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泓瀚先生易道智慧學

    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家,《老子》的思想精髓就是用"道"的核心思想"以聖人之治"行“無為之治"而實現"天下大治"。

    《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只有不要太刻意推崇有能力的人,才能引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競爭;只有不要太珍愛難得的財物,才能引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只有不顯耀足以引起貪慾的事物,才能引導使民心不被迷亂。這就是聖人的治理結果。使其心處於虛無歸零狀態,使其腹處於填飽狀態,使其剛強鬥志處於柔弱狀態,使其筋骨體魄處於強壯狀態。經常要使老百姓沒有投機取巧的心計和沒有貪慾的奢望。致使那些有心計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老子在這一章的思想,往往被曲解和誤解,於是說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愚民政策,說老子的無為之治其實就是典型的消極之治,我們在理解這一章本義時一定要結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老子思想。第一章指出了道的本源即規律,是宇宙觀之道,要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無和有都是道的範疇,無是虛無狀態,有是實有狀態;第二章指出了人文之道的進一步內涵,聖人之治即無為之治,無為之治即虛無狀態和歸零心態行為的治理;承接上兩章的思想,在這第三章中進一步闡釋了聖人無為之治的內涵。

           由於當時文字數量有限,老子不可能像現代用豐富的文字把意思講透,有些字義具有借義甚至於引申方可說明白,因此就不能直接用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老子的思想,用字面意思去理解如下: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才就不會不太平了。如此一來,曲解或誤解也就不難理解了,說老子的無為之治是消極之治甚至於說老子的治國理念是愚民政策也就順理成章了。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紛爭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併,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佔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裡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正是因為社會問題突出導致問題嚴重,其實老子是委婉的提出了這些問題,不能太刻意"尚賢",不能太刻意重視稀世珍寶,不能太刻意追求物質享受,否則就會互相攀比爭鬥,就會盜賊四起,就會民心不穩。老子是有智慧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尚賢"的重要性,不可能不知道買賣貴重貨物交易的重要性,也不可能不知道一般人性物慾的重要性,若認為他不知道,也只能說他是沒有智慧、沒有社會閱歷的弱智的老兒,而事實恰恰相反,他是有智慧的聖人。因此,認為老子"不知道"的學者只能說是曲解或誤解老子,或者說自身學識不匹配老子的思想,或者說自己標新立異弄出個異端說別人不是而抬高自己,或者是其自身愚昧不可教化。

           《老子》第三章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講聖人無為之治的方法內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老子在這裡是針對社會現實而提出的無為之治而舉的例子,"尚賢"、“貴重貨"、"見欲"都是當時最突出的社會問題,用無為的思想提出,希望統治者像聖人一樣治理天下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無為而治的特點具有順其自然、不刻意、委婉的、柔美的、曲線的、溫和的、和諧的、順暢的,唯有理解了這些特點則再去反思這部分的內容定會豁然開悟。真正理解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以下各句也就迎刃而解,"尚賢"本來就是要推崇的,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個國家若沒有賢才能人是不可能發展的,因此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無可否認的。那麼老子為什麼在這裡說“不尚賢"呢?尚有推崇、崇拜之意,也就有刻意推崇與崇拜的意思,在老子生活年代任用賢才,富國強兵,取列國為一統,是春秋戰國時代從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世卿世祿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展之一大時代的特徵。對人才的重視、使用是先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諸子的時代、士的時代和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他們或者縱橫捭闔,遊說諸侯,或者著書立說 ,自由闡發自己的觀點,百家爭鳴。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動盪、變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聰明才智的發揮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臺。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中產生的種種弊端,特別是苛重的租稅和勞役、頻繁的戰事所造成的經濟凋敝和艱辛的民生,以及統治者的偽善、貪婪、殘暴不仁等,都給諸子們以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來探究其原因。於是,有了從社會本體——人的本性的研討,來找尋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老子用深邃的目光在冷靜觀察社會的大格局,列囯的"尚賢"帶來統治者的貪婪、暴政,列國的"尚賢"帶來了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列國的"尚賢"帶來了人心泯滅、道德淪喪,因為這些所謂的"賢"恰恰是"不賢",盡是些自私自利、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們只會為了所謂自己的豐功大業在君王面前獻計獻策而不顧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不顧天道自然而破壞毀之,不顧人倫之道而喪盡天良。舉個與老子同時代的賢人: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華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吳王闔閭在奪取政權之後,也有向外擴張、與他國爭霸的野心。伍子胥利用吳王的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闔閭引向富國強兵、擴軍備戰,尋機向外擴張的道路。孫武事吳之後,伍子胥與孫武一起,整頓吳國的軍備,招兵買馬,日夜操練,使吳國逐步強盛。為了削弱楚國的力量,吳王採納伍子胥和孫武的意見,把吳軍一分為三,輪番襲擾楚國。經過幾年的襲擾,楚國國力漸衰。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與老子同時代的孔子也看不下去了,於是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以教化,若沒有當時的社會現實,一定沒有孔子的市場。再看看老子後世所謂的"賢人",蘇秦、張儀等等之流便知。在此特別申明對歷史人物沒有任何的鄙視和不敬、不重,只是為了闡釋觀點需要而言之。

          如此就明白老子為什麼要"不尚賢"了,從深層次理解,老子恰恰要“尚大賢",何謂"大賢"者,大德大智者為"大賢",至於那些有謀有略、口若懸河、有心智之人只能算是一般的賢人,一個團隊一個國家若能“尚大賢"則"使民不爭",百姓人人都會有心中的楷模和榜樣,就會有精神支柱和精神食糧,這也是聖人行不言之教的最好辦法,就不會相互猜忌、相互爭鬥、相互殺戮。所以,樹立“大賢"的典型很重要,能起到教化的作用,因為"大賢"有大德、有大智、有大能量、有大影響力、有大凝聚力、有大號召力、有大感召力,注意在這裡都是正能量的理解,因此在這裡又可提升為"教育"的理念了。可見老子的“不尚賢"卻是"尚大賢","大賢"者幾近乎聖人,何謂聖人在第二章已詳解。當今社會所謂的“賢"人也不少,可以說是太多太多了,為了爭得“院士"引得不少腐敗與造假,為了在學術權威上體面光彩卻也有不少造假,為了升官發財各種神通伎倆層出不窮,要有所改變現實的問題確實要學老子的“不尚賢”而“尚大賢"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並不乏"大賢"者,上古的堯舜禹,中古的周文王、老子、孔子、孟子,近古的朱熹、王陽明、王夫之,近代的曾國藩,現代的毛澤東。如今盛行的追星族,去追所謂沒有“頭"的頭兒,盲日推崇,盲目跟風,一窩而起,一窩蜂而上,喪失了精神支柱,喪失了人倫底線,遊離的靈魂無依無靠,著實可悲。

           第二部分內容則講聖人用無為之治的方法後會取得的效果,"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千萬不能理解這又是無為之治的方式方法,若這樣去理解,又誤解老子他老人家了,太上老君都會不放過你的無知。這裡涉及到古漢語的使動用法,即"使其心虛,使其腹實,使其志弱,使其骨強",那麼就可以看出一幅天下祥和的圖景,百姓謙恭待人,溫飽充實,心平氣和,體魄強健。第三部分的內容再次重複第一部分要義以及無為而治的意義。"恆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治理天下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不是什麼大道理,任何統治階級不明白這個道理只能說是愚蠢至極,其江山永固是不可能的,老子告誡統治者要像聖人一樣治理天下,採取無為之治的方法,因此老子在這裡的思想不是消極的,更不是愚民,不要太直接理解成“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那也太低估了老子的智商,"經常要使老百姓沒有投機取巧的心計和沒有貪慾的奢望,致使那些有心計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這樣理解不就通了嗎,這不就是無為而治嗎?這不正是符合無為之治的特點嗎?人與人之間沒有投機取巧、爾虞我詐,沒有貪婪奢望,沒有造反之人,這不正是和諧社會嗎?"為無為,則無不治矣"就是無為之治的意義在於實現天下大治。

          老子的祥和社會在這一章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要效仿聖人的無為之治才能構建和諧社會,治理囯家要有方法,要用無為的方法,不能太刻意、不能太強求、更不能為所欲為,在對待用人上、稀世珍寶上、滿足需求上也要順其自然。用這種無為之治的方法能使得天下百姓虛懷若谷,謙恭有德,人人心境平和,人人互敬互愛;用這種無為之治的方法能使得天下百姓豐衣足實,無飢腹之憂,溫飽有餘;用這種無為之治的方法能使得天下百姓戒驕戒躁,弱其剛強,避其鋒芒,心志柔美;用這種無為治的方法能使得天下百姓個個重視自身健康,體格強壯,無贏弱病殘;真正做到常常使天下子民不巧言佞色、不投機取巧、不勾心鬥角、不爾虞我詐、不貪婪奢侈、不唯利是圖,這才是真正的"無知無慾",注意知通智,智是一種心智和思想,凡是負能量的心智和思想都是"不智",即"不知",負能量的心智和思想是什麼呢?即是以上所述的巧言佞色、投機取巧、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等等。"無慾"不是指沒有慾望和沒有需求,人的最基本的本性就是需求,老子不會弱智到這個基本道理都不知道呀!因此慾望與需求有正性慾望需求和負性慾望需求,在這裡指負能量的慾望和需求,貪婪奢取、唯利是圖就是負能量的慾望和需求,從這裡可看出老子隱藏深邃的辯證思維,只是當時文字數量的侷限性,今人要用哲學辯證思維去領悟老子思想。這種"無知無慾"不正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真正需要的嗎?用無為之治的方式方法達到"常使民無知無慾",達到"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使那些內心有負能量心智的人不敢隨意妄為。老子思想多偉大啊!當今社會倡導構建和諧社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這些不都是老子倡導"無為之治",實現"無為而治",實現天下大治,實現祥和社會的複製嗎?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兩千多年前理想社會的構架終於在當世有了一個基本雛形。

  • 2 # 大成書院—子川

    老子思想為出世思想,講究順天而為,不要去多做改變,例如,不要去發明戰車的多樣性,戰爭機器發明的越多,死傷的人數越多,不要去幹預他人之事,你使一些人更強,就會使一些不進步的人顯的越弱,恃強凌弱的事件也會越多....道德經分兩經,道經,德經,雖然叫道德經,但讀的順序卻是德經為前,道經為後,指出當時有些書籍經常說人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卻沒說為什麼人應該要這樣做,但道德經指出,人,應該順天而行,觀察了世間萬物的規律後,指出人應該遵循萬物之律行事,但人類農業文明的出現,其實就是逆天而行了,自己能種出糧食了,不用在從大自然中去採摘果實,去深林中捕獵來補充能量活下去,跟畜牧類不同,沒有危險性,能很好的繁殖下去,造成人類的崛起,後面,人類逐漸發明更多的工具,每件工具的誕生,都是逆大自然規律發明的,且人類不僅會發明,而且經時間的推移,集千萬人的智慧,不多的改進強化工具的應用,例如,槍支火力的加強,從強化個人到強化一個國家的戰力,出現了強欺弱,踩弱強己的道路...如跑車,馬力的加速,一秒可以跑多少米,間接導致車禍帶去人命的人數每年在往上升...如核武器的研發,一顆核彈可滅百萬人,越來越可怕,但強國已強,弱國不追也會被欺到沒脾氣,只能惡性迴圈,不斷的追求發展,劍出生本為護己,卻不曾想,成為了可滅他人的利器..... 老子早就指出,無為而治,便是最好的治理,但他卻沒有全面的判斷出,這種情況只能出現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不然我們的無為總會被他人的有為所欺,毫無還手之力.....

  • 3 # 風去空留

    阿彌陀佛!在遠古時期,人們最嚮往的追求便是長壽,最後來演化成道。在老子以前就有很多人和前輩們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求長壽,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愚蠢可笑之極,但從古人看這是一些了不起的創舉和探索。經過無數代人的探索和實踐。老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天才,善於求教和思尋總結,最終寫下道祖處女之著五千言的《道德經》,其實《道德經》分上下兩部巜道經》和《德經》。《道德經》的修道養德之心法,非言語,非文字可以參悟滲透其真實妙意,而是用無為心純真心方能了悟其意景達道之門也。道者門路也,道有千萬條,門徑只一途。阿彌陀佛!

  • 4 # 人文攝影師樂哥

    老子,不謙虛的說,其思想高度和成就,絲毫不亞於孔子,只是拜李斯所賜,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讓儒家一家獨大。

    說到老子的的到家思想,其精髓主要有兩點:

    第一,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第二,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凡事有度。

    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中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老子的著作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經》。

  • 5 # 蘭影竹風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著作《老子》,或叫《道德經》,據最新出土訊息,《道德經》原叫《德道經》,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德經〉,下卷〈道經〉,與現在流行的《道德經》內容除少數地方有差別外,大體一致。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

    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干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 6 # 趙日金141

    “無為而治”,見於《論語衛靈公篇》,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老子言的是“聖人之治”,見於《道德經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孔子主張回到西周禮樂社會,老子則走的更遠,主張回到復結繩而用之的原始狀態。這就是老子的思想精髓。

  • 7 # 要活明白

    老子道家思想精髓總體來講,是在講解"宇宙自然萬物的運動規律。"

    《道德經》第一章老子開門見山的給我們直接總結了宇宙萬物的起源、衍生、發展規律。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對此如果沒有現代版註釋我們很難看懂這裡的奧秘,你不禁會發出感慨:“這都是什麼鬼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貫穿整個老子道德經的始終,是老子論述的中心思想,這句話位於道德經開篇第一章,而以後的章節幾乎都是圍繞這個進行深層次的論述的,可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看似深奧莫測的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我們先看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簡單來說:這句話中的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某種不可以描述的宇宙萬物之間的本源的本源,一切都有這種“道”演化出來。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說道、表述的意思。再往後“非”是“不是”得意思,常指“正常”,道指的還是那個宇宙萬物的那個道。連起來說的意思就是道這種東西是不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語言表述出來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同理我們看第二句話“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一個名指的是名詞,即指代“道的名字”,第二個名是動詞,指代“命名”。後面的“非常”同上段分別指“不是”、“正常”的意思,最後一個名代指“道的名字”。連貫起來的意思就是如果道這種東西要是可以命名的話,那麼他也就不是最初的道了。

    老子開篇這句話,直接袒露了一種辯證矛盾的狀態。在老子認為:我們世界的一切都有一個本質,這種本質分為實體的本質和虛無的本質,實體的本質我們能看到,就像孩子的母親,就是孩子的本源,而虛無的本質我們看不到。而無論實體的本質還是虛無的本質都產生於一個更高的本源——道。而道卻是用人類的理性無法窮盡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們沒有人能夠用語言描述它。

    所以只有保證自己的虛無、無為、明鏡,才能夠把握宇宙間的本質,相反,則只能把握實體的本質,此兩者,都同出於“道”,而道又衍生出無數。

    因此老子的精髓是在講道。道又是什麼,是宇宙自然萬物的運動規律。

  • 8 # 新絲路聚焦

    今日回答問題:老子,姓李,名耳。生活在東周春秋時代,道家創始人!主要思想就是一個人,一個字:道。因為西周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少數民族入關,為了紅顏一笑,就是毀了自己的帝國大廈!歷史就進入了東周時代,周平王東遷洛陽,開始了春秋時代,就是禮樂制度崩壞,君不君,臣不臣,國不國,周天子的權力在帝國之中,也就徒有其名而已……春秋時期前後有五霸,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我們的老子李耳,道家思想就集中在一個字上,那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為而治,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為即是有所為,有所為即是不為,道是道,亦非道,道中道,道是空,空是道!

           老子思想為出世思想,講究順天而為,不要去多做改變,例如,不要去發明戰車的多樣性,戰爭機器發明的越多,死傷的人數越多,不要去幹預他人之事,你使一些人更強,就會使一些不進步的人顯的越弱,恃強凌弱的事件也會越多....道德經分兩經,道經,德經,雖然叫道德經,但讀的順序卻是德經為前,道經為後,指出當時有些書籍經常說人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卻沒說為什麼人應該要這樣做,但道德經指出,人,應該順天而行,觀察了世間萬物的規律後,指出人應該遵循萬物之律行事,但人類農業文明的出現,其實就是逆天而行了,自己能種出糧食了,不用在從大自然中去採摘果實,去深林中捕獵來補充能量活下去,跟畜牧類不同,沒有危險性,能很好的繁殖下去,造成人類的崛起,後面,人類逐漸發明更多的工具,每件工具的誕生,都是逆大自然規律發明的,且人類不僅會發明,而且經時間的推移,集千萬人的智慧,不多的改進強化工具的應用,例如,槍支火力的加強,從強化個人到強化一個國家的戰力,出現了強欺弱,踩弱強己的道路...如跑車,馬力的加速,一秒可以跑多少米,間接導致車禍帶去人命的人數每年在往上升...如核武器的研發,一顆核彈可滅百萬人,越來越可怕,但強國已強,弱國不追也會被欺到沒脾氣,只能惡性迴圈,不斷的追求發展,劍出生本為護己,卻不曾想,成為了可滅他人的利器..... 老子早就指出,無為而治,便是最好的治理,但他卻沒有全面的判斷出,這種情況只能出現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不然我們的無為總會被他人的有為所欺,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說精髓的話,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慾”,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

    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

    本期回答:孫子濤

  • 9 # 頂天立地——

    老子是東周春秋時的思想家,哲學的始祖。是諸子百家中道家的創始人。在百家爭鳴的論戰中其它學說的啟蒙者。我們現在所說的成語中就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讜法。說明了老子所創造的論文,道德經是先秦文化中第一個闡述道德的辨證統一的學術成果。在儒家經典中還有孔子向老子間道的記載。老子的理論被道家的弟子莊周發揚廣大。後世將其稱為老莊玄學,是中國的多神教道教的理論基礎。老子被道教遵奉為太上老君,道教有老子一氣化三清的傳說。三清中的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

  • 10 # NN梅泠

    老子,“老"是古代對德高望重長輩的敬稱;“子"是古代對一些學問卓有成就的人的尊稱;這裡不採用姓加"子"的格式,大概是尊敬一位出類別萃的智翁聖賢。他的姓名 : 李耳,字聃,諡伯陽。出生於春秋晚期(大約公元前571年),卒於公元前471年。出生地: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以及"道家" 學說創始人和"道家"流派代表人物。他的傳世之作《老子》系先秦經典名著,按內容曾分為上中下三篇,五千餘字。後秦時代或漢代,該書被人改名為《道德經》。1973年長沙馬王堆一座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與其它地方出土的後秦時代(或漢代)的傳世《道德經》作比對 : 形貌相似,字句的先後位置有所調整。不過,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卻是被抄寫成《德》《道》兩獨立篇! // 據學者們的研究,早在中古時代己出現了早期的、鬆散而尚未形成完整學說的老子學派思想。那時的一些先賢己感知巨大的自然災害難以抗拒,思考著大自然、社會、和人 三者的關係,智慧地探索著尋找有關規律和處理方式。他們認為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渺小、蒼白而無能為力!認為應該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其自然,熟知而把握大自然的規律,謀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以期達到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力戒使用蠻勁與大自然對抗、力戒忤逆大自然規律。應順勢而行、勿逆勢而動。對於社會也一樣,應和諧相處。對於政治方面,認為宜有寬鬆政治環境,力求做到"上德"無為而治。人應尊重生命規律,保養身體。身體和精神應保持"身與心"的和諧愉快。可以讓道家思想與個人生命健康雙修、同修。人遵循事物執行的規律辦事,省力且順利。日月星辰的運轉、一年四季的變化…都週而復始,永恆不變。遵循規律 順勢而動,則 :少可勝多,柔可克剛。事物有兩個相反面,是相互矛盾、相立消長的,在規律發生傑變時,事物自身矛盾對立的兩個面 就會發生互相轉化。……//老子生長於 春秋晚期,社會湧現出"諸子百家",出現了 "百家爭鳴" : 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特別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發展迅猛!老子在前賢的基礎上,大力推動道家學說向前發展,收集、整理、綜合、濃縮、深化、拓展,促進道家學說 向縱深方向挺進!他首創《道》這種哲學概念。"道"的原始義是: 道路、路途路徑。後來發展為: 道理,用來表述事物的規律性、法則、事理。老子卻把它用於思辨哲學。他對於道的論述 被學術界公認為全世界當時 "思辨哲學" 的最高成果!不僅對世界的"本源"作出最高抽象論述,而且對道的"運動規律" 也作出了最高的概括。由此 可生化出 無數種的"道",例如:天道、法道、商道、人道…,"道" 成為世界萬物之源、宇宙萬物之源!有"道” 必行,無"道" 則亡!老子對道與德,德與人,人與道,都作出精闢的論述。他認為:道體德用,積德顯道。人應法天、法地、法自然。//道無處不在,它存在於宇宙萬物之中,永恆執行著。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莫測。老子的慧眼還看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事物自身存在的對立面是互相依存的,而且這種對立面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稱 : 反者,道之動",這是說: 事物自身"矛盾著的對立面",各自向著對立面轉化 這是事物的“運動規律” 的使然。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是事物的"對立面" 互助依存、互相轉化的一種"思辨哲學"的社會寫照。老子認為: 道可,道非,是常道。名可,名非,是常名。無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老子還認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 規律、法則。自然 :事物自身、事物的本然)!強調"自然"的重要性!也強調"上德"無為而治的重要性!// 《老子》(道德經)的思想精髓還在於: 人要 重視柔弱、關愛細小。他從它們身上看到強大、看到發展、看到新生與希望。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水,隨遇而安,厚積薄發,滴水穿石。水無為而無不為,無形而無不行。處無為之事,行不容之教。老子對"水德"多有讚揚。同時他看重細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思想的精髓還在於一個太極圖。讓人一目瞭然 能理解濃縮的道家 質樸的"思辨哲學" 的核心內涵 :陽陽兩界,相生相剋,互相包含,彼此消長,物極必反。

  • 11 # 知不足書齋

    關於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老子》的思想精髓是什麼?

    我個人讀《道德經》學到了安心本職之道。

    一本只有5000字的書籍,卻道盡了天上人間、從虛到無的哲理。

    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最為社會中渺小的一員,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其中哪些如何立足社會、安心本職的“道”。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毒奶粉、毒大米、毒水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

    物現實生活中,面對金錢、地位等的誘惑,我們要如何處理,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我看到了最睿智的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少私寡慾,靜守自己的人生座標;盡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守靜篤 立身社會

    靜篤是立身社會、安心工作之本,老子說道“清靜為天下正”。

    《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強調了“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常”,而“妄作,兇”也。

    二、少私寡慾 安心本職

    身在職場,大家不免會遇到各種誘惑,此時,學習老子的這種少私寡慾,安心本職的精神,對我們在自身廉潔修養上頗有裨益。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少私寡慾,安心本職,又怎會“貴大患若身”呢。

    在我看來,身為社會的一員,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是“道”。

    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致虛守靜的狀態。

    如不能進入致虛守靜的心境,則會處在浮躁、各類慾望交織的大網裡。故致虛守靜是盡心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守靜篤,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學習《道德經》,從內心領悟致虛守靜、淨化心靈的精神,才能盡心盡責地幹好本職工作,為社會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 12 # 白玉子

    謝謝邀請ヽ(^0^)ノ華夏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底蘊所以博大精深,是一開始就植根於“人天合一"的思維意識和思想理念基礎之上的。是對人類的生存大環境與人的主觀能動性,完美結合理想,理念的不懈努力追求而自然形成的。從三皇五帝的自動禪讓制到奴隸社會的極權制,是一個道學思想理念退化的開端,隨之而來的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制。這都是由於人的自私自利的劣根性造成了的。至八百年周朝統治的末期,終於爆發了分封制形成的春秋戰國,列國爭雄爭霸的天下大亂,不可收拾的殘酷現實局面!

    面對民不聊生,家無寧日,國無寧日,百姓朝不保夕的生存環境現狀。有志之士都在思考,尋求解決問題,實現天下大治的生存之道。自然,三皇五帝古文明時代的大道文化意識又觸機而生,滿血復活!老子就是受到古文明時代的道文化意識的靈感啟發,立志為天下人的長治久安,天下大治理想的實現而刻苦追求終極大道的!

    是以能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執心於一,常無慾以觀其妙,進入了廢寢忘食,忘身無我,淨神止息的深度入定狀態。從而感天動地,與道相應,自發啟動了與道同質同性的“原神”→也即“人人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特異功能,神遊太虛,匯入宇宙大道(天道),以性靈原神觀感、覺察,體驗到了天道的真實存在。

    自然,三皇五帝時代的“天人合一"大道觀理念,在學富五車的搏學之士老子的腦海中滿血復活。於是“常有欲以觀道之所徼”,深入觀照了天道作用於萬物,特別是人及人類社會各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執行機理。終於圓通圓融了“天人合一”的終極真理,永恆大道!

    為拯救天下蒼生,而嘔心瀝血著述出了巜道德經》,這一集中華文明之大成的道文化不朽之作。

    由於其博大精深,玄妙無窮的終極境界的內涵,已經超越了人類有限認知的最高位,所以極難被世人所破解。

    因為世人的認知都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知識綜合積累的最高限度之內的。以有限量無限,以有極度無極。得不到自我突破,自我昇華,是無論如何也難以作到的!

    欲破解巜道德經》,只能是以常人之心,度聖人之腹。依據自己的有限認知來理解,來測度,來解釋。多自以為是依據《道德經》的原文來認認真真,無微不至咬文嚼字的理解認知來解釋的,就自以為是以老解老的破解之作。甚而不由自主,迫不及待地向天下人宣稱自己破解了巜道德經》,生怕有人搶了自己的頭功!殊不知,卻是自己文化知識限度內的理念認知,而非與聖人達到同一境界,琴瑟和鳴,同頻共振的理念認知的“破解”。文如其人,詩如其人,言為心聲。不說別的,就從迫不及待的宣稱自己破解了巜道德經》的作為來看,就於《道德經》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背道而馳的!而與“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配合的天衣無縫→剛剛好。事實勝於雄辯!有識之士自然透過你的作為就能辨明,不用看你的大作,就知是自以為是之“破解”!下德不失德的無德之人,何以能真正破解了巜道德經》呢!!!雖然也有點贊捧場的,但大都是無惱的下士,是不足以沾沾自喜的。

    當然,世人大都是有限智慧認知的人。而聖人是聞道得道,擁有了無漏大智慧的聖者。相差甚遠。由於人不得自我突破和昇華,也就只能在自己的認知限度內徘徊思索。即使自己認為完美了,也只能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完美"。而與聖人的盡善盡美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是以,被封建帝王欽封的孔大聖人臨終前尚感嘆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聞道之難。

    當然→_→道祖老子早就知道世人的聞道之難,所以在巜道德經》中亦嘆曰: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充分體現出來了聖人的悲世憫人之情懷。

    為能解決聖人示寶而人不識,世人難能聞道得自救的困局。道祖老子又鼓勵世人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即若離,下士聞道大笑之!意思是鼓勵世人自勵自強,聞以致用!能從《道德經》中聞知一個道理就實踐一個道理,對社會,對百姓能有一份貢獻,自己也就能有所成就,從而也促進人類的自我昇華和發展。實踐出真知!隨著聞道而行,在實踐中認知的加深,就有可能觸類旁通,豐富聞道的內容,說不定就會靈感頓現,靈機一動,大道圓通。從而真正聞道,繼而天人合一於德,大化天下,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之行,以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圓融昇華!自己也以→聖人無私,所以能夠成其私→成就豐功偉德於天下,被天下人尊奉為聖人的宏大理想之私!

  • 13 # 外向藝術家ZA王永祥

    老子的一本《道德經》,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政治家說是治世名言,軍事家說是攻防戰略,經濟學家說是可辦商學院,陰陽家說是修道密鑑,氣功師說是練氣功的秘法,俗家子民嘆之玄之又玄。

  • 14 # 天邊永遠有片雲

    謝謝邀請。精髓,事物精華。《老子》即《道德經》的精華就是明道,明道的目的是建德,建德的方法是無為,無為的內含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無為主要體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中,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返樸歸真“小國寡民"“沒身不殆"“大制不割"的大道理想境界。人怎麼才能明道呢?“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是《道德經》中精華的精華,有志明道的人可仔細研讀。大道千般,解讀千差,自古聖人傳道都是針對人心善惡,多在自心上下功夫就能找到道德經的精髓。

  • 15 # 道德經愛者175260032

    老子是人,寫《道德經》自然主要是給人指出人生真正的唯一意義,真正的唯一價值: 知“道”、法“道”、歸“道”。在學習明白了的正確修道理論的指導下,去實踐,去踐行修道,以“自私無限小、無私無限大”為核心宗旨,把自己從當前習以為常極頑固的“為私、為己、為我”的俗常狀態向“無私、無己、無我”的合道狀態轉變,為實現“道行於世、天下為公”宏大目標添磚加瓦,貢獻全部的身心力量,主動完成“歸道”的人生使命,而個人也隨之從生命輪迴的苦海中得以脫離,得以解脫!

    讀懂《道德經》以便知“道”是關鍵的第一步,但我們現代人要讀懂《道德經》很難,據本人實際的經歷和體驗,《老子傳真》能助益我們現代人完全讀懂《道德經》。然後根據自己所理解的“道”、即所知的“道”,對照自己,修正自己與“道”不符合的方方面面,即法道修道,不畏艱辛、艱苦、艱難、艱險,像磨“璞玉”,反反覆覆持續磨礪,最終使自己成為一塊與道同一的歸道之“寶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0-0-0的戰績能贏下游戲?玩家拿出戰績證明自己,職業選手也有過!你有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