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藍時遇鯨
-
2 # 中學數學徐老師
數學是高考中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很容易和別人拉開差距,如果你數學好,可能會超出別人幾十分,這就在高考中為你樹立了一個很大的優勢。高考數學衝進140分,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數學學習的最高境界。
一是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許多數學老師認為高三複習課概念沒有什麼好講的,這是錯誤的認識。數學概念在高一高二時學生的確是學過的,但是,他們不一定掌握得好。如果到了高三,老師依舊不去講深講透這個概念,學生就還是停留在原先的認識水平,複習課上,雖然講的是某一個概念,但是老師講解的時候是整合整個高中知識一起講的,所以,已經遠遠不是原來的知識概念了。
數學教師用最精煉的語言來解釋概念,他的每一個字都很重要,甚至他的語音語調都是在表達數學概念豐富的內涵。學生並不知道之前自己對概念的理解的缺陷在哪裡,所以他必須要認真聽老師的完整講解才能彌補知識的漏洞。數學理科優秀生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這個不良的學習習慣,要認真地聆聽老師的講解。複習是進一步的學習,是反思性的學習,是綜合性的學習。
1,不要忽視課本。
把高一高二的所有教學課本找出來,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把裡面的知識點定理公理等等都看一遍,包括書上的證明也不要忽視。不是說看一遍就了事的,而是真正的去理解他。因為在你高一高二所有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經歷了這麼多題海戰術之後你要做的就是要回歸課本。你會發現有些高考題,他是很巧妙的利用了書上一些簡單的定義進行變換和引申得到的。所以當老師帶著從頭複習的時候,不要排斥,而是要回憶,消化,理解和掌握這些書本上的基礎知識。
2,要嘗試著去掌握一些新的定理和法則。
在高一高二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說這個公式不是大綱要求的,所以不必掌握。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當時所有的知識都是新的,你在面對過多新知識的時候,很難消化和掌握。但是現在你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的基礎上,在去適當的結合自己的能力去了解一些考綱之外的,就更容易掌握了。比如洛必達法則,高中雖然不講,但是在答大題的時候用起來很方便的一個法則。如果你掌握了,你就會比別人做的更好更快更準確。
3,要注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總結。
比如說畫圖的思想,轉化的思想等等。這個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就是在你每次做完題要注意看解析,看他是怎麼分析試題的;老師講課的時候是怎麼講解和歸類的;甚至可以多問一下身邊的同學是怎麼做這道題的,來尋求一題多解,多思路,看有沒有比你的方法更好的方法。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僅省時更省力。
4計算能力的提高。
好多同學有這個問題,就是明明會做的題一定會算錯。小題大題一張卷下來能扣出來10分。嘴上說著是粗心,但我認為不是。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另一個是自身計算能力太差。這兩點都是很致命的。計算能力的提高,會讓正確率上升,會做的題會一次性做對。同時,也會節省出很多時間,去做其他的題。所以從一輪複習開始就要學會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這樣到最後才不會後悔。
二是對數學解題完整性的把握。
許多老師在對優秀生講解例題時,畫一個圖,討論一個思路,就完事了。我們的同學呢,也是這樣,碰到一道題,畫個圖,想出個思路也完成了,於是做下一道。這樣的數學學習對數學的認識是粗糙的,膚淺的,他們把數學就看作就是解題,雖然做了無數道題,卻始終沒有領悟到數學學習的精粹。
-
3 # 自由如瘋z
要達到高考數學140+的水平,需要穩固的知識的基礎;熟識的做題技巧;穩定的考場心態和半分運氣。
1、案例分享:鄙人不才,高考前考過n次140+,但是高考還差兩分上130,對於個人真實水平自認為是130+,而高考與水平有差異,個人也去反思過,時間的把控,在某一道題上思考很久,導致時間緊張的問題。
2、總結:可能性渺小。這是我個人的真實案例,所以如何在兩個月將數學提高到140+呢,這是很渺茫的事情。但是不意味著不可能,就像中彩票機率渺茫,但總會有人中獎一樣。
畢竟,高考一個選擇題或者一個填空題一般是五分,一張試卷,一般有一個比較難的應用題12分,很少能拿到滿分,所以要想140+,要做到選擇填空最多錯一個,大題基本全對,最多扣五到十分。
3、建議:
【1】目標不用定得太大,數學能達到110+說明是有一定的基礎的,提升空間也比較大,兩個月,努力一把,120+,130+是有可能的。
具體努力的措施:
(1)可以多刷題(對題的選擇性有要求,一般是總複習題試卷)
(2)做完試卷一定要改錯,看題目反思錯誤點,也許是遺漏的知識點,也許是某一個式子出錯,一定要細分到某一個點上,比如移項出錯,摘抄出錯,利用不用記號筆標記,並注意回顧錯題。
【2】戰略調整,注意如果相比數學還有提升空間比較大比較容易的科目,注意重視起來,高考成績看得是總分,每一科都要重視。
【3】心態調整,壓力大,都很正常,但一定不要自暴自棄。努力兩個月,成功的機會會很大;就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但至少可以對自己說,我不後悔。
用汗水,用拼搏去為自己的高中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吧!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開學有話說# #教育爆款我來說#
-
4 # 明老師初中數學課堂
150分的試卷考到140+是很好的成績了,同時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有許多成績好的同學,雖然平時的測試有時能考到140+,但不一定能保證真正考試的時候能達到這個分數。看一下試卷的分值就能看出:選擇壓軸+填空壓軸+解答題壓軸,這三題的總分值就已經超過10分了,因此達到140+,不僅要求基礎題目不能丟分,而且還要會解難題,這裡不單單是要有解題技巧,還要有一定的熟練度,保證答題的速度,這樣才能給難題留下足夠的思考和解答時間。我有兩點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多進行實戰練習。也就是做完整的試卷,在試卷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模擬考試時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的技巧。一般來說,120分鐘的考試,選擇+填空的時間最好不超過40分鐘,留給最後兩道大題每題的時間應不少於20分鐘。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硬做,跳過去進行後面的解答,同時還要調整心態,不要受其影響。如果是最後一題解決不了,把時間用來檢查前面的題,尤其是計算量較大或拿不準的題目,檢查完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再去解決難度最大的題,這些都是需要在實戰中進行鍛鍊的。
二、適當做一些壓軸題的練習。建議每天堅持做1-2題,開闊自己的眼界,正所謂見多識廣,當你發現考試的題目都“眼熟”的時候,高分也就離你不遠了(我自己的經驗之談)。
數學考到140+甚至滿分都是有可能的,想考到理想的學校,數學必須要為總分做出很大的貢獻。要相信自己,付出就會有收穫,即使最後沒有達到140,也不會留下遺憾。
回覆列表
親身經歷,高三考過18分,慘不忍睹,天天被老師抓著做題,後期刷題就行,按型別來,然後多總結,高考題也不是很難,2019年高考生129。加油,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