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校尉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只有下功夫學習研究寫作,才有可能離夢想越來越近,僅此而矣!

  • 2 # 三鬼

    一、小說與散文的不同

    如果你打算寫小說,那你就必須要明白一點,即小說的寫法,和散文的寫法,是不同的。

    但是其實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語文教育,都是在教人寫散文,而不是寫小說。

    散文是什麼,是抒情的,來表達你的思想情感的。

    寫散文時,你可以用很多華麗的詞藻,用很多排比,比喻,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去寫,對,就是你的語文老師教你的那套,什麼首尾呼應啦,排比句怎麼套用啊。可以說,散文,是在文字裡面玩花樣,花樣越多,就顯得你寫的越好。

    可是寫小說是幹什麼呢,寫小說,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怎麼樣把故事講清楚,這才是最基本的。

    舉個例子,假設我要描寫一個故事的開頭:一個失戀的人,下樓,去麵館吃麵,這麼一個場景。

    如果是用散文的寫法,可能我會這樣寫: “昨夜風颳得有點急,像急著去投胎的冤魂,我起床時,見窗外的樹枝都掉光了葉子,那樹枝光禿禿的,像刺在我的心上,我有些煩憂,卻不知為何,大抵是想起我的青春,我的年華,都隨著她一起去了。我起身洗漱一番,又下樓去,見地面上果然都是落葉。落葉為何會落往地面呢。有人說"葉子的離去,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我想,她的離去大抵也是這樣吧。但她的追求是何,我亦無法得知。

    我走進麵館,想起我與她曾在這裡數次食麵,她總愛往麵條里加醋,她說她喜歡那酸澀的味道,就像愛情一樣、、、、、” (此處省略一萬字,這是我亂寫的,不要介意)

    怎樣,看上去是不是很文藝很憂傷很有味道? 嗯,如果你寫散文的話,我會說,確實還湊合。

    但是!這是寫小說啊,是講故事啊,你的故事不可能就這一個場景吧,要按照這種寫法,這麼一個簡單場景你就囉囉嗦嗦寫了這麼多,那你後面怎麼寫?

    假如你夠有毅力,通篇都這樣寫,湊成了一個故事,那很可能讓人看完後也是覺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就像某些疼痛式青春文學。

    那如果正常的寫小說,應該怎樣呢,

    我可能會這樣寫:

    “清晨我起床,見窗外的葉子都掉光了,感覺很心煩,便起身,洗漱一番,下到樓下的麵館,叫了一碗常吃的拉麵。這時我看見桌上擺的醋瓶,想起她以前吃麵時總愛加醋、、、”

    是不是感覺沒什麼修辭手法可言,但是這個時候其實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已經出現了,再使用過多的修辭排比去描寫它,也對你的故事起不了更多的作用。

    所以寫小說,真的,不需要你使用那麼多華麗的修辭和詞藻。老老實實先把故事講清楚了,才是真。

    我見過很多剛開始寫小說的人,還忘不了語文老師教的那套,一來就各種修辭,排比,各種詞藻堆砌,自然而然就造成了情節的拖沓。說真的,我都建議他們去看看魯迅先生的小說,學學什麼叫把字用在刀刃上。

    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寫文章應當言之有物,不要無病呻吟。語言應平易近人,不要故弄玄虛。”

    寫小說更亦如此。

    二、講好故事的基本:畫面感

    在電影還沒有被髮明的年代,小說,其實就是一個類似“電影”的產物。

    想想你讀小說的時候,是不是就是根據眼睛看到的文字,然後腦袋裡面想象出相應的畫面?

    可以說,讀小說,就是在腦海裡“放電影”。

    那電影是由什麼構成的,是畫面。

    同理,一個好的小說應該就有什麼特徵呢,最基本的,就是畫面感。

    怎樣的描寫,更利於讀著在腦海裡進行想象,就怎樣寫。

    還是上面的那兩個例子,

    如果是那種散文式寫作方法,讀者在讀的時候,要想象的東西就更多,然而這些多出來的東西,其實對故事的推進,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會對讀者產生很大的干擾作用,感覺讀完後,都不曉得到底在講什麼。

    你所有描寫出來的東西,都是為你的故事推進服務的,其他無關的,不要寫。

    就此反推過來,你就可以在寫作的時候,想象自己是在看電影,先把你要寫的畫面在腦海裡想象出來,然後再用最精準的語句把它描寫出來。

    如果覺得這一點太困難了不好操作,你也可以選擇一部你喜歡的電影,擷取其中的一些鏡頭,然後來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寫那個畫面。包括電影的一些轉場方式,等等,都可以試著去把它們轉化成文字看看。

    三、人物的刻畫、塑造

    在人物塑造時,很多人提到的一個方法是,為人物寫小傳,即先寫寫人物的生活經歷,性格特點等。

    但實際當人物出現在故事中的時候,你不可能把你寫的小傳原模原樣的抄上去,所以讀者是看不到你設定的這些東西的,那讀者看到的是什麼呢,是這個人的行為,這個人的一系列舉動。

    人的行為,就是塑造人物的關鍵。

    因此當你想塑造一個逼真可信度高的人物時,就要在描述他的行為時,新增一些符合他人物性格的細節。

    舉個例子:假如我要寫,主角,坐下,這樣一個動作。

    正常情況下就是一句話:“他拉開凳子,坐了下來。”

    但假如我想對這個人的性格有所展現,假如我設定他的性格是很暴躁的。

    那我就會寫:“他伸出手把凳子從桌下扯出來,嘴裡又喃喃的似乎在罵著什麼,同時一屁股坐了下來。”

    看,這樣這個人的形象是不是更清晰了一點?

    再假如,我要為他新增一點生活經歷,這句話就會變成這樣:

    “他伸出長滿繭的手,一把將凳子從桌下扯了出來,因為力氣太大,凳子在地上磨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似乎沒注意到這一點,隨口便吐了一口痰在地上,嘴裡又喃喃的似乎在罵著什麼,同時一屁股坐了下來。”

    這樣,透過“長滿繭的手”,“力氣大”,和隨地往地上吐痰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可能做著一份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工作?

    所以,越多的,符合人物性格和經歷的行為描寫,這個人的形象也就越清晰,越鮮活。

    四、故事的構思:高潮點的設定、節奏的把握

    新手在寫故事的時候,常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故事寫的很平,沒有戲劇衝突。因此故事也會不夠精彩,讓人讀不進去。

    所以當你在構思故事的時候,你就要事先構思好你這個故事中,矛盾激化的地方,都分別在哪些位置。甚至有的人寫故事,就是直接先想好一個大高潮,然後在去圍繞它創作,但是這通常是大神的做法,對我們不具有借鑑意義。

    那一般情況下,高潮點的配置應該是怎樣的呢?

    如果你想要一下子就抓住讀者,那你最好在第一章就設定一個高潮點,這可以是一個懸念,一個帶感的人物設定,或者是一件事情,等等。

    那麼在故事的推進過程中,同樣,也要儘量保持這種高潮點的不斷出現,但也要適度,把握好量。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要構思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基本的愛情故事是,男,遇見女,相愛,結婚,生孩子。

    然後我們按照高潮點的套路,在第一章開篇就設定高潮點,

    我可能會第一章就會寫:男女主準備結婚,但女主沒有緣由的從婚禮上跑了。

    把女主的逃跑動機作為一個懸念式的高潮點,來抓住讀者。

    然後第二章再以倒敘的方式來講述他們相遇的故事。那女主的逃跑動機我可以在後面幾章揭曉,也可以拖到最後一章再揭曉,這取決於劇情的具體安排。

    就像在聽音樂的時候,如果一首曲子,唱的一直是一個調調,哪怕演唱的人唱得再好聽,你也聽不進去吧。 好聽的音樂,都是長短節奏相互配合的,好的故事也是一樣。

    這裡還要說到的就是文字的節奏規律了。 像我開頭說的,儘可能用精確的,短一點的句子來講故事,但當你在描寫高潮點,或是戲劇衝突強烈的時候,是可以適量的使用一些修辭手法,及長一點的句子來進行描述的。因為是重頭戲嘛。這樣它在故事中佔的篇幅就會變長,留給讀者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但是相反的,如果你已經寫了好幾個長段落,這時,突然來一句短的作為一段,那麼這句話,留給讀者的印象也會很深。

    這個技巧也可以用在比較開放性的結局,比如魯迅先生著名的那篇《孔已己》,直接在最後一段這樣結尾: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短短一句話,但是就讓你覺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在心頭。

    以及東野圭吾在《白夜行》裡面的最後一段,就一句話:

    “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是不是很妙,讓你覺得意猶未盡又難受? 然後是不是還會在腦海裡回味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個好故事,就是當你看完後,你還會不由自主去回想它的情節,就像看見一部好電影,可能還會去二刷一樣。

    五、提綱的使用:如何寫提綱。

    1、為什麼要寫提綱

    當你在構思故事的時候,你就應該拿起你的紙和筆,著手提綱的寫作。

    為什麼要寫提綱,提綱可以說就是你小說的骨架。骨架搭好了,就是成功了一半。

    提綱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直觀的讓你看到,你的小說可能呈現出來的模樣。

    你可能會說,這些直接在腦子裡構思好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費功夫去寫提綱呢。

    但是相信我,當你在真正寫作的時候,如果沒有提綱,你會很容易陷入一種,越寫越碎,越寫越細的跑偏狀態,而提綱的存在,可以防止你跑偏,讓你寫作的時候,一直有個東西指引著你。

    曾經我也是不寫提綱的,然後那個時期寫的東西,全部都爛尾了。沒有提綱的約束和限制,我很快就陷入了越寫越亂,最後自己都看不下去。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你在寫故事的時候,你就是那個當局者,你的提綱,就是你的旁觀者。

    2.提綱的寫作方法

    首先,拿一張紙,把你故事中大致情節點,都寫下來。

    還是上面那個俗套的愛情故事,

    我可能會這樣寫一個提綱的雛型:

    1.女主從婚禮上跑了。

    2.男主回憶和女主的相識。

    3.男主到處尋找女主,找到女主的朋友。

    4.女主的朋友講述女主的秘密。

    5.男主找到了女主,和女主重歸於好。

    好,現在我們得到了一個大概的故事情節了。

    然後再這個基礎上,你再去補充更多的東西。

    比如,第2 點中,他們相識的具體情節。第4點中,女主的秘密等等。

    這樣補充一下,可以得到:

    1.女主從婚禮上跑了。

    2.男主回憶和女主的相識。

    2.1.男女主在校園裡相識

    2.2.女主一開始不喜歡男主,男主苦追。

    2.3女主最後和男二走了。

    2.4.過幾年後,男女主又在陌生的城市相遇。男主求婚。

    3.男主到處尋找女主,找到女主的朋友。

    3.1男主猜想,女主是不是還忘不了男二

    4.女主的朋友講述女主的秘密。

    4.1原來男二確實來找過女主。但女主已經不愛男二了。

    4.2真是的原因是女主生了病,為了不拖累男主,還是決定離開。

    5.男主找到了女主,和女主重歸於好。

    看,這樣故事是不是又更清晰了?(雖然很狗血。亂寫的,不要介意)

    到這一步,基本就可以開始正式寫作了。當然如果你想要繼續往下再細分一下,也是可以的。

    然後在正式寫作中,你的故事,只要按照提綱一步步來,不寫和提綱內容無關的東西,基本上你一路寫下來就會很順暢,不會遇到卡殼或者寫不下去的情況。

    六、後期修改

    如果你前面的提綱做得好的話,後期基本上不用怎麼大的改動,主要就是改個錯別字啥的。

    所以在構思和寫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想好,提綱可以反覆改,改好了,確定了再開始動筆,千萬不要寫了一半了,突然說要改劇情什麼的。如果你是改後面沒寫的內容還好,要是打算把前面寫好的再大改動,那我只能說,兄弟,我敬佩你的毅力。

    知乎裡的九介先生有具體說法,你可以向他請教,我剛好是寫散文的,九介先生說追求辭藻華麗的人,就是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什麼時候放下初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