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立的快樂生活

    眼下,又到了適齡兒童入學時期。一批批低齡兒童過早地背上了沉重的書包。在我們這裡,低齡兒童入學絕非個別現象,值得引起學校及父母的思考。  

     

      父母們提前送子女入學,可謂動機複雜、心態各異。其中很多父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早日成才;有些父母的心理是“笨鳥先飛”,孩子雖小,但早讀一二年,打打基礎,實在不行,留級重讀;有些父母則隨波逐流,表現出一種從眾心理,認為別人家的孩子能早上學,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後。  

     

      現有教育資訊表明,目前國外兒童的入學年齡一般都定為7週歲,也有6歲前入學的,但最初的半年以玩為主,仍帶有學前教育的成分。據對低齡入學小學生的調查,對上課、做作業感興趣的小學生僅佔18%,在班上成績好的不足20%,不理想的卻佔一半以上。有關專家指出,不滿學齡的兒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如學齡兒童成熟,他們的大腦重量未達到1200克,而大腦額頁在進入學齡期後才顯著增大,它的增大對兒童高階神經系統活動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與有意識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從腦機能看,學齡前兒童的大腦興奮和抑制機能還不夠強,調節、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律己困難,很難堅持坐住45分鐘的一節課,並承擔繁重的學習任務。  

     

      由於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過早上學的孩子不能很快進入學生角色,難免常常遭到批評,以致損害了他們的自信心,而兒童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過程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自信心樹立不起來,由此形成的膽怯、自卑、厭學,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此外,低齡兒童入學不但自己吃力,而且也給父母、教師增加了教育難度。可見,不足學齡的兒童入學弊多利少,希望父母不要違背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去幹拔苗助長的蠢事。

  • 2 # 智慧化弱電助手

    很多家長盼子成龍望女成鳳,認為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所以提前把寶寶送入幼兒園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家長工作比較繁忙,覺得孩子提前進入幼兒園可以方便自己工作。因此,很多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已經參加入園教育了。“寶寶上學越早越好嗎”?事實是怎樣的呢?

    其實,隨著社保制度的改革,退休的年齡只會往後推,既然如此,早一年上班還要多幹一年活。想想不是更鬱悶嗎?如果說提早一年競爭壓力少一點,這個說法就更加站不住腳了,畢竟,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都這麼多,有哪一年的就業形勢不嚴峻啦?好像沒有吧!

    而現在,在中學階段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考、高考的成績中,優秀的人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連一半都不到。而這樣的資料是不是不合常理呢?正常情況來說,中考中女生成績好一點無可厚非,但是高考中,應該男生更多了吧,結果卻不是,這是為什麼?

    從自然的角度而言,男生髮育本身就要比女生晚上兩年。很多男生到了初三才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因為初一和初二沒有好好學習,到了初三,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只能自我放棄。

    這就需要父母瞭解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能盲目效仿。問題恰恰在於,目前的讓孩子提前入學的情況,大多是盲目效仿,是缺乏理性的盲目行為。

    為什麼大家要盲目效仿呢?

    最深層的思想根源是極端的功利主義,本質上是教育的異化。讓孩子提前入學為什麼?是為了好讓孩子有超常的發展,是為了讓孩子成為非同一般的人,是為了在孩子身上“榨出更多的油”,為父母的臉上增光。可是,提前入學並不能造就神童,弄不好還會事與願違而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在我的心理諮詢個案中,常常聽到這樣的故事,我也就直率地談出這樣的道理了。

    做父母的出現分歧意見,是一件大好事,興許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幸運。因為有分歧到一致,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必將有更為合理的決策。

  • 3 # 痴言狂語

    當父母的,除了怕放假,其實也怕開學。

    開學前,又一批中國父母瘋魔了。

    “9月1日,年滿6週歲的兒童才能入學”,不少省市的這項硬性規定,讓許多家長在開學前這個時間點,各顯神通。

    在這場和時間的賽跑中,託關係、想辦法修改孩子出生日期,成了不少下半年出生孩子的家長常規操作。

    上海一位家長,為了讓9月3日出生的孩子邁過六週歲的門檻,創造性地用筆改了戶口本上孩子的出生年份,一度瞞過審查入學資格的老師,讓孩子成功入學。

    直至學校和派出所核對資訊,他們才發現這位家長的“小秘密”。

    一部分更有“遠見”的父母,把孩子的搶跑線放在出生前。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師表示,8月份透過剖宮產搶生“開學寶寶”,已成為近年來的常見現象。

    ▲武漢一產科醫生表示,這些年8月份的產科往往都因9月1號要開學,而異常忙碌 / 中新網

    在門診,還有人預約8月31號生產,如若這一天前不能自然生產,就會剖腹,讓寶寶提前降生。

    這些努力生下“開學寶寶”、用各種騷操作送孩子入學的父母,都有著似乎合乎情理的動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點入學,總歸沒錯。

    1

    有一種焦慮

    叫為人父母

    搶生下孩子,讓孩子提前入學,對中國的父母而言僅僅是個開始。

    數不盡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最焦慮的那群人。

    某大資料平臺曾釋出過一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資料顯示,為孩子、家庭操碎了心,是很多80後、90後媽媽的常態。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超過60%的媽媽們,生活怎一個“愁”字了得。

    ▲北上廣深,是媽媽們最好的焦慮生產器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UC大資料

    幸福的媽媽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媽媽們大都有著同樣的焦慮。

    十大焦慮相關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高居前兩位,與之相關的關鍵詞是,生病、奶粉代購、學區房、入園、升學……

    ▲孩子,是老母親們的心頭肉,也是每一個媽媽煩惱與幸福的根源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UC大資料

    孩子們人生中的每一道坎,都為媽媽們貢獻著新的煩惱。

    而行動大概是緩解焦慮的最好方式,一些家長,開始在孩子成長路上“揠苗助長”。

    畢業於某名牌高校的吳先生,希望自己10歲的女兒能取得好成績,從今年暑假開始,便要求女兒每天完成4篇高質量作文。

    有網友調侃:“曹雪芹都沒你家閨女寫得勤。”

    吳先生給女兒佈置的任務太多,連妻子都看不下去,經常和他爭吵。

    直到8月2日,對丈夫高壓教育勸告無力的妻子,最終無奈選擇報警解決問題。

    2

    提前入學

    可能是在坑孩子

    家長搶生開學寶寶的初心,是不想讓孩子們輸在年齡上。

    殊不知在孩子尚未成熟時,提早學習是在傷害孩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Gsell 的“成熟優勢說”佐證了這一點。

    他認為個體的身心成熟,是有順序、有規則地進行的,只有當個體發展成熟了,學習才會起作用。

    理論的提出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源於 Gsell 經典的“雙胞胎爬梯”實驗。

    Gsell 選擇了各方條件非常相似的雙胞胎T和C進行控制對比研究,得到這樣的結果。

    寶寶T:出生48周後,每天訓練爬梯10分鐘,持續6周之後,能夠熟練爬梯。此時T剛學會走路,東倒西歪地走幾步路。

    寶寶C:出生53周後,才開始每天訓練爬梯10分鐘,2周後與T水平相當。53周的C能很好地走路,腿部肌肉更為發達。

    一母同胞出生的雙生子,其中一個多了5周的成長時間,只花了對方1/3的時間,就達到同樣的學習成果。

    為了更科學論證這一現象,Gsell 找來了百對雙胞胎,進行了多次對比試驗。

    結果發現,不管雙胞胎的種族、性別如何,發育更為成熟的孩子經過短時間的訓練,能得到更熟練的成果。

    耐心等待,時機成熟時結果往往事半功倍。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J.Piaget曾提出過兒童發展階段理論:

    隨著相應年齡階段的劃分,兒童的智力也是逐步成長的,各個階段的順序不能逾越。

    逾越就擾亂了兒童的發展程序。

    小孩一年一個樣,5歲多的孩子,和6歲的孩子差距必然存在。

    這群提前入學的兒童,被催促著跳過某個正常發展階段快速成長。

    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可能會就此產生,同時,年齡尚小的孩子還有可能受到高齡同學的孤立。

    提早入學的弊端並不只是表現在兒童早期學習階段,還會影響日後初高中的學習生涯。

    清華大學《中國青少年體質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研究》專案的研究者,根據陝西省某市全體中小學學生入學年齡和年級資料,確定了79475個研究樣本。

    他們將學生分三類:適齡入學( 6~7 歲) 、提早入學( 小於6 歲) 和超齡入學( 大於7 歲) ,分別對三類學生的身體機能、視力不良檢出率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提早入學的學生,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有較高的營養不良與體重偏輕情況。

    此外,與適齡入學和超齡入學相比,提早入學的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較高。

    總體而言,提早入學的學生在身體機能和視力水平上都差於非低齡學生,這對他們的健康非常不利。

    提前入學,說是為孩子省下一年時間,實際可能是在坑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後結果可能像網友調侃那樣:以為可以趕上9月上學,殊不知,高中復讀了……

    3

    過分期待

    對孩子和家長均無益處

    出身於普通家庭的父母們,憑藉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有了立足之地。他們擔心回到過去的生活質量,對孩子的未來也充滿焦慮和擔憂。

    於是除了對自己狠,同時也將壓力下放到孩子身上。

    幾年前,郎朗橫空出世。人帥琴技好,一時間成為了全民偶像。

    這樣的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還有一部分家長,會讓孩子來替自己實現未完成的人生夢想。

    讀書時看到一個故事,具體細節記不太清。

    說的是一位父親一直有個足球夢,於是他把自己讀小學的兒子送到足球學校。

    放學、週末、節假日,孩子都要被送去練球。

    在一次訓練孩子受了嚴重的傷。

    爸爸說:“偉大的運動員都受過很多傷,不能因為受傷耽誤訓練進度。”

    重新開始訓練的孩子,不幸又受傷了,傷的還是同一部位,醫生說他再也站不起來了。

    不要讓孩子替你圓夢,那是你的夢,不是孩子的。

    想靠砸錢來緩解焦慮,結局往往也是財夢兩空。

    有報告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到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培林在《200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指出,“連續數年,多項關於城鄉居民儲蓄目的調查中,子女教育費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過養老與住房。這不是件正常的事情。”

    有些東西可以速成,但教育,永遠急不得。

  • 4 # 財帛動人心

    提前入學,從長遠看是不划算的。因為孩子太小,從生長髮育的規律看,他的智力或者大腦的某些方面就要比別人差一些,強行讓他和大一些的孩子一起學習,接受能力就會差一些。有人說,我的孩子天生聰明,跟的上,那你有沒有想過,按照正常規律,她可以考清華,提前入學了,他留只能讀低一個兩個檔次的大學了。基礎是最重要的,哪怕入學晚,都要比入學早更好。你的孩子碾壓其他學生,還是被其他學生擠壓,對他的信心,老師的關注,各方面的隱形影響都很大。

  • 5 # 捨得0606

    我覺的恰恰相反,我希望推後上學!好處如下。

    1.現在的學校課業負擔比較重。中考都成了高考。如果推後一年兩年,孩子的心理會更成熟一些。

    2.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在學校不容易受到校園欺凌。

    3.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玩兒。過一個幸福的童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臏骨關節炎應該怎麼段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