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南瓜噢
-
2 # 無憂陽光
為什麼要開家庭會議呢,反正我家是沒有真正意義上開過家庭會議。
在家庭中其實並不會有過多的問題產生,就算有那也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的有大事的話我家也只是坐在一起當聊天一樣說說自己的意見。
我不覺得說要固定多久開一次會,我覺得家就要有家的溫暖和家的溫度,家是我們的港灣,不要把家整成像公司樣的還要日報週報月報是不是還要吾日三省吾身呢在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
如果真的有什麼重要的事就建議什麼時候發生就什麼時候談好一點。
如果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的話那就另說。
-
3 # 柒木君
作為父母,建議不必要太注重形式化的家庭會議。
其實以人類的天性而言,重視參與感的程度遠遠勝過聽令行事的程度。
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將其視為脫離家庭的存在,注重,這裡指的脫離家庭是指家庭義務。
不讓其整理家務,不讓其扮演參與者的身份。
於是,孩子便產生了脫離感。
所以,要讓孩子承擔起參與者的身份,需要從幼小時開始培養,不論是家庭事務還是關於家庭內部的意見,都讓其參與其中。
久而久之,孩子成為家裡的主人,便會自覺完成應盡的責任,形式上的家庭會議便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
4 # 開火車的種田漢
家庭會議,是非常有利於增強生活儀式感的方式。
適合以周為單位,週日下午召開。時間控制在45分鐘左右比較合適。
建議由孩子來主持,宣讀會議記錄,編寫會議流程。
最好,能設立獎懲制度,以期望家人可以共同進步。
作為父母你首先得知道,什麼時候值得開家庭會議,或者說什麼時候大家能夠坐下來開這個會議。個人覺得頻率這個問題很難界定啊!
當然了,家庭會議有助於家庭之間的交流,處理一些家庭事物,也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還是有要開的必要,至於你說的頻率也要結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