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懷舊經典影像
-
2 # 文文情感故事
要看城市規模的,小城市3000多人,大城市能有1萬.但是每百個城市能作戰的人就幾百人.而且中世紀明顯村莊比城市多,1個村莊就度幾百來人,作戰人數幾十個.遊戲中貌似大都是村落吧專,別以為有個圍牆就叫城市了.歐洲都喜歡叫什麼堡什麼堡的,就是一個有防守能力的設施比較齊全的屬村落
中世紀
中世紀(Middle Ages),指從公元5世紀後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的一箇中間時期。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最終融入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中。中世紀曆史自身也分為前、中、後期三個階段。術語“黑暗時代”“黑暗時期”一般指中世紀早期。
中世紀(Middle Ages)
從古典時代晚期開始,一直到中世紀早期,人口減少,反城鎮化,入侵和人民遷徙仍未停止。人們大規模遷徙。
中期
公元1000年後,隨著技術和農業創新,貿易蓬勃發展,中世紀暖期氣候變化使作物產量增加,歐洲人口大大增加。
晚期
中世紀晚期,饑荒,瘟疫和戰爭無處不在,歐洲人口被顯著的削弱; 1347年到1350年,黑死病殺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天主教會內部的爭議,分裂主義與州際衝突,內亂和農民起義四處橫行。隨著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歐洲社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歐洲逐漸進入現代(歐洲三大傳統劃分下的現代,即Modern
古典時代晚期開始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莊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
中世紀,有很多對科學的影響力
1、哥白尼:波蘭著名天文學家,著有《天體執行論》,遭到教會殘酷迫害。1543年5月20日病逝。
2、堅持哥白尼“日心說”的布魯諾,先被投入監獄,當他聽完宣判後,面不改色地對這夥兇殘的劊子手輕蔑地說:“你們宣讀判決時的恐懼心理,比我走向火堆還要大得多。”後於1600年2月17日在羅馬鮮花廣場被燒死。
3、希柏提亞(375-415)是史上第一個為人所知的女數學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敘述時說:“她由車上被拉下來,剝脫衣服到一絲不掛,被拖至教堂,為一群野蠻而無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蠔將她的肉由骨上剝削下來,手腳砍下,拋擲火焰之中。
4、伽利略: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因捍衛科學真理,於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逝,其時已雙目失明。
5、科學家帕利西因說化石是動物的遺體而不是“造物主的遊戲”,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
6、塞爾維特在《基督教信仰的復興》一書中提出血液迴圈的見解,被烤兩個多小時後死去。
7、比利時生理學家維薩留斯,由於出版瞭解剖學著作《人體結構》,於1564年被迫去聖地——耶路撒冷作懺悔,歸途中遇難。
8、阿莫里:巴黎大學教授,1210年,因宣揚泛神論被死後追審,墓穴被挖,十個弟子全部被處決。
9、西克爾:巴黎大學教授,因在物理研究上有所謂異端言論,被教會活活打死。
中世紀,有很多對科學的影響力
中世紀,也有很多的疾病,第一次
第一次大流行稱為查士丁尼瘟疫,共有兩次,發生在540年~590年。並沒有明確的數字統計多少人因此死亡,不過一般相信這個疫病導致東地中海約250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衰弱了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企圖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的夢想也因此失敗。
第二次
老鼠引起的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規模襲擊歐洲,導致歐洲人口急劇下降,患者死亡率高達100%。黑死病被認為是蒙古人帶來的。約1347年,往來克里米亞與墨西拿(西西里島)間的熱內亞貿易船隻帶來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不久便漫延到熱內亞與威尼斯,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1348年~1350年再東傳至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後在1351年傳到俄羅斯西北部。估計歐洲有約2500萬人死亡,而歐、亞、非洲則共約5,500萬~7,500萬人在這場疫病中死亡。當時無法找到治療藥物,只能使用隔離的方法阻止疫情漫延。此後在十五、十六世紀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襲歐洲;但死亡率及嚴重程度逐漸下降。
-
3 # 老森
西歐城市在10世紀以後像蘑菇一樣陸續出現,12~13世紀達到高潮。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此後西歐一片蕭條。9世紀開始復甦。教材“西歐莊園”與“城市興起”存有邏輯關係,意在說明在農業復甦基礎上城市慢慢興起。與之相對應,西歐蕭條時期中國正適大唐盛世;10~13世紀中國處於宋元時期。其次要明確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特徵。中世紀城市史專家諾爾曼·龐茲指出:“城市或市鎮是比村莊大的人類居民點,其居民的就業和謀生並不主要依靠農業。事實上,功能的多樣性是它的突出特點之一。
城市的另一個特點,是其市民所耕作的土地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來維持其基本生存,至少中世紀城市是這樣。他總是需要從其直接控制的地區以外輸入食物。由於這種輸入需要回饋或支付,因此市民們又必須為外人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每一個成功的城市最終不僅同周圍區域也與相對較遠的地方建立了複雜關係,它們既向城市供應食物,也向城市提供手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它們是城市的腹地。”如教材所言,城市是手工行業和商業的中心,也就是說,城市是經濟中心。這同中國古代城市大都以政治中心出現完全不同。中國古代城市中有府衙、縣衙等政府機關和軍隊駐守,居民中有官員、軍人、地主,也有工商業者,西歐城市則主要是工商業者的居住地。
中國古代城市中包括各色人等,利益不同形不成利益共同體,再有就是受到領主和國王的控制,國王和領主居住在城堡裡,也有領主住在城市,但他們是城市的統治者。城市要從他們那裡爭取自治的權力。從外在形式上,都有城牆,只不過中國式的城一般是方形的,城市的政治中心地位越高,城的規模越大,城牆相對也比較高,突出軍事防禦功能。中世紀西歐城市也有城牆,但規模要小得多,也不是方形的;城牆包圍的地域就是城市所佔的範圍。儘管也是出於安全而建設,但沒有軍隊把守。
中世紀西歐的大城市人口最多的也就5萬多人,而且不超過10個,2~5萬人口的城市,整個西歐也只有15~20個,1萬~2萬人口也算大城市。1萬人以下的中小城鎮到處都是。“中世紀西歐的大小城鎮大約有1萬個左右,也就是說每500平方公里有一個城市,或者說每隔20公里左右就有一個城市。”
這樣的密度已經很大了。具體到西歐各國,情況也存在差異。以英國為例,“15、16世紀時,英國中小城鎮人口一般都在1000人上下”,“英格蘭的中小城鎮大約有700個左右。就是說,在英格蘭大約13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平均不到200平方公里就分佈有一箇中小城鎮”;在中小城之上,英國還有地方城市,人口規模在5000左右,全英格蘭共有70個左右;最大的城市是倫敦,到中世紀晚期人口約5萬人。北宋東京汴梁是百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世界獨此一家。現在中國的面積比歐洲小56萬平方公里。包括德國在內的西部歐洲統稱西歐。1000年時歐洲人口大約接近3千萬,西歐不到2千萬。而經過戰爭和屠殺,明朝初年華人口還有6千萬。以人口數字和地域面積平均計算,西歐城鎮的密度大於中國。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西歐最初的城鎮很小,城內只有一條街道,或兩條縱橫的街道。街道中心或十字交叉處是市場地。在市場地周圍,手工業者住一塊,商人住一塊。也有以領主或教堂為中心的居住區。領主即便住在城內,也不是城市共同體的成員。西歐初期城市中還帶有濃厚的農業色彩。居民在房前屋後種菜,養豬養牛。中國的小城市也是如此。河北省永年縣的古城儲存至今,本世紀初城裡還有菜地,還種有少量農作物。
-
4 # 史說雜記
中世紀城鎮一般有多少人口?
首先肯定您的問題,應該從兩部分說明,一部分是歐洲,另一部分是基本同時期的中國。
首先是歐洲中世紀歐洲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在這期間中國處於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十國,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中世紀西歐的大城市人口最多的也就5萬多人,而且不超過10個,2~5萬人口的城市,整個西歐也只有15~20個,1萬~2萬人口也算大城市。1萬人以下的中小城鎮到處都是。
“中世紀西歐的大小城鎮大約有1萬個左右,也就是說每500平方公里有一個城市,或者說每隔20公里左右就有一個城市。”
以英國為例,“15、16世紀時,英國中小城鎮人口一般都在1000人上下”,“英格蘭的中小城鎮大約有700個左右。就是說,在英格蘭大約13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平均不到200平方公里就分佈有一箇中小城鎮”;在中小城之上,英國還有地方城市,人口規模在5000左右,全英格蘭共有70個左右;最大的城市是倫敦,到中世紀晚期人口約5萬人。
大宋而同一時期宋朝人口超過二十萬的有六個城市,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六個。宋朝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到22%,幾百年後的清朝號稱中國歷史上盛世的康乾最鼎盛時期這個比例不足9%。
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
宋朝打破了唐朝城市的政治區域與平民區域的劃分嚴格的格局,將平民的工商業的經營擴大到全城各個角落,“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
宋朝是市民階層最強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時期。
-
5 # 歷史是杯酒
要了解中世紀城鎮一般有多少人口,先要了解一個名詞——中世紀。
何謂中世紀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歷史,一般被西方史學家稱為“中世紀”。中國史學家習慣上稱之為西歐的封建社會,它是古代希臘羅馬文明消亡與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之間的一段歷史。關於中世紀,人們以前經常把它和“黑暗時代”聯絡在一起,這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留下來的說法,因為那時候的人們認為中世紀是一個"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宗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
中世紀的城鎮隨著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發展,到了10-11世紀,西歐興起了眾多城市。城市位於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而關於中世紀城市的人口,則是從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14世紀時,倫敦的人口就已有4萬,巴黎則達到了六萬。但是直到17世紀以前,1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是極為少見的,只有巴黎、威尼斯、米蘭和佛羅倫薩,達到了 這樣的規模。而像德國,城市生活集中在150個“大城市”中,其中人口最大的城市,人口卻不超過35000人。
回覆列表
提醒題主一點,羅馬城在中世紀中期時人口有爭議,一般認為羅馬城人口最低的時候是查士丁尼大瘟疫和哥特戰爭以後。羅馬中世紀時期(15世紀之前)羅馬城的人口普遍認為最多不會超過四萬,主要集中在羅馬城西臺伯河兩岸和現在的梵蒂岡一帶。下圖是我根據元首時期的羅馬城用手機瞎畫的。具體的在臺伯河河東岸上是賽文牆和奧勒良城牆之間,臺伯河西岸是現在梵蒂岡一帶。
另外跑題說一下,在戴克裡先改革之前,羅馬是一個殖民帝國的中心,其本身的地位決定了它的不正常人口。根據很多大手子的說法,羅馬城差不多有一百萬人口(有爭議),想象一下這個城市的人要吃喝拉撒睡,在工業革命之前,這是一個怎樣擁擠骯髒的城市。羅馬城只是少部分土豪才住的起好大的房子,大部分人包括自由民都住在公寓樓之中,自來水和單獨衛生間只是少部分人的專有物。城內又不準使用牛車馬車,只有少部分權貴才坐的起轎子。另外,城內治安和衛生也是一個大問題。羅馬城有很多流民(mang),拉幫結派,一天什麼也不做就等著免費糧,裡面還有各種多神教跳大神的,像搞傳銷一樣圍著你。羅馬城離海不近,那麼多排洩物都排到窄小臺伯河(嘔嘔)。總之,元首時代的羅馬城可能沒有宣傳的那麼令人嚮往。以上參考的書:《古羅馬一日遊》、《The History of Rome in the Middle 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