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文情感故事
-
2 # 戈壁老老楊
這個是和我們的歷史文化有關係的,中國歷史上除了劉邦、朱元璋建立的漢朝、明朝、外族入侵建立的政權外,幾乎所有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靠推翻老上級上臺的,拿以前的話說叫德國不正 ,從我們熟悉的三國來說,曹魏是怎麼開國的,晉又是怎麼開國的,是曹丕、司馬炎攆走自己的主子漢獻帝、魏元帝,自己當的皇帝。晉的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又是被自己的大將軍劉裕取代的。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有多少底氣來宣揚忠誠,所以中國古代在大部分時間宣揚的是孝道,所謂的“百善孝為先”、“求忠臣良將於孝子之間”,所以統治者對投降的將軍,只要利益上相得益彰,是不會太在意“忠臣不事二主”這回事的。 至於樓主說的魏徵,先看唐朝是怎麼得到的天下,唐開國皇帝李淵,本來是隋朝的封疆大吏,隋末大亂的時候,李淵不但沒有替隋朝分憂,反倒是乘機攻佔了長安,開始還立了個小傀儡皇帝遮羞,很快就把傀儡皇帝廢掉,自己當了皇帝,他是忠臣嗎,他有底氣要求別人盡忠嗎,所以魏徵在這種環境下,碰到了英主李世民,只要他是良臣,能夠效忠李世民,李世民是不會在意他的過去的。良臣英主相得益彰,自然就有了那些千古流芳的故事。
-
3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這意思是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這話說的就是做人的氣節,教導人要從一而終,要忠誠不二,實際上這一說法在更大程度上就是某些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對人的洗腦。
說回魏徵,魏徵最早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後跟了李密,又被竇建德生擒做了起居舍人,後李世民大破竇建德,再次俘獲魏徵,太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為侍奉的君主出謀劃策。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李世民聽說魏徵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帶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於是赦免魏徵,並用魏徵為詹事主簿。
之後的魏徵多次極言直諫,被唐太宗李世民視為自己的鏡子,評價極高,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併為此廢朝五天,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魏徵位列第三。貞觀十九年,李世民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而後世對魏徵也是評價頗高。
如果按照所謂的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說法,那魏徵早就該千刀萬剮死不足惜了,絕對是多姓家奴,根本毫無忠誠可言,絕對要被史官罵死。
事實上,單以忠字論好壞,未免過於迂腐和片面。比如秦檜,絕對忠於宋高宗,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對華人民造成了沉重的 災難。
比如於謙,當然不是那個抽菸喝酒燙頭的胖子,而是明朝的民族英雄,土木堡之變之後為大明朝力挽狂瀾、挽救大廈於將傾,而且為人清正廉潔,最終卻被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誣陷,最終被明英宗誅殺,因為他不忠於明英宗這個好大喜功的廢物。
再說和珅,和珅忠於乾隆皇帝,能辦事,能給乾隆撈錢,為乾隆多次下江南解決了很大一部分開銷,深受寵信,但是他貪汙腐敗,窮奢極侈,對皇帝來說,他很忠,對老百姓來說,他卻是個貪官汙吏。
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難道女的天天被丈夫家暴也不能反抗嗎?難道老闆天天剝削你,一個月給你一千塊錢工資,你也要死心塌地跟著他嗎?
-
4 # 5有5
忠臣不事二主,良臣擇主而事。
魏徵封鄭國公,諡號“文貞”。魏徵先事李建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問魏徵為何離間他們兄弟,魏徵毫不避諱的說:“太子若按照我說的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因其生性直率,被李世民看重。並在以後的為宦生涯中多次犯顏直諫,李世民不僅沒有拋棄他,反而倚為股肱,開創了貞觀之治。且看李世民和魏徵關於忠臣和良臣的討論:徵再拜曰:“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帝曰:“忠、良有異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節選自·舊唐書·魏徵傳 ·太宗新即位 )
論斷得出,良臣是忠臣,而忠臣非良臣。忠臣忠於君主,為國計;良臣為民為國為君計。譬如管仲,在齊桓公之前曾跟隨公子小白。在跟隨齊桓公以後,盡心盡力輔佐,終成霸業;再如狄仁傑、張柬之等人,在武周朝,一面為民生、國家服務,另一面又為恢復李唐江山努力,最終成功。就結果而論狄仁傑、張柬之是成功的,但是他們在武周時期是不是也飽受非議呢?
反之,在武則天剛剛掌權時,許多忠臣義士不顧身家性命,上書直諫,真正做到了“忠臣死社稷”,但是武則天還是成功稱帝。以此來看,良臣曲線救國是不是比忠臣死社稷要好一些?是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一定的條件下保留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曰:“聞誅一夫紂奐,未聞弒君也。”,提倡忠國、忠民不忠於君主個人;孟子也曾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忠於民本、社稷,是為大忠。
由此雖事二主,卻也名垂青史。
-
5 # 小童111
忠誠二字定義為忠於皇帝,不事二主。但有些忠臣卻投降後朝,在他們心中對皇帝忠誠的原因是更好的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一旦朝廷腐敗,皇帝昏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在心灰意冷,被迫無奈之下另擇明主。為其安邦定國,造福百姓。他們不管是文臣或武將都會有共同點,智慧、清廉、勇敢、武藝高強、身系百姓。
元末明初時,因元朝腐敗,劉伯溫棄元投明,以超凡的智慧助朱元璋開創明朝,使百姓早離戰火。可以說沒有劉伯溫就沒有明朝,明朝建立後又不戀官場權貴,兩袖清風退,退隱山野。劉伯溫雖事二主,但以超凡的智慧和正面形象流芳百世。三國時黃忠本是劉表帳下,後投劉備匡扶漢室,以英勇作戰能力,處處身先士卒而勇冠三軍,被後人尊稱為黃老將軍,後被劉備封五虎將。而流芳百世。
棄暗投明,輔佐民主,造福百姓,那就是忠臣,就會被老百姓代代相傳,千古流芳。
-
6 # 崔海新
首先非常感謝你的提問。
忠臣不是二主,好女不嫁二夫,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話。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古代封建思想的一種流毒。讓做臣子的要忠於她的主子,讓做老婆的要忠於她的丈夫。
那這樣的話到底對還是不對呢?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句話是有片面的狹隘性。忠臣不事二主,那麼他的主子一定是明君才可以。你碰上了昏庸的紂王,能把自己的皇叔挖心掏肝。那你還忠於他幹什麼呢?你嫁的丈夫是一個花心的人,整天在外面沾花惹草。那你為什麼還要忠於他呢?離婚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所以這就很好的回答了你後面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背叛了原來的主人,卻能夠流芳千古。
管仲原來可是要謀殺齊桓公的,張遼在投曹操之前跟隨過呂布,董卓,黃忠魏延沒投劉備之前也一樣是他們的死敵。但歷史就是這樣的,很多人能看懂中間的利害關係。
想一想那兩個餓死在首陽山上的兄弟。伯夷和叔齊就是愚忠最後餓死。
所以這句話應該這樣說,忠臣要是明主而沒有二心,而同樣的道理。很多明主也不會接納壞人藏汙納垢。還記得《水滸傳》裡史文恭嗎?他跟林沖是師兄弟。武藝高強,但是人心很壞,最後即便投宋江也依然沒有被接受。
-
7 # 班主任說事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忠臣不事二主,棄暗投明後,卻能流芳千古,這在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
我覺得所謂“忠臣不事二主”,無非是統治者奴役忠臣的藉口,道德上的綁架。事實上,忠臣在遇到昏君的時候,多沒有好的下場,不信請看岳飛、袁崇煥。
當然也有很多忠臣,投降後朝後,流芳千古。他們在前朝君主昏庸無道,國家破亡時,投降明主後,並建功立業了。
我們熟知的三國時期的張遼,他本是呂布手下,呂布覆亡後,感恩曹操的禮遇,投降於曹操。後來,成為曹操的得力大將,“張遼威震逍遙津”更是被後人熟知。
趙雲,本是公孫瓚部將,公孫瓚被袁紹消滅後,趙雲跟從了劉備。趙雲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常勝將軍。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多次救幼主劉禪,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完美的武將。
再說說,宋朝大將楊業。楊業本是北漢名將,驍勇善戰。宋太宗發兵滅北漢後,楊業投降於宋,後在宋遼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曾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北伐時,受奸臣脅迫,戰敗被俘,後絕食三天而死。
總結:事二主,能流芳百世,很不容易。除了投降的是明主外,還需要忠於明主,建功立業,為國家而死,才能身後美名揚。
回覆列表
因為想讓壞人,一臭千年,還有一些奸臣,比如秦檜,是不是,也是家喻戶曉,但是,不是好的名聲吧。被人罵了千年。
還有比如,吳三桂並不僅僅是因為他開關放滿清入關,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太過反覆無常,這樣一來,就得罪了所有人,變成沒有人不罵他的局面,遺臭萬年是必然的。吳三桂本為明朝將領,後投降李自成,這是他第一叛,對於同情明朝的人來說,他必然是痛恨的物件。
吳三桂
吳三桂祖籍南直隸高郵,萬曆四十年(1612年)生於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他出身於遼西將門世家,自幼習武,善於騎射。吳襄耳聞目睹了明朝在天啟二年(1622年)如何在廣寧之戰中失利,遼東經略熊廷弼如何被傳首九邊,遼東巡撫王化貞如何下獄而死。吳三桂的生母不詳,吳襄奉旨調進北京,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續絃。祖大壽是世居遼西的望族,吳襄成為祖大壽的妹夫,吳三桂成了祖大壽的外甥。祖、吳兩家的聯姻,使吳襄、吳三桂父子找到了堅強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勢力更加壯大。吳三桂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等的教誨和影響下,既學文,又學武,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從此跟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自幼習武,善於騎射
大順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再三猶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頭。據傳後來聽說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擄去而作罷。兩面受敵的吳三桂,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難擋多爾袞。陳圓圓和吳家親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為保全家人性命,吳答應與李自成議和,為防李自成有詐,又私下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向多爾袞求助。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率六萬大軍奔向山海關。此時,被年初以來的一系列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對當時軍事對峙的嚴重性是估計不足的。吳三桂得知李自成親自率軍東征的訊息後,即派山海關士紳、儒生李友松、譚邃寰、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高選等六人“輕身紿賊”,迎候李自成大軍於北京之東不遠的三河縣,表示投降之意,以拖延時日,等待清軍。在派赴清軍求援的使者攜帶多爾袞的覆信返回山海關後,吳三桂馬上又致書多爾袞,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李自成直至行抵關門之時,吳三桂派去接洽投降的代表妄圖脫逃,才發現吳三桂假投降的真實意圖,但已貽誤了輕兵速進奪取關門的有利時機。而多爾袞卻在接到吳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後,經過一晝夜的強行軍,於二十一日抵達關門十五里之外。
大順李自成曾多次招降,
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16]四月二十二,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多爾袞,多爾袞將計就計,趁吳三桂與李自成談判之機,突然向李自成發動攻擊。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清兵入關後,攻入北京,多爾袞把年幼的順治帝以及朝廷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清定都北京後封吳三桂為平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