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奧繼續教育
-
2 # 城市硬觀察
先說下背景。本人2018年畢業於中部地區某985經濟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在某國企工作,並且致力於考注會,並沒有想過考經濟師這個證書。2020年由於個人原因,想通了準備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於是全身心投入到省考裡。
2020年湖北省省考8月底才考試,9月底出成績,本人有幸考了一百四十幾,進了面試,於是全身心投入到面試中,直到十一月初面試完。當然,最後差了一點,面試被刷了,最終沒有考上,說不難過是假的。隨後一段時間,心情都很低落,每天沒精神,也毫無工作激情。在一次偶然的公司內部開會中,我和一位同事做到最後面,看他好像正在看中級經濟師的課本,我突然想到自己當初好像也報了這個。但是明天就要考了,我這完全沒看,雖然自己是經濟學專業的,但是完全沒看書,也很難過吧。但是我最後還是說服自己,既然交錢了,那還是去考下吧,也許能過一門呢?
於是,我同事給了我兩張試卷,分別對應考試兩科。我認認真真地做了這兩張卷子,並且仔細回想了下知識點,用關鍵詞串聯知識點,全過程不到三個小時!
第二天,直接去考場考試,全程下來,波瀾不驚,考完吃了一碗燒鵝飯。
12月22日查成績,不算高分,但是應該過了。
-
3 # 咚咚咚Ddd
剛查分,考試過了,看到這個問題,正好回顧一下備考的過程。
實際上我是第二次考了,第一次考是2007年,應該是過了,那時候是在國企,證書我都沒看到過,只是辦公室通知過了,然後每月工資加了上去。後來從國企離職,找單位人事部門要證書,回答說這麼多年了,上哪裡找去?我說我記得考過了的,回答說,有嗎?
於是決定今年重考。
決定參考的時候離考試大概還有一百天。
第一次考試基本沒怎麼看書,但是由於剛畢業不久,年輕,記性好,最後還是低分透過。
現在年紀大了,記性嚴重下降,而且等著要證,志在必得,所以還是很有壓力的。
我計劃了一下,一百天時間差不多是一個學期了,用一個學期的時間過兩門課是有很大機率實現的。為了確保透過,我打算採用三輪複習,平均一輪複習花一個月,留十天總複習。
由於這時新書還沒下來,我只有選擇報網課。具體哪一家就不說了,隨便找的,我也不知道哪家好。
報名後,我先嚐試做題,正確率幾乎為零,實際上一個都不會,十幾年過去了,教材已經幾乎全部改了。
於是從看影片講課開始,強迫自己每天看,經常看著就睡著了。應該來說效率非常低。
書下來後估計還有不到九十天,果斷決定放棄看影片。方法調整為看書,做練習,刷題庫。第一輪學習的時間安排是工商一天一章,經濟一天兩章。這樣第一輪下來,一個月過去了。
這時候嘗試做2017年真題,大致都是110,心裡基本有底了。並不是說水平夠了,是對出題方式,知識點的整體框架了解了。而且整體過一遍後可以把後續的時間安排得更合理。所以,這時候可以確定透過沒多大問題。有人說考過了請她們吃大餐,我愉快的先答應了。
後面第二輪進度加快,大概二十天,第三輪也是二十天。還剩二十天總複習。
中間抽空做完了隨書的三套真題和五套模擬題,分數基本控制在105-125之間。
最後總複習階段才開始記筆記,只要遇到做錯的就記到手機記事本上 ,因為越到後面,越需要總結,容易錯的不總結,下次還是容易錯。我發現,有些知識點只要主動總結,並沒有它看起來那麼多,那麼模稜兩可。比如關於日期的,關於比例的。分開看起來嚇人,放在一起其實並不多。
考前,網校app根據我刷題的記錄,預測我最後得分是113和113,實際得分113,114。
90天app刷題26000,加上同步練習,真題,模擬題,累計刷題應該超過30000,平均每天三百多點。一般速度是一小時一百道題,平均算下來每天投入時間3-4小時,累計三百多小時。
講真,我報的網校並不好,題庫老舊,錯字成堆,甚至還有老師講錯課的,但是這些並不重要,糾結這些沒意義,我們的目的是60%過關,網校能覆蓋80%知識點就夠了。
整個時間分配,工商和經濟我按照1:2,考完後,我覺得實際應該1:3。因為工商我感覺可以上120,經濟我擔心過不了。主要原因可能是經濟第一個題目我就不會,而不會的原因是我猜測這個公式不會考,主動放棄了。這個題目極大的影響了我考試的心情,以致過了近二十分鐘,仍然處於心跳加快狀態。戲劇性的是這個題目我蒙對了。
考完我確信工商能過110,沒管它。經濟沒把握,考後第三天,網上流出部分答案,對答案的過程心驚肉跳,對完感覺過100有希望了。
成績出來我看了下成績表,透過率約13%-15%。
如果當時那位小兄弟告訴我實際透過率,我很可能就沒勇氣報名了。
應該說如果當年高考能有現在的學習方法和決心,考上排名前15的學校是完全可能的。
備考的時間我覺得兩個月夠了,如果要確保透過,最好是三個月,學習時間每天保證3-4小時就夠了。這個因人而異,二十多歲年輕人可能準備個把月就行了。
答題時間2018年改為90分鐘,縮短了一個小時,時間應該夠,我在的考場基本全部提前交卷。我鄰座的小姑娘兩門甚至都提前半小時以上就做完了。唯一的槽點是不能帶紙筆,計算題有中間步驟的對我們中老年人不方便。
2018年經濟基礎出題比較偏,據說考的是馬冬梅隔壁樓下大爺鞋子是幾碼。相信很多人沒透過是卡在這門了。建議把時間分配70%以上。另外,我在最後總複習的時候才開始系統的記筆記,這不好,應該從開始就記筆記,包括公式,重要概念,易錯,總結等,這樣效率更高。
考試本身沒任何難度,最難的是下決心去考。如果累計投入時間達到兩百小時,相信任何人都能過。
就在剛剛,我作了個大死,報了一級造價師考試,我大學學的是管理專業,雖然現在管造價,但是我確實不懂。最近一個月,面對施工方的無理取鬧,我深深的感覺到無助,終於下決心考造價師。現在還有207天考試,希望我能透過。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盡我自己最大努力吧
-
4 # 糖寶果果
不難,我花了一個月時間複習,因為有建築經濟的基礎,所以只複習了經濟學基礎部分,考試基本剛過及格線。一句話,多做題!
-
5 # 智雲智訓
中級經濟師可以說是以考代評最容易獲得的中級職稱了,考試只有兩門課,而且都是選擇題,所以考試難度相對來說並不大。但是考試的同學大都已經30+,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遠不如學生時代,雖然不想承認,但當拿起書本時又不得不服,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白天還要上班,心力交瘁,晚上回家還要處理家庭瑣事,有些基礎的還好,有一些零基礎考生在看教材這個第一階段就已經感到非常吃力了。
以下是一位考生的親身經歷,聽聽他的經驗↓“我當時也是聽說中級經濟師難度低,就想報個名自學的,抱著這種心態,我拖到考前兩個月開始備考,結果發現考試的透過率並沒有那麼高,才20%,而且教材晦澀難懂,大片的文字自己看一會就犯困了,也不知道哪個知識點比較重要,就只能都看,進度非常慢。加上平時上班工作量又很大,晚上回來也不是很自覺,所以我真的覺得自己不太適合自學。”
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舍才有得。成年人最難得的是精力,最寶貴的是時間。
-
6 # 山東魯培教育
報考中級經濟師大多數應該都是在職備考,辭職全職備考的人肯定很少,我們來看一下往年的透過率,一般情況下執業資格證書都不太好考,比如一建透過率還不到10%,職稱類證書相對來說難度要低一些,就拿中級經濟師來說,透過率差不多維持在20%-30%的樣子(來源於網路)。
首先,在專業選擇上,在十幾個專業裡,比較簡單的有人力、工商、金融比較適合零基礎的人,而且報考專業裡面這幾個也是最多選擇的,建築與房產經濟、財稅、農業經濟專業性比較強,有一定難度,適合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士報考。所以在選擇專業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以後的工作要求來進行考慮。
說考試難,可能因為題型變化大,與平時學習的知識和聯絡的模擬題都不太一樣,題目的意思很繞,需要認真審題才行,其實考生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往年的真題或者教材的題目照搬過來,那也體現不出出題人的水平和證書的含金量是不是。另外考試難還體現在審題是否認真仔細上,選擇題給出的選項答案都具備一定的迷惑性,所以認真仔細審題很重要。
一是買來教材、影片、題庫後,先把教材看三遍以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平時的習慣刷手機、飯局等操作還是減少為好。二是做好筆記,教材涉及的知識點覆蓋面廣,而且比較細,做筆記的目的就是鞏固你的知識點記憶,因為所有的知識點都有可能出現在試卷中。
由於2020經濟師改革,題目考察考生掌握的綜合知識點和靈活性更高了,可能會有一些難度。但題目不會深入的太深,典型的考廣度不考難度,還得看你付出了多少和掌握的學習方法如何才行。所以,經濟師中級好考嗎?考生最有發言權。
-
7 # 千學教育
中級經濟師報考兩門課程:《經濟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實務》其中《專業知識和實務》科目分為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經濟、建築與房地產經濟、智慧財產權等10個專業。建議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好一個全方面的備考。
有簡單有難的方面簡單:因為不太涉及專業知識,只要讀教材基本就能懂裡面包含的意思,而且有些知識點涉及複雜的建模和計算,但是考試不會涉及。難:指不定書地哪句話拿出來,改動一個字,成為選擇題的干擾項,範圍太大,防不勝防簡單應付思路:多做模擬題,雖然我說正本書的考點防不勝防,但是主要的題目還是有點大方向的。最認真的備考方法:首先教材通讀,確保知道在說一回什麼事情,難度較大的建模和理論未必要理解。然後聽網校課程,他們將的基本是重點,至少不講的東西考的機率比較小。然後做模擬題。模擬題出現的考點,你在教材上的該知識點旁邊標註一下此點容易出多選題或者單選題。然後把常用干擾項都抄在旁邊,以後考試碰到不會被矇蔽。然後對一些基礎性的幾大原則、幾大性質、幾大特點、幾大功能等等嘗試著背出來~
回覆列表
距離2017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備考至今,有些小夥伴已經胸有成竹,感覺經濟師考試不難,輕鬆加愉快啊,而有些小夥伴感覺好難啊,如今還是一頭霧水。經濟師考試到底難不難,先看兩方的觀點:
一部分人認為很難,理由如下:
1、考試範圍廣、知識面太大
2、考試越來越靈活,考察實際案例分析能力
3、報名人數多
另一部分人認為不難,理由如下:
1、考試更偏重於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2、在職稱類考試中相對簡單
3、報考專業較多,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
正反兩方說得都有道理,一個考試到底難不難,要因人而異,正確看待考試,正確評估自己的實際情況才是最重要的。
結合以下資訊,綜合評判:
(一)中級經濟師考試科目:
中級經濟師考試包含2個科目,具體是:《經濟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實務》。其中,《專業知識和實務》包含15個專業,分別是工商管理、農業、商業、財政稅收、金融、保險、人力資源管理、郵電、房地產、旅遊、建築、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民航運輸。
目前報考人數較多的專業是:工商、人力、金融、財稅、農業、建築、商業、房地產、保險。
(二)報名條件:
(1)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10年;
(2)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專業工作滿6年;
(3)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專業工作滿4年;
(4)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5)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6)取得博士學位。
注:符合考試報名條件的香港、澳門居民,可以申請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在報名時須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相應專業學歷或者學位證書、從事工作和實踐年限證明。
(三)題型題量
考試題型均為選擇題,在答題方式上簡便,案例分析題有一定難度。
(四)考試頻次,每年一次
(五)透過條件:1年過2科,單科考試成績大於等於84分,單科成績不保留。(注意:各地區不同政策)
(六)考試形式: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