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國曹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淨,語出自然。《桃花源記》也具有這種藝術風格。它雖是虛構的世外仙境,但是由於採用寫實手法,虛景實寫,給人以真實感,彷彿實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了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於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於一而忘其餘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彷彿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位,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

      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現仙境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透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後,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然後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最後寫桃花源村民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願“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願。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於桃花源中。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給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於無意中得之而不可於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絡。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訊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汙了這塊化外的淨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境。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透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裡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 2 # 大悔憶智周

    有些過得好的人總是批判《桃花源記》逃避現實。

    事實上整個文學都在逃避現實。

    我曾經說過:“所謂文學,就是對一切的理解與同情。”

    我又曾經說過:“文學就是人們想要的生活,即使描寫的是黑暗,也是對黑暗的審判,人們至少可以在文學裡找到情感和是非的秩序。”

    是的,不合理的社會,沒有光明,沒有真相,沒有秩序。

    那種情況下,只有文學裡有。

    《桃花源記》是一曲農耕社會的讚歌,充滿淳樸的詩情畫意。

    恰好我在紅袖添香寫的一本書也是在逃避現實,提前逃避人類未來的末世——資源枯竭、環境崩潰、人工智慧反控人類。

    霍金說,“智慧加速人類滅亡”。我的小說為他這話寫一個註腳,所以書名《霍金有多厲害》。

    “我”在世界末日徒勞掙扎,在一個山窩企圖復活遠離科技的農耕社會,證明華人的祖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勤勞節儉實在比科技至上的歪果仁高明,而且非邏輯思維的生活充滿人情味和詩情畫意。

    又是一篇《桃花源記》,不過那末世也太恐怖——水荒導致下水道的汙水也反覆利用,滿山的植物都是塑膠仿製。

    已參加起點中文網徵文比賽。

    封面是我自己設計的。

  • 3 # 熱帶雨林的午後

    描寫“世外桃源”的文學作品很多,而在陶淵明的手上能成名作,恰是因為在這部作品中,滲入了陶淵明自己的人生挫折帶來的感嘆。

    通篇《桃花源記》裡,沒有作者對自己生活的現實的一句埋怨,而作者對現實社會方方面面的看法,已經包含其中。所以,他所說的“桃花源”具有多重意義。

    “世外桃源”不存在,是虛構的。人們今天說這裡是桃源的原型,明天會說那裡是桃源的原型,其實不可能有原型。陶淵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對於其他人,就不要去尋了,世上本無,哪裡可尋?

    就因為它不存在於真實的世間,它才具有令人嚮往的理想意義。桃花源的魅力在於,它並非虛幻的神仙世界,而是實實在在的有可能存在的現實生活,似乎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只要有這樣一個隔絕封閉、可耕美麗的地域,就有可能變為現實。然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哪裡能沒有稅負壓榨,讓一群人沒有干擾地寧靜生活?又有怎樣的辦法,讓一群人能長期保持沒有內部顛覆性的衝突而長期和諧共處?

    這都是社會生存上的難題。但是陶淵明說有,而且在文章裡用了障眼法,讓人信以為真。恐怕這是很高明的寫法,似有似無,才令桃花源的生活更有魅力,觀者更有思考,嚮往之情引發浮想聯翩。如果說它還有所本的話,也可以立即找到它的模板,那就是《道德經》里老子設計的小國寡民的村社模式。陶先生其實在文中直接用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著名描述,“雞犬相聞”,暗示了他靈感的來源。

    “世外桃源”是人生的撫慰和嚮往。桃花源的美好,被包裹在有頭有尾的敘述之中,就像裹在綠葉之中的鮮香粽子。看到它,要剝開層層包裹,嘗過了如玉香糯,手上還徒留綠葉讓你回想。桃花源的這種美麗意象,在讀者心中,自然留存得更加久長。在對桃源的描述之前,有漁人“忽逢桃花林”;在描述之後,有反覆尋找而不得的餘韻。陶淵明這樣寫下它,誠心讓它如詩一般激發讀者腦中持續釋放著安慰劑。

    “世外桃源”是對現實的批判和譏諷。桃花源中人,是現實的人,淡淡一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道盡對外面世界的失望和畏懼。讀陶淵明的詩和文章,總忘不掉,他是那個曾經憤憤不平的陶縣令。陶淵明的田園裡、酒杯下,總有一道陰影。

    “世外桃源”是對另一種人生觀社會觀的探求和追問。桃花源裡之所以好,好就好在它沒有剝削欺凌,沒有物質匱乏,沒有爭奪衝突,沒有歷史,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讓它變為現實,或者近似於現實呢?桃源之好,不復道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病患者可以喝檸檬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