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東俠客
-
2 # 夜狼文史工作室
中國兩千年戰史,名將功高蓋主,最終落個狡兔亡走狗烹的悲慘結局,這是大部分名將的命運,但也有一些幸運兒,他們要麼政治情商和軍事天賦一樣高,識時務,知進退,要麼遇到不世出胸襟開闊的偉大英明君主,最終得以安度晚年,在戰場他們是常勝將軍,在政壇他們也是人生贏家。
下面為大家列舉幾位。
樂毅:樂毅是戰國中期最出彩的名將,他率弱燕大破強齊,一度打得齊國差點滅國(僅剩兩人城),最後因為新上臺的燕惠王的不信任被臨陣換帥,才沒能吞下齊國,上演黑馬神話。
被臨陣換帥後,樂毅沒有回燕國,因為他知道無論新任主將是什麼樣戰果,他都不會有什麼好結局。
於是樂毅沒回燕國,而是去到了趙國,此時的樂毅名滿天下,趙國自然歡迎這種“自由轉會”的超級巨星,以上賓禮之。後來燕惠王在騎劫大敗被田單收復全齊後,才真正明白了樂毅的才能,於是燕惠王寫了一封信向樂毅認錯併發出熱情洋溢的呼喚希望他能重回燕國。樂毅的回信卻冷靜而聰明,大意是當初你老爸對我不錯(封為亞卿,授予兵權),所以我也對他不錯(給他打下了七十座城),可是你小子不仗義(我沒犯什麼錯就把我下了),當然我也不會對你盡忠了,曾經滄海難為水,你燕惠王這張舊船票已經登不上我樂毅這條客船了。
但樂毅筆鋒一轉,說當然畢竟你老爸對我有知遇之恩,而我和燕國也算“相戀”一場,再見亦是朋友,我在趙國不會慫恿趙國與燕國作對的,相反我會極力促進燕趙兩國交好,搭建兩國友誼的橋樑。
所以樂毅不回燕,但也沒有得罪燕惠王,反而燕惠王很是優待他的家人,封他的兒子為昌國君,封其弟弟為將軍,並給予了樂毅客卿的地位。
樂毅後期頻頻往來於趙燕二國,使兩國關係非常和睦,最後卒於趙國。
與後來講究忠君報國,過於愚忠的歷代名將相比,樂毅身上體現了更多是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獨具的一種人格魅力。忠君是在雙方人格獨立相對和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句話推理下去就意味著“君使臣不以禮,臣則不必事君以忠”),孔夫子的至理名言在樂毅身上盡顯無遺。
但樂毅的這種選擇,以及善終,在中國歷史是非典型的。
衛青:衛青從一個騎奴出身,成為大漢是耀眼的將星,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姐姐從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他成了皇帝的小舅子,但更重要的是他不世出的軍事天賦,和他的侄兒霍去病一起成為大漢的雙子星,橫掃匈奴,立下漢民族對外戰爭最高榮譽。
功成名就之後的衛青一時名滿天下,在軍中威望無二,但他所伺候的主子漢武帝,可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主,但衛青卻在盛名之下保持著難得的低調,愛護士兵極寬,管束家人極嚴,不結黨示恩。
衛青的低調,讓漢武帝實在挑不出什麼毛病,最終得以善終。
當然他死後,沒他的威信和逢源,盛極一時的衛家終究沒逃脫漢武帝的清洗,包括皇后衛子夫和太子,那是後話。
鄧禹:各朝各代的開國名將中,東漢和大唐的開國將領最幸福,因為他們遇到的是兩位不世出的偉大賢明的君主,劉秀與李世民,鄧禹作為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第一名,東漢立朝後,官封太傅,高密候,位極人臣,並得以善終。其子孫均受其恩澤,得以重用。
鄧禹得以善終主要是因為他的老闆劉秀,這位主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寬容的開國君主了。
李靖:和鄧禹一樣的是大唐開國名將李靖,李世民帳下的大將,也大多善終,李靖是代表。大唐開國四方安定後,李靖便以足疾告退,閉府在家養老,最後活了78歲。
但其實李靖的小心有些過頭了,他的老闆李世民同樣是一個很寬容的老闆,開國眾將,除了後來涉及儲君爭位的候君集和張亮,其它均得以善終。
郭子儀:大唐安史之亂造就了郭子儀,沒有郭子儀也就沒有大唐後來的百餘年江山,據說後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和老婆昇平公主吵架,郭暖生氣了對老婆說你鳥什麼鳥,沒我爹你家大唐江山早沒了,昇平公主跑到自己親爹唐代宗那兒告狀,唐代宗說你老公說得沒錯啊,沒你公公,那還有我們現在太平的大唐江山。後來郭子儀帶兒子縛荊請罪,唐代宗說小兒嬉戲何必當真,不聾不啞,不作阿家公。
這段趣事可以看出郭子儀當時的地位和威望,但他能得以善終,絕不僅是皇帝好脾氣,而是老郭有高超的政治情商,安史之亂後,老郭自知功高蓋主,事事低調,過起了如同平民一樣的生活,每日讓府門大開讓市民當公園來逛,在戰場上威風八面的大元帥則成了怕老婆的耙耳朵,魚朝恩派人把他的祖墳給挖了,他也只不過是痛哭一場,怪自己當年戰場上殺敵過多,顯示了大將軍韜光養晦的深厚功底。
但當國家再度遇到危險時,郭大將軍卻不裝糊塗,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9月,吐蕃人趁唐王朝剛剛平息安史之亂之際,大舉進犯,二十萬大軍攻佔了長安,情急之下,唐代宗再度任命郭子儀出山為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此時身邊僅有二十餘家丁,他臨危受命,召集舊部與吐蕃兵作戰,不斷取得小勝,不斷在長安城裡散佈訊息迷惑吐蕃大軍,吐蕃人不知郭子儀部的虛實,在佔據長安15天之後,退出了長安。
之後,郭子儀以66歲的高齡,出鎮邊塞抗擊吐蕃十餘年,吐蕃人的多次犯邊均被擊潰。
能進能退,老郭活到了85歲的高壽,一生經歷了大唐七個皇帝(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可謂傳奇。
-
3 # 滬說
1.秦朝王翦,秦滅六國王翦獨滅其三,並且他的兒子又滅了兩個,父子倆滅了六國中的五個。說是功高蓋主一點兒也不假,但是懂得功成身退,最終能夠安享晚年。
2.漢朝衛青,受漢武帝賞識,多次吊打匈奴,立下不世功勳,給予匈奴重創,此後幾十年匈奴再也不敢犯境。但是即使功勞再大,衛青也始終不敢僭越,對下屬也能保持謙遜低調,所以得以安度晚年。
3.唐初李靖,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後被分為魏國公。李靖懂得審時度勢,知道功成身退,果斷的解甲歸田,最終逃過了一劫。
4.唐中期中興名臣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扶社稷於既倒,救蒼生於水火”,雖然手握大權,但是為人十分低調謙遜。最終得以壽終正寢。也得以善終。
5.南宋韓世忠,瞭解岳飛的人勢必也知道韓世忠,與岳飛一樣是抗金名將。與岳飛不同的是,韓世忠更會為官,從不僭越,作為一名武將更不會擅自參與皇族家事,最終辭官潛心修福。
6.明朝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得重症而亡,也算是善終。
7.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清朝國運得以再延續半個多世紀,部下鼓動他稱帝得人不少,他都一一回絕,始終對大清忠心不二,後因病逝世,追封太傅。
功高蓋主不得好死的大都是因為,只懂為將不懂為臣。如果真的已經做到功高蓋主這一步,懂得功成身退才能善始善終。
-
4 # 清水空流
可以說啊,安詳晚年的不多,所謂太平本事將軍打,不許將軍享太平。作為一朝人王帝主,對於功高蓋世的武將還是頗為忌憚的。我也許能控制你,我兒子卻未必。你也許不會造反。但擁有造反的能力也是不行,開國皇帝殺開國功臣的很多,唯獨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沒有我,才被後世稱道。一輩子戎馬生涯最終安享晚年的將軍大概就一下幾個人了(我指的名將,一般的不算,也許不全,希望大家補充)
唐代郭子儀北宋曹彬西漢衛青東漢鄧禹唐代李靖
-
5 # 鼎醬全國後援團
功高好說,“蓋主”比較難定義。是不是明白無疑地讓主子感到威脅才叫“震主”,抑或功高而主不忌也符合題主的要求?下文列一些“功高”且有實力威脅主,但是沒有受到猜忌的歷史名將
1、王剪 作為一代名將的王翦,在秦王嬴政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他文武兼備、剛柔相濟,在戰爭中,善於捕捉戰機,時機不到,靜如處子,時機到時又能動若脫兔,知已知彼,穩操勝券。同時,又能機智地處理自己與秦王嬴政的關係,才能求田主賞賜,功高不震主,最後避免了受讒被殺的悲劇,安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
2、郭子儀 汾陽王郭子儀身居相位二十四年,周公之前無人可及。
子儀歲入官俸二十四萬緡。住宅佔皇親國戚所居的親仁裡四分之一,其中通往後宮所在的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前後賜良田、美器、名園、甲館不勝紀。代宗不名,呼為大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八子七婿,皆貴顯朝廷。諸孫數十,不能盡識,至問安,但頷之而已。大壽之日,子孫笏板堆滿胡床,人稱“滿床笏”。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終始,人道之盛,此無缺焉。汾陽王可真是歷代權臣功成而身不退的楷模啊!3、衛青,受漢武帝賞識,多次打爆匈奴,立下不世功勳,給予匈奴重創,此後幾十年匈奴再也不敢犯境。但是即使功勞再大,衛青也始終不敢僭越,對下屬也能保持謙遜低調,所以得以安度晚年。
4、曾國藩 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功高蓋主。解散湘軍,無疾而終。
5、諸葛亮 這個在於蜀必須依靠他。
劉秀手下雲臺二十八將,沒有哪個結局差的。尤其是吳漢、鄧禹這兩位,勢力巨大又屢屢因為不聽劉秀而致戰敗。但劉秀一直都沒拿他們怎麼樣。
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除了侯君集是因為謀反被殺,其餘的也多半都是好結局。(由此可見跟對人是多麼的重要) -
6 # 蘋果歷史
史上功高蓋主的將軍都會造反的,功高震主的將軍有很多,在此列舉幾位著名人物:(按時間排序)
1、王翦。大秦帝國名將,為天下一統立下赫赫戰功,深通君臣相處之道。率六十萬大軍徵楚途中不斷請賞,打消了秦始皇對他的疑慮。統一後急流勇退善終。
2、鄧禹。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功勞太高連弟弟都沾光封侯。天下平定後疏遠名勢深得敬重,晚年尊寵無比。
3、楊素。隋朝名將,功勳卓著,一門恩寵,作威作福。政治投機成功本人得以善終,後因兒子造反家族受牽連。
4、李靖。為大唐征討四方,所向披靡。戰功赫赫,兼資文武,出將入相。生性沉穩,厚重少言,遇明君李世民得以善終。
5、郭子儀。大唐中興名將,汾陽王。再造大唐,功高一代,智勇雙全,具有極高的政治智慧,高齡善終。
6、孟珙。南宋頂樑柱,滅金抗蒙,獨力支撐十餘年。感覺受到懷疑立即請辭,病逝後朝廷為之立廟。
我認為這幾位是有代表性功高震主又安度晚年的將領。
-
7 # 陳老闆說投資
功高蓋主,從來就沒有什麼好下場,從白起到蒙恬、從韓信到岳飛再到袁崇煥、年羹堯。不過功高蓋主卻得以善終的,也還是有幾個。
戰國王翦王賁父子,父子倆先後滅趙滅魏滅燕滅楚滅齊,這麼牛逼得上天的戰功最後竟然屁事沒有,壽終正寢。
大唐戰神李靖,對外滅突厥,破吐谷渾。對內平定割據兩湖的蕭銑,東南平輔公祏叛亂。戰功赫赫,彪榜青史。生前封王,死後陪葬昭陵,待遇自不用說。
大唐還有個郭子儀,也是牛逼到爆。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穩定河東防線,威脅叛軍老巢,兩年就收復長安、洛陽。平定僕固懷恩叛亂,大破吐蕃,單騎勸退回紇,何等氣魄。後世號稱再造大唐。被唐代宗尊稱為“尚父”,死後,諡號“忠武”。 從風流帝王唐玄宗李隆基開始,歷經四朝,屹立不倒,何等奇蹟,史書稱讚他“功高蓋主主不疑,權傾朝野臣不忌”。
還有一個也挺牛逼,中山王徐達,大明開國第一功臣,第一名將。打掉陳友諒這支唯一能和朱元璋爭奪神器的隊伍,橫掃張士誠,攻克元大都把元蒙趕回漠北,平定關中,立下蓋世功勳。 朱元璋坐了江山以後,以他草根出身的脾氣,殺得那些開國功臣人頭滾滾,封王封侯就算是拿了丹書鐵劵也照殺不誤。徐達據說也是被朱元璋賜鵝肉毒死的,但那是野史記載,並不算在其中之列。徐達家族常年替朱家守著南京城。
-
8 # 靳長蘇
泱泱大中華幾千年文明史,戰爭始終伴隨著階級鬥爭,這其中不知湧現了多少英雄人物和歷史弄潮兒。
1.王翦
王翦破邯鄲,滅燕趙,堅持以秦國幾乎全國的軍隊出征攻滅楚國,是秦國兼滅六國的大功臣。為人世故,行事謹慎,深能知曉秦王嬴政心理,以貪得無厭來打消秦王疑慮,確保本世家均得安享,絕對智商在180以上。
2.李靖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人謙遜大度,眼光獨到,對事物很有預見性,長期在外戍邊帶兵作戰,不參與朝廷內部紛爭,故也能平穩度過一生。
3.曹彬
曹彬事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代,行軍作戰不濫殺無辜,深得民心,滅後蜀、南唐,力主攻伐北漢和遼,戰功卓著,晉樞密使,封魯國公。位極人臣但從不居功自傲,為人恭敬仁厚,從不違旨,也不談別人的過失,因此深得朝廷內外稱道,得以富貴終老。病逝後,受真宗親自痛哭致祭,下詔予以厚葬。
-
9 # 潞水泱泱
功高蓋主不得善終的將軍比比皆是,漢之韓信,功不可謂不大,能抵項王卻不抵呂雉。宋之岳飛,能抵兀朮,卻不抵秦檜。此二人最具代表性!功高主不疑者莫過於郭子儀,歷五朝,平安史,和回紇,歷將相,位王侯,享高壽,亙古一人而已。
-
10 # 安然但不淡然146545329
雖然大多數功高震主的名將都不得善終,但也有一些人能夠安享晚年,西漢衛青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與霍去病合稱大漢雙璧,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不參黨爭不養士人懂得功高而不震主所以得以善終。知識淺薄不喜勿噴。
-
11 # FriedrichWang
功高而能保其身的將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代郭子儀。
郭子儀(698年1月29日或697年9月5日-781年7月9日),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亂等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封汾陽郡王,世稱郭令公。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時,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聯合朔方軍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此時郭子儀建議皇帝,北取範陽,直搗叛軍虎穴,以減輕潼關之圍,但是玄宗不允。此後種下日後晚唐藩鎮割據的局面,日後亦成為唐朝滅亡之遠因。天寶十五載(756年)與回紇聯軍平定河曲,次年春天收復河東(今山西永濟)、馮翊(今陝西大荔),並進攻潼關,大敗崔乾祐,唐軍死傷過萬人。崔乾祐退保蒲津。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唐肅宗即位後,拜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至德二載(757年),奉敕引兵赴鳳翔,途中在白渠留運橋(今三原東南)擊敗李歸仁鐵騎五千人,五月,與安守忠、李歸仁戰於清渠(今西安以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隨元帥廣平王李俶率唐與回紇合兵十五萬人,再與安守忠、李歸仁交戰於香積寺(今長安縣西南)之北,回紇兵繞到敵人後方,前後夾擊,殺敵六萬人,張通儒逃往陝郡,最後收復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唐軍威儀再度得以重現長安。
其後,唐軍乘勝東進,於新店(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大敗嚴莊、張通儒等十五萬人,迫使安慶緒渡黃河,退回相州。東都洛陽復歸。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史思明從範陽率軍救安慶緒,雙方大戰於安陽河(今安陽北)北列陣接戰,廝殺難分難解,最後由九個節度使率領,號稱六十萬人的唐軍退潰(鄴城之戰)。此場戰役的主要指揮者宦官魚朝恩,其並無領導才能,並將戰役失敗之責歸於郭子儀。郭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
寶應元年(762年),太原(今太原西南)、絳州(今山西新絳)軍兵叛亂,朝廷恐懼,封子儀為汾陽郡王,出鎮絳州。又遭宦官程元振離間,解除兵權。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亂攻佔河隴地區,程元振知情不報,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入侵,同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縣(今陝西乾縣),直逼長安,京師震撼,朝廷再度啟用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此時吐蕃軍已渡渭水,迫唐代宗棄長安東奔陝州,子儀循秦嶺至商州(陝西商州)收集散兵數千人,以智取勝,白天擊鼓張旗,夜間多處燃火,吐蕃不解其意,乃撤兵西去,於是長安光復。十二月,代宗回長安,郭子儀到滻水迎接。代宗羞愧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
廣德二年(764年),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反,引回紇、吐蕃十萬軍進攻關中。子儀埋伏於乾陵(陝西乾縣),回紇、吐蕃軍知其有備,不戰而退。
永泰元年(765年)七月[1],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下嫁郭子儀第六子郭曖。十月,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子儀在涇陽(今屬陝西)被回紇所圍。子儀在回紇素有威望,親率數十騎到前線,親自說服回紇大帥藥葛羅與唐結盟,反將吐蕃擊潰,穩住關中,長安之危遂解。
大曆元年(766年),屯軍於河中,使軍糧充裕。大曆八年,吐蕃十萬之眾強攻涇、邠(今彬縣),子儀遣兵馬使渾瑊出兵宜祿(今長武),結果首戰失利,遂召諸將檢討戰敗原因,再兵分三路,連克百城(今甘肅靈臺西南)、潘原(平涼東)等地,吐蕃敗退。
大曆十四年(780年),唐德宗李適繼位,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建中二年,即781年7月9日 (農曆六月十四),郭子儀去世。據《舊唐書·郭子儀傳》載:「薨,時年八十五,德宗聞之,震悼,廢朝五日……陪葬建陵,……舊令一品墳高丈八,而詔特加十尺。」該墓在陵西南2公里的坡陽村,墓前有清代畢沅書的郭子儀墓石碑。今墓已夷為平地。
後世對他的一生功業,為臣之道,都非常肯定。
劉昫:「天寶之季,盜起幽陵,萬乘播遷,兩都覆沒。天祚土德,實生汾陽。自河朔班師,關西殄寇,身扞豺虎,手披荊榛。七八年間,其勤至矣,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及國威復振,群小肆讒,位重懇辭,失寵無怨。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以報仇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自秦、漢已還,勛力之盛,無與倫比。而晞、曖於縗粗之中,拔身虎口,赴難奉天,可謂忠孝之門有嗣矣。」贊曰:「猗歟汾陽,功扶昊蒼。秉仁蹈義,鐵心石腸。四朝靜亂,五福其昌。為臣之節,敢告忠良。」[歐陽修:「天寶末,盜發幽陵,外阻內訌。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當是時,天子西走,唐祚若贅斿,而能輔太子,再造王室。及大難略平,遭讒甚,詭奪兵柄,然朝聞命,夕引道,無纖介自嫌。及被圍涇陽,單騎見虜,壓以至誠,猜忍沮謀。雖唐命方永,亦由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
-
12 # 檯球解答
確實歷史上功高蓋主的將軍能安享晚年的不多,今天我來說下漢朝的衛青。衛青是漢武帝的第一大將,抵禦匈奴攻打中立下了不世功勳,把匈奴打的是落花流水,聞風喪膽,就這樣匈奴幾十年都不敢再來討打。衛青這個人為人相當低調,也沒有架子,漢武帝對他就沒有戒心,他對屬下也是非常和氣,同朝官員也處的和美,所有人都對他評價很高,所以也善始善終最後也安享晚年了。
-
13 # 羽舟
確實有很多功高蓋主的將軍不得善終,比如;白起在秦昭襄王時代,對各國作戰,沒有敗績。最後長平一戰,坑殺趙兵四十萬,讓趙國十年無精壯之兵。但是最後還是被秦昭襄王賜死了。韓信幫助劉邦打敗項羽之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誅殺長樂宮。其實劉邦一直想殺他,劉邦在打天下時,曾許諾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鐵不死”。最後讓呂后代替了。下面說到明朝了,藍玉率領明朝軍隊多次大敗北元,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朱元璋立即將藍玉及其部下抓了起來,嚴加審問,被誅殺的人高達一萬五千人,藍玉本人也被剝皮而死,史稱“藍玉案”。
雖然以上是一些功高蓋主的將軍沒有善終,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很多功高蓋主的將軍最後得以善終安享晚年的。
王翦在秦始皇平定六國的征程上是最大的功臣之一,在全國統一之後,王翦瞭解一個帝王的馭人之術,所以之後他選擇把兵權交出來,無論秦始皇怎麼勸,王翦都堅持要徹底隱退,最後得以善終。
衛青從一個騎奴出身,慢慢成長為一個大將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姐姐嫁給了漢武帝,他成了皇帝的小舅子,但更重要的是他不世出的軍事天賦,橫掃匈奴,立下漢民族對外戰爭最高榮譽。之後衛青非常的低調,讓漢武帝實在挑不出什麼毛病,最終得以善終。
明朝的徐達,雖然朱元璋殺了許多的將領,但是徐達最後得以善終,得到了配享太廟的待遇,死後還被封王了。
曾國藩在率領湘軍打敗太平軍之後,專心的做官,對清政府非常的忠誠,最後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
14 # 一根羽毛1
先讓我們理解一下功高蓋主是什麼意思,就是臣子功勞過大,使君主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從古至今因功高蓋主而慘死在君主手下的將軍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漢朝的韓信,宋朝的岳飛,以及朱元璋手下的諸多開國大將李善長、陸仲亨等等。但是功高蓋主卻能安享晚年的將軍也是非常之多,再此舉例幾個比較經典的。
張良,劉邦打天下時身邊最為重要的謀士,楚漢爭霸時為劉邦出謀劃策,曾在鴻門宴上幫劉邦脫離險境。“為漢王請漢中地”“長計謀平天下”等策略都為劉邦採納,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劉邦稱帝后封其為留侯。劉邦生性多疑稱帝后大肆殺戮功臣,為其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英布、彭越等先後被殺,使張良深悟了“敵國破,謀士亡”的道理,害怕劉邦也不會放過他,乃辭官而去,歸隱山林之中。
衛青,西漢時期漢武帝手下的大司馬大將軍,在對抗匈奴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使當時從未被擊敗過的匈奴潰敗,曾戰匈奴七戰七捷,在各種戰役中都是屢建奇功,深得漢武帝劉徹重用。但衛青為人低調,從不與人樹敵,對將士愛護有加,對同僚禮讓謙和,加上姐姐衛子夫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所以深得漢武帝信任,晚年得以安享度過。
其實歷史上功高蓋主卻能安享晚年的將軍還有很多,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與岳飛同一時期的抗金英雄韓世忠,清朝末期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潘等等,這些將軍之所以能夠安享晚年其實都是看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君王身邊也許為人低調,懂得取捨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
-
15 # 不懂小石頭
歷史上的確功高蓋主的人,死的人比較多,不過也有一些得到善終的。
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27歲跟隨劉備,一直到54歲病逝,劉備在世的時候,治理蜀漢的全靠諸葛亮,不過那時候諸葛亮權力並未達到巔峰。
一直等到劉備去世,兒子劉禪繼位 ,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不算是功高蓋主,而是隻手遮天,權力比劉禪都還要大,諸葛亮掌權的時代,有十多年。軍權,政權全部在他手裡。最後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終病逝,算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算是得到善終。諸葛亮也算是將軍,至少他是統帥級別的。
-
16 # 歷史先森
在先森的瞭解中,有兩位將軍是我比較熟悉的,一位是初唐的李靖,另一位是中唐的郭子儀。
李靖李靖本是隋將,被李淵擒獲後說了一句:您起義是為了百姓,怎麼能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於是李淵把他放了,不久後就跟著李世民做事,李靖驍勇善戰,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之一。
公元618年,李靖平定割據勢力蕭銑,公元623年,平定叛軍輔公祏,在他的征戰下,國內基本安定。
公元630年,擊敗東突厥,5年後又大破吐谷渾,解決了唐朝的邊境問題。後來卻因為此事而被誣陷謀反,李世民不相信,仔細排查,最終確定李靖是被人誣陷的,從此李靖閉門不出,除了親友之外不見任何人。
李靖除了驍勇善戰之外,他也是個明察之人,李世民曾要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但是李靖不教全,侯君集就告到李世民那裡去,李靖對李世民說,這個人不能教太多,不然一定會謀反,果然在643年,和太子李承乾造反。
晚年的李靖是在病床上度過的,公元649年,李靖的病情惡化,7月份去世,諡號景武,陪葬昭陵。
郭子儀郭子儀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將,安史之亂時,唐朝的氣運幾乎都壓在郭子儀身上了,郭子儀也不負眾望,三戰三勝,四戰四勝,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大唐也逐漸沒落。
郭子儀威名赫赫,入侵長安的吐蕃軍隊聽到是郭子儀來收復長安,立馬就跑了,後來僕固懷恩造反,引吐蕃和回紇軍隊入關,郭子儀單槍匹馬說服回紇,聯合回紇擊敗了吐蕃。
郭子儀兩次解除兵權,但這卻不影響他的重新任用,並且他還受人敬仰,吐蕃、回紇稱郭子儀是神人,安史之亂的叛將對他都是尊重有加。除了領兵打仗,他也懂的體恤百姓,考慮到百姓的糧食不容易,他親自下田種地,動亂時期,他駐地的莊稼隨處可見。
公元781年,郭子儀去世,享年85歲,皇帝給他的墓碑加高了10尺,在當時一品大官的墓碑只能是1尺8,可見郭子儀對大唐的分量有多重了。
-
17 # 小弟木村
歷史上確實不乏功高蓋主的將軍,有些將軍甚至給君主打了一半多的天下,但是這樣的將軍一般都會居功自傲,目中無人,最後不得善終,但是有一些人就會明哲保身,深知伴君如伴虎!!!以下我就舉幾個例
1。郭子儀,郭子儀可是唐朝名將,才是真正的唐朝這麼多年以來,功高蓋主的第一人,如果沒有郭子儀,唐朝將面臨不可逆轉的一面,內部有安史之亂的叛亂,外部有吐蕃的入侵,唐朝內憂外患,四處都是戰爭,百姓民不聊生,多虧郭子儀的傑出領導,率領唐軍消滅安史叛亂,又擊敗了吐蕃,使得鞏固了唐朝的統治,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唐朝,如果沒有郭子儀唐朝不可能存在那麼久的,還延續了唐朝100多年的統治,郭子儀後被晉封為太尉,中書令,汾陽郡王,號尚父,可見郭子儀在唐朝帝王心中的地位,功高蓋主而主不疑,得以善終!!!
2。李靖,唐朝初期李世民的股肱之臣,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朝初年結局了大部分邊疆大事,使得當時的少數民族政權根本不敢和大唐為敵,李世民深器之,封兵部尚書,加衛國公,權傾一世,而且李世民對他恩遇有加,所以李靖得以善終!!!
3。木華黎,元朝開國四傑之一,鐵木真最為器重的將領,在蒙金戰爭中,木華黎在野狐嶺一戰中,殲滅金軍主力,隨成吉思汗入山東,一路攻城略地,成吉思汗十年,木華黎帶兵再次擊敗金軍,又擊敗叛將張致,控制遼東,遼西地區。成吉思汗十二年,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全權指揮對金作戰,成吉思汗曾經對木華黎說,將江山分為兩部分,你管南,我管北,後來木華黎病逝于軍中,成吉思汗前去督戰時說,倘若木華黎還在,我哪裡需要來這裡督戰啊。一位臣子得到君主如此大的信任,堪稱佳話!!!
4。王翦,秦朝名將,和白起,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死後,王翦扛起了擊敗六國的任務,在攻趙的時候,拿下趙國都城,邯鄲,滅趙,繼而伐燕取勝,在嬴政詢問滅楚兵力時,王翦答非60萬不可,而李信說只需要20萬人,於是李信被任命為大將,領兵馬20萬討伐楚國,被楚國名將項燕擊敗,後秦王親自請王翦,王翦帶60萬人馬,擊潰楚軍,拿下楚國都城,滅楚,隨後又南征百越,取勝,回朝後不論嬴政如何勸告,都隱退了,歸隱山林,得以善終!!!不得不服,王翦功高蓋主的同時的急流勇退。
-
18 # 樂活e派
有很多都結局不錯,真正大肆殺害功高蓋主將軍的只有明朝,漢朝韓信是有異心才被蕭何和呂后聯手鏟除了,其他大將都不錯甚至成為託孤大臣,唐朝也是,侯君集聯合太子謀反被殺,平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大唐柱國,中興名臣,生前死後都享有極大的榮寵。宋朝則是杯酒釋兵權,讓那些大將回老家養老做大財主了,而明朝則是屠殺功臣最血腥殘忍的,可以說隨朱重八打江山的基本被殺光了,藍玉案,胡惟庸案,徐達等都是被朱元璋給殺的,湯和是自己老死的,我覺得是因為他死的比較早,朱元璋沒來得及下手,所以,很多大將其實結局都還很不錯的,主動殘害他們的皇帝也就是朱元璋,大部分是和其他大臣爭權奪勢而失敗的。
-
19 # ygrdf
也不是,這要看什麼人當皇帝!善終比較有名的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人郭子儀,郭子儀很會做官,做人,為人相當低調圓滑,這樣不會得罪人,沒有人會在皇帝面前說你壞話,這個很重要很多將軍死就是皇帝聽別人說了將軍的壞話然後慢慢的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可以去百度看看郭子儀!相比較和他同期的李光弼就比較可憐!將軍要讓皇帝覺的將軍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否則會死的很慘!
-
20 # 傑迷莊挺
不都是。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安享晚年的大有人在-西漢時期的-衛青、趙充國、東漢時期的-班超、耿秉、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西晉時期的-杜預、王濬、東晉時期的-陶侃、王導、謝安、十六國時期的-王猛、唐朝時期的-李靖、蘇定方、裴行儉、唐休璟、張仁願、郭子儀、李晟、渾瑊、馬燧、裴度、北宋時期的-李繼隆、曹瑋
回覆列表
歷史史功高蓋主的將軍都得不到善終。越王勾賤的大臣文種,漢三齊王韓信,宋劉政權的檀到濟。拉完磨之後都被主子下湯鍋飩了。但也有不少例外。東漢光武帝手下二十八員雲臺大將都得到榮華富貴。李世民二十四陵煙閣大將除侯君集和張亮謀反被誅以外都得到善終。最牛逼的是唐朝大將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後當宰相二十多年主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