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都梅子

    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

    1. 吃飯穿衣方面

    自己吃飯穿衣穿鞋。

    2. 收納整理方面

    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書籍,可以學著疊被子衣服。

    3. 家務活方面

    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碗掃地,給植物澆水等。

    4. 做手工方面

    做一些簡單的手工作品,比如摺紙什麼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2 # 芝士小黃豆

    關於大班幼兒的勞動能力培養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我有以下3個提議。

    首先應該從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進行培養,應當從一些小細節方面進行孩子勞動力的培養。比如,鼓勵孩子獨立收拾玩具,擺放桌椅,收拾自己丟的垃圾等等。同時,老師可以利用晨間時間開一個小班級會議,設定分配值日生。教育孩子,勞動是最光榮的事情,分配好值日生以後每個小朋友都應當按照規則整理教室。

    其次,孩子在家裡也要進行勞動方面的教育和培養。除了在幼兒園裡所教育的獨立收拾玩具,收拾書本等等。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穿脫衣服的能力和技巧。家長也應教育孩子,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樹立他們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孩子勞動能力的培養應當由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努力。老師與家長應當時常進行私下的溝通和商量關於如何更好的相互配合從而使得孩子的勞動能力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 3 # 憨寶育千斤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關鍵的問題是要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天生和習慣”, 所以 從小培養大班幼兒熱愛勞動對於其身心發展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這一時期幼兒的心靈最敏感,可塑性也比較大。現在我就從小樹立幼兒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從哪裡入手闡述以下三點。透過這種途徑培養幼兒動手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首先從一日生活中激發幼兒的勞動意識

    在幼兒園裡,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一日生活來教育和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讓幼兒勞動意識。

    在班級中,像主動收拾玩具、擺放桌椅、收拾垃圾、整理書本的幼兒肯定能夠找出幾個,我們利用晨間談話對於這些幼兒的表現予以肯定和表場。在餐後活動或午睡前為幼兒講述一些故事,例如《懶苗與老鼠》、《小蘿蔔和大蘿蔔》、《做惰的能》、《懶惰蟲》,讓幼兒覺得懶情不好,會生病,會變得讓人不喜歡,懂得只有勤勞的人才會有收穫,好吃懶做的人什麼也得不到,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熱愛勞動的目的。給幼兒播放一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做義工的錄象,看後問問幼兒:你遇到這些情況會怎麼做?使幼兒在聽、說的同時,受到愛勞動的教育。

    還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圖片"造人進化”的故事,讓幼兒初步認識勞動的意義,從而激發其勞動意識。

    其次就是利用值日生提升孩子勞動的積極性,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按《規程》、《綱要》等要求,到大班之後我們從週一至週五輪流請值日生,每組8人。值日生的工作如下:

    1每天幼兒來園後負責檢查每個小朋友是否刷牙、剪手指甲。

    2注意觀察小朋友玩玩具是否亂扔、亂放,有的要提醒他改正,跟他一起整理好。下午離園前,要檢查所有玩具是否歸類放好,如果沒有,要負責整理好。

    3,進餐前給小朋友分勺子、分飯菜,飯後擦淨桌椅並擺放好,還要負責拖地。

    4午睡起床後,檢查小朋友們的床鋪是否整理好,沒整理好的要求他整理好或幫助他整理好。

    5起床後、離園前檢查和監督小朋友將自己的衣褲整理好。

    6.區域活動時負責材料的分發及檢查最後的整理工作。

    剛開始,也許很多幼兒都處於被動狀態,需要老師不斷提醒才會完成任務。但是透過一個月的培養,許多幼兒就會喜歡上值日生的工作,他們的主動性大大提高,勞動能力也不斷增強了。

    最後就是家庭配合,進一步增強孩子勞動意識。要真正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能力和勞動習慣,只靠教師在幼兒園的培養、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應及時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得到家長的重視和配合。我們平時及時反饋幼兒在園的資訊及在園的表現情況。請家長點評孩子在園的表現,並記錄在統計表上,於第二天帶到幼兒園讓老師檢查並小結。這樣,家庭同步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勞動的意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後,許多家長都表示,孩子一開始不肯做、不情願做,到現在每次都會主動做勞動,對於勞動有了更好、更深刻地認識。孩子們逐漸培養了自信心和主人翁責任感,有了成功的體驗。因此,教師要和家長密切配合,讓勞動成為幼兒的一種習慣。當然,我們應該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勞動並不是讓他們學握多少勞動技能,重要的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綜上所述,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勞動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大有幫助的。

  • 4 # 37度暖爸

    還是要從研究方法上入手。

    幼兒園階段,最方便也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觀察法,透過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表現,來確定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方式。

    其次,嘗試設定某個場景、活動方案並執行、記錄、反思活動效果。

    通過幾次的活動記錄來制定勞動能力培養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欽察汗國到底是朮赤還是他兒子拔都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