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無常!
-
2 # 無憂谷逍遙子
長平之戰是攸關趙國生死存亡的決戰,不是能否養得起與養不起的問題,當其時秦王暗派白起領軍同時徵調全國十六歲以上男子上前線與趙軍爭鋒,可以想像趙國也必然要傾全國之力與之相戰,從長平古戰場考古發現來看死者屍骸狼藉層層疊壓,因此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應該是準確的!
-
3 # 夢寐以求191590969
古時候要分戰兵輔兵的,輔兵為戰兵背盔甲、背糧食以儲存戰兵體力,戰爭打到膠著狀態時輔兵也有可能派上去廝殺,其數量比戰兵還要多。趙國戰輔兵總數應該是超過五十萬的,戰兵則應該小於此數的一半
-
4 # L逐雨V
養不起。當時的趙國好像總人口只有一百多萬吧,刨去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這幾數量幾乎是趙國所有男丁了。如果長期保持這麼多兵,農業荒廢了還怎麼養?趙國本來就有點窮兵黷武,國力和軍隊戰力不匹配,軍隊戰力極強可以正面對抗秦軍卻無力打持久戰。這也很可能是當時趙國換掉廉頗啟用趙括,戰略方向由守轉功的原因,是趙括不一定完全是個庸才的佐證之一。同時白起坑殺這40萬趙軍也直接滅掉了趙國復興的希望,在體現殺神本色的同時為秦國的統一大計除掉了最後也是最大的障礙!
-
5 # 三隻腳的大烏鴉
中國古代一向有把參戰的輔兵和民夫全算進總兵力的傳統,所以史書上很多戰役的人數都是超標的。就比如秦滅楚之戰,史書上說王翦帶了60萬大軍,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戰兵。淮海戰役解放軍也是60萬大軍,動員了近600萬民夫供應後勤,秦國那會全國總人口才多少人,哪來600萬人給王翦運糧食?全國一年都不種地了?所以事實上王翦的戰兵只有10-12萬人,其餘人數都是輔兵和民夫,差不多1:5的後勤人員比例。
長平之戰也是一樣,趙國的45萬人,實際上戰兵應該也就是8-10萬人,剩餘的都是負責後勤的輔兵和民夫,只不過被秦軍一窩端了。秦軍其實也一樣,史書記載趙軍被圍後秦昭王親自趕到河內郡督戰,河內郡男子無論老幼從15歲到60歲全部進爵一級趕赴戰場,這些百姓根本沒有經過訓練,不可能投入戰鬥,只能在後邊做後勤工作。
-
6 # 90大歷史
要說這個問題,當時四十五萬大軍的成分複雜,有正規軍,農民徵調以及邊防軍還有例如一些罪犯囚徒之類的加加減減,實際這些軍隊真的供應起來並非真的需要如此龐大的供給。
其次就是要考慮效果時期戰爭的頻繁性高淘汰率這點兒而言趙國的供養的軍隊就沒那麼龐大的財產供給了!
最後就是戰國時代的崇尚武力風盛行,與其拿點工資都不如透過戰爭謀個好出路!這就是意願目的的不同,更像是自己志願型加入戰爭很多東西都自帶所以這些都考慮在內!就大大解決了趙國龐大規模軍隊的供給問題!
-
7 # 紅黑聖西羅
《史記·索隱》:趙任馬服,長平遂坑。
《通典》:長平之戰,血流漂滷。
《法言義疏》: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
蔡澤: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
王東滿詩云: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 四十萬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華始幸有同衡。
首先,白起殺降兵是肯定的,數量也許有點誇大。但趙國當時也是戰國力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趙武靈王之後,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養兵40萬以上不是難事。
-
8 # 尋陽令
瞧這問題問的,好沒水平。
其一,戰國中後期,列國基本都是實行兵農合一體制,即亦兵亦農,較少常備軍。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看似戰事頻繁,其實消停的時間更多,特別特別是較大規模的州市戰爭,一般都間隔十幾二十年以上。
其二,戰國時期,相比於前代,生產力水平有了質的進步,特別是鐵製農具的大量使用,無論是開墾的田地面積還是糧食單產,相比於春秋時期,都有了成倍的增長,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兵源和後勤保障。
其三,史書已有明確記載,參加長平之戰的四十五萬趙卒中,有十五萬為不願屬秦的原韓上黨郡軍民,也就是說,真正的趙卒約三十萬。
-
9 # 時光工坊
二戰時,德國近8000萬人口,供養了1000萬德軍。蘇聯一億人口供養了二千多萬蘇軍。所以不要小看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按十分之一人口的動員能力,趙國只需要有總人口四五百萬就能夠做到。
-
10 # 扣毛
我跟你講,每次有這種古代兵力問題的時候就會有一幫人跳出來,從生產力水平,農業氣候條件,動員力組織力......方方面面來論證,中國古代的百萬大軍都是吹牛。然後到了反駁島國日本村戰論的時候,一個小戰鬥動輒十幾二十萬大軍,沙漠地區的波斯動輒百萬大軍的時候,這些人都不見了。所以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在農業技術獨步世界的中國是供養不起的,但是在島國日本或者沙漠波斯阿拉伯什麼的是可以供養起的,原因,某吧大神考證的你敢要原因?
-
11 # 天宇的文史情懷
在長平大戰前,趙國肯定能動員四十萬大軍參戰,因為當時對趙國來說長平之戰是生死存亡之戰,秦國當時的戰略目的就是滅趙,所以趙國幾乎是起傾國之兵迎戰秦軍,也就是說當時趙國幾乎所有青壯年都上戰場了,長平之戰對當時雙方來說幾乎都是孤注一擲,所以不用懷疑趙國幾十萬大軍的真實性。
舉例說,二戰時,德國最高峰時軍隊數量1300萬,而德國才多少人口。一個國家在面臨生死存亡時,戰爭潛力不可估量,蘇聯二戰時軍民傷亡近三千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軍國內還有九百萬人,也就是說蘇軍幾乎把國內成年男人都編入軍隊了,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
回覆列表
長平之戰被認為是戰國中期規模最大,戰況空前且影響深遠的一場戰役,是戰國爭霸之軍事史上的轉折點,堪比二戰的斯大林格勒之戰。
史載,此軍趙國出動四十三萬軍隊,那麼,再加上防守北疆、都城及各地要津的軍隊,可見按此推算,趙國總兵力最少也不會低於五十萬。擁有不下於五十萬青壯年男子組成的軍隊,諸位不妨試想,這個國家總人口得要多少呢?
關鍵問題來了,就是三個前提。
之一:長平之戰時戰國總人口大概有多少?這裡提供一組資料:戰國中期人口2000—2500萬之間,秦統一六國時人口大約二千餘萬,西漢鼎盛時人口大約5500萬,但是也有學者考證認為秦時或者說戰國中期以後的總人口約有四千萬。而戰國時期連年征戰不休,自公元前260年至前220年也沒有決定性的農業技術革命,人口總數變動不大,即是說前後大致相當。
之二:趙華人口占戰國總人口的比例。自戰國中期以後,七國各自人口大約可分為四檔。秦於原有疆域外,佔漢中,據巴中,都是當時一等一的良田沃土,人口軍力及國力都居第一;第二等是楚國和齊國,楚地大物博不必多說,齊國自中期桂陵馬陵兩戰力挫強魏,之後近百年鮮有大戰,僅有一次樂毅侵攻,所以富強之齊人口可排在第二等;第三等中,就是趙、魏,這兩國地盤本身就沒秦楚齊三國大,要命的是位於中原,地處要衝,地勢多平坦,無險可守兼之四面是敵,連年征戰不已,人口損失不是小數;最後一等是燕、韓,這兩哥們真正叫做國小民寡,不必多說。趙華人口排在第三等,就算賦予“主角特權”,也決計達不到第二等,勉強算個二等半,佔戰國總人口大概是近六分之一(這個比例較之歷史真實只高不低)。
之三:男丁(15-55歲之間且需納稅服役的成年健康男性)佔國家人口總數的比例。古代幾乎一直是男少女多,戰亂年代更加突出。像戰國這樣的長年累月的亂世,算男女之比為5:6決不過分,再算男丁佔男性的比例為二分之一(要除去老弱病殘,還有成年男子中王族、貴族、高階官僚等各類豪門家族及託庇人口。例:戰國四大公子每人食客三千,家僕數千等等,這裡自然產生大量依仗權勢逃避稅役的人口)
三個前提解決了,那麼趙華人口可以得出。有兩個結果:1、戰國總共2000W-2500W,趙國應該是330W-400W之間,男丁為75W-90餘W,這種情況下趙國若要動員出不低於五十萬的軍隊,只有一種可能:趙國是遊牧民族部落。沒有哪一個農業文明國能支援這麼可怕的軍民比例,想都不用想,後面會具體談及原因。2、戰華人口按4000W計,趙國約是800W,男丁為180餘W。只有在這一人口數量下,才有討論的意義。
《孫子兵法》談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引用這段話的目的不在於其具體資料,而是為了說明對農業文明國家而言,維持龐大的軍隊要耗費的龐大物力。打仗特別是長期仗拼得就是經濟,花錢比流水還快。明萬曆年二次援朝,打得國庫空空;明末為打後金,徵遼餉,徵得天怨人怒,民不聊生。諸位試想,這已經是在中央集權空前、官僚體制比較完善、農業技術也進步很多的大一統情況下,中央政府尚且頭痛至此。不過,戰國時代相比之後有兩個大大的優勢所在:其一重武,軍事優先,接近軍國主義體制,動員效率高;其二,不用發軍餉,這真正是一個關鍵,以那時的國庫收支而言,若是發餉,就算是古代軍餉的平均水平,七國也要立馬宣佈破產。
那麼,戰國時代國家供應軍隊的情況具體如何呢?首先,軍隊消耗。維持軍隊本身所需的糧草錢財等巨大數目;其次,軍隊裝備。製造大量武器盔甲和車輛器具,供應馬匹等;第三,後勤保障。駐紮於長平的四十三萬趙軍,需要源源不斷的可靠的後勤供給,不然不戰自潰,在古代簡陋的運輸條件下,這裡又需要多少人專門組織全國糧草集中、從事後勤運輸、警戒安全?第四,對農業人口的要求。龐大的軍隊,工匠,貴族,官僚,農村人口本身及其他群體,迫使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必然不能低於一個底限,使糧食的生產能多於消費,而戰國時農業技術落後,想想看這得需要多少勞力。
上述種種集中到一點:國家動員體制對國家財政經濟的巨大壓力。“十萬之師”就逼得“不得操事者”有“七十萬家”之多,雖然說這些數字是虛指,但是諸位結合古今中外的史實想想,全國總動員不是喊一句“所有的女人孩子在家幹活,男人們拿起棍棒上”就完事了,要這樣的話,這國家亡得還快些。為了從各個方面能支援住動員出的龐大軍隊,國家必須要有幾倍于軍隊人數的勞動力辛勤工作。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在前線流血拼命,同時要有幾個男人在後方流汗拼命才成。所以說,農業文明國在緊急時刻能動員的軍力,一般認為最多能佔男丁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是比較科學的,還得在國家不大不小軍事體制較完備的情況下才行。
事實上,流傳至今的各類戰國文獻中動輒“帶甲百萬”是不切實際的,可以說是純粹是根據蘇秦的“一戶出三男”的理論推算而出的。現實中別的不說,光百萬軍隊裝備的盔甲武器,需要多少工匠沒日沒夜地工作?要耗費多少原料?生產這些原材料需要多少勞動力?當時那種簡陋的手工作坊需要建立多少座?百萬大軍與龐大的工匠群體消耗的糧草錢財,又是多少可怕的天文數字?一個總人口不過數百萬的國家,拿命去支撐啊?!
所以呢,要支援五十萬的趙軍,趙國得有不少於300W的男丁,人口總數即不得低於1300W。七國之中,舍秦之外,不可能有哪國有這麼多人口。(前提還得是戰國中期總人口有四千萬)
說到這裡,推論呼之欲出。也有三種可能:
第一,太史公記載有誤。這個畢竟年代悠久,以訛傳訛,當然有可能,不必多說。
第二,對“三軍”的理解。春秋時尚有記載曰:三軍者,一為精壯,一為老弱,一為婦女。(大意如此)如果說戰國中期仍然沿此體制的話,那麼長平的四十三萬趙軍之中,青壯年男子不過十五萬,這完全在趙的支撐能力之內。其實我覺得這種情況比較符合現實,十五萬訓練有素的青壯男子的損失,對人口數百萬的國家絕對是極重大打擊,之後一蹶不振是很正常的。不過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當時長平坑得不僅是男人,還有為數更多的婦女和老弱(雖然說放了二百四十個)。話扯遠點,史載白起一生殺人不下百萬,而且基本上都是趙楚魏韓四國軍隊,如果說軍隊都是由青壯男子構成的話,想想看,上百萬青壯男丁的死亡,對當時的四個國家而言,是個什麼概念?所以我覺得“三軍”大有可推敲之處。
第三,這是比較新穎的,有一次我看到天涯某位兄臺回覆中談到:十進位制在古代中國,起於何時?我甚感震驚,四處搜尋而未果,故說出來與諸位,盼有心高手一答。意思是說,戰國及秦漢前期的記載,那些數字是否是按十進位制規則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