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媽媽準備在家全職幾年,我們都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熟悉很多育兒理念和知識,認為自己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主要也是想多陪陪孩子。這樣的話,還有必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嗎?
3
回覆列表
  • 1 # 杏媽育兒

    送幼兒園的目的無非就幾點:1、幫著看孩子;2、讓孩子適應集體環境,交往能力;3、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養成。自己有空閒帶孩子是可以的,關鍵在與家長要能夠堅持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按時起床、睡覺、吃飯、飯前洗手、等習慣),再有就是多帶孩子去公共場所鍛鍊,其實上幼兒園的孩子好多也需要家長來堅持陪孩子的。多和孩子溝通,不要只是在家裡,不要讓孩子興趣太單一(比如看電視),要真正的陪孩子才行。

  • 2 # 味道小宅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的家長都有想過,但是最後還是選擇送孩子去幼兒園,我認為不是父母沒有這個能力,而是送幼兒園會比在家自己教育更有好處,今天說說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1、社交能力提高

    在幼兒園這樣的場合,一般都會有20-30個孩子,這樣就會有一個社交的場合存在,因為孩子要接觸更多的孩子,即使自己不和別人說話,別的孩子也會找到你說話和玩耍,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能夠融入到這個大的圈子中,相應的社交能力也提高了。

    2、自立能力提高

    如果孩子在自己的家中,會有很強的依賴感,因為在家裡面的人都會視孩子如珍寶,有的甚至是嬌慣,但是在幼兒園裡面,都是陌生人,沒有了自己的依賴,當然孩子就是什麼事情都自己來確定,自然自立能力就會提高。

    3、懂得分享

    孩子本身就是很喜歡玩具,在幼兒園這個大環境中,很多孩子都會把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這樣你的孩子在看到別人分享的同時,自然也會影響到自己,也會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人。

  • 3 # 職場大橙子

    去幼兒園不僅僅是學習該學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孩子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感受其他小夥伴們的存在,建立友誼,邁出他們社交的第一步。換個角度想,如果自己始終有教育孩子的能力,那是不是可以不送孩子去學校,直到到了該找工作的時候。幼兒時期,感受其他小夥伴的喜怒哀樂,分享自己的快樂與食物,學習聽講,感受沒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生活。可能這一步很難,但是邁出去了孩子也就學會了獨立的第一步。這樣家長也可以減輕負擔,畢竟無論是全職奶爸或者麻麻,照顧孩子都會比較辛苦,更何況如果都有工作,晚上再來照顧孩子,則更是需要精力與體力。

  • 4 # 靜聽風聲9

    1、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而主要是讓孩子形成終生受益的品質、態度、情感、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在幼兒園,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但這並不是幼兒階段最主要的任務。

      2、“遊戲”是最適合培養孩子的方法。對於孩子來說,說教的方法並不適合。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是“遊戲”,比如:孩子可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學會如何照顧病人,如何當個優秀的老師……

      3、錯過孩子期,再糾正就困難了。有人說,孩子還不懂事,長大了以後再慢慢教。其實,孩子已經懂得了很多事情。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媽媽教給自己的東西,反而更容易接受。如果錯過了這一特殊時期,以後要想糾正就比較難了。

      4、孩子會主動將課上的內容帶入家庭。幼兒園的老師會適時地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課程中,當孩子對這些感興趣的時候,回到家就會向媽媽宣傳。比如:垃圾分類的問題。如果在家裡看到媽媽亂扔垃圾,他們就會告訴媽媽:這是不對的,垃圾要分類。

      5、發展潛力,多關注。孩子教育,應關注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熱情大方,懂得關心同伴,求知慾強,思維活躍,行為習慣比較好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媽媽要關注孩子的潛能發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

      6、要孩子做到的,媽媽首先要做到。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媽媽都在教孩子怎麼做。媽媽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媽媽經常跟孩子說“對人要有禮貌,不能亂髮脾氣”,可是媽媽自己在說話的時候,卻經常是大呼小叫的,孩子怎麼能不受影響呢?要孩子做到,媽媽自己首先要做到。

  • 5 # 陸妍如

    雖然父母由能力教好自己的孩子,但是家庭與幼兒園還是有很大區別。家庭裡一般只有1個同齡的孩子,而幼兒園有一群同齡的孩子,小孩子需要與同伴在一起,感覺集體是什麼樣的概念,開始建立與他人的正常交往,有了最初的人際關係。正是透過一點點的探索與實踐,孩子們學會了人際交往的能力,為以後進入小學打下基礎。而家庭生活中由於成員的單一就沒有這樣的功效。同時幼兒園的老師作為專業的人士,懂得兒童心理,他們知道如何應對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教會孩子生活常識、並有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僅教授孩子知識,也教授孩子好的習慣與規則。所以幼兒園有幼兒園的作用,這些是家庭裡不可能做到的。孩子的教育中,通常需要各方面相互作用,家庭,學校,社會缺一都不可,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身心健康的孩子來。

  • 6 # 糖紙吳柿子

    在我看來,你如果胸有成竹,蠻有把握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不說幼兒園了,小學,初中,高中也可以不上,直接參加高考,考個一流的大學。

    上幼兒園,我們不是說期盼孩子學多少知識回來,而是培養孩子怎樣與人相處,怎樣待人接物。人以類聚,物以群居,你如果不想讓孩子融入群體中去,你在家試試吧!但願你能培養出更優秀,更出色的孩子。

  • 7 # 天馬行空讀童書

    有必要!孩子需要玩伴,幼兒園裡能認識許多新朋友,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同玩耍,相互學習。教育家陳鶴琴在“兒童教兒童”教育原則中提出:讓幼兒教幼兒更能使幼兒接受,因為幼兒瞭解幼兒的程度比成人瞭解的更為深刻。幼兒鼓勵幼兒的效果比成人所能獲得的更為巨大。

  • 8 # Fatalfeeling

    其實送孩子去幼兒園的目的不全是學東西。其實好多的幼兒園根本教不了什麼東西的,看電視玩玩具,當然有時也會教一些唱歌或跳舞。

    每個人長大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幼兒園只是他們一個開始學習的起步。上幼兒園了他們就開始學習獨立,和別人溝通,分享。自己開始處理各種各樣自己面對的問題,這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如果天天在家裡,孩子只和媽媽相處相對於跟外面的接觸可能少一點,在他的性格上我感覺久了可能會有一定的缺陷。現在的小寶腦子都特別靈活聰明,所以良好的鍛鍊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 9 # 教師媽媽育兒筆記

    有必要,而且很有必要。縱然你再有教育孩子的能力,但是卻替代不了幼兒園的群體生活。也許孩子在家裡,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不會說像送幼兒園裡因為喝水少,活動量小而容易生病,但是你無法給孩子幼兒園裡老師系統的,全面的的教育。

    幾乎每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哭哭鬧鬧不願去再到待在幼兒園裡不願回家這樣的過程,幼兒園裡有更多同齡的孩子可以一起活動,一起玩耍,可是在家裡,寶寶面對和接觸的卻很有限,而和小夥伴在一起的快樂又是父母所不能給予的。

    在幼兒園裡孩子不僅僅得到的是知識,更有與人共處,如何協作,包括一些習慣的養成都是父母無法單獨完成的,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是要送去幼兒園的。

  • 10 # 香香愛營養論育兒

    如果不送去幼兒園,那麼自己教育的孩子會一直侷限於親子關係這個圈子中,如同“裝在套子裡的人”仍然停留在1歲前接觸的人群,父母,爺爺奶奶等這個人人寵著我愛著我讓著我的小圈子~“蜜罐”當中。

    尤其到了3歲之後上幼兒園的年齡,隨著孩子語言能力、動作能力的發展,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增長,活動範圍和接觸人群的擴大,就會屁顛屁顛追著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即玩伴關係由一對一的玩伴,再逐步建立群體的玩伴交往關係,均需要在幼兒園中接觸、學習、提升。透過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玩耍,一起遊戲等等,進行情緒與情感之間的交流與體驗,激發孩子探索和慾望和行動,尋求更多的刺激,獲得更多的生存經驗。脫離了家人時時寸步不離照顧的懷抱,從而在玩伴集體生活中學會自立,自強,激發其意志力、氣質、情緒、言語、動作、習慣、性格,脾氣等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所以說即使你再有育兒的能力,也要讓孩子上幼兒園來接觸不同的人群和學習各種生存技能,為長大立足奠定紮實基礎。

  • 11 # TT辣媽愛美麗

    看到這個標題,還真是挺讓人深思的,我作為孩子時很喜歡的一個童話作家叫鄭淵潔的,他就是自己教育的孩子,沒有讓孩子上學,而且聽說他的孩子現在的發展也很好,取得的成就也不錯。但這個只是個例。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我覺得,如果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的話,對家長的知識層面,知識體系,對社會的洞察度及經濟能力的要求都會非常的高。

    而且送孩子去幼兒園,並不是非得要孩子學什麼,而是要孩子參與到集體的活動中,從中得到有關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與拓展,為寶寶以後進入社會打下基礎。所以還是將寶寶送到幼兒園去吧,有年齡相當的小朋友做朋友,寶寶也會更開心。

  • 12 # David媽咪育兒

    我覺得提出這個問題的媽媽一定是一個有著獨立見解和相關知識儲備的人。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就是孩子到了失三歲,家長就想辦法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無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總之是要孩子上幼兒園的。

    那麼對與自己本身有教育孩子的能力,那麼我想聊一聊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第一:有能力教育孩子和孩子送幼兒園這個並不衝突。想想看,媽媽有很晚完善的教育方法,寶寶在家中的時間就更有質量,這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發展和情商的培養是非常有益處的。

    第二:幼兒園對孩子而言不完全是學習知識,很大程度上幼兒園起到的作用是,孩子與孩子相處的公共環境而已。

    第三:孩子在休假期間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來給予孩子幼兒園裡沒有得到,並且在你看來又非常重要的來加以補充。

    第四:媽媽式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會受到孩子的牴觸,會使你的美好願景化為泡影的。孩子一時間怎麼同時接受媽媽是老師,而老師又是媽媽這個角色轉換的過程呢。

    第五:如果你已經打算好了,在家教孩子。那我給你中肯的建議;

    1、好好和孩子談一談你的想法,讓孩子知道你這樣做的理由。

    2、你要系統的安排一下教孩子在這一年齡段是要需要的教學課程。

    3、適當的給孩子多的提供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孩子在三歲以後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渴望與小朋友們在一起。

    以上我談了這麼多,只是想盡力的幫到你。我相信你會安排好孩子的生活。

  • 13 # 布丁媽媽私享會

    你們是學歷很好教育水平也很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幼兒園是單純的去玩嗎?他們的那種教育也不是說是一定要高學歷堆砌的,他們幼兒園老師的學歷水平可能不如你高但是他們比你們肯定專業,因為他們的專業就是針對於教育的,而不是說你是碩士你是博士孩子你就一定會教育。只能說你們家的氛圍可能很好並且可能更容易帶給孩子更好的感受。但是這些又怎麼樣呢?家還是一個小地方。

    首先幼兒園是一個集體,雖然說家是第一步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早晚是要走向集體走向社會而不是侷限於一個小家,當然你也可以說你會帶著出去溜達出去幹嘛幹嘛,但是我很想說到了幼兒園的年紀你感覺外面還有同齡人嗎其他小朋友都在幼兒園或者幹嘛,他接觸的反而是小的孩子,這對於他的成長是不是有利呢?

    再一個你的陪伴是不是會一如既往的陪伴?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開始忘記初衷呢?人總是有個過程的,並且前面從你的話裡面判斷並不是自己帶大的孩子,還是依靠了不管是老人還是保姆,如果可以全職那為什麼前面不陪伴呢?三歲之前的陪伴更加重要,作為高知家庭你們應該更清楚啊而不僅僅是一個幼兒園吧?

    換言之孩子在你們的庇護下長大是不是對於外界的接觸少了很多呢?是不是也會難以融入社會集體呢?是不是能夠很好的離開爸爸媽媽去上學呢?我感覺你們應該哽咽那個該考慮這些更實際的情況,孩子是屬於自由自在的情況,不是一個小小的屋簷。

  • 14 # 育兒的甜言蜜語

    我認為孩子是有必要送去上幼兒園的,因為孩子需要群體生活,要人群中學習成長。

    而且父子母女一場,是一種漸行漸遠的關係。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手,讓孩子適應一些她將來要面對的生活。

    如果自己有時間,在家裡可以做輔學教育,把家庭輔學踐行好,好好陪伴、鼓勵、引導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就好。

    在家裡可以進行數理啟蒙、在孩子玩樂高時也可以玩不出不同的數學花樣,如對稱和統計等。

    還有英語啟蒙、古詩、識字、閱讀繪本、做手工、玩遊戲等。

    總而言之,有時間,有心、有愛,高質量的陪伴勝過全天24小時待在一起。

  • 15 # 青花素

    如果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能力,我覺得還是有必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哪怕是至少上一年也行。

    幼兒園裡朋友多

    是的,幼兒園是集體環境,相當於一個小小的社會,孩子沒去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時間都一個人呆家裡面,面對一個或是幾個大人,也沒有同伴可以玩。而幼兒園裡一個班有幾十個同齡小朋友,氣氛熱鬧,一起遊戲,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孩子不會孤單,而且會找到很多能玩到一起的朋友。

    如果在家裡孩子也只能是粘著你玩,你的陪伴無法替代孩子和同齡朋友之間的互動。

    幼兒園能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

    幼兒園是小集體,大家在一起代表一個班,代表一個集體,所以幼兒園可以培養出孩子們的集體觀念,讓他們不論做什麼都知道互相幫助、互相分享、團結友愛。

    而你在家裡單獨教育孩子,孩子只是一個個體,也就沒有集體意識,將來直接上小學一時半會無法適應集體生活。

    幼兒園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上了幼兒園,就不能象在家裡一樣,凡事都有媽媽照料,雖然老師也可以幫助小朋友,但畢竟是兩三位老師對幾十個孩子,不能個個顧及,面面俱到,所以還是得靠孩子自己照顧自己,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獨立、自主,成長了很多。

    即便你完全擁有教育孩子的能力,但也僅限於此,孩子在幼兒園裡會學到更多你無法涉及到的東西,所以你還是有必要讓孩子上幼兒園鍛鍊鍛鍊的,成長路上我們總要學會放手。

  • 16 # 紐哈頓國際早教

    第一,家長的時間是否充足

    如果家長或者父母自己有教育能力,亦或是本身就是教育專家或者老師,那麼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有時間來給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因為當孩子到達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段,那麼家長相當於幼兒園老師的角色,更多的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陪孩子共同成長。

    如果自己時間充足,家庭環境也適合孩子的發展,那麼自己可以嘗試教育孩子,但是最好能夠和身邊正在上幼兒園的朋友的孩子進行對比。

    第二,送幼兒園,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主

    如果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所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情,有利於提升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離開父母,自然不能依靠父母處理問題,這個時候就激發自己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幼兒園上課,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會帶給孩子和家庭教育不一樣的體驗,孩子和不同的小夥伴一起上課、活動,有利於提升的集體榮譽感。

    第三,幼兒園是為了之後的學校教育做鋪墊

    孩子上幼兒園,相當於孩子從家庭到學校的過渡,幼兒園會讓孩子適應今後自己在學校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氛圍。孩子在幼兒園上學,不僅能學習到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同時,也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一天天的老去,你的手機裡存有家人的照片嗎?你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