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納蘭談史

    南宋雖然軍事羸弱,但是其所在的南方地區卻是一塊風水寶地,這也就註定了南宋的國祚要遠長於金和夏。

    為什麼南方地區為風水寶地呢?這是因為,除了南宋的距離比金和夏都比蒙古遠外,還有地利上的重大優勢。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地勢複雜,連綿起伏的山脈與河網密佈的江河縱橫交織,這也就令北方政權最引以為傲的騎兵優勢沒有了發揮的空間,反而要靠北方人最不擅長的攻城戰、持久戰、水戰來攻滅南宋,這樣就加大了滅亡南宋的難度,所以耗費的時間也隨之而延長。 即便是後來蒙古人滅掉南宋,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從正面戰場上屢屢受挫於地理因素後,不惜發動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協同作戰(即大迂迴戰略),令南宋始料不及,無法應對多路進攻而亡國。

    中間還戲劇性的發生了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的突然去世,令忽必烈不得不北還爭奪大位,這也就為趙氏江山又爭取了二十年苟延殘喘的時間,也算是宋朝的運氣好。 另外,南宋和金夏兩國有很大的制度差異,這也就導致了國力上的差異。南宋沿襲傳統漢人王朝以農耕為主,工商業為輔的發展方式,充分發揮了大一統集權制的優勢,所以在經濟基礎上要強於金夏兩國。在後來的西、中、東路防禦戰役中,南宋源源不斷的糧草物資和兵馬裝備供應前線,也為長期抵禦北方入侵創造了有利條件,即便是殺敵一萬,自損三萬,南宋也耗的起,而蒙古人卻耗不起。

    最後南宋的滅亡,源於蒙古人的大迂迴戰略,直接的令南宋的財政體系崩塌,形成了無力防守的局面。雖然蒙哥病逝停滯了蒙古人的兵鋒,但也令南宋傳統的軍事戰略佈局被打亂了。蝴蝶效應下南宋不知道蒙古人下一次的主攻方向,只能盲目的擴大防守,從傳統的正面戰場江淮、荊襄、川蜀戰線擴大到了後方的雲貴方向,大大削弱了宋軍戰力的同時,軍費支出日益增長,南宋政府為了籌措軍費,濫發紙幣獲取財政收入,結果卻引發了嚴重的社會金融危機,等到戰爭再度來臨時,南宋政府已經無財抵抗蒙古人的多路入侵,率先丟失的就是重鎮襄陽,之後南國門戶洞開,兩年後南宋政權就宣告滅亡了。

  • 2 # 依稀說史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尊號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建立之後,立刻展現了強大的活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蒙古騎兵進行了三次西征,打下了遼闊的疆域。蒙古騎兵的鐵蹄也看準了西夏、金和南宋。1207年,蒙古建國後第二年便開始大規模入侵西夏,陸陸續續打了二十年,一直到1227年正式滅掉西夏。1211年,蒙古開始入侵金朝,1234年蒙古最終完成滅金大業,前後用了二十三年。

    蒙古滅掉金朝之後第二年,便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從1235年開始入侵南宋,到1279年消滅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前後進行了長達四十四年的戰爭。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橫行無阻,卻被一個羸弱的南宋王朝阻擋了足足四十四年。蒙古人經歷了窩闊臺汗、蒙哥汗和忽必烈三任大汗,甚至付出了蒙哥汗被打死的代價才艱難的滅掉了南宋。

    為什麼蒙古攻滅南宋經歷如此漫長時間,而且過程那麼艱難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蒙古人能夠橫掃歐亞大陸,能夠滅掉短時間內滅掉相對強大的金朝,主要依靠的是精銳的騎兵和先進的火藥技術,尤其是強大的騎兵。蒙古騎兵在北方、中亞、西亞、歐洲大平原上可以暢行無阻,最大限度發揮騎兵優勢。最終蒙古騎兵打敗了金朝和西夏的騎兵,也打敗了歐洲各國的重灌騎兵。南宋的國土位於秦嶺淮河以南,也就是中國現在的南方地區。這一地區的主要以丘陵為主,而且降水豐富,是中國的魚米之鄉。南宋統治區域內溝渠縱橫,加上連綿不斷的丘陵。騎兵部隊難以在南宋縱橫馳騁,水軍反而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所以蒙古騎兵的優勢難以發揮,騎兵不能發揮最大功效,蒙古軍隊的戰鬥力自然會大大降低。

    馬克思曾經說:“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火藥成為蒙古西征的另一項重要法寶,當然也是打勝西夏和金朝的重要法寶。南宋騎兵力量明顯不足,為了彌補騎兵的不足,所以南宋統治者花大精力研究火藥技術。南宋有專門研究火藥的部門,而且研究出了火箭、火炮、突火槍等先進火器。南宋時期,火藥也有燃燒性向爆炸型過度。蒙古的火藥技術固然非常先進。但是南宋和蒙古之間的火藥即使差距並不大,南宋的火藥技術並不比蒙古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蒙古。蒙古的第二項法寶在南宋面前,威力也大打折扣。

    蒙古騎兵生活在蒙古高原上,蒙古高原氣候相對比較寒冷、乾旱,南宋的氣候相對溼潤、溫暖。習慣了比較乾燥氣候的蒙古人,自然難以適應南方的水土。蒙古軍隊進攻南宋的時候,夏天難以適應溼熱,冬天難以使用南方的溼冷。蒙古士兵時常出現因水土不服而生病的情況,甚至連蒙古的戰馬都難以適應南方的水土。由於蒙古士兵難以適應南方的水土,導致蒙古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南宋初年,吳玠、岳飛、韓世忠等人組建了南宋對抗金朝的防線。這是一條防線從西到東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西部的四川防線、中部的襄樊防線、東部的兩淮防線。南宋依靠著這一條防線成功的阻止了金軍入侵,這條戰線也是南宋抗蒙的重要屏障。尤其是岳飛經營的襄樊防線更是固若金湯。蒙古大軍之所以長時間滅不了南宋,最主要原因是長期不能攻陷南宋的這條防線。蒙古攻打四川防線多年都無功而返,最後蒙哥汗也在四川被打成重傷而死。蒙古僅攻打襄陽和樊城就用了五、六年時間,襄陽被攻破之後,南宋整個防線才最終崩潰,南宋才加速滅亡。

    靖康之變中三千多宗室和大臣被金軍俘虜,大部分人都遭受了莫大的恥辱。不少公主和后妃遭到金人強姦,皇帝、大臣也遭受金軍輪番羞辱。這樣的恥辱使得南宋政府特別重視“節操”教育。南宋士大夫和婦女都接受“節操”教育,貞潔牌坊也逐漸流傳開來,南宋士大夫的忠君、重義、輕死等品行節操進一步強化。北宋滅亡時大臣、皇帝、婦女受辱的例子似乎一直都在眼前,所以南宋軍民才會拼死抵抗。南宋滅亡時出現了一大批為國赴死的文人,比如文天祥。南宋最後一戰中,甚至出現了十萬軍民共同自殺殉國的壯烈場面。崖山之役後,南宋滅亡成為定局,軍民才會出現集體自殺殉國的場面。如果要是有希望抵抗的話,他們絕對會誓死抵抗到底。這也是為什麼南宋朝廷如此腐敗,老百姓卻甘願以身效命的重要原因。

    南宋皇室南遷之後,中國的經濟重心也完成了南移的歷史壯舉,南方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南宋的國土面積比北宋縮小了不少,但是南宋的財政收入、經濟總量卻沒有比北宋少。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政權的抗打擊能力也在逐漸增強。熟悉歷史的讀者會發現,五代以前北方政權攻滅南方政權幾乎只要在南京一帶打一仗,其餘地方几乎可以傳檄而定。比如劉邦滅項羽之後,南方傳檄而定;西晉攻陷建康之後,吳國滅亡;隋朝攻陷建康之後,南方很快全部平定。宋朝統一南方的時候,卻花費了大量功夫;金朝始終滅不了南宋;蒙古滅南宋的時間也非常長;清兵入關的時候,北方的抵抗很快被消滅,南方則堅持了近二十年。

    南宋這樣一個羸弱的政府,能抵擋蒙古鐵騎長達四十四年絕對是一個奇蹟。南宋軍民可歌可泣的抵抗精神,也絕對值得後人敬仰。

  • 3 # 歷史百葉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在大家印象中,宋朝打仗很弱雞,打不過蒙古、打不過遼國、打不過金國、甚至還有一段時間打不過西夏。

    但你又不得不承認,宋朝比遼國、金國、西夏都存在的更久,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南宋如此頑強,以至於強大的蒙古攻打南宋都花了五六十年?

    我認為原因有三:

    1,南宋沒有想象中那麼弱

    為什麼大家覺得南宋弱?

    因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以及宋朝和遼國、金國簽訂的一系列“和議”,讓宋朝損失了大片領土和大量錢財。

    實際上,南宋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宋朝領導者的示弱,南宋軍隊並沒那麼弱。

    宋朝整體來說打金國依舊是勝少負多,但是實力差距沒想象中那麼大,尤其是南宋時期,宋軍雖說不敢和金兵硬剛,但是死守還是可以的。

    比如南宋初期的“岳家軍”,在岳飛的帶領下十分勇猛,金國名將金兀朮甚至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還有南宋其他的三位名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都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能。

    總之,南宋時期的戰鬥力雖然不如金國和蒙古,但是也沒那麼弱。

    2,蒙古後期並沒有那麼強

    蒙古帝國武力值最強的時候應該是成吉思汗時期和窩闊臺汗時期,那個時候的蒙古帝國攻城掠地有如秋風掃落葉,非常輕鬆,內部也很團結。

    然而,到了蒙哥汗時期,蒙古內部其實已經存在隱患了。

    當時忽必烈實力不俗,跟著蒙哥汗一起攻打南宋,留守大漠的阿里不哥也虎視眈眈,和很多蒙古貴族都聯絡緊密,還有攻打西亞的旭烈兀也展現了強大的實力。

    巧的是,蒙哥汗在攻打南宋釣魚城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被射死了。

    這下,蒙古帝國內部的隱患徹底爆發,忽必烈回大漠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旭烈兀則乾脆不回大漠,在西亞自立為王。

    最終,忽必烈笑到了最後,成為蒙古新汗王,但是蒙古帝國也開始走向了分裂,後來由蒙古王室建立的四大汗國根本不聽命於忽必烈。

    也就是說,在蒙哥死後,蒙古其實已經大幅衰弱,打南宋並不輕鬆。

    3,南方的地勢易守難攻

    相比北方和中原地帶,南方的地形更加複雜,而且有很多水路。

    這恰恰是蒙古軍隊並不擅長的。

    由於一直生活在北方大漠,蒙古軍隊特別喜歡在平原作戰,而且不擅長水戰。

    在與南宋的交手之中,蒙古也因為地勢原因吃了好幾次大虧,南宋則佔據有利地形,死守襄陽以及其他重要城池。

    要不是後期蒙古人學聰明瞭,強行挖來了南宋水軍的高階將領,可能蒙古打南宋還得花更久時間。

    況且,南宋在經歷了長期的捱打教訓後,已經練就了強大的正面防守能力,面對普通的進攻,南宋是非常有信心抵抗的。

    當然,南宋最終還是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過去了...

  • 4 # 哆啦A猛

    大有大的難處,君不見曹操破袁紹滅袁術降張秀擒呂布吞張魯納劉琮先後也不過十幾年,然後滅蜀漢從曹操開始爺孫四代人才實現

  • 5 # 華茹大小姐

    因為宋的綜合國力遠遠強與這些國家。

    1.宋

    宋軍戰鬥力比金、西夏、西遼、花拉子模以及歐洲諸國的戰鬥力強一個檔次。

    從武器裝備上說,大量使用火器,而且長期與遼金夏蒙作戰,戰鬥經驗豐富善於防守。

    從政治上說,封建制權力高度集中更利於調動力量。

    經濟上陸上絲綢之路被西夏堵住後積極走海上絲綢之路。

    科技上也不是這些國家可比擬的。

    生產力上因為人口多力量大。

    地形上南方水系多又多丘陵利於防守。

    2.金

    金國在與宋的戰爭中損耗巨大,在蒙古崛起後處於北有蒙南有宋的處境,在戰略選擇上沒有認清甚至“北丟南補”導致被蒙宋聯合消滅,可以說是作死的典範。國內人口比不上宋但因為長期窮兵黷武生產力一直不高。地形上北部為華北平原易攻難守,在丟失了龍興之地和中都(北京)後只能任人宰割。

    3.西夏

    西夏國土內充斥大量沙漠,生產力低下。導致軍隊規模受限制,一旦在一場戰役裡損失慘重,國家就面臨亡國。而且,北有蒙南有宋東有金西有西遼,處四戰之地,滅亡是早晚的事。

    4.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為半耕半牧型別,且重商業。國內國王與部落共同管理地方,適宜耕作的土地對比宋較少,雖然有錢但是軍隊數量和質量以及科技含量都較低,難以集中力量抵抗而應該更樂於交錢買命。

    5.歐洲諸國

    歐洲人口少以平原為主,政治上不是一個統一的主體國家,在力量的凝聚上先天不足。和西夏類似,軍隊數量不多如果在一次戰役中失敗就沒有活路了。地形上易攻難守,蒙軍順著東歐平原-德波平原一路能打到法國。

  • 6 # 鬼影問道化真身

    蒙古汗國之所以滅南宋花了五六十年,耗時很長,主要原因是:

    1,蒙古汗國在滅西夏、滅金的過程中,殺戮太重,對投效蒙古汗國的異族人士,恩賞不多,因而導致異族將士心懷不滿。

    蒙古人畢竟只是少數民族,蒙古汗國軍中將士,大半並非蒙古人,因而滅南宋時的蒙古軍,其作戰效率,已遠不如成吉思汗時期了。

    2,南方地形複雜丶地勢險要,蒙古騎兵基本展不開,在大多數情況下,用處不大。

    3,南方發達,南方火藥工藝丶竹子、冶金技藝……都對抗元起到了重要作用。,南方人善於山地戰、水戰,蒙古軍根本適應不了。

    若不是南宋朝廷內鬥嚴重,若不是蒙古汗國決策正確,首先奇襲拿下臨安(杭州)。蒙古汗國能否拿下南宋,就會是個未知數了。

    其實蒙元滅了南宋後,一直未對南方實施徹底統治。南方土地大半在反元義軍、地方土司的掌控之下。蒙元一直在疲於清剿這些勢力,而且敗戰連連,噩耗頻傳。

    至始至終,南方都沒有象以往的朝代那樣,向中原政權提供巨大的財力支撐。這也是蒙元困頓,最終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本應該來錢的南方,不但不來錢,還得每年花巨資去清剿,這個虧得太大了。最終蒙元反而還被南宋遺民給滅了。

    可以說蒙元滅南宋是軍事策略上的成功,蒙元亡於南宋遺民是民族政策上、國策上的大失敗。

    總的來說,蒙元一朝,在華夏曆史上,還是貢獻巨大的。各位仔細想一想,蒙古汗國西征,一路上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的順暢,而在面對華夏核心力量,西夏丶金、南宋時,卻吃盡了苦頭。

    打西夏用了21年,而且成吉思汗還駕崩於徵西夏的戰爭之中。

    滅金國用了23年。

    滅南宋用了五六十年,還賠上了蒙哥汗。

    由此可見,西夏丶金、南宋,是十分強悍的。倘若沒有蒙元滅掉這三個強權,華夏大地還不知何時才能重新統一。

  • 7 # 北洋水兵

    公元1276年南宋小朝廷向負責南征的伯顏丞相投降,如果從1234年端平入洛開始算的話,時間也不過是四十多年。而且這四十多年蒙古也是斷斷續續在打,你也可以理解為蒙古沒有認真對待。況且,忽必烈又執意要攻下襄陽和樊城耽誤了不少時間,否則的話蒙古解決南宋會更快。

    這主要是因為蒙古早期的庫裡臺大會制度導致蒙古每次出現權力更迭的時候都要召回前線的將領,導致蒙古大軍每回都要半途而廢,無功而返。而南宋則利用這個時間差,加強北方戰線的防禦,反而增加了蒙古大軍的困難。

    其實不僅是庫裡臺大會,蒙古上層由於其分封制度導致貴族手裡權力過大,不僅有行政以及經濟上的自主權,甚至還有獨立的兵權,這就造成了蒙古上層貴族內鬥得惡果。

    所以蒙古一旦內鬥,戰爭就會半途而廢,給南宋提供了喘息之機,因為蒙古貴族包括那些漢軍侯都要回去參與權力重組。尤其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造成了蒙古國力嚴重損耗,很多軍事精英喪命。但是,忽必烈在1264年玩死阿里不哥完成蒙古內部權力重組之後,就開始認真對待解決南宋的問題。

    對於南宋來說,防線主要沿長江展開,而且在四川方向上又長期被蒙古牽制,無力支援其他防線,導致南宋陷入了被動。而忽必烈又執意要先攻下襄陽和樊城,這個決策並不高明,因為兩城都屬於南宋苦心經營的要塞城市,反而讓蒙古大軍被牽制在這裡,局面利於南宋。如果忽必烈放棄中路突破、切斷南宋長江防線的東西聯絡得話,南宋會更快被蒙古滅亡。

    1273年,樊城的城牆被回回炮轟塌,經過一番巷戰之後樊城宣告陷落。襄陽呂文煥自知無法堅守,只能開城投降。雖然蒙古在襄陽浪費了六年時光,但是襄樊的陷落反而便於蒙古可以沿江東下,再加上蒙古當時已經有了一支可靠的水師,所以南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自忖無力迴天的南宋小朝廷,也只能向蒙古大汗投降。

    全文完

  • 8 # 血祭軍鑑

    1,蒙古汗國在滅西夏、滅金的過程中,殺戮太重,對投效蒙古汗國的異族人士,恩賞不多,因而導致異族將士心懷不滿。

    蒙古人畢竟只是少數民族,蒙古汗國軍中將士,大半並非蒙古人,因而滅南宋時的蒙古軍,其作戰效率,已遠不如成吉思汗時期了。

    2,南方地形複雜丶地勢險要,蒙古騎兵基本展不開,在大多數情況下,用處不大。

    3,南方發達,南方火藥工藝丶竹子、冶金技藝……都對抗元起到了重要作用。,南方人善於山地戰、水戰,蒙古軍根本適應不了。

    4,蒙古上層由於其分封制度導致貴族手裡權力過大,不僅有行政以及經濟上的自主權,甚至還有獨立的兵權,這就造成了蒙古上層貴族內鬥得惡果。 所以蒙古一旦內鬥,戰爭就會半途而廢,給南宋提供了喘息之機,因為蒙古貴族包括那些漢軍侯都要回去參與權力重組。尤其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造成了蒙古國力嚴重損耗,很多軍事精英喪命。

    若不是南宋朝廷內鬥嚴重,若不是蒙古汗國決策正確,首先奇襲拿下臨安(杭州)。蒙古汗國能否拿下南宋,就會是個未知數了。

    其實蒙元滅了南宋後,一直未對南方實施徹底統治。南方土地大半在反元義軍、地方土司的掌控之下。蒙元一直在疲於清剿這些勢力,而且敗戰連連,噩耗頻傳。

    至始至終,南方都沒有象以往的朝代那樣,向中原政權提供巨大的財力支撐。這也是蒙元困頓,最終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本應該來錢的南方,不但不來錢,還得每年花巨資去清剿,這個虧得太大了。最終蒙元反而還被南宋遺民給滅了。

  • 9 # 珞珈山的貓

    清朝之前無弱宋!歷史上的宋朝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大。這些年我們受到一些影視文學作品的影響,以及出於對國土面積的考量和國家對外政策的對比,便想當然的認為歷史上的大宋王朝一直採用一種消極防守的統治政策。

    實際上宋朝原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大,綜合國力更是蓋過了中國歷史上許多封建王朝。儘管大宋王朝比許多大一統的王朝在國土面積上都要顯得收縮一些。另外一方面,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乃是透過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奪取了天下。因此有宋一朝對於朝中百官的態度一直是重文輕武。

    但是儘管宋朝一直重文輕武,並不代表著宋朝的軍事戰鬥力就羸弱不堪。由於宋朝國力強盛且民生富足,因此宋朝在對外作戰的過程中,儘管受限於宋朝的騎兵不強,不擅長長距離作戰和長途奔襲。但是守土固邊綽綽有餘。

    瞭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公元1162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國將領完顏宗翰和和完顏宗翰分別率領一支大軍奇襲北宋王朝的首都開封汴梁。並且將大宋王朝的首都汴梁城圍的水洩不通,最終金國軍隊破城而入,掠走了北宋的兩位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留在京城之中的文武百官和皇室宗親。

    幸得康王趙構當時在河北招募士兵而倖免於難。因此作為宋徽宗的親生兒子和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國家危難之際被南方的官員擁立臨危受命做了大宋皇帝,從此開闢了歷史上的南宋王朝。

    儘管南宋失去了黃淮兩岸的大片國土。但是南宋王朝卻在瀕臨破碎之中走過了近200年的歷史,不僅見證了遼國、金國的滅亡和西夏國的滅亡,而且在金國和西夏國等宿敵相繼滅亡之後。憑藉著一己之力抵擋著來自蒙古帝國的侵略長達近半個世紀。

    一方面是因為大宋王朝的皇帝深得民心,國內群臣誓死擁戴南宋皇帝。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宋朝國力強盛,因此能夠支撐如此漫長的城市防禦戰。再加上南宋王朝佔據了長江天塹。這道橫跨中國東西的大江猶如一座水的長城。守衛了江南半壁江山長達半個世紀的安寧。

  • 10 # 大國布衣

    歷史上蒙古打南宋花了那麼久時間,原因有很多。但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有兩個:

    蒙古人的自身原因

    西夏和金是當時成吉思汗自己打的,以他的手段打敗這兩國是比較簡單的事,而到了南宋那會兒,一直打一下停一下,這邊一停南宋就有的修養的機會,然後再打,所以時間上感覺很久。

    成吉思汗打完了西夏後,就依附了蒙古去打金國,但把自己的國力都打沒了,後來拖雷順勢把西夏滅了。而此時的蒙古也一直在大金國,在成吉思汗斷氣時,金國已經被蒙古和南宋夾成了三明治。1230年窩闊臺三路進攻金國,南宋也插上一腳,不到4年金國也在歷史上消失。

    本來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南宋了,但蒙古此刻開始亂了,因為成吉思汗的去世導致內部權力的交接不愉快,成吉思汗死後的兩年窩闊臺才坐上王位。而之後蒙古帝國開始擴張到歐洲、中東,因為想做全球霸主,所以窩闊臺也三路進攻南宋,但此刻他們還在打高麗,但是兵力有點不夠用了。

    1241年窩闊臺去世,然後蒙古又開始亂了。窩闊臺的王后乃馬真奪了統治權,當了五年的攝政王;1242年拔都在西邊建立金帳汗國。乃馬真去世後貴由繼位,但這個人身體不怎麼好,沒多久也嗝屁了

    (窩闊太)

    等到蒙哥成為蒙古大汗時已經是1251年,這時候金國已經沒了十六年,而窩闊臺也死了有十年了,所以在這段時間裡,蒙古一直在上演宮鬥劇,家裡都忙得不可開交,哪有空管南蠻子。

    我們從1264年忽必烈伐送開始算,到1276年南宋投降,1279年崖山之戰後宋朝徹底滅亡,也就十五年時間,其實南宋跟西夏和金的時間差不多。而之所以感覺打南宋用了很久,主要是當時的南宋比西夏和金更堅強,而蒙古從窩闊臺想攻打宋時算,打打停停,採用了幾十年。

    南方地形問題

    我們知道蒙古人能打遍半個地球,靠的是冷兵器時代強力兵種:騎兵,這些騎兵在跟北方人作戰因為地勢平坦,打西夏、金國、花剌子模等都比較輕鬆。

    但在南方,遇到長江淮河這樣的地形,騎兵就懵了。蒙古在草原上,是沒有水軍的,當時最牛的就是“船橋軍”,也就類似臨時搭橋造船的工兵,有了這樣的工兵提供便利就簡單多了。

    但南方不能只有水沒有山啊。窩闊臺當時對南方的地形瞭解的不夠深刻,他們全線進攻,但兵力分散,打的灰頭土臉;蒙古把重點放在四川,四川那樣的地形更沒有騎兵好果子吃,所以自己也被耗死在了釣魚城。

    而元朝的那些統領都喜歡先打郭靖守的襄陽,因為襄陽如果到手,那麼南京和杭州自然門戶大開。但不好打啊,騎兵雖然精悍,但遇到水戰就會被宋軍一頓胖揍,所以想要拿下襄陽,就必須練水軍和造船。

    圍攻襄陽,必教練水軍、造戰艦為先務

    元朝的阿術是個明白人,因此當時的蒙古果然訓練了七萬的水軍,然後長江上游被拿下,襄樊也就陷落了,宋朝再也沒有翻身之地。

    襄陽陷落兩年後,伯顏和阿術由漢水進入長江直逼南京,在臨安會師後就結束幾十年的蒙宋之戰。因為南方地形讓窩闊臺懵圈、蒙哥耗死釣魚臺,因為水戰不熟,訓練水軍用了那麼多年時間,所以造成攻打南宋那麼費力,用來那麼多年的時間。

    綜上所述,蒙古打南宋用了那麼長時間就是因為:蒙古宮廷內亂,南方地形複雜。但當忽必烈整合漢軍,訓練處了水軍後,一切就結束了,南宋再也沒有任何機會,只能等著從地圖上消失。

  • 11 # 步雲登高識過往

    進攻路線不唯一,人打光了還要繁衍,破壞的地方政治還要恢復,環境還要適應,糧食要補充分等等,原因諸多………

    簡單說幾點。

    第一,思路變化。

    蒙古髮際於現在的內蒙地區,遊牧為主,崛起以後,沒有改變其掠奪本性,打仗都喜歡大搶大殺,搜刮完了就撤退,打著打著發現不行啊,搜刮完了不要城池那還不是給別人佔去了,越往南打,離首都越遠,打完就跑太浪費了,於是就要穩紮穩打唄。

    但是,管理制度不一樣,居民生活習慣不一樣,要穩固統治,不容易,對不聽話的人,殺吧,人得自己生,補充得慢,不殺吧,得防著搞破壞。

    打仗取得勝利那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任命官員,恢復秩序,開展生產生活,這些都需要時間。

    西夏和大遼都跟蒙古接壤,好辦,越遠,花的時間肯定越長啊。

    第二,戰略推進線路不唯一。

    蒙古不光往南推,還要往西推。

    1215年,花刺子模不知天高地厚的殺了蒙古同通商的官員,引得蒙古西征。

    1219年到公元1223年,是成吉思汗西征。

    1234年,蒙宋聯軍滅金。

    1235年到1242年,成吉思汗長子的兒子拔都開啟第二次西征。

    第一波打到中亞地區,

    第二次沿著第一次西征的路線繼續向西北方向挺進。

    第二次西征的同時沒忘記把南宋西邊的大理給滅了,實現了對南宋的大包圍。

    蒙哥的旭烈兀領導了第三次西征。第三次西征是從公元1253年開始,到公元1260年結束。

    西征還在推進的時候,首領蒙哥掛了,還是打南宋的時候掛了的,於是西征軍回撤,忽必烈繼位,開始全力攻伐南宋。

    第三,長江天險。

    蒙古軍善於騎射,卻不善於水戰。

    南宋雖然擴張無望,但是偏安一隅之心還是很強烈的。

    所以元軍南征時,南宋依仗天險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忽必烈繼位後,用了幾年的時候平定內鬥。

    後來,他一改原本的屠城戰略,開始招降並任用南宋將領。

    後來根據降將劉整的策略,忽必烈決定進攻南宋軍事重鎮襄陽。

    從1267年打到1273年,歷時六年,終於破城。

    1276年,滅亡南宋。

    南宋的整體實力和抗戰意志,不是金國和西夏可比的,元朝自身也有原因,因此滅亡南宋元朝要花更多的時間。

  • 12 # 冰城大賀哥

    個人認為是多種因素決定:1.南宋朝國立強盛,小商品經濟發達,藏富與民,原始資本積累已經達到空前高度,有很強的國力。2.南宋與蒙古不是世仇,不像與金國存在血海深仇,金國曾經對成吉思汗祖上俺巴孩汗殘忍殺害,而且為了防止草原部族強大每幾年進行減丁政策讓草原人民恨之入骨,雙方几乎是不死不休的狀態。而西夏在蒙古眼中是反覆無常的國家,毫無信義可言,幾次出爾反爾背叛蒙古人,它的戰略位置,也決定了它必須必須被消滅。南宋開始時和蒙古都沒有領土接壤,所以滅宋不是那麼迫切的。3.宋蒙戰爭開始時還是宋朝有技術優勢,南方河流密佈有相當大的,宋軍水師又優於蒙古。當然了後期,有不少叛將讓蒙古水軍也強大起來了。4.南宋還是有不少將領的,而且有很能打,比如孟拱等。5.南宋戰略得當,荊襄防線,四川重慶合州防線(釣魚城),讓蒙古無從下手,最後逼得忽必烈繞道大理。6.蒙古在後期力量分散甚至內鬥給南宋續命了很多年,比如長子西征,重點沒有在中原地區,而且蒙哥死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也讓蒙古國力損耗太大。個人淺見,希望大家糾正和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老師說孩子能力強。但就不好好學是什麼意思?