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永琰)是清朝歷史上的第5位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繼承人,然而對比乾隆皇帝、雍正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顯得資質平平,他最大的特點也許就是平庸,那麼乾隆皇帝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繼承人呢?

    在嘉慶皇帝之前,乾隆皇帝先後選中了2個繼承人,不過這兩位被選中的皇子都死了。第一位是孝純賢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永璉,因清朝沒有立過嫡長子為太子,乾隆便選了將永璉做自己的繼承人,當時雖已不公開立儲君,但永璉實際上就是儲君,但永璉在9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傷心的乾隆按皇太子的規格將永璉下葬。

    之後孝純賢皇后又生了七皇子永琮,永琮也就是嫡長子,乾隆再一次選中了這個新的嫡長子,但是永琮在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乾隆覺得自己過於著急要立嫡長子為儲君,心裡十分自責,便推遲了立儲君的時間,而且也不再固執於立嫡長子為繼承人。

    失去了2個兒子之後乾隆本來就很傷心,不久之後孝純賢皇后也去世了,乾隆與孝純賢皇后的感情深厚,她的去世無疑雪上加霜。這時候乾隆認為大皇子永琮和三皇子永璋對於孝純賢皇后的死表現得不夠哀傷,對他們十分的不滿,斥他們昏庸不可繼承大統。

    永琮、永璋這兩位皇子受到乾隆皇帝斥責之後心中充滿恐懼、憂鬱,惴惴不安的兩人先後離世。乾隆又後悔自己當初的行為,不過也是於事無補。

    此時皇五子永琪已是最佳的人選,他文武雙全,品行端正,乾隆有意地培養他,更立他為榮親王,可惜的是,永琪也英年早逝。

    乾隆皇帝一共有17個皇子 ,英年早逝就有很多個,還有2個過繼給了宗室,等到他不得不立儲的時候,可供選擇的皇子其實只有幾個。

    皇子十二子永璂為皇后烏拉那拉氏所生,乾隆與皇后交惡,永璂自然也不在乾隆考慮範圍之內。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七子永璘兩人都辦不成大事,整天惹事生非,品行不端,乾隆心生厭惡也沒把他們放在考慮範圍之內。

    乾隆最後考慮的兩個人分別是:皇十一子永瑆與皇十五子永琰。

    永瑆聰明多才,做事也頗有主見,但是做人不夠大氣。而永琰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什麼特點,平庸,他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但是他也沒有可以讓人指責的過失。平庸老實的永琰比起聰慧的永瑆,自然是前者更聽乾隆的話。綜合下來,乾隆皇帝將帝位傳給了永琰。

    所以說乾隆皇帝將皇位傳給嘉慶皇帝其實是在無奈之下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

  • 2 # 精終衛國

    乾隆皇帝,清朝入關後第五位君主,生於康熙五十年雍親王府,康熙六十一年病逝,由其父即位是為雍正,雍正十三年,雍正病故,由寶親王弘曆即位是為乾隆,乾隆在位六十年,平定西藏,清小大張叛亂,初登大寶勤政愛民,雷厲風行,後驕縱任性,好大喜功,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已經85歲了,為了不超過其祖父康熙的六十年,遂提前退位,那麼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到了這個時候乾隆諸子皆早亡,那時候皇嗣繼承人有三個,永璘,永瑆,永琰,乾隆不得以選擇了永琰為繼承人,是因為他秉性醇厚,相對其他兒子還算可以,自己活太長了,活活熬死自己的兒子,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乾隆後期,國本已經被掏得差不多,說白了就是一個空架子擺在那裡。而他心心念唸的想要延續自己前期的輝煌盛世,卻苦於皇子們大多數都是身體健康存在很大問題。早夭的皇子裡,有他最喜愛的孝純賢皇后所生的永璉。原本是想要把大業交給這個孩子的,但現實不是以他是皇帝就能扭轉的。

    後來的繼皇后烏拉那拉氏,與乾隆完全沒有伉儷情深,琴瑟和鳴的恩愛,中年夫妻,還是政治婚姻,只有交惡。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會選擇其生下的皇子永璂。

    所以,他選擇永琰是順勢而為,但我並不認為嘉慶帝就平庸無能了。他上臺以後,對於和紳的處決,著就足見其眼界是具有君王智慧的。只不過他的皇阿瑪乾隆並沒有像他的祖父雍正那麼勤勉,所以他沒有辦法再創造出一個盛世出來。

  • 4 # 玉城琪子

    先說結論:因為愛新覺羅·永琰(嘉慶皇帝)是當時乾隆皇帝的最佳選擇。

    大家對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知道的挺多了,我在這就不多加贅述了。重點介紹一下乾隆帝的兒子,有權繼承皇位的人。

    乾隆皇帝

    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生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生於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乾隆十三年,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高宗斥責二人不合體統,因而失寵。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乾隆十五年三月就逝世了。

    愛新覺羅·永璜

    乾隆帝次子愛新覺羅·永璉,永璉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孝賢純皇后。永璉在乾隆元年(1736年)被密定為皇位繼承人。未想兩年多以後,永璉竟病死了,年僅九歲。乾隆帝極為傷感,贈給永璉的諡號為“端慧皇太子”。

    三子愛新覺羅·永璋,其母當時為寶親王格格(相當於侍女)即後來的純惠皇貴妃蘇氏。永璋失寵原因和永璜一樣。逝世於乾隆二十五年。

    四子愛新覺羅·永珹,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時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

    五子是大家熟知的永琪,母愉貴妃,封榮親王。高宗比較矚目於皇五子永琪,可惜永琪在1766年病逝了。年僅二十六。

    愛新覺羅·永琪

    六子是愛新覺羅·永瑢,永瑢德才兼備,還擔任過內務府大臣,主持操辦過乾隆七旬萬壽慶典等大場面,一度成為非常被看好的帝位繼承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封為莊親王。可惜還沒有等到父親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慶典,他便於五月初一病逝了,終年僅48歲。

    七子愛新覺羅·永琮,母孝賢皇后,弘曆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才二歲。

    八子愛新覺羅·永璇,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氏,但是在高宗在世的時候,就讓他分府出宮去了,也就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

    九子,十子,都是幼殤。

    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其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據聞永瑆為人刻薄吝嗇,讓妻子穿粗衣麻布,吃的也是清茶淡粥。人評價其:“天性陰忮、好以權術駇人。持家苛虐。”這樣的人肯定不能繼承皇位。

    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繼皇后烏喇那拉氏所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就逝世了。

    十三子,十四子,十六子也是幼殤。

    十七子愛新覺羅·永璘,永璘是高宗最小的兒子,據說他行為比較不檢點,不成器。

    綜合比較,乾隆皇帝最終選擇了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永琰起居有常,舉止有度,學習勤奮,辦事認真,從不逾規矩一步。並且文武雙全,名聲也很好。

    嘉慶皇帝

    所以愛新覺羅·永琰(嘉慶皇帝)是當時乾隆皇帝的最佳選擇。

  • 5 # 歷史折返

    嘉慶皇帝能夠順利上位,憑的是自己優秀的真才實學。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對嘉慶來說名副其實。他六歲開始學習,十三歲通五經。他良好的思想品行以及沉穩隱忍的性格是嘉慶皇帝一慣的行事作風。他不搞權謀,做事光明磊落。充分展現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和淵博的學識,贏得了父親對自己的賞識和尊重。

    乾隆皇帝一生長壽,身邊子嗣更是枝繁葉茂。他輝煌的一生共養育十七個皇子,嘉慶皇帝則是排行第十五。

    由於封建社會時期醫學相對比較落後,乾隆那些眾多的皇子們並沒有繼承他長壽的強大基因,其中有八位皇子在中途就以離場(或夭折,或生病去世)。我們說競爭對手數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最後的勝出者。個人認為這也是嘉慶皇帝勝出的部分原因。

    嘉慶皇帝在做皇子期間,基本是保持原生態的狀態。他從不過分掩飾自己的行為舉止,從來不做那種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去不擇手段的勾當。中規中矩,光明磊落最為恰當。

    其實早在乾隆年輕的時候就曾確立過太子。只不過選定的兩個繼承人先後早亡罷了。

    乾隆在1773年的時候曾經立富察氏皇后所生嫡子永璉為皇子。怎奈永璉沒有皇帝命,生病去世。

    後來,從悲傷中走出的乾隆皇帝又重新冊立皇后所生嫡子永琮為新的繼承人,也許天公不做美,也許……二次立儲的太子又撒手人寰。自此,悲傷過渡的乾隆皇帝暫停了立儲之事。

    大約在乾隆六十多歲的時候,立儲一事又被大臣們重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而年老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重新面對選擇接班人的事宜。

    這時候,皇太子的候選人只有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還有皇十七子四位候選人。這四位候選人,不論從那個角度出發,皇十五子永琰都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嘉慶皇帝的上位之路並沒有經過什麼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而是水到渠成的那種上天之做。

  • 6 # 香姐逛歷史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永琰)是清朝歷史上的第5位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繼承人,然而對比乾隆皇帝、雍正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顯得資質平平,他最大的特點也許就是平庸,那麼乾隆皇帝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繼承人呢?

    首先,乾隆一共生育了17個兒子,其中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皇十五子永琰(後來的仁宗)不說了,還有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都是夭折。所以其實剩下的本身就不多。在嘉慶皇帝之前,乾隆皇帝先後選中了2個繼承人,不過這兩位被選中的皇子都死了。

    清朝開創的“康乾盛世”長達130多年之久,四海臣服、國力強盛,除了執政者們都具備治國安邦的傑出才幹外,還重要的是有一個優秀的繼任者。比如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勵精圖治的雍正皇帝、銳意進取的乾隆皇帝,無一不是前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細選的接班人。

    嘉慶是乾隆皇帝的接班人,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五個皇帝。

    在清朝正史,我們找不到關於對嘉慶皇帝荒淫、貪婪、昏庸、陰險行為的記載;清朝野史裡也查不著他的任何一件風流韻事。

    這樣一個品格端方、為政勤勉、生活儉樸、待人寬厚的人,卻成為清朝十二帝中最沒有個性和特色的皇帝。碌碌無為的嘉慶皇帝,身上最明顯的標籤就是平庸和乏術。那麼,乾隆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他,把大清江山交給他管理呢?

    乾隆一生共有17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是乾隆的十五子。按照清朝“嫡長子”的皇位傳承原則,排行靠後且是庶出的永琰根本沒有機會繼承大統。乾隆最開始也確實沒有考慮過他。但老天似乎在和乾隆開玩笑,嫡次子永璉、嫡七子永琮相繼去世,其他皇子也大都英年早逝。

    永琰出生的時候,他的14個哥哥中有8個已經死去,就連深受乾隆寵愛的五阿哥永琪也在幾年後因病早逝,乾隆在諸位皇子中選擇的範圍已經變得非常小了。因此,乾隆不得不放下祖制,從剩下的幾個皇子中挑選儲君。

    十一皇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是乾隆皇帝為數不多的兒子中的佼佼者。永瑆聰明睿智、才華出眾,做事有主見;;永琰性格內向、性情凝重,為人規矩仁孝。按理說由永瑆這樣一位性格鮮明、頗有主見的皇子來做繼承人,是最好的選擇。可事實上,乾隆卻傳位給了永琰。

    乾隆所遵循的原則就是,繼承人必須遵從他的意志,一絲不苟地繼承他的政策,極力地維護他的權威,並把開創的康熙盛世一直保持下去,說得不好聽就是選個傀儡。

    永琰重視仁孝、忠厚老實、規規矩矩,對乾隆一向言聽計從,無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繼承標準。朝中的大臣也都能夠看得出乾隆對永琰的態度和用心,就連當時來京的北韓使者也多次向北韓國王彙報:“永琰為人持重、度量豁達,最為乾隆皇帝喜愛。”

    所以說乾隆皇帝將皇位傳給嘉慶皇帝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嘉慶皇帝世人皆稱之為平庸,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從個人角度來看,作為自稱“十全老人”的父皇的兒子,他確實平庸,但乾隆皇帝挑選繼承人的準則就是要符合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庸"二字。選。

  • 7 # 史論縱橫

    因為,能夠選擇的已經不多了。

    什麼樣的皇帝最煩人?我認為是活得久的皇帝,甭管是漢武唐宗,還是康熙乾隆,都是一些老不死的,由於在位時間長,沒有一個人的執政後期是好的。

    漢武帝晚年因為窮兵黷武,民生凋敝,唐太宗後期也是改史書的主,康熙晚年也有弊政,乾隆應該是皇帝裡面活得最久的,恰恰是最完蛋的一個,可以說,清朝後期的衰落和乾隆為政時間長有著密切的聯絡。

    因為活得久了,最後都變成好大喜功,固執己見,不聽人勸的人,就拿乾隆來說,稱自己是十全老人。實際上就留給嘉慶一堆爛攤子。

    那麼,他為什麼要選擇嘉慶呢?正是因為他的平庸,他的碌碌無為,乾隆認為,只有這樣的人當繼任者才不會推翻乾隆以來的弊政,也就不會推翻乾隆的偉岸形象。

    康乾盛世,大國夢,什麼的,如果,後世再出一個像雍正這樣的,一點面子都不給他爸,乾隆地下有知,也閉不上眼啊!為了考驗嘉慶,乾隆還做了一把太上皇的癮。

    真真切切的自私與好大喜功,其實,清朝最不缺的就是他和嘉慶這樣的人,與此相反,清朝缺乏能夠革故鼎新如乾隆的父親雍正一樣的皇帝,可以乾隆水平不行,還硬要排場。就像乾隆自己做的詩一樣,明明很爛,還做了那麼多,不丟人嗎?人家寫的好的,一篇詩詞就進中小學教材了,據說乾隆做了上萬首,可是,我是一句也沒聽過。

    歷史的悲劇在於 清朝需要雍正這樣銳志創新的皇帝,雍正卻只當了十三年的皇帝,歷史最不缺的就是乾隆嘉慶這樣平庸而沒有作為的皇帝,他們當皇帝的時間,恰恰隨便加一加就上百年了。

  • 8 # Mer86

    問題不在於嘉慶平庸,而是乾隆根本也沒有可選擇的餘地。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個兒子,而乾隆立儲是1773年。

    皇長子永璜,1750年病逝,皇位與他無緣。

    皇次子永璉,1738年病逝,皇位與他無緣。

    皇三子永璋,1760年病逝,皇位與他無緣。

    皇四子永珹,1777年病逝,過繼給懿親王,皇位與他無緣。

    皇五子永琪,1766年病逝,皇位與他無緣。

    皇六子永瑢,1790年病逝,過繼給慎郡王,皇位與他無緣。

    皇七子永琮,兩歲夭折,皇位與他無緣。

    皇八子永璇,1832年病死,比乾隆活的久,皇位候選人。

    皇九子、皇十子,夭折,皇位與他們無緣。

    皇十一子永瑆,1823年病死,比乾隆活的久,皇位候選人。

    皇十二子永璂,1776病逝,當時是候選人,但也沒活過乾隆。

    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四子永璐,皆幼殤,皇位與他們無緣。

    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帝,候選人,母親大名鼎鼎,還珠格格中的令妃。

    皇十六子,幼殤,皇位與他無緣。

    皇十七子永璘,1820年病逝,皇位候選人。母親也是令妃。

    這就一目瞭然了,別看乾隆活了89歲。實際上兒子並不多,1773年立儲時,還活著的兒子只有七位。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過繼給其它兄弟,真正可選的只有五個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五子永璘。

    皇八子永璇的缺點在於,他是在世的皇子中年紀最大的,按道理說,年紀最大應該最穩重。但是永璇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人緣也不太好,簡單點說,就是個二流子。曾受到乾隆帝的公開斥責。所以,乾隆覺得他這個人不適合當皇帝。

    皇十一子永瑆的文才較優,尤善書法,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但缺點在於不重騎射、渾身有一股漢族儒生酸味,因而對他很反感,也曾嚴厲申斥。乾隆也認為他不合適。

    皇十二子永璂的缺點在於,他的生母那拉氏皇后得罪了乾隆,乾隆盛怒之下想把她廢掉,雖因群臣苦諫未廢。但皇后已名存實亡。乾隆帝尚餘怒未消,遷怒於皇十二子永璂,而且永璂又無出眾才能,所以他已不合適。而且立儲三年後,永璂也病逝了。沒有活過乾隆。

    另注:那拉氏皇后就是《還珠格格》裡面的那位煩死人的皇后,永璂就是那個小孩子。

    (沒錯,這位就是永璂)

    皇十七子永璘的缺點在於,1773年乾隆立儲君時,他只有七歲。太小了,不合適。而且永璘和皇八子永璇的缺點是一樣的,為人浮誇,像個二流子。乾隆並不喜歡他。

    綜合來看,只有皇十五子永琰的缺點最少最穩重,乾隆立永琰,也是因為他沒得選,沒得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最漂亮的一句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