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器工坊

    所謂明朝坦克,其實是一些歷史自媒體或者明吹的訛傳,是想一個連內燃機都沒有的年代,咋可能搞出坦克這種東西。

    就算是魔獸裡的蒸汽坦克,也至少要有蒸汽機呀。

    那明朝的這個坦克是啥呢?其實就是馬拉的偏廂車。

    偏廂車在中國並不稀罕,自打漢代馬拉戰車被衝騎徹底淘汰以後,戰車就專職搞戰場防禦工作了。

    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曾擺下卻月陣,靠的就是偏廂車加床弩。

    偏廂車的特點就是馬拉著一個兩輪大戰車,然後在戰車的一側設有木質擋板,上面可能會糊一些皮革增強防禦力。擋板上留個口,或者板子低一點能讓車兵露個頭,有了這個移動的防禦大盾,車兵可以放心的在上面實施遠端傷害。

    明代的偏廂車,就是在戚繼光的改良下,把床弩換成了佛郎機炮,然後配合火槍手、近戰方陣還有騎兵和大將軍炮,進行組合式作戰,級別略高於中歐一度盛行的胡斯車堡。

    不過偏廂車也有它的劣勢,機動性差,容易受地形限制,而且明代的薊鎮車營要求多兵種配合作戰,特別依靠近戰的長槍兵和騎兵。如果缺少這兩點,那偏廂車陣地就沒了靈魂,十有八九是要被擊潰的。渾河之戰還有薩爾滸就是很好的例子。

    基本到了明末最後那幾年,就練明軍自己也不用了,清軍更是棄之不用,所以說,單獨的先進談不上,關鍵是訓練的人對不對。

  • 2 # 人間一塵

    你被騙了。

    坦克的出現在一戰中,"坦克"一詞是從英語中來的,至今坦克也就是百十年的歷史。

    因此不可能出現在明代的兵書中。

  • 3 # 薩沙

    明代的車營是常規配置。

    這主要是明代的輕型火器威力較弱,射程較近,難以對付敵人的弓箭和騎兵的衝擊。

    比如對付蒙古騎兵,對方的騎射能力很強,弓箭射程可以達到百米。

    而明軍常用的三眼銃,射程只有幾十米。

    另外,蒙古騎兵的衝擊力很強。如果明軍僅僅依靠射程幾十米的單發火銃,根本就沒有第二次裝填的機會。

    而明軍最強有的火力優勢,主要是中型和重型武器,以火器為主。

    可惜,受到當時技術限制,這些火器都非常笨重,單兵是攜帶不了的。

    所以,使用戰車幾乎是必然。

    車營的主力就是戰車,戰車主要是大型作戰車輛,上面可以攜帶大型武器。

    戰車的型別非常之多,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比如明軍常用的防禦型戰車:偏箱車和正箱車。

    資料上這麼寫:在車的側面裝有防箭矢的屏風,但偏箱車只在一側裝屏風。戰時往往數十輛乃至上百輛戰車並肩銜接,組成車陣。正統年間鎮守大同的郭登和隆慶年間鎮守薊州的戚繼光,其車營都曾採用此種車制。

    舉個例子:戚繼光的偏箱車,每車配20人,其中10人為火器手,裝備有佛郎機(一種輕型火炮)兩門,鳥銃(火繩槍)四支,火箭若干。

    在防禦期間,這種偏箱車可以提供強悍的火力。

    別的不說,就這2門佛郎機,就夠蒙古騎兵喝一壺的。

    資料上寫:。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製法:“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射程300到400米)”。

    進攻型戰車也有很多,常見的是:

    火櫃攻敵車,這是一種發射火箭的戰車。車廂下架五杆尖槍,上有火箭一百支。開戰攻擊的時候,士兵點燃引信,火箭齊發,衝入敵陣,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類似的東西還有很多,篇幅所限不說了。

    所有的戰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可以機動的。平時通常用馬匹拖曳,跟隨部隊前進。

    作戰的時候將戰車轉變為作戰形態,在進行使用。

    這種戰術在明代來說,還是比較先進的,在全世界範圍也算是不錯的。

    只是當時火器還有太強的威力,不足以完全對付騎兵部隊,所以蒙古騎兵和女真騎兵還是很囂張。

    然而,戰車已經是當時所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

    嘉靖三十七年(1558),俞大猷在山西曾“以車百輛,步騎三千,大挫敵於銀安堡”(《明史》卷212)。

    萬曆二十七年(1599),明軍三萬被蒙古十萬大軍圍困在七里沙灘,最後“竟以車營保全”(《明神宗實錄》卷570),不僅抵擋住了騎兵的攻擊,而且還是以少勝多。

    隆慶二年,戚繼光在青山口大捷中,先以擂石、弓矢、槍炮,繼而統率車營打敗了蒙古朵顏部董狐狸及其侄長昂的進攻。

  • 4 # 朝文社

    答:在記錄了明代多種“大殺器”的晚明典籍《武備志》裡,對明代戰車的描繪,堪稱精細到繪聲繪色。當代很多“軍事迷”們,更因此對明代戰車傾慕不已,甚至將其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裝甲部隊”。那真實歷史上,這“大殺器”真這麼強?

    如果單看《武備志》的記載,戰車,這傳說中的“明朝版坦克”,那簡直強到嚇人。比如“火龍捲地飛車”“火櫃攻敵車”“神火萬全鐵圍營”等戰車,不但名字聽著霸氣,外形也看似魔獸下凡。至於戰鬥力?書中的形容也是左一句“利害百倍”,右一句“萬將莫擋”,滿眼都是橫掃千軍的模樣。

    但明朝滅亡後,由清朝官員學者修撰的《明史》裡,對這些明朝“裝甲部隊”,態度卻是差了許多。《明史》的《兵志》裡就直接說明朝戰車“未嘗當一敵”“亦未嘗以戰”。也就是說這類“明朝大殺器”別說殺敵,也實戰都沒怎麼打過,基本就是糠心蘿蔔。由於《明史》傳播力太強,所以好些歐美學者,也對此類觀點照單全收,認為明朝的戰車與戰術“並沒有經過實戰的嚴格考驗”。照這麼看,似乎就是個廢物玩意。

    那哪種說法有道理呢?首先要澄清的是,所謂明朝戰車“沒上過戰場”的觀點,屬於“軍事盲”才容易犯的觀點。實錘的史料證明,從明初朱元璋北伐元朝的戰爭,到明末與農民軍和清軍的戰爭,幾乎大部分的重大戰役裡,明軍都曾大量使用戰車。早年的“武剛車”等裝備,就是明成祖朱棣橫掃漠北的利器,十五世紀起火器大量普及,火器戰車也在明軍中地位飆升,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花樣”,在不同年代裡“亮相”。

    而且何止明軍用戰車,嘲笑明軍戰車“未嘗當一敵”的清軍,早年也是靠戰車起家。八旗軍隊的楯車一直都是制勝法寶。特別是在《滿文老檔》等珍貴資料裡,都常見清軍戰車與明軍戰車“對轟”的景象,兩家一直很拼的,就有裝甲部隊。

    當然,雖說“明朝戰車沒上過戰場”不靠譜,但要說明朝戰車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裝甲部隊”,那是更嚴重的不靠譜。

    放在十四至十八世紀全世界範圍內,不止是東亞戰場,處於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世界各國軍隊,都在嘗試用戰車來增強火力。在那個時代,戰車就是野戰裡移動的堡壘,是新型槍炮發揮威力的重要平臺。所以當時許多西方“火器強國”,都把大量心血用在改造戰車上,比如十五世紀“胡斯戰爭”裡的“胡斯戰車”,就曾是騎兵的噩夢。奧斯曼帝國的戰車,也托起了其強大的火槍射殺戰術,打出了一堆勝仗。

    所以,如果把明朝的“火器戰車”,當做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這顯然又是另一種笑話了。

    但話說回來,雖然在一部《武備志》裡,記載的許多戰車,都只停留在設計者的書面計劃裡,確實沒上過戰車。許多傳說中威力生猛強大的“大明戰車”,一真打就露了餡。但明代火器戰車的發展,也確實順應了這一軍事變革的潮流,在多年去粗取精的演進裡,也確實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比如明朝十六世紀火器名將俞大猷的戰車部隊,就曾把明軍的戰車理念推到新高度。俞大猷的戰車部隊,主要配備輕便的獨輪車,十三輛戰車組成一個小營,十三個小營組成一個大營。搭載輕型銃炮,配備步騎兵。作戰時戰車結成陣營,騎兵以戰車為掩護對敵人形成包抄。嘉靖年間的安銀堡大戰中,五千配備這種輕型戰車的明軍,就將數萬韃靼軍隊殺得全線潰敗,一口氣追殺敵軍上百里,打出明朝中期一場難得的大捷。

    而作為俞大猷“老戰友”兼“晚輩”的大英雄戚繼光,在戰車的使用上更是青出於藍。北調薊鎮的戚繼光,也利用戰車給戚家軍戰術升級。每個車營配備128輛輕重戰車,以偏廂車為主,每輛戰車裝備兩門弗朗機和四支鳥銃,另外還配備火箭和大將軍炮等輕重灌備。作戰時車營結陣,以嚴格的射擊操典對敵密集射擊,然後展開追擊。正是憑著這強悍戰術,鎮守薊鎮多年的戚繼光,令北方韃靼各部扣關請降。

    甚至,在戚繼光去世後的萬曆北韓戰爭中,他生前苦心設計,且在明朝各鎮邊軍大量普及的車營戰術,依然在北韓大放異彩。著名的稷山戰役裡,六千明軍面對數萬日軍,就是以類似戚家軍的車營戰術結陣,一口氣殺得日軍狼狽竄逃,徹底粉碎了當時豐臣秀吉快速拿下漢城的夢想。可以說,如果明軍的部隊,在明末的幾十年裡,還能做到這樣的戰術水準,明末的仗,絕不會打到這麼慘。

    可問題也就在這兒,“萬曆中興”的多年裡,明王朝文恬武嬉成風。萬曆晚年時查驗京營的軍火庫,就吃驚的發現,當年俞大猷打造的車營部隊,那些在安銀堡痛打韃靼的勁旅,這時竟然連戰車的擋板都朽爛掉,武器更是幾十年沒換。薩爾滸戰役時,明軍調撥到前線的戰車部隊,好些連火器都沒練過,明朝文官嘲諷他們的訓練“襲其形似”。對於需要嚴格訓練的戰車部隊來說,這種雷景象,已經註定了接下來的興亡。

    甚至,到了晚明的崇禎年間,明王朝更是掀起了大量製造戰車的熱潮,崇禎年間,許多文官腦洞大開,設計出了各種先進戰車。但也只是流於形式而已。財政敗壞的明王朝,根本無法將這些戰車投入生產。其實生產了又怎麼樣?以明末名將盧象升的話說,就算宣大地區的邊軍,操練的時候竟然一列隊就倒,全是缺衣少食的廢物兵。這樣的兵就算有再好的裝備,又能打什麼仗?

    明朝的衰亡,說到底就不是武器的事兒。這麼個爛透的王朝,就算真送來坦克,也是照樣救不了啊。

    參考資料: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曆代軍事裝備》《中國曆代軍事思想》、指文烽火工作室《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明帝國邊防史》、陳剛俊《明代的戰車與車營》、馬伯庸《帝國最後的榮耀》、周維強《明代戰車研究》、毅飛沖天《明清時期戰車的戰鬥力和同時代歐洲的差距對比 》

  • 5 # 提起昨天換明天

    只能說是類似現在坦克部隊,它就是明軍中的車營部隊,車營部隊裝備的“偏廂車“就可以說是車營部隊中的主戰坦克。

    影視劇中的的偏廂車造型

    車營是明代名將孫承宗組建的戰車部隊,裝備有偏廂車、輕車等其制式。至於車營所用偏廂車等現在已無直接資料,但大致與在此之前使用過的相同。也就是說現在的資料都是臆測或是參考與其類似的戰車的資料。

    明朝代宗時期,郭登在大同曾經建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據記載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偏廂車有薄木板打造,並在上面放置火銃,編有乘員十人。

    “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戚繼光的偏廂車及人員配備

    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樣為——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戚繼光的偏廂車是仿照的前代的設計,所以前代有的缺點其一樣都不少:如車輛太重、需要人馬太多、不宜移動涉險、不適用於進攻戰鬥等都沒有得到解決。

    在明軍守遼東對抗後金時時,魏學曾又對偏廂車作出改進——每兩輛中設拒馬槍一架,用於填塞空擋間隙,將車架上下用棉絮帆布圍起來,這樣就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有佛朗機兩挺,下置雷飛炮和快槍各六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六杆,每輛偏廂車配置二十五名官兵。

    捷克的胡思車堡

    以上就是明朝個個時代的偏廂車(坦克裝甲部隊)的式樣及配置和使用方法,雖然沒有找到孫承宗的車營的資料,但其車營裝甲部隊與以上的偏廂車大致相同。

  • 6 # 夏慈史

    明朝雖然亡於農民起義和異族入關,但是作為最後一個漢民族政權,明朝的科學技術發展作為封建王朝的巔峰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明朝已經能完美仿製16世紀的紅夷大炮,清軍後來用的火炮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要弱於明朝,大量繳獲的明朝火器也被清軍閒置,以至於最後不僅沒有發展,還完全失傳。而在明朝《武備志》的記載中,明朝不僅軍事科學技術昌盛,而且擁有很多超越同時代的兵器改革思路,例如“偏廂車”就是一種近似於現在坦克的武器。

    偏廂車是一種以人力驅動的半封閉式戰車,不僅和現代戰車一樣,佈置有層層的裝甲,在攻擊方式也是以遠端射擊的快槍、飛雷、佛郎機火炮等熱兵器為主,是古代當之無愧的“坦克”。

    目前有記載的明代宗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經建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車上載有佛郎機火炮兩挺專門用來遠端轟炸,下面放置雷飛炮,同時還有快槍六支專門打擊近身的步兵。而且“偏廂車”不是單獨使用,往往是組成車陣,左右互相倚靠,防守之時對於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抵抗作用,基本上讓對方的騎兵無用武之地,而且還能趁機打黑槍。

    寧錦之戰中,祖大壽、何可綱和滿桂三人在城上的大炮掩護下,圍著城門排了三個偏廂車陣,皇太極親自衝擊,被反覆擊敗,從早晨打到日落,清軍大敗,可見當時的騎兵部隊沒有很好的辦法對付這種集炮火和防禦為一體的戰車部隊,只能是當場認輸。

    而且戚繼光在剿滅倭寇和鎮守薊州的時候都曾大量建造偏廂車,在成化、嘉靖、隆慶是很普及的一種部隊編制,現在還留有戚繼光利用偏廂車(坦克)和輕車(步戰車)組成車營的完整兵員配置和戰法圖。

    但是“偏廂車”作為一種理念十分先進的武器,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依然有很多缺陷,首先是動力不夠先進,偏廂車單個高達600斤,導致運輸到前線十分困難,甚至在戰鬥中也很難移動,比如寧錦之戰中,偏廂車就擋住了輕騎兵的出城道路,雖然皇太極衝擊車陣失敗,但是明軍也無法出城追擊。

    其次偏廂車僅僅只能作為防禦性武器,無法作為野戰武器主動發起進攻,這限制了偏廂車的使用場景,而單純的防守作戰中僅僅依靠偏廂車最多防守一時,無法為整個防守作戰贏得勝利,除非和袁崇煥運氣一樣好,炸死了努爾哈赤。

    最後一點就是偏廂車在當時的屬於高技術武器,維修等後勤工作比較艱難,需要隨軍大量工匠修補,結果往往是一戰之後就沒有後繼力量,落得個一次性武器的下場。而且當時的使用“偏廂車”作戰的戰術較為單一,沒有和守城部隊以及騎兵部隊等有機結合起來,說白了還是畏敵造成的單純防守思想,這樣是註定無法贏得對清軍戰爭的勝利。

  • 7 # 長樂未央161819

    其實就是戚繼光建立的車營,為對抗蒙古騎兵研發的帶裝甲板的兩輪戰車,可以手推可以馬拉,中間有射擊孔,可以架設火銃手的火銃和方便長槍兵躲在戰車後刺擊。車營一直被沿用到明末對後金的作戰,隨著戚繼光帶領過的南軍的覆滅和關寧軍隨吳三桂投降,車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夏定川寨戰役,南宋軍隊為何在西北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