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0
回覆列表
  • 1 # A幹他一個億咱就退休

    漢武帝封禪泰山,武帝雄才大略,掃除邊患,其一生曾五次泰山封禪。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神的禮儀活動,“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壇,在壇上祭祀天神,報答上蒼的功績;“禪”是在泰山之前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上掃開一片淨土,在淨土上祭祀土神,報答后土的功績。《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的象徵,本人的“真龍天子”身份也可得到“天地”確認。所以,作為泰山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封禪,實質上是在封建社會里,封建帝王強調君權神授的一種政治手段。早在春秋時期,封禪泰山就已經成為齊魯方士們心目中聖明帝王所必須舉行的國家大典。他們認為,天下最重要的大山有五座,稱為五嶽;其中泰山最高,為五嶽之首。泰山最高,自然離天最近,新的統治者必須要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才能得到天帝的認可,成為天下新的君主……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實施了他準備多年的封禪計劃,首次明確提出了封禪泰山的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掃平宇內,一統天下;第二,必須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第三,必須不斷有祥瑞出現。只有三個條件齊備,帝王才有資格封禪泰山。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 2 # 歷史不冷君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封禪?

    為何漢武帝劉徹晚年封禪六次之多?

    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同時這是加強君王威嚴的一種手段,以劉徹的心思和手段他並不需要,但他為何十次到泰山,兩次祭拜,六次封禪?先看看時間分別是:

    第一次公元前110年封禪時劉徹已經47歲,北逐匈奴、南平南越,此前30年他集中精力處理邊患和修治內政。邊境既定,內政已修,算是一次總結,昭告天地。

    第二次是公元前106年,例行天子五年一巡狩的規矩,同年衛青病死,值得思考。

    第三次公元前102年給的解釋是:夏,遂還泰山,修五年之禮如前,而加以禪石。

    第四次公元前98年例行天子五年一巡守

    第五次公元前93年例行天子五年一巡守

    第六次公元前89年例行天子五年一巡守

    透過時間線與史料記載得出五年一封禪的說法,能解釋的通為何會有這麼多次封禪。

    第一是彰顯文治武功,第二是加強天子身份的存在感,第三朝中之人的蠱惑,第四漢武帝亦嚮往長生。

  • 3 # 付貴寶1

    封禪——在泰山上築土成壇,燒柴禾在壇頂,以祭天,此稱作”封“。在泰山下面的小山樑父山上選擇一塊地方,埋祭品,叫做”禪“。兩方面合稱“封禪“。

    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

    祭天,古代帝王選在了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祭地選在了泰山附近的梁父山。梁父山又稱為“地神”。

    古人認為,泰山與梁父山,是人類可以透過祭祀向天地“彙報”的地方。

    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二個原因:

    一: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的測量工具)。

    二: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秦始皇首開皇帝封禪先河。始皇之前,封禪的目的,主要用於祭祀天地。祭天告地其實是一種原始崇拜,表示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的敬畏。

    始皇之後,封禪除了祭祀天地外,主要目的是為了標榜天子的偉大功績,向天下臣民表示他的崇高地位來自“君權神授”。

    帝王封禪必須具備兩大條件:

    1:帝王建立了太平盛世;

    2:開創江山,打下了江山。

    漢武帝打敗了匈奴,建立了盛世,所以是有條件封禪的。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自認為功勞大得不得了超過了三皇五帝。所以要舉行封禪大典。

    因為始皇之前的封禪,離始皇的時代太久遠了,搞不清楚封禪儀式,始皇決定自己訂儀式流程。

    他在泰山的南面上山,登到泰山頂上行封禮。在泰山的北面下山,到了山腳下樑父山行禪禮。

    至於祭文和祭禮則秘而不宣。

    漢武帝時代,終於打敗了匈奴,使西漢成為當時世界上與羅馬帝國並列的最強大國家。於是漢武帝覺得自己也應該透過封禪大典向天下表示一下。

    因為漢武帝也不知道前代帝王如何舉行封禪大典的,所以漢武帝也是自行決定封禪禮儀流程。

    與始皇帝不同,他先在梁父山行禪禮,再到泰山頂上行封禮。

    漢武帝一生五次封禪,是帝王封禪冠軍。

  • 4 # 世界全史羅銳

    漢武帝於公元前110年四月從東海返回泰山封禪,由於沒有人知道古代封禪的禮儀,因此漢武帝自定了封禪之禮。

    漢武帝先到了梁父山,以禮祭祀地神。乙卯日,他命侍中和儒者穿著隆重的禮服,即頭戴皮弁,插笏垂紳,行射牛的禮儀。隨後,漢武帝在泰山東面的山腳下封土行禮,所封土寬一丈二尺,高九尺。下面埋有玉牒書,是漢武帝寫給天帝的書信,書的內容隱秘無人知曉。

    行完禮後,漢武帝獨自帶著已故將領霍祛病的兒子、侍中奉車霍子侯登上泰山,在山頂同樣行了封土禮,至於行禮過程怎樣同樣沒有多少人知曉。第二天,漢武帝從山後陰道下山。丙辰日,在泰山腳下東北的肅然山上行禪祭禮,與祭后土儀式相同。

    整個封祭、禪祭漢武帝都親行拜見禮。禮服為黃色,都有禮樂伴奏。薦神用的草蓆是用江淮間的三脊茅編織而成,封土用雜土石,上面加蓋五色土。漢武帝還將遠方進貢來的奇獸、飛禽以及白山雞等物放還山林,兕牛犀像之類不宜放還山林的,都到泰山下祭祀后土。據載,行封禪禮的地方,當夜彷彿有光出現,白天有白雲從封土中升起。這應該是神靈的顯現。整個典禮過程透露出一種神秘氣氛和宏大的氣魄。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泰山腳下的明堂接受群臣朝賀,並因首次封禪改年號元鼎為元封。漢武帝從即位起,就建號為“建元”,至“元封”共6個年號,每個年號皆六年。“元封”的“封”,自然是指“封禪”。

    接受朝賀後,漢武帝廣賜牛、羊、酒、布等,並免除奉高、歷城等地年租,大赦天下,而且詔許凡是天子車駕所經之處,免除一切勞役。漢武帝還下令在泰山腳下為諸侯修建官邸,以備他們隨駕迎駕封禪泰山之朝宿。將漢代有封爵的人和泰山聯絡在一起,增加了泰山的影響。

    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鎮,是春秋時的博邑(位於泰城舊縣村),該城曾先後為魯、齊兩國所統屬。秦統一後,在此設立博陽縣。漢初在這裡設立博陽郡,漢武帝時改稱泰山郡。自春秋至西漢武帝前的四百年中,博城是泰山南麓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漢武帝首次封禪後,武帝下令在泰山以東割瀛、博設立新縣,以奉祀泰山,故名奉高縣。此後,又將泰山郡治遷至奉高。奉高從此繁榮至北朝,歷時六百年。

    公元前109年,距第一次封禪僅一年時間,漢武帝再次來到泰山,在泰山修築明堂。

    漢武帝泰山封禪之後,又東遊海上,北至碼石,經遼西,歷九原,於五月回到甘泉。武帝封禪,行程一萬八千里,可謂氣勢恢宏。

    漢武帝封禪泰山的儀式結束之後,還發布了文告:

    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屑然如有聞。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梁父,然後升禪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縣無出今年算。賜天下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從文告中可以看出,漢武帝以一種謙虛虔誠的態度,來表明自己的心跡,以求有新的開始,並向人民施行恩惠。

    七次再封禪泰山

    在首次泰山封禪後,元封八年(公元前109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又先後七次到泰山封禪。漢武帝在前後二十一年的時間裡,到泰山封禪了八次,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

    公元前109年,距第一次封禪僅一年時間,漢武帝再次來到泰山,這一次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在泰山修築明堂。明堂相傳是夏商周以來宮殿中兼有祭祀功能的最重要的大殿,原來泰山下有明堂,漢武帝嫌其地勢險要且不夠寬敞,因此下令重建。

    不過,時人並不知道明堂該建成什麼樣子。這時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顯示,明堂正中是一座大殿,四周無牆,以茅草覆頂。又建有複道。殿上有樓,從西南方的複道進入大殿,稱為“崑崙道”。天了從這裡入殿,就可拜祀天帝了。大殿外有水環繞一週。

    於是,漢武帝下詔按照黃帝時明堂圖在奉高邑建造明堂。公元前106年,武帝再次來到泰山時,就在明堂的上層祭祀天帝和五帝,在明堂下層祭奠后土,用牢牛共二十頭。武帝還再次登上泰山,在山頂又有一番外人不知詳情的秘祭。而在泰山下祭祀五帝,則各按其方位進行,只有黃帝與赤帝合併祭祀,祭時都有主管官員輔助侍候。山上燃起燎火,山下各處都舉火相應。

    漢武帝與泰山老父

    每次去泰山封禪、祭祀或去東海,漢武帝都希望尋訪到神仙。晉代葛洪著的《神仙傳》記載了漢武帝與神仙泰山老父的故事。

    漢武帝劉徹東巡狩獵時,看見一個老翁在路旁鋤地,頭上的白光有數尺之高。老人看上去50多歲,但面色紅潤如童子,肌膚光滑有光澤,一看就不同凡俗。武帝覺的怪異,就上前詢問老人的道術。老人告訴武帝,他曾經遇見過一個得道之人,那個人教給他修煉之法。他依此修行,身體便開始向年輕方向轉變,頭髮也由白髮變成黑髮,掉了的牙齒又齊齊地長了出來了,身輕如燕,每天能行走三百里。現在他已經有180歲了。這位老人就是泰山老父。老父後來進了泰山,每隔十年、五年,他都回鄉看看。等他三百多歲時,就再也沒人見到過他。

    封天禪土 功越百王

    漢武帝泰山封禪彰顯了其“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視天都若蓋,江河若帶”的宏大胸襟,亦是其對國泰民安的社會理想狀況的追求。三國時的曹植在《漢武帝贊》詩中用“封天禪土,功越百王”來頌揚漢武帝的業績,西漢史家司馬遷在談其寫《今上本紀》的宗旨時曾言:“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這是他對漢武帝盛世的肯定,也是對封禪和改德改制的正確評價。

    泰山無字碑,漢武帝封禪泰山所立。

    可以說,漢武帝為建立大一統帝國而舉行的封禪大典,對西漢王朝乃至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泰山頂上漢武帝時立起的無字石碑跨越兩千年後,仍在俯視著人間滄桑。

    顯而易見,漢武帝八次泰山封禪絕對不是為了偷會情人,而是為了西漢王朝以及江山社稷。壯哉!漢武大帝!

  • 5 # 研途旅遊

    要說漢武帝為什麼能五次封禪泰山,先要說說帝王為什麼東封泰山。泰山為五嶽之首,在五嶽中位於東方,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是孕育萬物的地方,位於東方的泰山歷來被認為是神靈之宅。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君權神授,也就是皇帝的權利是上天賜予的。所以,當皇帝的地位穩固了之後,都會來到泰山,感謝天恩。東封泰山是帝王們透過神權穩固君權的一種方式。帝王想要東封泰山也是有條件的:1、天上有吉祥的徵兆出現。2、老百姓日子過得富足,國泰民安。3、君王有德,帝王得到舉國上下的公認。

    漢武帝能夠五次東封泰山,說明在他統治時期,國力達到一定程度的鼎盛,君權也處於前所未有的穩固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鈴薯拔下來的苗在移栽上還能結土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