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香色
-
2 # 蘭小溪
我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很快就畢業了,畢業期間的迷茫讓我也曾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過於任性。
很羨慕哪些有勇氣創業的人,不知道您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不過我相信,世界上的問題都是有解的,試試從沒試過的解決辦法,如果真的熱愛,就再試一次,不要讓自己後悔。
我記得大二轉專業後,每一門課程都學得十分吃力,我轉到了一個跟之前毫無關聯的專業,在沒有學習專業基礎課的情況下要去學習很難理解的專業課,晚上八九點以及週末都在補課和實驗,身邊都是一些不認識的人,不知道向誰求助,每次考試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掛科,經過三年的努力,成績雖不算好,但是依舊順利地完成了學業,沒有掛過科,通過了所有考試,但我覺得我做的並不夠好,如果能夠重新來一次,我依舊會選擇轉專業,但是我會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更理智一些,我會不那麼驕傲,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自尊心,我會抓住每一次機會,或許這樣,我就不會以不到0.2的成績錯過保研機會。
以後,我想做的更好。
也祝你能找到人生的意義,越來越好。
-
3 # 城哥vlog領域創作者
如果有一天,天使做不了,那為何不去做個惡魔,與其被人欺負,何不讓全世界都畏懼,只有害怕你的人才會學會閉嘴!
-
4 # 不出三界外也在五行中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忙?來到這世界不是你的錯,去也由不得自己決定。不為別的,除了感恩為自己好好而活。
-
5 # 暢言403
創業三次都失敗了,真的是不容易,尤其是一個女孩子,三次創業你得付出多大的精力。
那麼現在你感覺累了,這很正常,別說你是一個女孩子,就是一個大男人,三次創業失敗也得洩氣。
我覺既然三次創業失敗,你應該坐下來好好總結一下經驗,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啦。看看自己的條件是否適合繼續創業,不適合,趕緊放下。如果,你還想創業,就找一個志同道合的男友,一起創業。
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累了,就找一個條件好一點的,愛你的男人嫁了吧!實際上人到這個世界上來,不光是為了工作,錢多少是多,沒有還不行。人都有七情六慾,人活著不能成為掙錢的機器,該幹嘛幹嘛!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一個女強人難上加難?想開些,放下心態,隨遇而安,有些東西是不能強求的。老話說,命有八升,難求一斗。做為一個女孩,找一個好歸宿,不也是沒白來世上一回嗎?
總之,我覺得你應該量體裁衣,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大的本事幹多大的事。
-
6 # 南孑
你好!我也是一個女孩,我曾經也是一名創業失敗者,湊七借八才湊夠了錢開的一家藥店,本以為透過自己苦心經營就能穩穩的賺錢了。想象永遠比現實簡單,現實中經營一家店,真的是煞費苦心也無用的,藥店經營了只有一年,到最後的那一個月因交不起鋪租而關店了。這已經不是我的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我失敗的經歷太多,以至於最愛我的父母也對我沒有任何期望了。我是真的屬於那種,做啥啥失敗,做人又不懂的。想起那時候開淘寶店投資學習,經營不到三年,淘寶店就不在管轄了,考駕照連幾次都失敗,認認真真找工作,面試好幾家,無一家透過,身上的負債每天都是一點一滴的還著,偶爾待在家裡清閒自在的活著像廢人。可是我告訴自己說,越是別人看不起,你越要努力,你的失敗在別人眼裡是定局了,可是你渴望的成功在你的心裡,所以不放棄是對自己一個認可,哪怕真的沒有成就,至少我真的付出努力。
-
7 # newlife
有的時候人真的好需要人的幫助,人都需要安慰和理解。失敗了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我們無法走出痛苦期。我們的心理傷痛需要自己去治療。錢真的沒什麼,錢還會回來。想想我們當初的那顆心。創業前的心好火熱。失敗了,好好看清楚自己,也會為自己找到新的方法,讓自己再一次開始。有的人三次失敗,那第四次呢?有的人就成功了。只要不到絕境都會有轉機,何必在意失敗。
-
8 # 生活裡的過客
我相信今年大部分人都不容易,疫情的影響我自己都半年沒做事了,一方面是工地很多不能開工,一方面是在我這邊的小縣城買的房子在裝修,自己做一份。面對房貸,每天開車的油費,生活費,有兩個孩子,老婆沒工作,全職帶人。大的九月份要讀小學了,想先把房子裝修好,但對著那些龐大的開支,有時真的覺得心很累很累!為了節省開支,裝修房子都是簡簡單單的那種。孩子需要營養,吃的方面開銷很大,而且老二還要吃牛奶。一樣又一樣的重壓,疲憊不堪啊
後來發現自己的種種負面情緒,直接影響了家人。我才覺得這樣下去只會更累,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的,與其抱怨生活,不如好好的活著。五月初開始,我放下了手機和電腦,在網上買了許多的書籍。當我困惑的時候,我覺得除了傾訴外,在書裡可能也會有我想要的答案。每天干活回來,用盡全力去陪我的家人,用愛、滿滿的愛,只要她們快樂,我就會開心。當她們都睡著了,我就看看書,寫寫文章。我相信,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我也能得到夢想的成功
所以給自己加油吧,堅持追求自己想要的。別太相信黑夜,明天的太陽還是會準時升起來的。
-
9 # 精工修改坊
看了你問題下面那一段文字,有點心疼你。創業幾次都失敗,對自己已經失去了信心,你是想用別人的事蹟來鼓勵和安慰自己吧。
已經經歷過三次創業了,我們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看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回想一下三次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失敗。
如果是因為自己不適合創業,既然努力過,嘗試過也就沒有遺憾了。
如果是因為今年大環境不行所影響的,那我們就養精蓄銳,等待條件成熟時再來成就自己的夢想。
至於你來到這個世上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想說你的命是父母給的,他們可能曾經希望你是個優秀的人,成為他們一輩子的驕傲。估計他們現在更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生活,能常陪伴他們左右。
我沒有什麼成功的故事說給你聽,但是覺得你算是幸運的,很多年輕人有夢想,但是嘗試的機會都沒有,你創業過三次,證明你身邊有很多幫你的朋友和家人,珍惜吧!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開心的生活吧……
喜歡➕關注
-
10 # 說天下故事
機緣巧合之故,我陪一位年長的先生,跟別人吃過許多次飯;也不知是否巧合,每次吃飯,他都會申述這一段:
“我小時候,在某某鄉村長大,家裡很苦啊(此處描述裡,加一些細節,感官印象鮮明生動,對桌的人都停箸不食,面露不忍之色);後來還生了什麼什麼病,平時不發作,發作起來要人性命;後來工作了也不容易(此處加一些慘淡的故事,對痛楚的描寫格外逼真,對桌的人把筷子直接放下來了)……現在呢,終於闖出來啦!”
——每次聽這位先生訴完苦,沒那麼多苦可訴的客人們都深感過意不去,紛紛安慰,而訴苦的那位先生便滿面沉鬱堅強加泰然,滿面“都熬過來了”的半自豪狀。彷彿孫權數週泰身上的疤痕,每道疤痕讓他飲一杯酒。這些苦難成了他的勳章,於是大家便豎起耳朵,聽他情不自禁的唸叨:
“我是看透了,人生啊,就是得如何如何(此處新增一些用口語描述的成功學秘訣)……”大家都側耳傾聽,哪怕有些人之前已經聽過,也被迫在這苦難歷程之前收心懾神,安靜聆聽。
理所當然的,我以前,很是不喜歡這樣的做法。
中國古來文化裡,很是推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而這種邏輯,其實有個微妙的反推,即:“接受過苦難的人,比一般人,更接近天將降大任的那位爺”。
這個邏輯未必嚴密,但許多人說話時,不免抱持著這樣的心理:
“別看我們現在差不多,但我起點比你們低得多;我經歷過那麼多苦難=付出的努力比你們多得多=心志也更堅毅=見識也更寬廣=對人生的體悟也更深,你們應該尊重我,就像低難度遊戲玩家對高難度遊戲玩家頂禮膜拜一樣。我炫耀渲染的苦難越多,我遊戲的難度就越大!”
對弱者的尊重,在這個時代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所以在臺面上,苦難越多,在這個時代越有發言權——所以許多選秀節目到後來,總得去比誰更慘。
這種境況,自然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當“陳述苦難自數傷疤”在一個時代吃得開,而不是招人嘲弄,那至少說明一點:這個時代的大眾共識,還是比較傾向於保護弱者的——這算文明的標準之一。
但是“炫耀苦難自數傷疤”,另有一種不大妙的傾向。因為大多數陳述苦難者,到後來都難免落入這樣一種敘事語境:我生於叢莽,是從苦難裡摸爬滾打出來的;所以我被迫信賴叢林法則,因為我過早經歷了弱肉強食的世界……這東西如今,簡直成了美國電影的俗套:一切有反社會人格的傢伙,小時候一定吃苦受難,哪怕經濟上寬裕,精神上也會倍受打擊,所以總有藉口。如是,少年的苦難,可以解釋許多後來的行為,讓人覺得許多事兒情有可原,反派也很值得悲憫……
但如果再往前邁一步,就有點危險。一旦將苦難發揚成為擋箭牌,比如“別看我做這些看去不厚道,我是苦出身”,彷彿受了苦難,人就有豁免權,可以不受道德指責似的。如果依此考慮,則大多數炫耀苦難的人,因為其最後總能獲得某種程度的報償和豁免權,於是其陳述苦難本身,似乎也帶有目的性了。
這種苦難陳述者,通常都帶有騙子屬性。
但世上,還有另一種人。
司馬遷著名的《報任安書》裡,列舉了一大堆例子,比如周文王被幽禁,於是演了《周易》;孔子受厄,作了《春秋》,屈原放逐,賦了《離騷》;左丘明瞎了、孫臏壞了腳、韓非死在監獄裡,才有作品傳世。
他的結論是,“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簡單說吧,一個人要倒了黴,想發洩,才有東西可寫。
但這其實是個偽命題,是司馬遷的自我安慰:要不然,古往今來那麼多受了宮刑的,為什麼只有他一人寫了《史記》呢?但你也可以理解他,以及大多數苦難者的心路歷程:
因為經歷苦難,他們失去了許多東西,他們對此憤懣不平,而且時常會向命運叩問“為什麼會是我”;人的心理衛護機制,讓他們傾向於從缺失中尋覓回報,他們必須說服自己:苦難是有價值的;他們反覆陳述,也是希望周圍多給出鼓勵;他們其實知道苦難本身是壞的,但如果相信自己天生倒黴而毫無收益,就會讓自己崩潰;所以必須不斷的吸取讚許,來說服自己:苦難也是有價值的。而從周圍汲取各類資源,其實也都是這種自我說服的一部分。
我一個遠房叔叔,遠房到了不是過年就聚不到一起。半個世紀到四十年前那十年,他倒了些黴,後來每逢吃飯,也還會反覆陳述:
“其實那也不是很差勁,我還是有許多收穫的”,大人們都會聽著點頭,哪怕他說過許多遍,大家也會耐心傾聽,甚至還會各自傾吐些各自的倒黴事。
一開始,我覺得有些煩;後來才隱約感受到,其實諸位長輩對他的心態心知肚明,但因為他的時光已經流逝,無從復回;對苦難的敘述和自我安慰,是他的一種自我療愈手段,我們給出的認同、寬慰甚至分享,就是他的自我療傷。每個人到最後,都可能會積一肚子的苦水,希望去跟別人傾吐,所以對這種苦難陳述的原諒,除了體恤與憐憫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所以,世上有兩種苦難陳述者。前一種是騙子,反覆陳述自己的苦難是為了獲得道德制高點,而後一種則希望獲得各類反饋,什麼反饋都行。如果你表示“你吃的苦算什麼,我也吃過”,他就會覺得不那麼孤獨;如果你表示“確實太苦了,你真不容易”,他就獲得自尊心的慰藉;如果你默默傾聽,他也能夠減少一些委屈。
這裡的悖論是:真正痛苦的、需要陳述的人,其實遠比陳述痛苦的騙子們多;但因為騙子們更煽情、更動人,所以通常能感動人的是騙子。
而更多口齒不靈便,只能默默將痛苦壓在心底,十成裡只能傾吐一成的,卻遍佈我們周圍,可能就是我們的父輩,可能就是我們老去的鄰居,但因為他們的羞澀或習慣,於是他們的痛苦甚難被發覺。你去問他們,很可能問出一些駭人聽聞的故事,看見他們精神上瘡痍滿目的疤痕,勝過虛構的傳說,但他們卻會笑笑說,都過去了。因為在漫長的、對精神痛苦不加過問的人生裡,他們習慣了這樣的默默自愈和小範圍內分享,於是也就這樣過去了——某種程度上,他們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本想今年翻身,可我不僅翻不了身,還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從來在遇到事的時候從不退宿,這一次,我是真的有點累了,是我真的不合適創業嗎,創3次了,每次都是很艱難的熬過去了,我也只是個女孩子,我沒有你們看到的那麼堅強,只是我真的沒有人可以依靠,沒有人可以幫我,世上沒有回頭路後悔藥可賣,這我都知道,可是現在,我真的很累很累了,我來這世上走一回到底是為了什麼,誰能告訴我
回覆列表
人一出生就成容器,這個容器可以納人生百味,你是小茶杯,就很容易滿足。是深水潭,可以容很多很多!希望你不是小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