,而我們現在使用的多數是智慧機。那麼一個問題就出現了,智慧機肯定是需要一個執行很快的處理器的。那麼在手機行業裡面,這處理器都是哪裡來的呢?答案就是多數是買來的,從專門生產處理器的公司買來的。然後焊接在自己的手機主機板上面做出手機。

     

    那為什麼這些手機廠商不自己生產處理器呢?現在的科技難道自己研發一個處理器不行嗎?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很多大公司財力非常雄厚,動輒上億的資產。這麼多公司如果投入幾千萬難道就研發不出自己的處理器嗎?現在我誠懇的告訴你肯定是不行的,因為處理器製造門檻非常之高導致即便是這家手機企業資產幾個億也是不可能造出處理器的。下面我就說說手機處理器研發究竟有多難。

     

    最難的就是成本問題,有人覺得處理器就是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東西造這個還能花多少錢嗎!其實處理器生產是需要很多流程的,而每個流程都要買裝置。我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處理器生產有一個環節就是需要光雕機,就是鐳射專門雕刻晶片結構用的機器。目前這個光雕機只有國外進口才行,那麼這麼一臺光雕機售價是多少呢?您聽好了,均價一億美金。您沒有聽錯就這一臺機器售價就一億美金。普通的公司如果拿出一億美金估計就已經元氣大傷了。而這個光雕機只是處理器研發的一個環節用到的機器,還有很多環節都需要先進裝置,這全都是用錢燒出來的。而且很多高階裝置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買到,人家不賣給你,ASML生產的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就是不賣給中國,沒轍,美國管著呢。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技術和人才問題,假設這家公司非常有錢。錢隨便出多少都能拿出來,那麼這家公司從哪裡去找技術和人才呢?晶片的技術一直都是不公開的所以需要我們自己研究,而且晶片設計需要的人才也是頂尖的。這種人才本來就不好找加上研發晶片只是幾個人才肯定是不夠的需要大量的人才,這麼多人才同時湊齊的難度可想而知。

     

    再一個就是價格的優勢的,前面兩個難題都解決了。錢你有了技術人才都有了,能生產出來不錯的晶片了。請問你這個晶片售價是多少錢呢?我們都知道商場如戰場,如果高通等晶片廠商和你打價格戰你的晶片能不能盈利呢?綜合這些困難也就導致了大多數廠家不敢自己獨自研發晶片,這也就是為什麼手機晶片只有屈指可數幾家公司能造出來的原因。

    綜上所述,二者研發難度都非常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如果非要說誰的難度更大,我認為是研發處理器難度更大!!

  • 3 # PM宋先生

    說一個笑話:A作業系統改一個面板就可以叫做H作業系統;另一個笑話:使用A架構做出來的處理器也算是自研處理器。

    有很多人在說:中國在解放之初,大家生活那麼困難,但還是做出了原子彈、導彈,發射了人造衛星,做到了兩彈結合。為什麼現在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貢獻一直不如歐美?為什麼2019年中國科學界要圍繞是否建造粒子對撞機吵得不可開交?因為原子彈也好,導彈也罷,那是已經有成熟經驗放在那裡的,目標就在那裡,你只需要去實現;但是對於粒子對撞這種基礎物理的研究,沒有任何結果提前給到大家。

    作業系統和處理器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還行的作業系統”以及“還行的處理器”,因為無論是微軟、蘋果、谷歌、英特爾、高通、臺積電這些企業,它們所做的事情是不斷去探尋下一代產品應該可以做到什麼樣子,而不是“下一代產品可以抄某某某的”。對於處理器和系統而言,永遠沒有劣等產品,因為劣等產品壓根就沒有生存空間。

    處理器這個東西,說起電腦我們就想起英特爾和AMD,說起手機我們就想起高通、蘋果、三星、華為、臺積電這些企業。但是處理器真正核心的東西,是在最底層的東西上面,也就是“架構”和“指令集”,這兩個東西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晶片製造出來過後的效能、功耗、穩定性。

    其實目前半導體行業發展了半個世紀,目前桌面級處理器大多數使用的架構是英特爾的X86,移動端晶片大多數使用的是ARM架構。對於英特爾和ARM來講,未來在哪裡,沒有任何方向,必須要自己去探索,想辦法進一步最佳化,讓晶片的效能增加同時功耗可以減少。一旦某一代架構設計出現失誤,最終的結果就是那一代的晶片都可能出現問題,然後坑壞一批廠商和消費者。

    蘋果、三星、華為、高通這些手機晶片企業,需要從ARM那裡拿到架構授權,但是也需要有多代設計方案的積累,這就像是如果你自己沒有任何理工基礎,讓一個師傅帶著你設計火箭,可能嗎?而晶片製造不僅僅需要有設計能力,還需要有製造能力,代工這個東西則更考驗技術;目前全球僅有兩家掌握7nm工藝的代工廠商,三星和臺積電;而決定工藝最核心的光刻機,全球只有一家ASML;而光刻機當中最重要的鏡頭,全球也只有蔡司是最頂級的。

    因此我們要明白一點:製造處理器簡單,但是要完全從設計到製造到最後商業化,並不是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就可以獨立完成的。你完全可以用已經淘汰的技術製造出自己的晶片,但是這種產品是絕對賣不出去的。這也是為什麼英特爾可以穩坐電腦晶片巨頭這麼多年的原因,英特爾永遠製造出最頂尖的處理器,讓別的處理器沒有市場,自己賺取大部分利潤,然後研發更高效能的處理器。

    作業系統這個東西,看起來難度好像不如處理器那麼複雜。但是真正考驗的不是系統本身,而是廠商能夠提供的整體解決能力。

    對於一個作業系統來說,不僅僅是要把操作介面做出來,讓它可以在硬體上執行這麼簡單。對於一個作業系統,你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良好的穩定性和硬體的相容能力,誰也不想動不動就宕機和藍色畫面;

    高度最佳化的資源排程能力和豐富的API介面,直接決定了這個系統能夠開發的軟體;強大的軟體包、開發工具、編譯器,方便開發者進行開發;成熟的互動邏輯和互動介面,適應多平臺多尺寸的螢幕;

    任何廠商做不到這些東西,哪怕是一點做不到,那麼就不會有開發者開發產品,也就不會有豐富的軟體應用生態,也就不會有消費者使用(除非是企業的內部系統)。而這些東西,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需要成熟的硬體支撐,需要時間慢慢積累。這也是為什麼個人電腦發展了半個世紀,現在也只有Windows和蘋果的Mac OS是主流的作業系統。

    其實歸根結底,處理器和作業系統,都是零和遊戲。你只有做到最好才有市場,其它的各種產品,效能做到一般般,只能夠曇花一現,這種事情在我們國家已經上演過太多太多次。

  • 4 # 無限分

    不管作業系統還是處理器,或者其他技術。都需要時間的發展和迭代成長及市場的推廣。國外CPU和作業系統之所有那麼大的市場佔有率。主要原因是他們起步的早,早先把市場佔領了,而技術的成熟是透過市場反饋做相應更新迭代。QQ微信在中國的壟斷,也是基於類似的理論。

  • 5 # 凌瑞

    從底層開始研發作業系統難度非常大

    首先,從底層開始研發作業系統的工作量非常大。舉例來說,Windows XP 有程式碼4000萬行,Windows 7 有程式碼5000萬行,3.6版本的Linux 核心程式碼就有1590萬行,而linux的發行版Debian系統程式碼行數達6500萬行,而且這些程式碼還都是經過軟體廠商反覆精簡的結果。

    因此,要開發一個作業系統必須要有非常龐大的財力和人力才能勝任。

    在資金上,微軟在開發Vista所花費的研發費用超過了200億美元,Linux僅核心據如果根據人員投入的規模,據測算也耗資數十億美元。

    在人力上,在開發Windows XP時,微軟集中了5000餘名程式設計師編寫程式碼。Linux雖然不靠任何一個商業公司支援,但已經得到全世界程式設計師共同維護,紅帽公司、Intel、IBM、甲骨文、微軟等國際巨頭也積極參與其中,同樣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

    相比較而言,錘子科技的資金、人才都難以滿足開發一個作業系統的需求。

    其次,開發作業系統的時間很長,而且需要不斷迭代演進。

    雖然今天大家對Windows、安卓、IOS等作業系統都習以為常了,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作業系統,都是幾十年技術積累、迭代演進和後來者站在先行者肩膀上的產物。

    就以目前PC上跑的Windows作業系統來說,其實也是經過幾十年技術演進後的產物。微軟在1985年推出Windows1.0後,經過Windows2.0、Windows3.0、Windows3.1、Windows NT、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等作業系統演進迭代,才於2001年推出一代經典Windows XP。在之後的十多年裡,微軟又推出了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等產品。

    大家手機上用的安卓系統和IOS,其實並非谷歌和蘋果的原始創新,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產物——安卓系統是基於Linux的二次開發,而的IOS是基於FreeBSD/Unix的二次開發,如果追根溯源,Linux和IOS都源自Unix。可以說,Linux、FreeBSD也是以UNIX為基礎,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和更新的產物。而安卓和IOS也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更新,才發展到現在的水平。

    在缺課太多,根基不紮實的情況下,如果是舉國體制,將BAT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華為、聯想、浪潮等整機廠,以及國內開發作業系統的中標、麒麟、普華、深度等組成產業聯盟來推動這項工作,還有一定可能性。單憑羅永浩一人之力,試圖在短時間內實現趕超,妄圖一口吃成胖子的科技大躍進顯然是不現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歐洲盃推遲到明年舉辦,對2022世界盃影響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