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校專業那些事

    環化生材,四大名專業,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環境,化學,生物,材料,四大名牌專業,大家都知道,你大學要是學了這四大專業,畢業基本上都瞪眼,畢業找不到工作,不論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當然如果你是北大清華這類名校畢業也能混口飯吃,不過,收入不如人家二本計算機。

    不過垃圾專業環化生材,卻是各個大學的寶貝,為啥?因為這些專業,最容易發論文,最容易發SCI,也最容易發NSC(nature,science,cell)三大頂級期刊。

    這些專業發論文,那sci刷的叫一個多,影響因子叫一個高啊。因此把整個大學的科研風氣全帶壞了。

    近期科技部《關於規範高等院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 以及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出臺了關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檔案,希望科研工作者重視科研工作質量,而不是關注科研論文數量;多將好的學術成果發表在國內期刊,摒棄SCI期刊至上主義。

    壓垮sci的最後一棵稻草

    sci引起眾怒的最後一根稻草,肯定是近期大家知道的高福院士

    高福院士,在論文方面是一個高手,從SCI收錄情況來看,他僅僅只是在這個平臺就發表了超過400篇論文,這個水平是相當的高啊。

    另外高福院士引起關注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武漢的事情不關心,但是把論文卻搶先發表,引起了科技部的大怒。

    當然高福院士的本來領域是醫學,不過發的都是生物方面的論文,一些總結資料就是一片sci,太容易了。

    sci引起這麼多的憤怒呢?

    環化生材這類專業,發論文非常容易,也非常簡單,一個簡單試驗,一個實驗報告就能sci灌水一片,因此這個領域內sci高手特別多,除了高福院士外,有非常多的院士都坐擁百篇sci。

    比如於吉紅院士在無機化學分子篩多孔材料的結構設計與定向合成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創新貢獻,至今已發表高水平SCI水平300多篇。

    材料領域,你博士也沒有發個十來篇SCI,你都不敢說自己是優秀的博士。

    隨著環化生材論文的爆發,把所有專業全帶壞了,所有專業都開始材料化了,比如現在的物理專業,現在絕大部分物理專業都在研究材料。比如上圖的華人民大學物理系博士,沒畢業已經才材料類期刊發表了13篇sci,這是高手啊。

    楊永信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給人戒網癮而出名,他戒網癮的絕招就是電擊,他不但能電擊人,而且考電擊發了幾十篇sci,反正電擊一次,就能發一篇,輕鬆又自在。

    這個環化生材論文太容易發了,我告訴你多容易,南京理工大學的化工學院的朱**教授科研訓練團隊,這個團隊有著傲人的成績,在團隊中,有十餘名本科生髮表SCI論文30餘篇,他們研究的主要是奈米材料。

    現在的環化生材如果光在自己領域內灌水,還沒事,關鍵是把所有行業都帶壞了,尤其是和實際工程緊密結合的醫學,機械,電子,通訊,計算機,土木等學科,因為sci發論文太容易了,所有對這些應用學科進行降維打擊,這些學科一看發論文搞不過環化生材,後來都一窩蜂的環化生材化。

    比如搞微電子的,都不搞晶片設計,你去北大清華兩電一郵的微電子學院看看,裡面正兒八經搞電路設計的不足百分之一,都在一窩蜂的搞電子材料,說白了,就是材料。搞晶片設計多累啊,累死累活一年發一篇論文的影響因子,不如人家搞材料一週搞出的文章影響因子高,所以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搞微電子的全民都是材料。整個微電子行業全壞了。

    醫療領域也是這樣,本來醫療是一個純手工經驗工作,臨床經驗全靠經驗,和論文關係可有可無,但是現在三甲醫院,醫學院考核主要看論文,結果三甲醫院的博士們,都一門心思的在養老鼠,養細胞,搞材料,什麼心臟支架材料了,手術線材料了,陶瓷牙材料了,最後只會發論文,不會治病救人。

    比如武漢病///毒所,發了n多論文,天天研究病///毒,為了sci而sci,從來不從治病救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最後病///毒來了,只能瞪眼沒辦法,他們也從來沒想過辦法,他們只想sci,和高福院士是一路人。

    最後說一句,一定要廢除sci論文論英雄的政策,這個太害人了,而且把很吊應用學科全弄成環化生材了。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 2 # 阿儻

    看到這個題目,其實還是有點.........下面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和《關於深化專案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破除論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高校良好創新環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石激起千尺浪。教育部、科技部這兩天投下了兩塊巨石

    第一個《意見》2月21日,教育部和其他兩個部委,先發了一個意見,是關於專利的。裡面說,高校停止資助專利申請,停止專利申請的獎勵,要考核專利的質量,專利的轉化率。這個我相信大家都容易理解。

    現在討論一下第二個意見,2月22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再次發了一個意見,是關於SCI論文的。裡面說,要正確看待SCI論文,正確看待高引用文,職稱評審、學科評審等不能把SCI指標作為評審依據。注意,注意,這裡面提的是”SCI指標“,不是SCI論文。

    在《意見》裡,SCI論文和SCI指標的定義指標

    一、論文

    論文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一個科研人員,尤其是搞理論的,像數學、物理、生物等,最終都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文字,有的寫成書,有的寫成論文。像高斯,別人辛辛苦苦搞出了一個定理,然後他輕描淡寫地在某封信裡面說了幾句,那個成果就歸高斯了,讓別人極為鬱悶。

    二、SCI

    SCI論文就是發表在SCI收錄的期刊裡面的論文,除了SCI,還有EI(工程索引),也是著名的索引系統。在中文期刊裡面,有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也有好幾個單位建立研製,最有名的就是北大核心期刊。

    SCI就是一流雜誌大家都比較公認,所以說SCI比較權威。但一定在SCI上發表的文章高於其他期刊的文章嗎?不一定。像日本很多諾獎工作的論文都沒有發表在SCI上,只發表在日本國內的雜誌上。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他發表的論文只是張貼在一個很小很小小的研討會上。

    三、SCI指標

    教育部對SCI指標有明確定義,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等。這次教育部明確的是在職稱評定中,不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判斷的直接依據。這句話什麼用意思?

    在職稱評定中,不看論文數量。原先論文數量是一個關鍵指標,不單單學校對教授們有論文數量要求,老師對博士也有論文數量要求。現在看的就是你的成果大小。比如,我曾經看過一位破格提拔的教授,從博士到教授,大概花了3年時間,發了40多篇SCI文章。我都呆了,問了下教授們,教授們說沒問題,寫論文有一定套路,滿足了非常快。這個數量遠遠多於愛因斯坦的論文數量。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5篇論文.這每一篇論文都開創了一個新領域,每篇的分量都極重。那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而我們的教授發表了40篇,即便了400篇,也比不上愛因斯坦半篇論文的分量。還有高影響因子,被引次數。自媒體作者都明白,緊抓熱點的文章總是被引的次數多,這跟文章的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在科學研究裡,也有熱點問題,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極擅長抓熱點,世界上流行奈米,就研究奈米,流行石墨烯,就研究石墨烯。

    最後,希望大家對育部這篇《意見》不要只盯著SCI指標,要分類評估,對於工程類的學科,要評價產業化的實際效果,不以論文作為單一評價。

  • 3 # 耕讀小棧

    一,論文字身並沒有問題,高質量的論文代表了一個人對問題的思考深度和研究深度,並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供研究者交流,這是世界通行法則,本身沒問題。問題是導致很多人為寫而寫,注水嚴重,質量低劣。所以我們的論文產量世界第一,被引用率世界墊底。

    二,建立論文質量評估體系。建立權威學術評估機構,評估期刊雜誌文章水平,雜誌收文應文責自負,文章水平低直接降級或取消。

    三,對學術腐敗零容忍。抄襲者取消學歷和職務並公佈於眾,使其身敗名裂。重複研究或水平低劣者降低職稱,限制發文和申請課題。必須嚴打,學術腐敗零容忍。

    四,建立新的綜合性評估機制。不單單看論文,更要看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綜合考量!

  • 4 # 編輯指導李老師

    22號下午網路上突然開始流傳一份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聯合發文,檔案提到為破除論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高校良好創新環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扭轉當前科研評價系統中過度使用SCI論文作為指標的現狀。

    教育部和科技部要求各“雙一流”建設高校,特別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根據《若干意見》落實和整理相關經驗,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則根據自身情況參考執行。

    俗話說越缺什麼越強調什麼,加上是對高水平大學的要求,且由國務院兩部門的聯合發文,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勢態。

    SCI論文為什麼能在當前(甚至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成為衡量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呢?就是因為發表高水平論文幾乎是學術圈子人員“升級打怪”的唯一遊戲規則,幾乎圈子裡的每個人都在追求。

    學術圈子的鄙視鏈很簡單:發了論文的嘲笑沒發的,發英文期刊的看不上發中文期刊的,發了影響因子高的鄙視發影響因子低的(生命科學的同學是何其幸運)。不僅僅存在鄙視鏈,更重要是發高水平論文(Nature、Science等)會帶來的社會名譽和資源(資金、實驗裝置、人脈等)的提升是巨大的。

    無疑學術問題的研究和落地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功高志偉。但進行學術研究的是誰呢?是一群智商較高的人。既然是人,那人性的善與惡也必然存在於這群高智商的人中。

    看起來體面,但在眾多的學術人員裡也分“三教九流”:有的人是在純粹地追求知識,有的人則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陷入名和利的漩渦。這幫人裡純粹想突破人類文明極限的大約有兩成,剩下八成的人和普通的辦公室白領沒有太多不一樣(單純追求名和利的大約也有兩成),只是工作崗位不同罷了。

    坊間流傳一個“讀博毀一生“的段子,看似玩笑,卻也體現了科學研究的不尋常。20世紀初那幫近現代物理學大師和民國時期中國的各種大師顯赫的家室似乎也表明,純粹的學術研究不是普通人玩的遊戲。

    普通人的生活裡只有一個任務:改變自己的命運。有標準總比沒標準好,改變命運需要的就是懂得利用規則去獲取收益。SCI論文就是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改變自己命運最重要的遊戲規則。

    資源是永遠不夠的,高考也是一場殘酷的遊戲,如果全中國到處都是985高校,或者考生足夠少,孩子們還需要那麼辛苦嗎?正是因為資源不夠競爭激烈,並且人類社會需要把人合理分配在社會金字塔的各個部位,相當一部分人註定會被自然安排在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會利用遊戲規則和掌握資源的的人自然也會走向金字塔尖。

    用句流行語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在“改變自己的命運”,工程院院士為白酒站臺不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嘛!

    大膽地預測一下,2020年的高考不會延遲舉行

    過度依賴SCI作為高校、研究所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標,弊端顯而易見(使勁灌水發paper算是好的了,更噁心的事多的很),變革也不在於一時半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能把這件事做到完美。到底該怎麼樣科學地評價學術研究,又怎麼讓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很難有答案,我們不妨把這些問題當做機率題來看(風險投資),不求處處完美,只要全域性的投入產出達到一定的目標即可。

    唯SCI是論也好,增加其他評價標準也罷,好好做你的研究,未來只會更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生病,有一點咳嗽流鼻涕,要不要送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