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山裡的幼稚鬼

    清朝到了康熙後期,地方軍事長官是很難依靠兵權來掀起大亂,或者讓皇帝投鼠忌器的,三藩之亂為清朝體制內叛亂畫上了休止符,地方督撫,軍政大員在高度集中的皇權面前往往是不堪一擊的。

    年羹堯作為撫遠大將軍,他在平定西藏青海亂事時,所調動的軍隊其實都是臨時性質的,從地方徵調而來的綠營,打完仗之後就要回去,雖然其總數一度達到20萬之眾,但各不統屬,他手底下的軍官雖然攝於他當時的權勢,但如果他想要造反,根本不會有人追隨的。

    所以,年羹堯所依仗的並非自己指揮的兵力多寡,而在於其在康熙末期和雍正前期,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如果沒有西北之亂,年羹堯不會有發揮的舞臺,也不會成長為後來的那個跋扈將軍,最終與雍正徹底決裂而身首異處。

    雍正繼位後,對年羹堯的褒獎關心備至,在奏摺中經常出現諸如“爾出力效忠,朕實不忍。並無他言。祈上祐爾”之類的硃批字樣。可雍正對年羹堯的這種看起來毫無顧忌的信任,其實是在籠絡年羹堯。

    康熙六十年時,西北之亂的主將是十四阿哥允禵,當時的平亂大軍主要的糧食供給來自於川陝,而年羹堯在這一年剛剛走馬上任川陝總督。由此可見,對雍正即位不滿的允禵,要調動大軍幹反雍正,是需要年羹堯支援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年羹堯對初登大寶的雍正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在九子奪嫡中意外登位的雍正是個大冷門,他在朝中沒有如八阿哥一般深厚的根基,在朝外沒有執掌軍隊的將帥引為外援。

    在繼位受到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他只能快速扶植屬於自己的內外朝力量,穩紮穩打幹掉反對派,年羹堯在康熙時期就進入雍親王府邸,與雍正建立了較好的私人關係,他也是被雍正秘密派往西寧鉗制允禵的重要人物。

    所以在這一時期,雍正迫切需要他,逐步掌握雲集西北的大軍,瓦解允禵的力量,從而確保自己的帝位不受威脅。

    年羹堯卓越的軍事才能沒有辜負雍正,他順利替代了允禵的位置,解決了西北叛亂的問題,之後又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掃除了新君的一大憂慮。年羹堯以軍功成就自己尊榮無二的地位同時,也讓雍正的政治聲望迅速提升,質疑其合法性的聲音越來越少,朝內諸臣也逐漸向其靠攏。待地位穩固之後,就是清除那些威脅自己帝位,以及阻礙新政絆腳石的時候。

    然而僅僅只三年時間,在雍正甜言蜜語包圍中年羹堯拎不清,開始妄自尊大,飛揚跋扈,接受賄賂,賣官鬻爵,而這些又怎麼能讓一心想要搞改革,肅清吏治,掀起反貪風暴的雍正繼續容忍下去呢?於是他迅速就被雍正奪了兵權,一步步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了。

    年羹堯根本談不上要挾雍正,他人生停留在輝煌的時間也就3年,當其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後,又不知檢點,把雍正所厭惡的事情幹了個遍,失去了利用價值,自然也沒用什麼留下去的必要了。

    雍正也談不上容忍他,只是當時能用的人不多,資歷能力上以及與雍正的私人關係上,也就只有一個年羹堯,不用他還能用誰?而年羹堯的結局,雍正自身也有問題,過分誇張的褒獎,讓年羹堯得到了其他人沒有得到的尊榮,優渥的待遇使得年羹堯產生了人生錯覺,自認為皇帝離不開他,自己與雍正關係鐵,是個忠心不二的好奴才,自然只需要心裡有主子就行,行事也再無所顧忌。

  • 2 # 歷史畫中人

    導語:年羹堯歷史上並不像《雍正王朝》中描述的那樣,但後起在青海帶兵那是毋庸置疑的,與其說年羹堯以所屬軍隊要挾雍正,還不如說年羹堯以剿匪消滅叛亂而自抬身價要挾朝廷,有點像明朝後期的武將養匪自保的情況一樣!

    年羹堯

    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同進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人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1725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雍正四年(1726年)賜自盡。

    而且他驕傲自大了,都是居功自傲,連皇帝都不放眼裡,雍正又是一個把權利看的極重的皇帝。這種人,雍正當然不能留著,而且當時雍正也只是因為他妹妹的關係才忍了他這麼久。

    至於軍事方面還是有一定建樹,在清朝算得上一個名將,但是嚴格來說的話不是個純粹的軍事將,因為清朝的名將不多,所以才勉強算上他了。

    年羹堯擁有多少兵力

    年羹堯是個出色的將軍,他打仗很厲害,是雍正親封的撫遠大將軍,能夠號令青海、甘肅、陝西和四川等地共二十餘萬的兵力,等於是拿捏著大清近半數的兵馬,雍正帝為了穩定一直就由得他搞風搞雨。但好景不長,雍正帝很快就覺得忍不下去了,年羹堯也不傻,知道皇帝這個時候想要卸磨殺驢了,可是能怎麼辦呢,要麼上交軍權,如此不會再有現在的風光,要麼起兵造反,可是造反說說容易,真搞得成麼?

    首先,年羹堯原先手下掌著二十多萬的兵,但是這些兵的組成十分複雜,滿漢都有,且又各有考慮,不是所有人都服從他跟他擰成一股繩的,能被他稱為心腹親兵的也不到萬人,他們所有的後勤保障都是來自於京城,只要掐了糧草,就能把他們耗死在外面,而且這些兵的家屬大多還留在中原,實際上作用相當於人質。

    其次,年羹堯被調回來後,不管他願不願意,兵權的確在被皇帝慢慢稀釋,川陝兩地的官員已經被替換為皇帝心腹,年羹堯的心腹黨羽則陸續被革職查辦,他這個川陝總督已經被架空,勢力已經大不如前,再不可能號令二十多萬的兵馬了。

    而且年羹堯此人雖然性情跋扈,但他卻對皇帝非常忠心,一直以來都沒有二心,宮裡還有他妹妹,想過最高的地位就是他妹妹年氏生了兒子自己成了阿哥的舅舅,以後要是成了皇帝的舅舅也就夠了。所以,不管是從軍事力量,還是從個人感情上講,年羹堯雖然一直在戳皇帝的肺管子,但他應該也是沒有造反之心的。

    為何能長期要挾雍正皇帝?

    年羹堯麾下最多時指揮著約20萬大軍,而且都是大清帝國比較精銳的能征慣戰之師。但這並非年羹堯驕橫跋扈的主要根源,實際上他真正仰仗的是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前期雍正對他的高度信賴和倚重(甚至到了放縱的地步)。

    年羹堯手中的軍隊的確不少,不過可以調動的並不多!康熙去世後,雍正帝繼位,在雍正剛登基時,有著很大的威脅,一是以老八胤禩為首的人在京城各種不安分,隨時都會對雍正的皇位產生質疑!二是老十四在西北和準噶爾部對戰,手中有軍隊,更是令雍正忌憚!此時,雍正將西北的後勤供應切斷,老十四無奈回京。不過西北戰事吃緊,這一位置很重要,雍正必定會選個心腹來擔任!

    雍正帝的心腹並不是很多,深思熟慮之下,也只有年羹堯會打仗!最後年羹堯去了西北,此時年羹堯可以對青海、甘肅、陝西等20萬兵力進行指揮,這可是清朝的主力軍啊。因自己手握重兵,還在和準噶爾部作戰,所以年羹堯可謂是恃寵而驕,向雍正帝提了許多無理的要求!

    先是糧草的供應,雍正帝差不多將所有的倉庫都開啟支援前方戰士!再者就是用人上,年羹堯常常上表雍正,說誰不可重用,哪位官員可以提升等等,當時是戰爭用人之際,對年羹堯的要求,雍正也是儘可能的滿足!後來將準噶爾部擊敗,年羹堯更是傲嬌,覺得自己是雍正帝的恩人,理應得到更多的賞賜!

    在古代只有皇帝吃飯被稱作用膳,而年羹堯也要用此稱呼,甚至餐桌比皇帝的菜品還多!皇帝后宮侍寢被稱翻牌子,年羹堯也是妻妾眾多,也同樣叫做翻牌子!聰明的雍正自然知道這些,不過雍正一直在等待時機,雍正儘可能滿足年羹堯所以的要求,這使得朝中大臣對年羹堯更是仇恨,特別是隆科多,和年羹堯更是不和已久,就算年羹堯的兒子過繼給隆科多,兩人的矛盾依然很激烈!

    後來西北戰事結束,雍正的皇位也已穩固,雍正就開始一點一點剝削年羹堯的權利,最終雍正命令年羹堯自殺!不得不說,年羹堯完全是作死的節奏,若是他不那麼狂妄自大,或許還可以安享晚年!

    總結:說年羹堯要挾雍正,也遠沒到蓄謀造反的地步——事實上,他雖然擅權跋扈,但對雍正一直還是很忠誠的。更何況,清朝中央高度集權、八旗與綠營分立的軍政體制,以及西北駐軍依賴內地後勤供給的致命弱點,都決定了年羹堯不敢也不可能背叛雍正。

  • 3 # 遊歷往事

    年羹堯手中的軍隊的確不少,不過可以調動的並不多!康熙去世後,雍正帝繼位,在雍正剛登基時,有著很大的威脅,一是以老八胤禩為首的人在京城各種不安分,隨時都會對雍正的皇位產生質疑!二是老十四在西北和準噶爾部對戰,手中有軍隊,更是令雍正忌憚!此時,雍正將西北的後勤供應切斷,老十四無奈回京。不過西北戰事吃緊,這一位置很重要,雍正必定會選個心腹來擔任!

    雍正帝的心腹並不是很多,深思熟慮之下,也只有年羹堯會打仗!最後年羹堯去了西北,此時年羹堯可以對青海、甘肅、陝西等20萬兵力進行指揮,這可是清朝的主力軍啊。因自己手握重兵,還在和準噶爾部作戰,所以年羹堯可謂是恃寵而驕,向雍正帝提了許多無理的要求!

    先是糧草的供應,雍正帝差不多將所有的倉庫都開啟支援前方戰士!再者就是用人上,年羹堯常常上表雍正,說誰不可重用,哪位官員可以提升等等,當時是戰爭用人之際,對年羹堯的要求,雍正也是儘可能的滿足!後來將準噶爾部擊敗,年羹堯更是傲嬌,覺得自己是雍正帝的恩人,理應得到更多的賞賜!

    在古代只有皇帝吃飯被稱作用膳,而年羹堯也要用此稱呼,甚至餐桌比皇帝的菜品還多!皇帝后宮侍寢被稱翻牌子,年羹堯也是妻妾眾多,也同樣叫做翻牌子!聰明的雍正自然知道這些,不過雍正一直在等待時機,雍正儘可能滿足年羹堯所以的要求,這使得朝中大臣對年羹堯更是仇恨,特別是隆科多,和年羹堯更是不和已久,就算年羹堯的兒子過繼給隆科多,兩人的矛盾依然很激烈!

    後來西北戰事結束,雍正的皇位也已穩固,雍正就開始一點一點剝削年羹堯的權利,最終雍正命令年羹堯自殺!不得不說,年羹堯完全是作死的節奏,若是他不那麼狂妄自大,或許還可以安享晚年!也有人表示,雍正是卸磨殺驢

  • 4 # 職場觀察記

    飛揚跋扈,居功自傲,雍正帝確實一段時間依靠他,寵著他,他掌控著20萬大軍,堪比國內一半的主要兵力,漸漸地,年羹堯功勞大脾氣大,太高調,不死也得死了。

    年羹堯有多趾高氣昂?他賞給下屬官員軍官物品,下屬必須磕頭謝恩,他主管西北地區軍政時,發給總督和將軍的文書,本應平級的來往公文,擅稱“令諭”蒙古的諸王見他也要跪拜相迎。雍正派給他的御前侍衛,他當奴僕使用。雍正的聖旨到了西寧他的大營,按道理官員迎接聖旨都要三跪九叩,這個年羹堯不,直接就拿了詔書……類似事情數不勝數,即使和雍正在一起,“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雍正確實很寵幸他,畢竟幫助大清國平定西北、西藏,為大清國立下不世之功,雍正爺給他賞了一等公,他坐鎮西北,並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除了年羹堯管轄範圍內的區域,諸多省份的官員任免,年羹堯的意見是雍正很重要的定奪依據,雍正把年羹堯視為自己的“恩人”和心腹,對雍正來說,年羹堯這樣的人才,有個十幾個這樣的封疆大吏,國家還愁治不好嗎?

    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幾乎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十一月,又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年羹堯妻子生病,雍正都再三關心和贈送藥品,年羹堯的家人時刻受到雍正的特別關照,甚至為了賞給年羹堯新鮮的荔枝吃,雍正嚴令驛站務必6天內從北京送到西安,堪比唐明皇向楊貴妃送荔枝。

    漸漸地,年羹堯也居功自傲,志得意滿,做出了很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漸漸地,就讓雍正帝逐漸警覺和嫉恨,最終年羹堯一落千丈、家破人亡。

    年羹堯進北京城,經過直隸總督李維鈞的地盤,直隸總督乃大清國督撫之首,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可在老年眼裡就是個奴才,他讓李維鈞大老遠地就出城跪迎,然後大搖大擺地經過,以至於雍正帝后來收拾完年羹堯,轉頭收拾李維鈞,說你當年不是和年羹堯一夥的嗎?看你那慫樣,辦了!李維鈞就從位子上滾蛋了。

    還有很多因素,基本上就是老年太高調了,然後麼,就悲劇了。

  • 5 # 純鈞LHGR

    年羹堯爵列一等公,文職雖貴為一品大員,但武職上,撫遠大將軍是個虛號,其實不過是個加銜總督,並沒有太多的軍隊可以調動。

    清朝分九大總督。總督裡職權最高的是直隸總督,年羹堯這個陝甘總督,在當時來講管轄範圍只有陝西、甘肅兩省。陝甘總督的地位並不高,在九大總督裡,排倒數第二。

    總督直接掌管的部隊稱為督標,這是年羹堯可以直接調配的部隊。一般調動部隊要通知兵部或軍機處,否則可能遭到彈劾。當然了,年羹堯要是想起兵造反,肯定不管這些了。

    陝甘的其他部隊,比如有將軍管理的駐防八旗,年羹堯是無法調動的;綠營兵,年羹堯只有一半的權力;再其他的部隊,都不歸年羹堯管轄。

    也就是說,年羹堯頂多能直接調動一督標軍隊,三營,按清朝軍制的人數,最多不過三千人,甚至更少。再加上其他由心腹、親信管轄的間接能調動的部隊,大約能攬到一兩萬人也就到頭了。

    在當時,真正調動軍隊根本輪不到年羹堯說話,因為年羹堯的上頭還有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西北的軍隊其實應該說是屬於胤禵的勢力。

    換句話說,年羹堯並非是靠軍隊力量來威脅雍正的,不然,後期雍正也不敢動他。

    老十四胤禵擁有20多萬軍隊,可是後勤卻被卡在年羹堯的手裡。胤禵奪儲失敗、跟雍正兄弟失和,但仍不敢發動叛亂,就是因為朝廷可以立刻切斷對西征大軍的糧草供應。

    在這一層面上,年羹堯本是雍正的保障。

    除此之外,老十三鐵帽子怡親王胤祥和隆科多也都有兵權在握,雖然少了點,但跟年羹堯能調動的軍隊比起來,自保綽綽有餘。年羹堯若想靠自己那點兵力威脅雍正,那是痴心妄想。

    關鍵在於,當時清朝正在與準噶爾部作戰,再加上胤禵,這是外患;而內部還有八爺黨在找雍正的麻煩。這兩件事,都是耗費精力巨大且時間長久的鬥爭。

    雍正靠的就是年羹堯來抵消外患,胤祥和隆科多來抵消內患,雖然不足以全部抵消,但至少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

    即使雍正當了皇帝,他的寶座也並不穩,很容易被人掀下臺。

    雍正二年時,雍正跟老十四胤禵的矛盾也挑明瞭。奪儲失敗、兄弟失和,這個時候,八爺黨這一邊已經幾乎耗盡了雍正的精力,對於胤禵,雍正自己幾乎是無可奈何的,全仗年羹堯幫助牽制,並且還要兼顧準噶爾部的軍況。

    可以說,這正是雍正最為難、最沒辦法的時候。但偏偏就是這時候,年羹堯完全失控了。年羹堯也很清楚雍正的現狀。這時候,年羹堯提什麼樣的無理條件,雍正都不敢不滿足他,任憑年羹堯各種要挾,只求他能牽制住胤禵和準噶爾。

    也因此,這時候年羹堯搞出的任何一個狀況,都相當於在雍正的心上紮了一刀,令雍正恨死了趁火打劫的年羹堯。

    年羹堯希望這場“大火”慢慢地燒,把已經焦頭爛額的雍正徹底燒到髓竭骨枯,但是他沒想到,雍正奇蹟般地迅速搞定了一切,馬上就騰出身來向他復仇了。

  • 6 # 歷史扯吧

    年羹堯能夠要挾雍正,並不是因為兵多將廣,而是內憂外患的條件下,雍正只能畢其功於一役。西北平叛如果打贏了,既說明雍正用人得當,又說明統兵打仗非十四阿哥不行;如果打輸了,輕則拱手讓出兵權,重則直接影響龍椅的根基。

    老年在地方當封疆大吏時間長,對其中道理心知肚明,所以才敢不斷要錢要糧,為所欲為。他很清楚,戰事拖得越久,對於中飽私囊就更加有利。

    但是,老年忘記一句千年古訓“兔死狗烹”。雍正需要老年效力時,自然兄弟長兄弟短,叫得很膩乎,一旦目的達到了,老年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有人會說,老年完全可以繼續擁兵自重,或者是乾脆反叛,甚至還可以與叛軍聯手對抗朝廷。可是,老年不會這麼做。因為他的權力並不是絕對的,離開皇權這把遮陽大傘,他可能什麼事情都說了不算。如果造反,副帥嶽鍾琪恐怕會直接取而代之。

    其實,老年按理說是一個聰明人,不應該跟雍正玩把戲搞對抗。如果僅僅只是想撈點錢,他完全沒必要這麼做。試揣測,年羹堯鋌而走險,應該與腳踏兩隻船有關,在八爺黨的花名冊裡,恐怕早就給他預設了一席之地吧。

  • 7 # 網言軍事

    年羹堯麾下最多時指揮著約20萬大軍,而且都是大清帝國比較精銳的能征慣戰之師。但這並非年羹堯驕橫跋扈的主要根源,實際上他真正仰仗的是自己的軍事才能和前期雍正對他的高度信賴和倚重(甚至到了放縱的地步)。

    眾所周知,雍正即位之初不僅朝堂之上暗流湧動,整個西北地區都局勢也十分緊張——特別是雍正元年青海爆發羅卜藏丹津叛亂,而後者與清朝世仇準噶爾汗國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儘快平叛,雍正或將再次面臨康熙年間數萬準噶爾火槍騎兵直搗京師重地的可怕一幕。

    但問題在於——康熙執政晚期的財政虧空已經十分嚴重,等到雍正朝用兵西北時,持續5載的戰爭更耗費白銀超過5000萬兩,而且這還是經過一系列改革整頓,清廷財政收入狀況已經有所好轉後產生的支出。

    而年羹堯臨危受命趕赴西北平叛之際,正值雍正上臺初期國庫最空虛的時候(還要考慮當時巨大的後勤壓力——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嚼基本要靠內地千里轉運,耗費極大),因此前者速戰速決就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事實證明年羹堯的確不辱使命,他僅用數月時間就將羅卜藏丹津叛軍殲滅,一下子穩定住了本已搖搖欲墜的西北局面。

    更重要的在於,年羹堯的軍事勝利還大大鞏固和提升了雍正帝的皇權與朝政影響力,為之後雍正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民意基礎。這就難怪雍正對年羹堯簡直可以用“感恩戴德”來形容——要求子孫後代牢記年羹堯的豐功偉績,還在奏摺硃批寫下一段今人看來也牙酸肉麻的話語:“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皇上主動提出要給自己“分權”,年羹堯當然也就順水推舟變得愈發驕橫了。

    縱觀雍正一朝,善於治國理政、銳意革新的文臣和封疆大吏很多,但能獨當一面、克敵制勝的優秀將領卻少得可憐,年羹堯作為優秀將領的“稀缺價值”在清廷危難之際由此得以充分體現。

    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出眾還有一個旁證——雍正4年前者被賜死後,又過了5年在和通泊之戰中,輕敵冒進的2.4萬清軍被準噶爾汗國揍得幾乎全軍覆沒,僅剩2000餘人逃回,此役被西方史學家斯塔爾稱作“19世紀以前清軍最大敗績”。

    試想如果年羹堯還活著,他會犯下如此簡單、草率的用兵失誤嗎?可惜歷史無法重演。至於說年羹堯要挾雍正,也遠沒到蓄謀造反的地步——事實上,他雖然擅權跋扈,但對雍正一直還是很忠誠的。更何況,清朝中央高度集權、八旗與綠營分立的軍政體制,以及西北駐軍依賴內地後勤供給的致命弱點,都決定了年羹堯不敢也不可能背叛雍正。

  • 8 # 史海爛柯人

    這是在講笑話麼?年羹堯何時長期要挾雍正了?雍正時期,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鼎峰,說白了,當時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要挾雍正,甚至在雍正面前連大氣兒都不敢出。所謂的年羹堯要挾雍正,根本就不存在。

    年羹堯是雍正的心腹之臣,曾在平定西北的過程中做出過重要貢獻。雍正對自己和他人要求嚴苛,但卻也是個非常感性的人。雍正喜歡誰,也真的是會掏心置腹,甚至都會說出些令人肉麻的話來。比如雍正曾在年羹堯奏摺硃批中寫道:“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此話今人讀之,頗有些“酸”“麻”之感。

    不過,雍正用人亦不糊塗。他深知年羹堯具有智謀,善於領兵,因而對其十分倚重。然而,隨著年羹堯權勢日益煊赫,自己也開始變得居功自傲,並且結黨營私。這一點,雍正都看在眼裡。於是,權傾一時的年羹堯,離著死也就不遠了。

    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年羹堯指使陝西巡撫胡期恆參奏陝西驛道金南瑛。而雍正則明確指出,年羹堯任用私人、亂結朋黨。此事標誌著雍正對年羹堯徹底失去信任,同時開始著手懲治年羹堯。此後,年羹堯在賀表中將“朝乾夕惕”四字誤寫成了“夕惕朝乾”。

    於是雍正借題發揮,在解除和調離了幾個年羹堯的心腹官員後,解除了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之職,命其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不過,年羹堯還未到杭州,便被下獄,接受會審。最終,年羹堯被冠以九十餘條重罪,於雍正四年被處死。

    年羹堯任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時的兵力,也是根據作戰安排時常變動的,但最多時應該有二十萬精銳。不過,這些軍隊並非效忠年羹堯,而是效忠其身後的雍正。所以說,在君權至上的雍正朝,哪裡有什麼臣子長期要挾皇帝一說?這種說法本身就沒能認清歷史。

  • 9 # 夕陽下的晚楓

    年羹堯在雍正初年勢力達到頂峰,任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是煊赫一時的重臣。因為戰爭局勢不同,清朝派往西北的軍隊也在不斷變化。如果做個粗略的估計,最多時能將近二十萬左右吧。

    不過,需要明白的是,這批軍隊並非屬於年羹堯一人,而是由各級將領分別統領,最終由年羹堯統一指揮。更為重要的是,年羹堯的背後,實際上就是雍正。說白了,這二十萬大軍最終還是屬於雍正的。

    提問者稱,年羹堯長期要挾雍正,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可能是因為看到年羹堯手統領重兵,便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吧。真實的歷史是,年羹堯確實有些居功自傲和結黨營私,但卻遠未能達到要挾雍正的地步。

    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高度發展,而且雍正朝歷來被視為君權強化的頂峰時期。在這樣的形勢下,所有的權力都集中於雍正一人之手,並由其委派官員去落實具體政策。從這一角度來看,年羹堯不過是雍正遙控指揮的木偶。

    年羹堯的才幹,是不可否認的。沒有本事的人,也走不到這個地位。但是,縱觀數千年的歷史,又有幾個臣子能永遠得到君主的新任呢?年羹堯的風光,自然有其自身努力的結果,但歸根到底,還是雍正的垂憐。同樣,年羹堯的身敗名裂,也取決於雍正。

    面對日益驕狂的年羹堯,雍正失去了耐心,甚至對其反感。於是,便趁機發揮,就因為年羹堯在賀表中顛倒了幾個字,便被撤去了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之職,改調杭州將軍。牆倒眾人推,此後各級官吏紛紛參劾,雍正很快又下令將其下獄治罪。

    就這樣,叱吒西北的年羹堯,瞬間淪為了階下囚。更為耐人尋味的是,這個被雍正視為股肱之臣的年羹堯,竟犯下了九十餘條重罪,其中死罪便有三十多條。後果可想而知,雍正“開恩”,給年羹堯留下了全屍。

    說到這裡就會清楚,其實歷史上的年羹堯,從未長期要挾雍正,他既沒有那樣的想法,更沒有那樣的勢力。成敗榮辱,不過是受一人掌控而已。

  • 10 # 優己

    年羹堯並沒有要挾雍正皇帝,他沒那個膽也沒那個能力。羅布藏丹增為禍西北是從康熙年間開始的,一直打不下來除了清庭自己有問題,叛軍也是有一定實力的。年羹堯只是不斷找雍正要錢要糧而已,並沒有要挾雍正。

    年羹堯是接任十四爺擔任西北大營主帥的。在當時,十四爺有戰鬥兵力八萬。這八萬兵馬分為兩部分,其中包含兩旗八旗兵,按著八旗兵的編制,每旗兵馬有七千五百人左右的騎兵。合計騎兵一萬五千人,歸伊興阿統領。而以騎步配比一比五的比額大致在七萬五千名步兵左右,累計九萬人,由此可見,十四爺的八萬部隊不是滿編狀態!年羹堯上任後會把這部分員額補齊,這也是年羹堯不斷找中央要錢要糧草的主因!

    按著古代一名戰鬥人員配一到三名勤務人員來看,取中間值計算,八萬人需要十六萬的勤務兵,九萬人需要十八萬勤務兵,這個數值則是波動的。九爺有資料顯示,吃糧人員在二十三萬六千人左右。

  • 11 # 相忘江湖71941665

    年張廷玉曾經評價年羹堯:"本來就是用年羹堯來攘外,外患既除,還不知收斂,死期不遠"。

    "實心用事","治事明敏″,用兵頗有韜略的年羹堯,可惜忽略了"狡兔死走狗烹,良弓盡飛鳥藏"的古訓,忘記了功高震主之人,應該韜光養晦的封建王朝血淚史。可惜的是,他不僅不知收斂,完全被膨脹的私慾矇蔽雙眼,忘記了自我。

    他不僅插手地方政務,培植私人勢力,還想把自己指揮下的10萬多精兵培養成軍閥勢力,並且已經開始準備利用自己在陝甘的軍事,政治勢力進行叛亂。

    然而,年羹堯太低估雍正的政治智慧。雍正能在眾多能出眾的皇子中脫穎而出,笑到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是他的低調,大智若愚,掩蓋了他的精明,鐵腕手段,政治野心與凌雲之志,才使他在嗜血,冷酷無情,你死我活的奪嫡宮廷鬥爭中生存下來"。

    良好的宮廷教育,殘酷的宮廷鬥爭,把雍正淬鍊成一個具有豐富閱歷,文史知識淵博,政治上十分成熟的達人。雍正45歲繼位後,深謀遠慮,謹慎理政,他立志"振數百年頹風",並在圓明園行宮"勤政親賢殿"的後楹懸掛著他親筆書寫的"為君難"的自勵匾。他在位期間繼往開來,對中國封建制度的改革多有建樹,把清王朝引向了繁榮盛世。特別是雍正七年設立的軍機處,使皇權的專治統治開始走向巔峰。

    透過中國封建王朝的發展史不難看出,"臣強主弱,必然為禍朝廷”。而治世之能臣,如果遇上專制,集權慾望強烈的雄才大略君王,而能臣是無法善終的!而年羹堯遇上雍正這樣的精明,冷血,鐵腕,有為的守成之君,就己經註定了他的悲催下場。因此說,年羹堯企圖擁兵自重,脅主自立的念想,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年羹堯在雍正沒有即位時,己經從詞臣升任一品封疆大吏。在康熙病危之際,諭召14皇子允禵回京,年羹堯代管大將軍印,主持西北軍務。此時的年羹堯,置康熙諭旨″大臣不得私自結交皇子"的禁令不顧,雖然長期外放,卻經常與雍正保持書信往來。如果年羹堯一段時間不給雍正來信,雍正就去信責怪年羹堯說,"六七個月無一字問安啟字,視本門之主已成陌生人矣!"

    雍正即位後,首先命年羹堯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尋實授。因平定西藏時運糧及守隘有功,封三等爵,世襲罔替,加太保銜。因平郭羅克有功,晉二等公。敘平青海功,進一等公,給一子爵令子襲,外加太傅銜。雍正二年八月(1724),年羹堯的恩寵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皇帝對年羹堯的奏章皆批"如我請",甚至標榜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千古君臣之遇的榜樣”。

    在年羹堯紅的發紫時,"驕橫傲慢,忘乎所以,不守臣節"。此時,雍正帝己經開始收集年羹堯的各種不法行徑,費勁心機的尋找置其於死地的藉口,要來懲治這個天下"第一負恩人″。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12月初,有一隻野虎入京城至年羹堯的住宅,官兵趕來將這隻闖入的老虎殺死。據傳年羹堯出生時有白虎之兆,所以家人都說他是白虎託生的,而現在的白虎死在了年家,顯然是天令年羹堯死。所以,在雍正的示意下,刑部等衙門為他定下了92條大罪,最後將他賜死獄中。這就是著名的"虎入年家″一說。

    也許,這件事,就是一個傳說!但是康熙朝的三藩之亂,對於雍正來說,卻是一個不遠的前車之鑑,不能不令雍正警醒與提防。為了大清江山的永固,雍正只要對皇權構成威脅的權臣,是會毫不留情的痛下殺手。因此說,這也應驗了″伴君如伴虎"的那句古話。

  • 12 # 喻華東

    年羹堯乃雍正重臣,官至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當時內憂外患,危機四伏;雍正的皇位岌岌可危。雍正用計迫使老十四從西北邊境返京奔喪,然後派心腹年羹堯接替,任徵西大將軍,率大軍赴西北邊境迎戰。雍正此計一箭雙鵰:其一,威懾十四皇子,令其不敢妄動;其二,由年羹堯率軍西征,早日平亂,穩定雍正的皇權地位。而年羹堯卻自有打算:其一,他手握重兵,有大元帥兵符在身,可調動青海,甘肅,陝西,四川等地駐軍,總兵力達204萬,相當於清朝一半的家當,幾乎是清軍全部的主力。其二,他率軍在青海地區與準噶爾汗軍隊作戰。此戰關係大清的江山,雍正王朝的穩定。因此,他擁兵自重,居功自傲,有恃無恐。以此為資本,為籌碼,無視君臣之禮對雍正進行持久要挾。提出過分要求:不斷地索要軍餉糧草,還經常給雍正上奏,要他定奪官員的任免,實則謀求財政撥款。年羹堯的貪得無厭,驕橫跋扈,使得雍正猜忌,心懷不滿,但還是一再忍讓,盡力滿足他的要求。實則安撫他,伺機而動,進行懲治。

    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班師回朝。依然本性不改,恃寵而驕,作威作福。雍正一步一步將他兵權架空,最後列大罪92條,賜他一丈白綾在獄中結束了生命,為他要挾雍正付出了慘痛代價。

  • 13 # 火紅色的葫蘆

    首先第一個問題,年羹堯在西北任上可直接和間接調遣的各部馬步炮兵最多之時大約二十三萬左右,各地抽調為戰兵服務的各種輔助人員大約四十至四十五萬人。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是年羹堯可以調遣的部隊,不是他擁有的部隊,雍正年間清朝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日趨完善,是不可能讓任何一個朝中將領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部隊成為軍閥的,這些參戰的軍隊在當時只是從各地調集而來臨時配屬於年羹堯指揮,他們和年羹堯之間並不是真正的從屬關係,年羹堯對他們也只有臨戰指揮的權利,所以年羹堯也就談不上擁兵挾持皇帝了。

    我個人認為年羹堯一生也不可能有過想要挾雍正的想法,他也沒有要挾皇帝的資格,這點他是清楚的。因為西北戰事一結束他對參戰的軍隊就失去了戰時那種臨戰集權指揮的權利了,部分參戰部隊也開始返回原駐地。這時候他在西北的作用只是鎮撫地方罷了。

    至於他悲劇性的結局,完全是他對雍正這個主子沒有了解透徹。雍正上位經受康熙的多年考驗,歷經重重困難,那時可以說做事做人戰戰兢兢,因此上位之後個人情緒難免表現的起伏過大。加上西北戰事關係國運,如此大任交與年羹堯可見對他期望非常高。期望越高要求就越高!年羹堯取得了西北之戰的勝利,雍正固然激動,但是他認為他同樣也給與了年羹堯非常高的獎勵和榮譽,年羹堯今後也要做個當世肱骨之臣才行,可惜年羹堯迅速的讓他失望了,在西北戰事取勝後不久,年羹堯迅速的腐化墮落,囂張跋扈,後來更是強行插手地方行政及吏制,結黨營私,觸動了雍正的底線,使得雍正認為他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傷害了帝王對他的相懿之情。因此才最終落得了可悲的結局。

  • 14 # 雲中史記

    飛揚跋扈,居功自傲,雍正帝確實一段時間依靠他,寵著他,他掌控著20萬大軍,堪比國內一半的主要兵力,漸漸地,年羹堯功勞大脾氣大,太高調,不死也得死了。

    年羹堯有多趾高氣昂?他賞給下屬官員軍官物品,下屬必須磕頭謝恩,他主管西北地區軍政時,發給總督和將軍的文書,本應平級的來往公文,擅稱“令諭”蒙古的諸王見他也要跪拜相迎。雍正派給他的御前侍衛,他當奴僕使用。雍正的聖旨到了西寧他的大營,按道理官員迎接聖旨都要三跪九叩,這個年羹堯不,直接就拿了詔書……類似事情數不勝數,即使和雍正在一起,“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雍正心中頗為不快。

    雍正確實很寵幸他,畢竟幫助大清國平定西北、西藏,為大清國立下不世之功,雍正爺給他賞了一等公,他坐鎮西北,並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除了年羹堯管轄範圍內的區域,諸多省份的官員任免,年羹堯的意見是雍正很重要的定奪依據,雍正把年羹堯視為自己的“恩人”和心腹,對雍正來說,年羹堯這樣的人才,有個十幾個這樣的封疆大吏,國家還愁治不好嗎?

    雍正對年羹堯的寵幸幾乎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十一月,又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年羹堯妻子生病,雍正都再三關心和贈送藥品,年羹堯的家人時刻受到雍正的特別關照,甚至為了賞給年羹堯新鮮的荔枝吃,雍正嚴令驛站務必6天內從北京送到西安,堪比唐明皇向楊貴妃送荔枝。

    漸漸地,年羹堯也居功自傲,志得意滿,做出了很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漸漸地,就讓雍正帝逐漸警覺和嫉恨,最終年羹堯一落千丈、家破人亡。

    年羹堯進北京城,經過直隸總督李維鈞的地盤,直隸總督乃大清國督撫之首,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可在老年眼裡就是個奴才,他讓李維鈞大老遠地就出城跪迎,然後大搖大擺地經過,以至於雍正帝后來收拾完年羹堯,轉頭收拾李維鈞,說你當年不是和年羹堯一夥的嗎?看你那慫樣,辦了!李維鈞就從位子上滾蛋了。

    還有很多因素,基本上就是老年太高調了,然後麼,就悲劇了。

  • 15 # 文史墨客

    雍正皇帝經過血雨腥風的“九龍奪嫡”,登上了皇位。按理說他應該過的很舒心了吧,可恰恰相反,當了皇帝的他煩心事反而更多了。其中最讓他頭疼的不是和他爭奪皇位的幾個弟弟,也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曾經的奴才,現在的大將軍年羹堯!本來應該是他左膀右臂的年羹堯,怎麼會突然成了他的心腹之患呢?年羹堯手裡到底有多少軍隊可以讓雍正如此煩惱?

    年羹堯擁兵自重,自找死路

    說起年羹堯,歷史上最多的形容就是擁兵自重,要挾帝王。雍正繼位之後,朝堂不穩,西北作亂,雍正只能派自己最信任的年羹堯前去平亂。而養兵可不容易,當時改朝換代,國庫也被康熙敗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那麼多錢去打仗。但是年羹堯力挽狂瀾,整頓改革,最終打了勝仗。這讓雍正對他格外看好。但是人性是貪婪的,年羹堯後期就是仗著自己的兵力才敢與雍正叫板,而雍正也拿他沒辦法,只能眼睜睜被他威脅。那到底年羹堯有多少兵,可以長期來威脅雍正呢?最多的時候大概有20萬大軍在年羹堯的麾下,隨著一次次的勝仗,年羹堯就有點飄了,覺得雍正離不開他,即使做了什麼出格的事情也拿他沒辦法,於是日益跋扈,年羹堯覺得山高皇帝遠,雍正對他幾乎有求必應,因此就這麼在西北獨佔一方了。這才讓雍正開始警惕,昔日的寵臣,如今都快騎到自己的頭上了,哪個皇帝受得了。年羹堯後期的作為實在是人神共憤,殺官員,提拔自己的親信,貪汙軍費,而且還過上了皇帝一樣三宮六院的生活,幾乎在西北成立了一個小國家。大臣們紛紛遞摺子彈劾,雍正自然也坐不住了,最終列出92條罪狀,將其處死。

    顧忌年羹堯的軍事才能

    其實想要殺死年羹堯並難,雍正之所以一直被威脅,不是因為忌憚他的20萬大軍,而是忌憚他的軍事才能。萬一逼反了他,大軍直逼京師,能不能打贏還不一定,到時被篡位可就得不償失了。雍正跟年羹堯多年主僕,對他還是十分了解的,也就只有他能夠鎮守西北,換了別人都不可能實現,而且在軍費如此虧空的情況下,年羹堯還是不負眾望,完成了任務,證明他是一個軍事奇才。逼反了他不一定打的過,殺了他就沒人能夠鎮守住西北了,這是雍正之所及一直受年羹堯威脅的主要原因。

    年羹堯忠誠度很高

    其實雍正自己也知道,年羹堯不會主動造反,他就是想在一方為王, 性格是跋扈了點,但是不觸及到雍正的底線的話,還是可以容忍的。在整個清朝,可能都找不出像他這麼善於打仗的人,這稀缺的將領,殺了可就沒了。年羹堯自己也知道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清朝高度集權的體制,且不說皇帝的八旗子弟打不打得過也不一定,而且西北大軍全靠內陸的供給,如果造反,那每年那麼多的軍費要去哪裡找,到時西北軍也撐不了多久,所以也不敢輕易背叛,能一直在西北享樂就行了。

    說年羹堯要挾雍正也談不上,他也沒那個膽子,雍正的手段他是見過的,想要他死也不是難事。但是他知道雍正離不開他,尤其西北的戰事還不穩定,因此他才敢擁兵自重。只是他仗著軍功,仗著皇帝的寵愛有點妄自尊大了,要知道功高蓋主,不知道收斂著點,還處處出風頭,跨越了臣子的本分,那可是犯了大忌,才會落得處死的下場,不過雍正還是念及情誼,給他留了個全屍體。

  • 16 # 路燈六號

    他控制了20萬軍隊,相當於中國主力部隊的一半。漸漸地,年羹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脾氣也很大。

    年羹堯是多麼趾高氣揚他用物品獎勵下屬軍官,下屬只好向謝恩磕頭。他在掌管西北軍政的時候,發給總督和將軍的文書應該是相當的公文,他被稱為“聖旨”。他坐鎮西北,參與雲南政務,成為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

  • 17 # 渭水一老翁

    年羹堯並沒有長期要挾雍正皇帝。雍正三年,年羹堯就被賜令自盡。

    年羹堯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當官主要當的是康熙的官。從康熙四十八年,被破格提拔為四川巡撫,位列封疆。從康熙四十九年開始,一直與當地的少數民族作戰。康熙六十年,因為才幹傑出,升為陝川總督,鎮守西陲。

    雍正繼位後,對這位西陲重臣,倚為股肱。雍正元年五月,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從上諭可以看出,雍正對年羹堯寵信至極。儼然就成了西北的雍正。

    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年羹堯威震西陲,聲譽到了頂峰。

    從以上看,年羹堯並沒有要挾雍正,而是年羹堯的能力使雍正對他寵信無以復加。

    反觀年羹堯是怎麼對雍正皇帝的,這人是不作不死。年羹堯這個人,立了功以後,驕橫跋扈,盛氣凌人。在皇帝面前,“御前箕坐,無人臣禮”。結黨營私,朝廷選官,有“年選”一說。屏斥異己,薦拔趨赴。貪贓受賄。

    這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雍正帝再也不能容忍下去,指示大臣揭發其罪狀,盡削其官職。逮捕,列九十二項大罪,賜其獄中自裁。

    從以上看出,年羹堯要挾不了雍正,用皇帝的話說,“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可見有多少兵,多大官也沒用,都是皇帝給的,都在皇帝一念之間。

    以上主要參考《清實錄》、《清史稿》

  • 18 # 使用者絲露花雨

    年氏的能力還是有的,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是憑能力幹上來的,並不是沒有功勞。擁有的兵力號稱二三十萬,並委以重任,有了戰功,便驕橫自能,目空一切,這也是他的致命弱點,當時雍正正是用人之際,一再忍耐,這為以後年氏自作自受埋下禍根。最終下場可悲,和坤也一樣,得勢之時忘乎所以,看上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終為自已的所做所為付出代價。

  • 19 # 真正鱷魚不哭

    年大將軍有多少兵?

    讓我挼一挼。

    十個應該是不止,一百來給也就差不多了……

    你說他統率千軍萬馬,沒有十萬也得七八萬?

    話是沒錯,問題是那是哪支軍隊啊?我帶清的好嗎?哪個頭皮上寫了“年家”了?別忘了這支部隊以前是歸老十四統帶的,要是誰當主帥就能把國家軍隊變成自傢俬兵,那四爺拿什麼鎮住弟弟不造反?

    實際上,年大將軍是四爺家包衣奴才,什麼時候敢反客為主要挾主子了?他只不過是腦袋不清楚,驕橫慣了不懂得韜光養晦罷了!四爺想罷他的大將軍說罷就罷,想讓他連降十八級說降就降!他小子能說個不字?

    至於你想象中要挾,大概是從四爺討好他的話自己腦補的吧?不管你對他私德有啥看法,四爺這個人是做大事的,有那麼點不拘小節。他在用得著人的時候放得下身段,等他事情完成了,自然另有霹靂手段!

  • 20 # 一條槍很穩

    就從年羹堯的發跡開始推算:年羹堯的軍事力量其實並不大。年羹堯用兵如神在戰爭中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並仗著軍功很快得到提升,他的軍力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鼎盛時期能指揮軍隊人數也就達到20萬,這只是初步估算,幾乎是清朝總兵力的一多半,以嫡系為主力。雍正雖然表面上重用年羹堯,但內心卻很忌憚他。等他居功自傲犯錯一步步降低年羹堯的官職,一步步收回他的權力。最後雍正設計命令年羹堯在杭州自殺,一代名將悲慘的結局,情商不高。

    不管人有多能幹多有本事,他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位置,要懂得君臣之道,功高蓋主。要學會變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換個好一點的機油,真的能增加車動力和降低油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