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之頭魚

    不是,是兩個量互相關聯的,所以不能同時測準。其實測量本身多少會影響測量物件的,這就改變了測量物件,從而造成測量偏差。

  • 2 # 紙上的宣仔

    請問一句,如果不用光子那還能用什麼呢?

    測不準原理或者叫不確定性原理,可以用一個公式表達:

    即位置和動量的不確定範圍相乘,必須要大於等於一個值,這個值和是約化普朗克常量的1/2。根據這個公式任何一個微觀粒子,它的位置和動量都不能被同時確定。

    海森堡把測不準原理歸結為,在微觀世界觀測本身會影響客體的運動規律。因為觀測本身也要發射光子(或者發射任何其他微觀粒子也一樣),要想精確定位粒子的位置,必須用波長較短的光來探測,但這樣一來,高能量的光子會對粒子的動量產生很大的影響,此時動量測得就不準了;如果要精確測量粒子的動量,那就只能用波長較低的光子去測量,但光子波長一長一來位置測得就不準。

    不過這個看法未觸及不確定性原理的本質。因為即便是按照經典力學,觀測本身也會對客體產生影響。哥本哈根學派對這個理論的詮釋,是世界的本質就是機率化的,一個物體的波函式已經包含了它所有的資訊,但波函式本身是機率的描述,所以探討一個物體在某時刻到底處於什麼位置和擁有多大動量是沒有意義的。

    愛因斯坦則反對這個理論,他認為之所以有不確定性,是因為微觀世界仍然包含一些我們沒有發現的隱變數。也就是說目前的波函式模型是不完備的,如果隱變數被確定,就不需要波函式這個機率化的模型,那麼粒子的動量和座標就可以同時確定;用愛因斯坦自己的話說,叫“上帝不擲篩子”(否定隨機性)。

    其實不確定性原理,完全可以用數學原理解釋。座標和動量是一對互為傅立葉變換和逆變換的量,而根據傅立葉頻寬定理,任何的這樣的一對變數,都必然存在一個關係,那就是兩個量的取值範圍無法被壓縮至0。這個原理在資訊理論上也同時成立。比如華人數學家陶哲軒等人就提出了一個資訊理論層面上的不確定性原理:

    一個長度為 N 的離散訊號中有 a 個非零數值,而它的傅立葉變換中有 b 個非零數值,那麼 a+b 以極大機率不小於 N/√(log N) 乘以一個常數。

    因此,不確定性原理更像是世界的一種內稟屬性,它廣泛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而不僅僅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定律上。所以不要糾結於用什麼手段去測能消除不確定性,就如同不要浪費時間造永動機一樣。任何對它的挑戰都如同堂吉訶德挑戰風車一樣徒勞。

  • 3 # 來看看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是搞電子的不懂啥測不準原理,但是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沒有啥是測不準的,而是測試方法不對,或者用對的測試方法是否值得。

    量子測不準。個人認為是量子太小,測試太粗糙,對原有狀態有影響。而且單個量子量級太小資料量不足,對於宏觀世界所需要的點資料量又太大,造成不可測或測不準。現代科技只能用機率計算。

    打個比方:沒有誰會為了一座沙山被拿掉一把沙子會變成啥樣,去對一座沙山的每一粒沙子建立一個模型,仔細計算每粒沙子的應力與沙山的動態吧!這個是可測可模擬範圍哦。

  • 4 # 時空通訊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本質上就是指用光永遠測不準粒子,並非指其他方法都測不準,對嗎?你有哪些見解?

    除了光,這位朋友認為還能夠用什麼方法測量呢?是不是覺得用一把卡尺去量一下?

    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一切,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都是由於有了光。

    不知道這位朋友知不知道什麼是光?

    現在我就來簡單普及一下什麼是“光”。

    光就是電磁波,電磁波譜中,包含了可見光和不可見光,而且不可見光佔有了電磁波譜的絕大絕大部分,波長從公里級甚至數公里級,到最短的皮米級。

    可見光,就是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光,佔有的波譜只是一小段,在380nm~760nm之間。

    而且可見光不是單色光,是由很多不同單色光組成的,大致可以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些光復合在一起,我們看到的就是無色光(白光)。

    這些不同顏色的單色光波長都不一樣,紅光最長,紫光最短,成一個從長到短的過程。人眼看到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就感受到不同的顏色。

    電磁波譜除了可見光,還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形、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不可見光。這些不可見光都屬於電磁波,透過各種儀器裝置可以探測到。

    不可見光的波長以無線電波最長,從0.1毫米到3000米;γ射線最短,只有10^-10~10^-14米,也就是100億~百萬億分之一米。

    電磁波還有個特點,波長越長頻率越低,能量越弱;反之頻率越高,能量越強。

    X射線和γ射線當然就是最強的不可見光了,這兩種射線都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現在我們來談談是怎麼觀測物體的。

    為了能夠看到更小的物體,人類發明了顯微鏡。

    人類之所以能夠看到物體,就是因為有光,而各式各樣的物體都會吸收和反射光,根據物體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可見光多少,我們就能夠看到不一樣的物體。

    如果一個物體對光源不吸收也不反射,我們就什麼也看不到,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如果一個物體把光全部吸收了,一點也不反射出來,我們看到就是一個純黑的物體,如黑洞。

    開始人類只發明瞭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可見光讓人類肉眼來觀察物體的。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透鏡把物體放大,利用可見光來觀察。

    人類開始有了驚天動地的發現,原來微觀世界有這麼多的小東西,比如細菌、瘧原蟲等,知道了是這樣一些小東西,導致人類生病。

    可以說光學顯微鏡的發明,讓人類文明前進了一大步。

    但後來人們發現,光學顯微鏡的觀測極限就是放大1000~2000倍,因為人的肉眼看東西的極限為0.1毫米左右,放大1000倍本來可以看到0.1微米的物體,放大2000倍,就能夠看到0.05微米。

    也就是50~100n嗎。但可見光的光波波長為380奈米~760奈米,物體比可見光波長還要小了,因此基本就不反射可見光了。事實上,光學顯微鏡最小隻能夠看到0.2~0.5um的物體,也就是200~500nm的東西。

    細菌在0.5~5um之間,因此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菌是最好的工具。而病毒一般在17~100奈米之間,光學顯微鏡基本就無能為力了。

    那麼再小的東西怎麼觀測呢?後來人們發明了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就不是用可見光來觀測物體了,而是用電子束。

    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一個假設:運動的微觀粒子與光的性質之間存在著深刻的類似性,同樣服從於波粒二象性規律。

    兩年後透過電子衍射實驗,這個假設被驗證正確,從而得出了著名的德布羅意關係式,表示為:描述波的物理量λ=h/mv

    或描寫粒子物理量γ=E/h

    式中,γ是頻率,λ是波長,h為普朗克常數。

    電子束的波長與加速電壓相關,一般小於0.1奈米,解析度可達0.1~0.2nm,這樣就可以透過電子束來“照亮”更小的物體了。

    因此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是沒有問題的,但要觀察原子就還比較困難,因為原子的尺度只有0.1nm,已經是電子顯微鏡的分辨極限。

    電子顯微鏡觀察物體的方式是透過磁透鏡,將電子束聚焦,轟擊在被測物體上,透過入射電子與樣本的原子發生碰撞,產生散射,不同部位對電子有不同的散射度,樣本電子像就會以濃淡不同在螢幕上顯示出來。

    電子顯微鏡檢測物體必然會對物體進行衝擊。

    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分為四類,即透射式、掃描式、反射式、發射式等。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是透過電子束直接穿越樣品形成影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電子束不穿透樣品,而是集中聚焦到樣本一點,然後逐行掃描,透過入射電子激發出樣本上的次級電子,接受放大成像。

    不管哪種電子顯微鏡,都是利用電子束掃描衝擊樣本,透過樣本對電子束的反射,或者激發出樣本本身的次級電子來觀測樣本的,因此觀測必然會對樣本產生衝擊。

    這與可見光照射到物體上,不同部位反射不一樣成像的原理差不多,不過電子顯微鏡不是人眼直接觀察到的,而是透過儀器把電子訊號轉換到熒屏上才能夠成為可見影象。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物體時,可見光打在物體上當然也有衝擊,但相對細菌等樣本,這種衝擊是非常弱的,因為細菌類物質已經屬於宏觀物質了,微弱的可見光根本不會改變其形態。

    而在更小的粒子層面,這種觀測對它們的動量就大了。

    比如要觀測一個電子,不但用可見光無法觀測,就是電子束也沒法子觀測,需要用更小波段的射線,如X射線和γ射線來觀測。

    光波波長越短能量越大。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不是憑空想象,而是透過一些實驗來論證的。

    前面說了沒有光就不可能觀測世界上的任何物質。

    在微觀世界觀測粒子,也需要將光照到一個粒子上,一部分光波被粒子散射開來,從而來測定其位置和速度。

    當然這個光再也不可能是可見光,因為可見光波長太長了。

    人們不可能將粒子位置確定到比光的兩個波峰之間更小的距離,因此測定粒子必須用更短波長的光。

    電子的直徑約10^-15m,如果測量一個電子,就需要比電子波長還要小的光。而波長越小的光,能量就越大。

    海森堡設想,用一個γ射線顯微鏡來觀察一個電子座標,這種顯微鏡的解析度也受到波長λ的限制,而所用光波長λ越短,顯微鏡解析度越高,電子座標的不確定性程度△q就越小。

    因此:△q∝λ;

    另一方面,任何小的光照射到電子,至少要一個光量子,波長越短,伽馬射線加在電子上的動量越大,則會改變電子運動速度和方向,因此無法測準其動量。

    由此得出:△q∝1/λ。

    這就是量子觀測的矛盾處,這個矛盾導致了測不準定律的成立。

    這個世界除了光,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能夠測量微觀粒子,當然這個光已經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可見光了,而是人眼不可見的射線。

  • 5 # 晨曦之林

    是吧,但可能測不準原理的本質是物質的本質原本就是不確定的,於你測量時施加了干擾導制測不準有很大的區別。我個人的看法!

  • 6 # 吃瓜群眾153193284

    測不準原理現稱不確定性原理,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討論描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測量問題,升格為量子力學的基本定理,用來描述宇宙和微觀世界的基本性質,譬如真空,過去人們理解為空無一物的絕對真空,現在依據不確定性原理,認為真空猶如沸騰的大鍋,無時不刻不在誕生著一對對虛粒子同時不斷地湮沒,真空中的某一點不可能是什麼都沒有,如果那樣就具有了確定的位置和動量,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

  • 7 # 隨口一說隨便聽聽

    不是測不準,而是不確定。這個是粒子的波動性決定的。當年某牛人提出光雖然是波,但具有最小不可細分的單位能量,即光具有粒子性。然後有人依葫蘆畫瓢指出既然光是波卻具有粒子性,那我們的物質粒子(即原子什麼的)就該具有波動性。然後就有人推匯出如果粒子具有波動性,它的波動方程的樣子。

    略過具體數學不表,我們下面來講為什麼粒子的波動性會匯出不確定關係。

    1,粒子具有波動性,那就有波長。

    2,波長跟能量的關係是能量越高,波長越短,老式的變光檯燈可以展示這種關係,把光調暗的時候光會偏紅,光調亮會偏白。

    3,因此粒子的運動速度越快,能量越高,波長越短。

    4,考慮到相對論裡面粒子的質量會隨速度變化,光的速度又不變,將粒子的運動速度改為動量。即粒子的動量越大,波長越短。

    從這裡就可以這樣理解量子的不確定關係:當一個粒子的位置確定到一定精度的時候,意味著粒子的位置在一定範圍內不動,

    即粒子的速度非常小,

    速度非常小即意味著,能量非常低,這會導致它的物質波波長變大,

    物質波波長變大,即意味著粒子所處的位置所覆蓋的體積增加,因而粒子的位置的不確定性增加。

    所以粒子的位置的不可能完全確定,因為要確定粒子的位置就得讓粒子不動,粒子不動會導致粒子波長變大,其覆蓋的空間會增大。

    這就是不確定關係的內在邏輯,數學上描述為動量和位置的不確定度乘積≥某個極限數值。

  • 8 # 物理老年人

    簡單回答,並且因為量子理論仍在發展,我只能保證我的回答在人類現有認識水平下是正確的。同時,我的回答採用“哥本哈根學派”,既所謂正統量子力學的觀點。

    (更新了一下,變得很長,超長預警)

    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決定了不能用經典物理中的座標和動量來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而只能用波函式來描述。既然如此,也就無法預言微觀粒子下一時刻的準確位置(儘管薛定諤方程仍然是一個對時間一階微分方程,數學上可解),而只能精確到機率。典型表現就是所謂“電子雲”,並不是電子組成的雲,而是抽象的機率雲,即某時刻電子可能出現的位置。電子可能出現在雲中任何位置,每個位置機率不同,機率最大的位置(即最可幾位置)的集合就是波爾理論中的經典軌道。所以這種不確定性不是數學的,而是物理的(當然仍存在爭議,當年波爾和愛因斯坦就各執一詞)。動量同理。

    “不確定度關係”實際上講的是不能同時準確預言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裡的同時不是同一時刻,而是既……又……的意思,翻譯問題)。也就是說,雖然大部分時間裡,微觀粒子的準確位置和動量都不確定,但可以由“不確定度關係”給出一個大致範圍。以上所述不涉及“測量”,都是測量之前的事。因為測量在微觀世界裡十分重要,已經是一門單獨的學科了。不確定度關係就是你所說的測不準原理,不同翻譯,我更願意用這個,以免誤會是“測不準”。其實與測量無關,是微觀系統的本質屬性。

    (補充回答的分割線)

    有人質疑我沒有回答問題,或者想當然。那我就直接、認真、詳細回答一下。

    1、量子力學帶來的一大革命性世界觀,就是“想要既測得研究物件的某個物理量又不對研究物件造成影響是不可能的”。然而在經典力學中我們並不這麼認為,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用稱來測得豬肉的質量但不會對豬肉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可以用攝像頭測量汽車的速度也不會對汽車造成什麼影響。經典力學這麼認為沒什麼問題,因為實驗無數次驗證了這麼認為沒什麼問題。“測量”意味著相互作用,比如我看了你一眼,那說明有多個光子與你發生了相互作用之後又與我的眼睛發生了相互作用,然而這一相互作用的能量與宏觀物體比起來微不足道,我們認為你我都沒有受什麼影響是OK的。但是到了微觀世界就不同了,微觀粒子能量極小,一個光子的相互作用(比如碰撞),必然會影響微觀粒子的狀態!因此,“測量”對微觀系統來講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2、至於測量會對微觀系統造成什麼影響,正統量子力學(也就是以玻爾和海森堡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量子力學)認為是“造成了量子態的塌縮”。所謂塌縮,就是物理量的可能取值按照機率瞬間變成了你觀測到的值。比較拗口,舉個例子,高中都學過原子核外電子分佈是電子雲,也就是說,在沒有觀測之前,電子可能出現在電子雲內任何一個地方,每個地方機率不同,電子雲實際就是電子出現機率的空間函式。但是,我們每次觀察電子,它都是一個點(比如使底片感光,一個光點);也就是說,我們每次觀測電子,它都出現在空間的一個確定位置。但是,如果我們反覆觀測(這裡表述不太準確,其實應該取系綜,但是解釋起來很麻煩,姑且這麼寫),會發現電子每次出現的位置不同,把很多很多次電子出現的位置疊加起來,會發現這些位置出現的空間機率與觀測前的電子雲相同。簡言之,觀測前,不知道電子到底在哪裡,但知道大致位置以及機率分佈;觀測瞬間,量子態(電子雲)塌縮,塌縮成一個點,就是你觀測到的電子位置;到底塌縮到哪裡,與電子雲對應的機率分佈有關,機率大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大。

    3、這一物理影象與直觀完全不合!以至於很難理解,但卻是正確的,它的正確性得到了無數實驗的驗證。電子顯微鏡正是利用了電子的位置不確定性(波動性)製成。

    4、塌縮理論無法用數學來描述(儘管和實驗事實相符),成了哥本哈根學派的一個心病。近十幾年來有新的理論興起來解釋“測量時微觀系統發生了什麼”,比如退相干理論。

    5、以上解釋只說明瞭量子系統具有不確定性,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我說過,我更願意稱其為不確定度關係)則從數學上定量給出了“到底多不確定”。

    6、提問者提出的光子觀測,只是觀測手段的一種。提問者說得對,與觀測手段無關,不確定性是微觀系統的本質屬性(尚無定論,愛因斯坦就不同意;但在其他可信理論出現前,量子力學是解釋微觀世界最好的理論,因為與實驗相符)。

    7、以上描述只適用於微觀系統,不可無條件推廣至宏觀!!!

    8、量子力學不是玄學、更不是偽科學!我們現在所享受的手機、電腦、遊戲主機(所以與積體電路有關的東西)、核磁共振儀、隧道掃描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等,都是量子力學發展的成果。

    9、以上觀點,都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都寫進教科書裡了(教科書裡的東西,都不會太新)。如有興趣,可參考曾謹言先生的《量子力學》和喀興林先生的《高等量子力學》,當然其中數學艱澀難懂;科普方面,可以看看曹天元先生的《上帝擲骰子嗎》,就是在講故事,好理解也好看。

  • 9 # 想法捕手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並不是方法的問題,也不是測量儀器的問題,是自然現象內稟性的問題。它表達的是一種自然規則,之所以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在爭論是不是儀器的問題導致的,是因為大量的科普者為了大家好理解,往往都只停留在文字上解讀這個原理,但人類的語言總是會給人帶來歧義,而且量子力學又如此的反常識,所以就更容易造成各種誤解。

    而要把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或者說“量子不確定性原理”講明白,其實圍繞兩個簡單點的數學公式來說更合適。

    ΔxΔp≥h/4π

    Δx:位置的變化值;Δp:動量的變化值;h:普朗克常數;π:圓周率。

    “量子的動量與位置無法同時確定,即動量越確定,位置就越不確定;位置越確定,動量就越不確定。”這是我們常聽到的關於“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的大概文字描述,也是對上面數學公式的語言翻譯。

    這個翻譯本來沒錯,但問題是它只能說出“位置”與“動量”此消彼長的關係,但無法說出導致這結果的核心原因,即≥h/4π ,這就造成人們僅從字面上理解會形成各種猜想。

    但只要我們看著這個不等式,再來理解這句話就清晰多了。普朗克常數h和圓周率π都是一個定值,而且普朗克常數h很小很小,只有6.62607015×10^(-34) J·s。

    在宏觀世界中的一切運動,Δx與Δp都比較大,所以這個不等式怎麼都成立。然而在微觀世界中,Δx與Δp就會變得很小,它們相互之間就會產生限制了。比如只要Δx足夠小(位置確定),Δp就必須變得足夠大,即動量不確定,而Δp足夠小(動量確定),Δx就必須變得足夠大,即位置不確定。

    這個數學公式不涉及任何觀察儀器和方法等等,它代表著物質運動的一種自然規律。

    ΔEΔt≥h/4π

    ΔE:能量的變化值;Δt:時間的變化值;h:普朗克常數;π:圓周率。

    有了上面的解釋,這個公式的意義,大家可能一眼就明白了。只是這裡的變數從“動量”與“位置”變成了“能量”與“時間”。

    而這個不等式才是“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的最大奧義,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量子隧穿效應”“真空漲落”都可以用它推匯出來。 當Δt足夠小,ΔE可以變得很大,正因為如此,能量小的微粒子,才有可能在瞬間獲得能量擊穿高勢壘的遮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量子隧穿效應”。

    而在宏觀世界,你要從一座山的這一頭到山的另一頭,你必須先爬上山,再從山上走下去,這過程你必須消耗足夠的能量來克服爬山產生的勢能,山越高需要克服的勢能就越大,這就是“勢壘”。而在量子的世界裡,只要量子在Δt內能到達另一頭,就可以先借能量,克服勢壘後,再把能量換回去。

    簡單來說在宏觀世界,你必須擁有一定能量才可能爬過山去另一頭;而在微觀世界,量子可以在限定的時間內從真空借能量,穿過山一樣的勢壘後,再還回去。但這是機率性的,勢壘越低機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隧穿效應:經典力學中由於能量不足無法穿過的勢壘牆,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定機率穿過。

    進一步來說,在真空中極端時間內,可以憑空提取能量生成正負虛粒子對,再相互湮滅返還能量,而且這一過程在真空中反覆進行,哪怕是在原子內(電子與原子核之間是很空的)亦然如此,這就是“真空量子漲落”。只是這種真空中反覆進行的量子漲落產生的能量很微弱。似乎對於真空來說,只要“有借有還,再借就不難”。

    基於這一思考,於是1980年就有個叫阿蘭·古斯的美國物理學家,提出了“真空量子漲落”的升級版“宇宙無中生有”。其實邏輯也很簡單,就是當Δt無限小的時候,ΔE就可能無限大,大到形成“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只是要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很小很小很小,需要等上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才可能發生一次,然而宇宙誕生前可以說沒有時間概念,所以發生這樣的宇宙量子大爆炸,也就是註定的事了。

    總結

    測不準原理絕不是什麼觀測手段,或人類意識的問題造成的。測不準所代表的不確定,其實給宇宙預留了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而生命就誕生在這樣的未來之中。

    但在宏觀世界裡,可能只有像宇宙這樣近乎永恆的存在,才能感知到這一點。而對於每一個轉瞬即逝的生命體來說,理解不了也無可厚非。

    這一原理揭示的最重要思想是,萬物都是不確定的,只是每種物質的不確定對應的時間尺度不一樣。宏觀物體要表現為不確定,需要的時間是極其漫長的,所以你一輩子都體驗不到,但微觀粒子對應的時間尺度就大大減小了,所以會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

    所以,上帝確實要擲骰子。只是在微觀世界裡,這骰子才會變得足夠輕,上帝才擲得動;而在宏觀世界裡,這骰子只會變得巨重無比,連上帝也擲不動了。

  • 10 # 善良的張暉

    海森堡時代科學家們認為粒子是一個不確定的點,很多這些點形成波。現在的物理學家已經不知道粒子是什麼了。

  • 11 # 帖木兒

    完全錯誤。

    首先"測不準原理"這個翻譯就錯了,theory of uncertainty,準確的翻譯應該是"不確定原理"。其本質就是說"不確定性"是粒子的本質屬性,跟你用什麼工具(是不是光子)都毫無關係。

    粒子的狀態,未被測量時是波態(比如其位置是個機率分佈),測量時體現出粒子態(具體的空間位置),這種呈現出的"確定值"是符合機率的隨機值,實際是削足就履的結果。

    打個簡單粗暴的比喻:你是雙性戀(波態),有人給你一張問卷讓你單選喜歡男或女(觀測),於是你只好隨機給出一個答案(粒子態)。這個結果完全是由觀測行為本身造成的,跟問卷是英文中文,字寫得多漂亮毫無關係。

  • 12 # 草獅子

    測不準也好,不確定也好,歸根結底還是一件事:人類超脫不了這個宇宙的規則,沒法在不影響被觀測目標(量子)的情況下進行精確測量。

    1、意識影響不了被觀測的量子。

    2、觀測手段/裝置/設施仍然用的構成這個宇宙的物質,物質的基本單位-量子會與被測量子相互作用,四大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引力(?有爭議),因此測不準,或者結果不確定。

    3、人體自身也是由這個宇宙的基本物質構成的,因此不具備超能力,眼睛有解析度的極限,還有辨別電磁波範圍的侷限,只能看見可見光,看不遠,又不能入微,跟不上基本粒子運動的速度,研究探測基本粒子(量子)必須藉助科學手段,那麼必然繞不過四大作用力。

    除非有造物主的能力,具有超出人體和物質能力範圍的超能力,且不會影響被觀測目標(量子),也不會與被觀測目標有相互作用。

  • 13 # ScholarMartin

    研究氣體時,我們也不會關注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用空間的平均值來表示,表現為密度、壓力和溫度。

    研究單個微觀粒子,我們只能用粒子碰撞來檢測,不可能同時測量它的位置和速度,也沒有必要,所以採用機率雲來表示它在一段時間內的空間分佈。

    以下為傳統中文,每個字都可以在《新華字典》中查到,如有不妥請指正:

    研究氣體時,我們也不會關註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用空間的平均值來表示,表現為密度、壓力和溫度。

    研究單個微觀粒子,我們只能用粒子碰撞來檢測,不可能同時測量它的位置和速度,也沒有必要,所以採用機率雲來表示它在一段時間內的空間分佈。

  • 14 # 我叫今—兩把刷子

    測不準原理是早期的翻譯,現在一般都叫不確定原理,英文是uncertain,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本身就是不確定的,不是測量過程造成的。至於如何理解,就見仁見智了,不管怎樣,由此建立的量子力學理論上是自洽的,和實驗結果也吻合的很好,應用起來也好用,像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都能做出來。我個人理解,時間空間都是宏觀世界的近似量,在微觀世界根本不存在這東西,只有無數的微觀粒子,用這一套去測微觀粒子當然不確定了。微觀粒子狀態的疊加產生可見的宏觀狀態,粒子狀態疊加的規律產生了近似的時間和空間。

  • 15 # 迴圈宇宙14億光年

    你的問題很有水準!事實上我們的意識、感知都是與光子有關係的,與光子更細小的物質有沒有“通靈”那就不知道,我想是沒有的,所以更深解讀光子效應是必須的!暫時認為是唯一的!

  • 16 # 霜葉9975

    宇宙只有4種力,2種短程力無法運用,長程兩種之一的引力只是間接借用很有限的方法,如水力落差發電等。現時人類真正能自如運用的還只有電磁力,而光也只是電磁力的一小段而以。從量子力學中不斷深入探索發現的各種繁多微觀物理屬性要進行確切量化測量,海森堡發現了運用光子去側量已無能為力。有些量子太微小太靈敏了,聞到光味它都改變了,如量子糾纏,光測的量數起點太大了,以斤開始稱的稱杆怎能稱両的東西?用起重機去吊一粒花生,用推土機去推一顆白菜,準確嗎?

  • 17 # zengxi129

    你錯了,這個叫不確定原理,已經不見測不準原理了,因為測不準這個說法已經誤導了包括你在內的太多人。這個是有數學證明的,是指一個量子的對偶變數之積永遠存在最小動態範圍,一個變數的態越確定,則另一個變數的態則越趨近於機率。所謂用光子測量只是這個內涵的具體實驗表現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考二建,現在宅家裡不能出門,想著正好學習,有可靠的網上學習課程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