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交易微課堂
-
2 # 95作手
這個具體要看主力處於那個階段。
一般主升浪會分為三個階段:拉昇、調整、再拉昇。
1、第一波拉昇是主力建倉成本區。
在日K線上,股價從長期潛伏的底部突破向上;
此時主力的慣用手法是對倒,掛出一筆大賣單,再用幾筆小單吃完,以達到放大成交量的目的。
2、經過充分調整或者橫盤,啟動第二波拉昇。
這個階段主力會根據自己的持倉情況決定股價上升速度,重倉位的拉昇迅速。
輕倉位的拉昇平坦。從上面這張圖的第二波拉昇效果看,主力是重倉持有。
主力拉昇一隻個股時籌碼的分佈情況通常分為:
1、邊拉邊洗法拉昇
主力建倉時並未收集到太多的籌碼,但此時的行情又過熱,從而不利於溫和式的建倉,因而主力會選擇邊拉邊洗,此時籌碼形態會出現一種雙峰對峙的形態。而這種形態的出現,說明主力並不是很強。
邊拉邊漲形態出現後,如果一旦發現籌碼形態發生了變化,比如雙峰漸漸演變為多峰、高位發散,那應選擇離場,因為預示著主力仍未收集到太多的籌碼,股價仍會出現大的調整,此時因低位獲利盤的不斷增加,此次調整的幅度會大些。
2、漲停拉昇法
在拉昇時,大多主力會採取直接拉漲停或中陽的方式,從而顯示主力的實力。然而,除非一字封板,否則表明主力實力還是較弱,只不過是為了達到吸金效應。因為從籌碼分佈上看,上漲的單峰出現了發散的跡象。
看盤要點:
漲停拉昇形態出現時,籌碼從單峰變為雙峰,一旦發現籌碼開始分散變為多峰形態,則應選擇離場。
這種形態的必定會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一旦成交量未能跟上,說明主力做多動能不足,應離場觀望。
有不懂的在問我。
-
3 # 益米說財經
趨勢型走勢在上漲拉昇過程中,一般都是由主力高度控盤或者誘導跟風資金拉抬價格。除了上漲尾聲,出貨的階段,一般情況資金都是淨流入狀態。
市場常用的一般有5類拉昇手法:
一、急速式拉昇
急速式拉昇是指主力洗盤結束後將股價急速拉昇,一氣呵成。在拉昇過程中經常採用連續拉出大陽線,或是連續拉漲停的方法。
採用急速式拉昇的主力一般資金實力都十分雄厚,在低位收集了足夠多的籌碼,達到了高度控盤的程度,其手法極其兇悍。這類主力往往是由於個股有重大題材即將公佈,或是有利好訊息出臺時,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藉助這些訊息拉高股價,在拉昇的過程中根本不會去考慮回撥或中途洗盤震倉,使股價一飛沖天,這樣既節省了主力的資金,又縮短了拉昇的時間,還可以開啟上升的空間。
在急速拉昇過程中,成交量也同步放大,但以跳空漲停形式出現時,成交量反而見小,這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了。
如果散戶投資者識別了急速式拉昇的個股,可以在股價出現放量向上突破,或者以很小成交量就能把股價拉到漲停且封盤不動時,就立即跟主力介入,這是最好的買入機會。
二、階梯式拉昇
階梯式拉昇是指主力拉昇的過程K線就像一個階梯狀一樣。具體來說是主力將股價拉高一定幅度後,便橫盤整理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將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持股者震盪出局;緊接著主力又將股價拉高一定的幅度,然後再停下來橫盤整理。主力就這樣反覆地拉高、整理,不斷地將股價推高,如此日K線上就會形成一個階梯的形狀。
股價在拉昇過程中,成交量會逐步溫和放大,而當股價停頓休整時,成交量會有明顯的縮小。在股價拉昇階段,在日K線圖上會時不時地出現中陽線或大陽線,並且每次拉昇的高點,都要高於前一次拉昇的高點,這表明股價的重心整體上是不斷向上移動的,每次拉高時的上升角度一般都維持在30°以上的。
如果散戶投資者識別了階梯式拉昇的個股,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可以進行短線操作,在每次股價被放量拉高時賣出,而在股價每次縮量調整時買入,這樣就可以賺取其中的差價;而對於持幣者只要把握回落時出現的止跌訊號,果斷進場操作就可以了。
三、震盪式拉昇
震盪式拉昇主要採取低吸高拋的方法,以波段操作來博取差價利潤為目的,以時間換取空間為手段進行運作。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主力先將股價拉昇一段距離後,就會調整一段時間,與第4章所介紹的“邊拉邊洗式洗盤”方式很類似。採用這種方式拉昇股價,主力可以不斷降低持倉成本,調整籌碼結構,同時也降低了散戶的盈利空間,提高了其持倉成本。
主力採用震盪式拉昇具有將風險化整為零的特點,可謂好處多多。既迴避了來自管理層的監管壓力,又節約了資金成本,還能迴避由於基本面過於一般帶來的風險,可謂一石三鳥。
主力採用震盪式拉昇時並不是悄聲無息的,會有一些明顯的特徵表現出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特徵就是每次震盪的低點都不會低於前一次震盪時的低點,並且在拉昇前期股價的重心是逐步上移的;第二個特徵是股價向上震盪時放量,股價向下回落時縮量;第三個特徵是在箱體震盪區域中,股價每次向上衝到第一個高點或高點附近時,就會出現一股拋壓盤出現,將股價打壓下去,同樣,股價每次下探到前一次下探的低點或低點附近時,也同樣會有一股很大的買盤力量把股價拉起來。
如果散戶投資者識別了震盪式拉昇的個股,可以採取高拋低吸的策略進行操作。在股價出現放量衝高回落,收出長上影線的陰線、黃昏之星時,可以考慮賣出;而當股價經過充分整理後,出現明顯的止跌訊號,如放量大陽線、早晨之星時,可以考慮買入。
四、波浪式拉昇
波浪式拉昇也稱作“推土機式拉昇”。這種方式與“快速式拉昇”的方法類似,但在波浪式拉昇中,股價上漲的速度沒有那麼快,幅度也沒有那麼大。波浪式拉昇是指股價沿著一定的斜率直線上漲,股價以一種穩健的上升步伐來吸引更多的買盤資金加入,以幫助主力拉高股價。採用這種方式拉昇的主力,實力一般都比較強大,並且在其出貨的時候,主力還會利用上市公司題材的配合來隱蔽出貨。
如果散戶投資者識別了波浪式拉昇的個股,要在入場後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頻繁操作。上漲過程中出現的小幅震盪,是正常的盤面現象,沒有出現異常波動,上漲行情就沒有結束。所以散戶只要跟住一隻這樣的股票,就會獲得不錯的收益。
五、隨意式拉昇
隨意式拉昇就是指主力在拉昇股價時是隨心所欲的,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尋,其拉昇的目標價位非常高。一般採用這種拉昇方式的主力,都是資金非常雄厚的主力,且對目標個股已經達到了高度控盤。
由於採用這種方式的主力實力非常雄厚,主力達到了高度控盤,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籌碼都落到了主力的手中,主力拉昇股價時的阻力一點都不大了,所以在拉昇階段,主力想怎麼拉就怎麼拉,根本不管規律、章法,隨心所欲地控制股價。此時一些膽大的散戶看到股價如此瘋狂地上漲,便耐不住寂寞,盲目殺進,在高位接下主力丟擲的籌碼。
-
4 # 淚花
一直股票開始拉昇說明機構已經佈局完成,前期已經進場買了很多。現在開始大單買進造成股票拉昇,這個過程開始的時候會大量的買進,慢慢的隨著價位拉昇,機構就會開始把一開始進場的票慢慢的減倉一部分,來回坐T。所以股票不能見高就追,投資還是需要謹慎了。
-
5 # 貓哥說財
主力通常的執行過程是這麼四個環節:吸籌、洗盤、拉昇、派發
主要影響以上四個環節的因素:資金規模,標的基本面,訊息面、當前籌碼分佈情況不同等,就會造成以上四個環節時間執行完的時間不同。
一.散戶眼裡的拉昇判斷依據,很多時間在主力眼裡四個環節中都存在
如果是吸籌和洗盤階段,利用一些資金優勢和訊息配合,拉昇和砸盤完成吸籌佈局,所以這個情況下,自然是買多賣少
如果完成以上兩個階段,則接下來進入的拉昇和派發階段,會在技術面以及所謂看到的各種技術圖形上反映出的基本上9成都會出現一個假象,造成一種瘋狂拉昇的架勢,這個時候最大的可能賣多買少
二.主力眼中的拉昇
因為主力目標感、執行紀律很強,所以在他們的眼裡,完成吸籌和洗盤動作後,一定會等待東風的到來(板塊熱度,訊息,政策,大盤趨勢等),那時候會進入一個拉昇的過程,前期自然是買多賣少,但是中後期一定是賣多買上,因為前兩個階段透過吸籌和洗盤籌碼成本已經是非常低的,進入拉昇階段基本上就是開始吃肉的階段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個股活躍度和成交量會逐步放大,甚至透過漲停連續拉板造成熱度的劇增,吸引散戶進場然後實現派發,所以一隻股票熱度一旦進入一種瘋狂狀態後,越往後風險越高。
-
6 # 檀紙間
不過,從國內A股市場的“撮合制”交易規則來看,我理解提問所說的“買入多還是還是賣出多”指的是“主動性買賣盤”。
行情拉昇的過程中,當然是買入的多。看一下盤口圖:
如果大家在開市的過程中,所有的想買人全部都不出現一個“大於或等於賣一”價格的申報,同時所有想賣出的人也沒有一個願意給出一個“小於或等於買一價格”的賣出價,那麼這隻股票便一直不會有成交——直到出現一個“願意那樣做的人(報價)”之後……
因此,只要行情看漲,肯定是“主動買的人多於主動賣的”。
還有一個市場氛圍特點:
持續穩定的行情也會導致“原來掛單的人透過撤單再掛,逐步改變掛單位置”。
單邊趨勢非常明顯的時候,這種氣氛也會給多頭減少賣方壓力——漲的這麼好,想賣的人肯定越來越少啊。反之亦然。
早上想漲8%就全賣掉的,這會看漲得如此堅定,算了,不賣了,掛一半到8%上面吧……這種心態的,也大有人在!
-
7 # 淡淡禪風
主力操盤的過程一般分為建倉、洗盤、拉昇、出貨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方式方法並不是固定的。
前兩個階段建倉和洗盤一般是在一起的,一邊建倉一邊洗盤,這樣才能買到足夠多的低位籌碼,這一個階段呢主要是為了吸籌,也就是說這一個階段主力買入和賣出都非常的頻繁,但是呢,總的來說還是以買入為主,因為它的目的是為了把股價控制在低位,讓自己買到足夠多的低位籌碼。
拉昇階段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股價拉昇到高位,而且呢,還要把人氣給帶動起來。如果單純的只是把股價拉昇到高位而沒有暖氣,這樣呢拉昇就沒有了意義,因為在高位他派發不出去,拉了也等於白拉,所以主力在拉昇階段會藉助不同的力量把股價給抬上去,比如說藉助利好、藉助大盤的拉昇,藉助散戶的力量等,因此在拉昇階段,主力就是一個聚集人氣的導火索,要把這支股票的人氣給聚集起來。因此,在拉昇階段,主力買入的股票並不多,只是在關鍵位置才會出手,讓這隻股票能走出強勢結構,能夠吸引更多的短線資金介入。因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拉昇,所以呢,主力在拉昇的過程中,雖然買入總量比之前的建倉時期要少的多,但還是買入比賣出的要多。
出貨出貨階段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在高位把自己手中的籌碼派發出去,因此呢,這一時期很明顯賣出要比買入多。賣出是為了在高位派發籌碼,鎖定自己的利潤,買入呢,是為了維持股價在高位。因此啊,這一時期也是有買有賣,為的就是能讓自己儘可能多的把籌碼在高位開發出去。
總結:主力操盤的過程一般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拉昇階段是以拉昇為主,所以呢,雖然主力操作的數量不多,但還是以買入為主。
回覆列表
通常主升浪階段,主力已經基本完成建倉任務,而這個階段主力會不惜一切代價拉昇股價,只有脫離建倉成本區,主力才能獲利賣出股票。
所以主力在這個過程中,一般買入多於賣出。當然主力會高拋低吸,不斷抬高散戶的持倉成本,這樣對主力來說就越安全。
有時候主力在主升浪階段也會大幅震盪洗盤,這樣前期獲利盤就會止盈。換手到新買入的股民手中,在這樣的過程中股票的平均持倉成本自然就會提高。
而離主力的建倉成本區,就會越來越高,這樣主力的盈利就越多。
所以在主升浪階段,主力拉昇股價的時候即使賣出股票,也會同時低吸買入股票,總體來說買入大於賣出。
當股票拉昇到一定價位之後,如果主力開始出貨的話,通常才會大量賣出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